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浮出水面

埋葬大清 第二百五十一章 浮出水面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二百五十一章 浮出水面

当朱劲松还在老王庄农会会长王良的家里啃着鸡翅膀时,孩子就柯志明抱了过来。

朱劲松很是嫌弃。

倒不是嫌弃孩子怎么样,而是嫌弃柯志明这个没眼力见的笨蛋——朕认得这个孩子吗?不认识啊,你把他抱给朕看有什么用!

被朱劲松瞪了一眼之后,柯志明当即就把孩子抱到了农会会长王良的面前,问道:“老哥,可是这个娃子?”

早在柯志明进屋的时候就已经翘首以等的王良仔细打量了几眼,接着便激动的叫道:“对对对!这就是王二家丢的那个!”

朱劲松这才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有劳老哥,把这娃子给王二家抱过去,待会儿,咱还有些事儿想要跟老哥请教?”

王良疯狂的点头应下,小心翼翼的从柯志明手里接过孩子之后便火烧火燎的往屋子外跑去。

过不多时,王良便又带着一个长相憨厚的青壮回来了。

一进到屋子,那青壮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拜道:“小的王二,多谢公子爷大恩大德!”

再次重重的叩首之后,王二又接着拜道:“若非公子爷,小儿只怕再也找不回来,公子爷不止是救了小儿,更是救了小的一家人!”

直起身子后,王二又再一次重重的拜了下去:“小人无以为报,惟有这贱命一条,愿长随公子爷左右,任凭公子爷驱策!”

一直站在朱劲松身旁的张德全顿时想要抽刀砍死王二——之前有一个想跟咱家抢随侍太监之职的许耀宗,如今又多出来一个王二,怎么这些混蛋就这么愿意跟咱家抢!彼其娘之啊!

朱劲松却是哼了一声,说道:“以后可得看好孩子,这次咱能帮你找回来,下次你可不一定还能碰上咱!”

王二赶忙点头应下,眼看着王二又要说长随左右、当牛做马的那一套,朱劲松赶忙阻止道:“起来吧,别搁那儿跪着了,还有,咱替你找回孩子,可不是图你给咱当牛做马的,你也赶紧回去看孩子吧。”

等到千恩万谢的王二离开之后,朱劲松才对柯志明吩咐道:“把这些年丢掉的孩子统计一下,各自都有什么特征,都是多大年龄,什么属相,生辰八字什么的,都给咱统计出来,另外,看看整个凤阳一带都是哪里有丢孩子的现象,再看看附近州府是否也有相同的的情况。”

柯志明当即就拱手应下,接着便转身离开,剩下农会会长王良却是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公子爷是怀疑这里面有什么事儿?”

朱劲松呵的笑了一声,反问道:“附近所有的村子都丢孩子,而且是隔上一两年就丢,你觉得这事儿正常?”

被朱劲松这么一问,王良却有些迟疑了。

要是搁在大清时期,别说隔上一两年丢个孩子,就算一年丢上几个孩子也没什么好稀奇的,随便哪个州县,哪一年不得丢上十个八个的。

可是大明不一样。

拐带孩子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实在生不出儿子,不得不花钱买一个回来继承香火,可是这种买卖是建立在风险不高的前提下的。

《大明律·刑律》当中规定的很清楚,拐带孩子的罪名跟采生折割差不多,都是直接凌迟加灭门,买孩子的也一样要处以死刑或者流放之类的,这么大的风险,谁愿意拐孩子?

更关键的是,大明这么多的州县,偏偏老王庄及附近的庄子总是丢孩子?

所以,暂时先排除掉有人买卖拐带孩童的可能性,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有人在行采生折割之事,因为采生折割跟拐带买卖不一样!

拐带买卖纯粹就是为了赚钱,而采生折割这种事情,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制造出一些畸形孩童做为乞丐,而另外一部分却是为了祭祀。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王良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身为老王庄农会的会首,王良经常要到乡农会去学习,回来之后再给老王庄的百姓们宣讲一些大明律,其中就包含采生折割。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良才知道采生折割这四个字的背后,到底有多么的残忍。

(具体的可以参考元代《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四一《刑部三·诸恶·不道·禁采生祭鬼》,其中描述了采生折割的残忍之处,同样也写明了采生折割的目的)

再一想到那些丢失的孩子有可能被人带去折割,之后用于淫祀,王良的心头也不禁暗恨,咬牙切齿的说道:“别让我抓到这些王八蛋,要不然,我活剐了他们!”

而朱劲松在离开了老王庄之后,就直接带人去了凤阳县,然后找了间客栈住了下来。

柯志明跟张德全站在朱劲松的身前,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直到沉默了好半晌后,朱劲松才屈指敲了敲桌子,说道:“派人去查,锦衣卫,东厂,地方的农会,警衣卫,都给朕去查。”

“各个城里有多少被折割的孩童还在行乞,各个地方还有没有买卖孩童的现象,有多少,尤其是凤阳县、凤阳府和整个安徽布政使司,都给朕查!包括整个江南,也要好好查一查!”

谷趝 但是在拿到了锦衣卫和天地会汇总上来的卷宗之后,朱劲松却本能的感觉不对劲。

柯志明汇报着手里的情报:“各个地方警衣卫、农会汇报,自从大明立国至今,其他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丢失孩童的现象,包括自己走失的、被人拐带的,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相关的卷宗,其中圣皇元年至至皇二年左右最多,至圣皇三年以后,随着官府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少。

“但是在圣皇九年,安徽布政使司丢失孩童的案例忽然增加到五十五件,其中有三十四件案例发生在凤阳府,且全部是男童案。”

“圣皇十年,安徽布政使司丢失孩童的案例依旧高达五十二件,其中二十八起案例发生在凤阳府,同样也都是男童。”

“但是根据安徽及附近几个布政使司的锦衣卫汇报,目前在各个地方的城镇当中并没有发现被折割后行乞的孩童。”

“而天地会也汇报说,目前凤阳府一带并没有发现什么类似白莲教、八卦教之类的教派。”

这也是朱劲松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没有把孩童带去拐卖,也没有什么教派搞什么淫祀,那这些孩子都哪儿去了?

就算被人卖到了其他的地方,那也不可能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没有吧?

某个著名侦探曾经说过:排除所有的可能性之后,剩下的再难以接受,也只能是事实了。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的个例,那么还能用各种理由来解释,但是每年都发生几十起类似的案例,就只能说明这些案件的背后另有隐情。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孩子根本就没有离开凤阳府甚至凤阳县,而在排除掉类似八卦教或者白莲教之类的教派之后……

“查!”

朱劲松吩咐道:“让锦衣卫跟天地会联手去查,把目标对准整个凤阳所有的寺院、道观和尼姑庵,通知地方官府,开始核对所有僧、道、尼的度牒,从大理寺、刑部调派人手过来,给朕查清楚!”

“朕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要采这么多的生!”

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折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能看做是一个国家的意志。

当整个大明朝廷都因为朱劲松的意志而行动起来之后,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极为惊人的——

刑部和大理寺、锦衣卫、东厂的查案好手被一纸调令给调到了凤阳府,凤阳府及下面各个州县也跟锦衣卫和天地会联手,开始全面清查寺院、道观、尼姑庵,并且对凤阳府内的僧、道、尼挨个问话。

不得不承认的是,大明虽然开始讲究以大明律来治国,但是几千年来养成的习惯,却多少还包含着人治的成分在内。

尤其是锦衣卫,这个机构本身就有许多特权,哪怕不能再随意抓人并且加以审讯,诏狱也基本上成为了摆设,但是两百多年积累下来的赫赫凶名,不说能止小儿夜啼,起码也能让人闻风而丧胆。

再配合各地农会对百姓的走访,开始核实每一起孩子丢失之前有什么人经过村庄以及最近所有僧、道、尼在各个地方的活动线路,整张大网已经以密不透风的状态,直接罩向了这些案例的幕后之人。

所有的线索都渐渐指向了两个僧人——几乎每次在出现孩童丢失之前,都有人碰见过化缘的僧人,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两个化缘的僧人。

更巧合的是,这两个僧人的脑袋瓜子上都有戒疤。

至于说更详细的线索,那确实不太好找,但是在拿到了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出具的驾贴之后,锦衣卫还需要什么线索?

明面上直接放过对道、尼的追查,整个凤阳府境内的所有寺庙全部暂时由当地驻军接手看管,所有脑袋瓜子上有戒疤的僧人全部挨个问讯。

之前拐带了王二家的孩子,最后不得不弃之于路上的两个贼子,自然也在被问讯的名单当中。

当初抱着王二家孩子的贼子双腿颤颤,望着师兄的目光中满是绝望:“师兄,这下子彻底完了,锦衣卫,大理寺,刑部,咱还能躲过去吗?”

被称为师兄的贼子瞥了他一眼,低声道:“之前该怎么应对,师傅他老人家已经全都交待过了,只要你按着师傅交待的来说,最后肯定没有问题。”

“你要记住,你是无智法师,你是有度牒的,你是大明人,只要你不露出马脚,那些鹰爪孙们最多也就是把你关押起来,他们不会随便用刑的。”

无智嗯了一声,望向师兄的目光中又充满了担忧:“那你呢?还有师父,你们两个没有大明的户籍,虽说有度牒,可是那些鹰爪孙未必不会对你们用刑吧?”

师兄微笑着说道:“我佛在我心中,虽刀斧加于身,亦不能伤我分毫。”

无智崇拜的望着师兄:“还是师兄的境界更高一筹,师弟远不如你。”

师兄的脸上更是得意:“那是,要不然我的法号怎么会是无心呢?无心者,亦无身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