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085章、吴书

蜀臣 第085章、吴书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085章、吴书

辞别了蒋琬,郑璞便往将作署而去。

既然丞相诸葛亮不在,自身不如先让匠人试着捣鼓一番,看能否将水转筒车做出来。

然也,无须人力畜力汲水灌溉,筒车自是首选。

其原理亦很简单,乃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轮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至顶倾出,接以木槽导入渠田灌溉。

唯有的难处,乃是水车臂展颇长,中心承轴的承重及转动问题。

不过,术业有专攻,郑璞亦不作自扰之思。

他让寻来匠人,仅是想做一臂展五尺的小模型,且先让丞相过目。

若丞相称善,觉得有利于灌溉,自有匠作署接手操心。

颇巧,此番来匠作署,署监调遣与他的匠人,乃是为他作算盘的那位。

其心思甚巧,手艺堪佳。郑璞大致讲解罢,他便颔首声称,三日之内必然将模型做出来。是故,思及蜀道粮秣运送艰难,郑璞索性将“独轮车”亦悉数交代,让其一并试着做。

反正,对比筒车,独轮车更无技术含量。

一番叮嘱罢,天色已渐暗。

恐禁宵耽误,他便步履匆匆,赶回城西小宅。

甫一至,竟发现他阿母卢氏以及小嫣儿,已至成都数日矣!

且是,阿嫂及侄儿与侄女亦随来。

一年半未闻家人音容,相见之时皆且喜且惊,自是不提。

待久别之情叙罢,郑璞细细详询,这才知家人来成都之期,自身为何不知。

原来,他前往金堂峡之时,恰好什邡桑园的家书至,错过了音讯。而阿嫂及侄儿与侄女亦在,乃是他兄长也来成都候了数日。

不过,很可惜。

郑璞外出署事迟迟未归,他有职责在身不能久留,因而两兄弟无缘谋面。

嗯,郑彦来成都,乃是官职调动了。

他自试守梓潼郡汉德县以来,任事勤勉、断事公允,吏民皆爱之。

名声之隆,连成都士子闲聊或市井嬉闹之中,亦隐隐有传赞。

是故,他今被朝廷转任蜀郡郫令。

看似平级调任,其实乃是大迁。

汉德县不过户籍不足五千的小县,而郫县则是成都之西,毗邻都江堰的大县。

不仅人口稠密、户籍逾万,且良田广布,素以富庶而闻名。

更莫说,京师所在的蜀郡,治下各县令的任命,皆有非凡意义。

自西北部山区,被划出建置为汶山郡之后,蜀郡今仅辖成都、繁、郫、江原、广都与临邛六县。非美誉满州郡、朝廷着力培养者,不可授之。亦因此,形成了约定成俗:任职此六县令者,下一次调任,乃是外放食俸两千石的郡守。

其区别,不过是上郡或小郡而已。

夜深,万物寂静。

小宅内,团聚的欢声笑意已淡去,阿母卢氏等人皆已歇下。

而那别居一隅的逼仄书房,案几之后,郑璞虽满脸倦乏之色,却是依旧正襟危坐,阖目而思。

吾日三省吾身。

薰香袅袅,盏灯如豆。

将缕缕昏黄从窗帷透出,点缀着因皓月与星光不约而同的缺席,而倍显格外孤单的寂夜。

偶有油脂灯火迸裂,忽暗乍明,将郑璞的背影,拽至墙壁上肆意摇晃。

一如他此刻,涟漪朵朵晕开的心绪。

自身即将被授别督,兄长又转迁郫令,朝廷对什邡郑家太厚待了。

亦然意味着,他即将要被调离成都,前往汉中郡了。

不然,巴蜀之地户籍满万的县不少,官声甚嘉的县令亦不少,为何朝廷会转履历不算深厚的兄长,于蜀郡任职呢?

还有,军中将率如此之多,咸有功劳者亦众。

譬如职同为牙门将的句扶,以汉昌句家倾资财扈从报国之忠,无有被授独立成军之权。

尚有早就兼领相府参军的廖化,至今仍受镇远将军马岱督领节制。

而为何,无门第萌荫如他,却能与张苞及糜威等人共殊荣邪?

越级擢拔,恩隆加身,必有深意耳!

却不知,丞相竟是为何,打算将自己先遣往汉中?

凝眉成川的郑璞,微微睁眸,目视着铺展于案几之上的,一张暗黄色蔡侯纸。

纸上已有不少蝇头小字,散布各角。

乃是一些人名及地名。

如“东三郡,孟达、申仪”、“关中,褒斜谷、子午谷,都督夏侯楙”、“雒阳,曹真、张郃”、“陇右,雍州刺史郭淮、天水太守马遵”、“武都郡,陈仓道、祁山道,白马氐杨千万”、“阴平郡,白水关、景谷道、氐王强端”、“陇西河首枹罕、羌道-沓中、羌胡部落”。

竟是将东西秦岭山脉,逆魏将领与亲魏羌氐以及骑墙势力,几近悉数录于纸上。

不过,他思吟片刻,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自讪笑了几声。

径直取笔点墨,将雒阳、关中及陇右悉数划掉后,再度揉胡须而思。

此次犹豫更久,执笔之手几经停顿,才将东三郡、陇西郡与武都郡划掉。让原先密密麻麻的小字,仅留下阴平氐王强端。

亦眉目舒展,将蔡侯纸卷起,就着油脂灯燃之。

待好一阵耸肩挺腰扭头,缓解久坐的酸楚罢,便熄了油脂灯。

寒冬寂夜,再度陷入孤独中。

......................................

丞相虽外出,点卯署公之事,郑璞亦不敢懈怠。

翌日,点完卯后,便寻总领相府事务的长史向朗,被遣来主簿署屋,协助计吏之事。

不是岁末清点邸阁及武库的库存。

而是署计各郡县运送至梓潼郡涪县,储放的粮秣及刀兵辎重等。

涪县水陆四通,历来是蜀地支援北部各门户关隘的重镇。

是也,丞相已经开始调度着,将蜀地物资运送至汉中绸缪北伐了。

期间除了匠作署将筒车模型、独轮车送来相府,引众人好奇询问外,署公的日子犹如一滩死水,纹丝波澜不惊。

且,柳隐在汉中,庞宏、句扶依旧未归来成都;谯周走巴蜀宣逆魏暴戾,张表无比忙碌;诸葛乔与关兴,则是被遣去周游各郡驻军之地,与士卒同甘共苦,参领军中之事。

让郑璞刹那间,恍惚以为自身于这成都城内,无一友朋。

不过,无人扰亦不错。

历经久别,方知与家人重逢团聚的岁月,是如此静好与享受。

直至暮冬中旬将尽,丞相诸葛亮归。

或许,是各部军驻地散布各郡的缘由,外出跋涉了二十余日的丞相,依稀有了些餐风饮露的痕迹。

不仅眉目间疲倦之色彰显无遗,连法令纹都深了几分。

唯独双眸,一如既往的熠熠灼灼。

将为大汉复兴、克复中原的鞠躬尽瘁,薪火相传,燃起所有人儿的胸中斗志。

被召来署屋内议事的郑璞,目睹丞相容颜憔悴,心胸激荡难平。

既有被传火感染的亢锐,亦不缺少如刺心般惜痛之情。

春蚕至死,蜡炬成灰,虽激励了无数人,然却是以倾尽自身为代价,焉能不令人动容邪?

“休昭所作的起居录,我已读之。”

将最后一份案牍,递给值守小吏拿去后,丞相方抬起头,目顾静候一侧的郑璞,含笑而赞,“天子此番出宫,行举多有谙于仁君之风,子瑾当日所谏,颇好。嗯,还有那‘知行合一’之言,亦甚嘉!”

“陛下有先帝之风,乃天数也!璞不敢居功。”

闻言,郑璞连忙拱手,口出谦逊言。

“呵~~~~”

不出意外,对于后辈的谦虚,丞相自是欢欣作开心颜的。

顿了顿,又言道,“金堂峡之事,子瑾且言之。”

“诺。”

恭声领命,郑璞大致将金堂峡地势及情况说罢,便细细说起了水转筒车,以及便于崎岖山道中运粮秣辎重的独轮车。

亦让丞相眸中,不断泛起异色。

待郑璞说罢,他并没有当即表态,乃是耷眼捋胡而思。

良久,方睁眸,径自取了空白竹简,执笔点墨疾书,边书边谓道,“筒车承轴难负重之难,自有匠作署思虑,子瑾不必忧之。倒是那独轮车,若果如子瑾所言,能轻易行走于崎岖山路,以及逼仄狭隘的栈道,此乃大善之举也!”

言罢,书已然。

亦不等郑璞回话,丞相便轻叩案几,唤小吏入内,肃容叮嘱,“速将此书传于蒲西曹,让其暂缓其他事务,先去门下督取了那独轮车,工善益之!”

蒲西曹,乃是相府西曹掾,蒲元。

“诺!”

值守小吏敛容,朗声领命而去。

亦让郑璞心中微有赧然。

似是那“木牛”与“流马”,与独轮车颇有渊源吧?

正暗自作思着,却是不想,丞相竟挥手招他近前,递来一丝绢,“子瑾,且看此书,细思之,再言于我。”

“诺。”

先行一礼,郑璞方起身近前。

待拿了那丝绢,归来入坐细细看读。

这才发现,此乃是数日前,出使东吴归来的费祎,所携的孙权手书。

开篇无非叙些两家交好的废话,随即便是言辞微作夸张、与有荣焉的盛赞大汉讨平南中诸郡叛乱,最终方是图穷匕见。

他以两家攻守同盟为由,问及明岁巴蜀尚有余力,协同攻逆魏否。

且,颇为体恤。

谓言他知大汉甫一大征而归,必然需一段时间休整士卒、安抚黎庶之心。

因而,只求巴蜀能遣偏师迷惑逆魏,策应东吴一番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