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338章、愿往

蜀臣 第338章、愿往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338章、愿往

三日后,郑璞再度前来丞相署屋前。

这次在外的值守小吏并没有阻拦,亦没有入内通报,而是伸手虚引道,“丞相知后军师将来,故而嘱言在下不必通报,后军师可自入。”

“多谢。”

轻轻颔首示意,郑璞越身进入时,心中有些腻歪。

关乎相府僚佐相争之事,那夜傅佥已然大致将始末告知他了:乃是杨仪苛相府令史与假佐、辱骂参军董厥以及滞留军政诸多事务之故。

依理而言此事与郑璞无干。

但令人无语的是,导致杨仪行止失措的缘由,竟是郑璞升迁为后军师后官职与职权皆盖过了出仕更早、自忖才高的杨仪,故而令他怨恨忿怒以致恍惚了。

算是无妄之灾罢。

如今尚未有人知晓,丞相对杨仪的过失如何处置;但所有人都知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丞相绝不会执法疏忽。

毕竟,先前杨仪与魏延不睦乃意气之争,不至于耽误事务。

但如今杨仪算是因私废公了。

且还折辱了同僚!

“璞,拜见丞相。”

推门而入,郑璞躬身作揖,“出使孙吴,璞幸不辱命。”

署屋内的丞相,正襟危坐在案几后执笔点阅着案牍。

听闻声响,便昂起头露出一缕笑容来,且作戏言道,“子瑾出使,何止于不辱命邪?以吴主孙仲谋之太初宫谏言天子当吝惜民力、以‘孙吴前番开疆辟土乃昔襄樊之战’之言令吴郡沈家子慕名来投,岂非功绩乎!”

看来,天子已然作书将赏董允谏言与授职沈幽之事来告知了。

不过此亦不意外。今天子对丞相的敬意,还真不止于口头上“相父”称呼。

言罢,丞相不等郑璞回答,便又继续埋首于案,嘱咐道,“子瑾且入坐,待我片刻。右席上有河西近日军情,且自看。”

“诺。”

轻轻应了声,郑璞移步在侧坐下,将军情布帛一一铺展在案,细细看读。

这几日的军报与先前他刚归来陇右时看到的大同小异。

唯有二事乃新表。

一乃是斥候刺探到南匈奴右部刘诰升爰已然抵达了贺兰山;而左部的刘豹已然先遣部分族人入休屠泽抢占牧场了。

说来也巧,刘豹占据的牧场乃是先前贾栩划分给柯吾、胡薄居姿职两部落之地。

因为栖居在休屠泽诸多羌胡部落,在此番战事里选择了两不相帮。

虽然他们先前被郑璞所筑京观威慑,遣使上贡甘愿为附庸,但听闻魏国将来战后,便以旧地难离的理由回绝了费祎招他们入各郡县避战火的善意。

或许,他们亦知道,入了大汉郡县便会沦为被收编的羔羊了吧。

而魏国的费曜遣使去招揽他们从征亦遭到了拒绝,但为了不被魏国裹挟南匈奴来伐,便让出了部分牧场给予刘豹栖居。

且为了避免受到汉魏两国战火的牵连,这些平日里争端不断的羌胡部落竟歃血为盟了,打着坐观成败,再择胜者上贡称臣的主意。

对此,郑璞不由有些好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已然成为汉魏战火中的“池鱼”,他们竟然还妄想着延续旧日的自主,岂不是痴人说梦?

大汉若胜了,那还容得休屠泽无主而成为日后的隐患?而魏国若胜了,刘豹焉能不将他们并吞以涨部落实力?

除非他们逃往漠北去!

不过就此时大汉骑卒不多、无力入主休屠泽的实际而言,他们只要不附魏国便是好事。

另一,则是面对孙吴的大军出荆襄与淮右,魏国的关中大军并没有动弹。

倒是雒阳的中军正在纠集,似是曹叡有意亲自驰援淮右。

看到这里,郑璞的笑容很灿烂。

若逆魏曹叡果真亲自督领大军赶往淮右,恐孙权真会依他所献之谋行事。

届时,一旦孙权声东击西转去倾力攻伐荆襄,逆魏的关中大军绝无可能安之若素了,亦可令大汉压力骤减矣!

呵,甚好!

“子瑾以为,孙吴会依计倾力攻荆襄否?”

不知何时已搁笔于案的丞相,见郑璞在发笑,便出声问了句。

“回丞相,璞以为或有五成几率吧。”

闻言,郑璞笑颜不减,拱手而答,“不过,纵使孙吴无有破釜沉舟之勇,但其出兵了,亦是为我大汉将逆魏雒阳兵力吸引去了。”

“嗯......”

丞相微微颔首,以一鼻音略过。

或许,在丞相心中对共盟的孙吴亦不抱有多大希望罢。

继而问及了河西的战事,“河西各部的调度子瑾已了然,不知可有裨补之见?”

这次闻问,郑璞作肃容而道,“丞相,我大汉河西战事之难,在于骑卒寡少,而非短于人谋。是故璞亦无有别思。”

“是啊,奈何国之用不足邪!”

不由,丞相长叹了一声,但旋即便又道出本意来,“说到骑卒不足,我倒有个思虑。”

亦不等郑璞发问,便继续说道,“西平郡外的烧当种羌自成为我大汉附庸以来,赖此些年的互通有无,已然强盛了不少。我有意依朝廷旧例征发他们出兵助战,就是不知,此举是否会导致他们效仿昔日南匈奴叛乱故事。”

南匈奴叛乱,乃是指灵帝秉政时西北羌乱与北疆鲜卑、乌桓为祸,故而朝廷常征发南匈奴助战。南匈奴各贵人惧朝廷征调无己,便群起诛杀了听命灵帝行事的羌渠单于,另立新单于叛出大汉。

郑璞听罢,便闻弦歌而知雅意了。

丞相这是有意让他往烧当种羌的栖息地西海一趟会见,看能否说动羌王芒中出兵助战。因为最早烧当羌王芒中入汉抗魏,乃是马岱与郑璞一并主事的。如今,马岱远在河西且军务繁琐无法分身,郑璞便是最好的人选。

至于为何丞相没有明言,乃是让郑璞为使还有另一层考虑。

郑璞在河西戮俘筑京观乃是无形的威慑!

烧当种羌再怎么强盛,羌王芒中也要考虑拒绝郑璞会引发的后果。

自然,如此考虑,以丞相的性情怎会当面说透呢?

“丞相,璞愿往西海说羌王芒中。”

当即,郑璞便拱手请命,慨然而道,“纵使璞不能使彼出兵助战,亦能令彼无有忿恚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