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47章、杀鸡

蜀臣 第247章、杀鸡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47章、杀鸡

河右之地,在凉州内一直都很特殊。

自从河西之战后,汉武帝将归降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落族人,内迁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与云中五郡后,重新填满河西走廊的人口成分也演变出独特的风格。

那时,河西走廊除了残留的匈奴部落,还有逐渐渗透过来的羌人部落,以及戍守边地的将士卸甲归田。

但成分比率最大的,却是“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的举措。

大量的囚犯、罪吏、商贾或浪荡子等等,被强制迁来屯垦戍边,形成保存自身性命与为国构筑边关防线融为一体。

这些人迫于生存,不可避免养成了“抱团取暖”的观念。

后来,又有一些人通过耕读、军功或丝路利益发迹,形成豪右、大人、酋首等“强者称雄、弱者徒附”的形态。就如南中之地的“南人”一样,内部同气连枝自成一体,鲜与外部势力连通、不信任外人。

哪怕后来汉献帝复置雍州刺史部,让凉州仅剩下河西走廊、金城与西平郡,河西同样与河湟不相容。

羌胡杂陈,是凉州的特色。

人们也历来以河西主胡、其余郡主羌氐来分隔。

但河西的“胡”,并不是单纯的特指匈奴、月氏、秦胡等部落。

而是但凡在河西走廊繁衍生息的非汉家黎庶,哪怕是迁徙而来的羌人部落,也都一并被称之为胡。

如在武威与张掖二郡之间的卢水胡,得名的缘由是依着卢水流域繁衍生息,部落的构成可不仅仅是胡人。

这种复杂的特性,让河西人们的奋争,大致可归类为四种。

其一,是求温饱能继。

黄沙遍地,唯有依着河流水域方能生存的地方,温饱问题尤其严峻。

所有不想沦为徒附或奴仆的黎庶,还有饱受欺压的羌胡部落,都期盼着官府的苛捐杂税能少些,天灾**也少些,让他们在天增岁月中不饿死冻毙。

其次,乃求立世信义。

如盖勋,守臣子忠贞,不畏强权,有亢董卓之锐。

如庞淯与杨丰等,心慕义士之节,义之所在,不惜性命而往。

再次,乃求财问利之徒。

如昔日董卓帐下部将郭祀,在郡内便是祸害一方的马贼,成为董卓余孽后,所行所为更是滔乱天常,堪称罄竹难书、遗臭万年。

最后,便是求割据一方的野心家。

如在持续一百年的西北羌乱中,河西走廊的部落与豪右就鲜有参与,而是想趁朝廷无力顾及的时候,大肆倾吞田亩、收徒附壮大自身。待到实力膨胀了,亦或者是朝廷腾出手前来制约了,便起兵叛乱,以武力实现割据的野心。如黄华、黄昂、和鸾、颜俊与张进等。

在郑璞的建言中,便是针对了最后一种人。

不仅是如今河西走廊的局势,就是山头林立的割据状态。

更是因为他觉得,前三种人并不会影响到大汉收复河西之地后的长治久安。

求温饱的黎庶不必说,对比逆魏的苛捐杂税,生活在有“蜀科”遏制豪强的大汉治下,是一种幸运。

秉信义立世之人,也无需忧虑。

试问,先帝刘备再续的汉室,孰人能以仁义苛之?

至于那些马贼或游侠儿,若不愿被大汉收编为卒、继续为非作歹,届时讨灭了便是!

再者,天下汹汹数十年,人皆思安。

只要将河西那些野心家悉数讨平、遏制豪右倾吞田亩欺凌小民等,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给自己头上添个贼名,让宗族与门楣皆蒙羞呢?

因而,他对根治河西沉疴痼疾的建议,乃是“对冲”迁。

不管是豪右也好,羌胡部落也罢,只要是在河西走廊拥有一定实力的,皆要分一半宗族往巴蜀定居;田亩牧场等也划分出一半来,大汉会在巴蜀画地补偿。

可美其名曰成“河西光复,天子怜边关生计艰辛,乃赦‘边人不得内迁’旧制,许各家或宗族分半数入蜀地安居”。

而填补人与地空白的,乃是巴蜀豪族。

以丝路利益的名义,作为他们前期支持大汉北伐的反哺。

如此一来,河西权势者在实力大减之下,便没有了与官府对抗的资本;再加上巴蜀豪族迁入,破开当地盘根错节的权力格局,河西走廊自然就有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至于这些人愿不愿意嘛,杀鸡儆猴即可。

一只鸡不行就两只,两只不行就三只,杀到他们就范为止!

大汉的威加四海、“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的霸气宣言,就是诞生在火与血中!

何足道哉!

郑璞大致说完自身想法,又紧着加了一句。

“丞相,璞窃以为,久病当以猛药医。彼河西地处边陲,人心难附,朝廷政令亦难以约束,若不将权势者分势、分权、去其根基,他日我大汉兵锋发关中与逆魏鏖战而无法兼顾时,必再心生不臣矣!”

“嗯.......”

不过,丞相诸葛亮并没有当即表态,仅是微作鼻音,垂眉捋胡而思。

而坐在另一侧的诸葛乔,则是满脸上尽是“果然如此”的表情。

应该是在郑璞来之前,他就与丞相探讨过了,也断定了以郑璞的性情,绝不会姑息河西那些豪右的恣睢。

好一会儿的寂静。

丞相方抬眉,目视着郑璞而问,“子瑾可思过,逆魏见我军分兵讨凉州,需多久时日,便会再度入寇陇右或汉中?”

“回丞相,璞有思过。”

恭敬的颔首,郑璞拱手而道,“虽曹真病死军心动荡、关中民众起事,但逆魏实力尚存,只需蛰伏两年时间,便可再度用兵。”

“哈哈~~”

闻言,丞相拊掌而笑,“子瑾之言,正与我合。”

旋即,却又倏然叹了口气,微微摇头,“子瑾既然断言,我大汉仅有两岁时间收复凉州,想必已有所思,如何让河西豪右不敢不徙矣。”

仅仅两年时间,以杀鸡儆猴的方式,是很难让河西诸多豪右迁徙的。

就算是尽迁徙了,也会是人皆满怀怨恨——届时汉魏大战再起,他们必然会在后方捣乱,更甚者会与逆魏暗通款曲。

这样的结果,郑璞自然也心中有数。

但他依旧如此建言,也意味着他有办法解决。

而这种办法,往往与仁义无关,尤其是性情以狠戾著称的郑璞所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