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41章、板荡

蜀臣 第241章、板荡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41章、板荡

大河潋滟,白浪粼粼,带着两岸碧翠迤逦北去。

驻足在鹯阴城塞上极目而眺,洁白羊群在碧绿连绵天际的草原上悠闲散步,与白云朵朵的苍穹交相辉映。

夏五月,是万物皆繁盛的时节。

对于在陇右的汉军而言,也是北伐生机勃勃的时节。

细作从雒阳传回来的消息,在四月上旬时,一直都督雍凉兵事的魏大司马曹真,这个大汉北伐最强劲的对手,病故了。

虽说,此些年雍凉战事的拉锯争锋中,魏国一直处于下风,然而没有人否认曹真的统御能力。

譬如继任节制雍凉二州兵事的魏大将军司马懿,就没有让雍凉将士死力的能力。

至少在短时间内没有。

出身望族的他,不会有与兵子同食同宿的事迹传颂,抑或者是基于关东世家与关西边陲鄙夫的天然矛盾,让他无法得到将率之心。

或许,曹真对此也早有所悟吧。

在得天子曹叡诏令领兵归安定郡前,深知自身命不久矣以及继任都督雍凉非司马莫属,他便对各部兵马做了最后一次调度。

如先前隶属司马懿的将军胡遵,被转去京兆镇守,收拾张慕聚众叛乱的残局,以备让司马懿能有一个安稳的后方对抗巴蜀。

如原先镇守金城郡的郭淮,便转回来镇守安定的高平城。

此是惜才。

曹真素来器异郭淮之才,知道魏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再度攻伐陇右,也无法在巴蜀进军河西的时候出兵牵制,在金城郡已然成为绝地的情况下,不想让他困守绝地。

亦是未雨绸缪。

在雍凉诸多将领中,郭淮不仅是魏文帝曹丕潜邸之臣,更是为数不多兼边人与关东世家双重身份的督将。于江湖之下,他可以得到边陲之徒的拥戴;于庙堂之上,他也可被雒阳衮衮诸公所称赞。

不管何人前来节帅雍凉,只要将郭淮带在身边襄助,便是权柄顺利过渡了一半。

而费曜、夏侯霸与张雄等人,则是继续各司其职即可。

待司马懿转来上任后,自会根据个人长短而用。

至于夏侯儒,曹真归雒阳后,在趁着天子曹叡亲临府邸幸视病情时,请将其调任往荆州都督兵事了。

仅用了一句话,便让曹叡无需在庙堂朝议就允了。

乃曰:

“陛下,今谯沛故闾督将,几无一人矣!”

谯沛督兵事,颍川筹与政。

这是魏武曹操鞭挞天下三十余载,形成的魏国政治格局。

依托人才辈出的宗族曹氏与夏侯氏,在魏武、魏文两世期间,魏国镇边的节帅都出身于这两家。就连昔日战功彪炳的张辽,在镇守合肥时,同样先后受到曹仁、曹休二人节制。

但如今,可被依为砥柱础石、与魏国休戚相关的谯沛督将,已经彻底凋零了。

论才能可镇守一方的将领,今唯有夏侯儒一人堪堪可用而已。

基于此,曹叡又如何能拒绝曹真所请?

相反,他还爱屋及乌,在曹真病榻前声称,会将夏侯尚之子夏侯玄转任地方试督兵。

夏侯玄乃曹真的外甥,也是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妻兄。

有如此身份,曹叡不介意按捺下心中不喜,给他个历练的机会。

是故,当司马懿接到转去关中都督雍凉的诏令时,还得悉夏侯玄成了他的军中司马,而毌丘俭继被征调入朝的徐邈任职雍州刺史。

让他觉得有些掣肘。

夏侯玄倒是其次,看在亲家的份上,容忍其以名士风流自诩的性情即可。

但是毌丘俭则不同。

其身为曹叡的潜邸之臣,先父毌丘兴在西北领军多年,名声及功绩仅次于名臣苏则,在雍凉各部军中颇有名望。

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毌丘俭若是阳奉阴违,他也无可奈何。

想想,也无可厚非。

雍凉各部兵马,是魏国仅次戍卫雒阳的精锐,且兵力几乎占了举国戎兵的一半。其他两大战区,淮南与荆州的兵力加起来都无法比肩。曹叡胆敢将这些兵马交予他督领,又岂能不提前做些有备无患的安排。

不过,司马懿赴任时,并没有什么不满。

曹真退兵归来关中,乃是因为物资粮秣等供应不上而无法持续征伐,关中各部的实力尚存,并没有给他留下一个烂摊子。

再者,曹真为他谋得了数年的时间,让他能从容安稳后方应对巴蜀的进军。

魏国放弃河西走廊与金城郡了。

准确而言,乃是顾虑到鞭长莫及,曹真便兵行险着,将凉州当成了弃子。

与汉军以时间博弈的弃子。

在他病故前,最后一次上表曹叡的私录中,建议魏国在汉军进攻凉州时无需再度兵出陇右。

而是选择蓄力。

争取在汉军讨平凉州之前,再度拥有十数万大军出陇右的实力。

到时候,本来就战线漫长、兵力寡少的汉军将因为陷入凉州战争泥潭中,被分散了兵力,无法应对魏军再度来袭。

当然,此建议乃双刃剑。

若是汉军能迅速荡平凉州,那么魏国算是将凉州拱手相让了。

但曹叡对此没有迟疑。

抑或者说,他没有其他选择。

雒阳庙堂之上,放弃凉州的声音,在曹真退兵归来的时候再度群议汹汹,已然到了连他这个天子都无法遏制的地步。若不是曹真之疾已药石罔效,说不定还会有攻讦劳师动众而兵败的声音出现。

此策与其说是因势利导,尚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曹叡也只能期盼着,坚守河西走廊与金城郡的督将魏平,尽可能为魏国争取更多的蓄力时间。

魏平是主动请命坚守绝地的。

“臣先失萧关,后丧鹯阴塞,已百死不抵罪。赖陛下宽宏,大司马不究,仍授臣督军行伍,臣无以为报,唯愿身死国事君恩,以报万一。”

此是他求曹真携来雒阳的上表所书。

据说,他连遗书都做好,传给在雒阳的家小与在荆州乡闾的宗族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也不外乎如此。

但有时候,个人的忠心与信念,在众多务实与逐利的人们面前不堪一击。

河西走廊的人心已俱板荡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