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朕活着,大明就不会乱!

第二百五十二章 朕活着,大明就不会乱!

当轮到无心被问讯的时候,无心先是被带到了一个阴暗的小屋子里,接着就被束缚在椅子上,椅子的对面有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五个人,其中一人身着飞鱼服,一人做警衣卫打扮,另外两人身着七品官服,最后一人则是小吏打扮,手边堆放着笔墨纸砚。

这么大的阵仗,让无心的心都直接沉到了谷底。

两个七品官,差不多就相当于两个知县,而大明一共才有多少个县?

说白了,七品芝麻官虽然是调侃知县的官小权微,但是对于官场之外来说,七品官已经是大部分人穷极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位了。

当然,有两个七品官审案倒还好一些,可是坐在最中间的那个锦衣卫,却根本不是无心最开始以为的军余,而是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

首先,飞鱼服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锦衣卫的军余是没有资格穿飞鱼服的,只有正式在编的锦衣卫校尉才有资格穿。

其次,就算是锦衣卫校尉,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穿飞鱼服,只有奉了天子诏令的情况下才能穿,而一旦穿上了飞鱼服,就意味着见官大半级,哪怕是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也不例外。

出动了这么大的阵仗……

无心不安的扭了扭身子,而他的动作却直接落在了对面的锦衣卫、警衣卫和那两个七品官的眼里。

为首的锦衣卫咳了咳嗓子,问道:“无心?挂单弘佛寺的倭国佛子?”

无心当即就顿首应道:“是的,我在钱聋四十年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弘佛寺,那时候我才九岁,如今算起来,我来到中原上国已经二十年了。”

锦衣卫校尉笑着点了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你来中原的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光听口音的话,甚至都听不出来你是倭国人。”

这让无心有些懵。

来了中原二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十年,无心可没少听说过锦衣卫的传说。

在无心的印象里面,这些锦衣卫有可能一上来就对自己用刑,什么笞杖、枷锁、手杻、脚镣、夹棍、拶指、压膝、问板,这些乱七八糟的酷刑可能都会来上一遍。

无心并不怕这些酷刑,甚至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个锦衣卫校尉一上来并没有动用酷刑,反而像聊天一样聊起了家常。

不过,无心倒也乐得跟他这样儿闲聊,反正闲聊总好过被用刑。

只是聊着聊着,锦衣卫校尉忽然说了一句:“那些小孩子可都处理干净了?”

无心顺口答道:“那是当然,师……”

回过神来后,无心赶忙改口说道:“什么小孩子?”

只是刚刚还十分和善的锦衣卫校尉却像变了一个人,满脸狞笑的从桌子上拎起一把锤子,走到无心跟前后抓起无心的左手,按在桌子上之后就一锤子砸了下去:“说吧,怎么处理的,都处理到哪儿了,之前是怎么拐带的这些孩童,都有谁跟你是同伙?”

这个锦衣卫校尉根本就没在乎砸的是无心的手还是手指——反正都得慢慢砸碎,先砸哪个倒也无所谓,这么大一个人,还有的是地方能砸。

接连两锤子下去,这个锦衣卫校尉见无心只是一个劲儿的惨嚎,却丝毫没有招供的意思,便扭头对那两个七品官和警衣卫说道:“接下来,可能有点儿血腥,你们要是受不了,就先捂住耳朵,转过身去。”

警衣卫神色如常,笑着说道:“话说,我也是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什么惨烈的场面没见过,你继续。”

那两个七品官当中一人也跟着笑道:“我们俩虽然没上过战场,可是在书上也没见看过这种场面,如今能亲眼见到,也算是开开眼界,万不可错过。”

锦衣卫校尉见这四个人都没有害怕的意思,便呵呵笑了一声,对着门外吩咐道:“来人!把刑具都准备准备,今天咱们让警衣卫和大理寺、刑部的同僚们长长见识!”

说完之后,锦衣卫校尉就直接放下了手里的锤子。

既然要让同僚们长长见识,那可就不能再用锤子这种东西了,因为锤子这玩意只能用来砸人,没技术含量!

等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一群锦衣卫军余就带着乱七八糟的刑具来到了屋子里面。

锦衣卫校卫先是随手抄起火盆里烧红的烙铁,直接捅在了无心的身上,皮肉烧焦的味道伴随着无心的惨叫声布满了整个屋子,而锦衣卫校尉却是等无心昏过去之后才笑着说道:“这个叫打烙印,也算是个下马威。”

说完之后,锦衣卫校尉又示意旁边的军余用冷水泼醒无心,随后又开始展示其他各自乱七八糟的刑具的用法。

“这个叫洗刷,浇一层开水,洒一层盐,刷一层皮肉。”

“这个叫夹棍,若是奔着要命去,就慢慢夹,能把人疼的死去活来,要是奔着弄残了去,就一次把力气用足,两只脚基本上就废了。”

“不过脚废了也没关系,反正还能感觉到疼,所以这时候就会给他上红绣鞋。”

“这个叫加官儿,一层纸一层纸这么的往脸上糊,一层一浇水,保证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咬舌自尽的都是傻子,因为死不了,你们看他,这不还活着呢?”

“这个叫做修指甲,要先把钢签插入指甲,然后再一点点儿把指甲翘下来。”

“用鞭子那是最低级的玩法,我们锦衣卫里面基本上就没用过。”

谷熔 “还有浇铁汁,双风灌耳等等乱七八糟的玩法,这里条件不太好,就不给你们一一展示了。”

“当然,你们可以放心,这些酷刑会的人并不多,而且也不允许用在大明百姓的身上,哪怕是犯了死罪的也不会用,多半都是用在蛮子的密探身上。”

“就像……这个无心。”

锦衣卫校尉一边展示一边说,无心也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却偏偏死不了,刚刚还神色如常的警衣卫和那两个七品官,现在也都变得面无血色。

而锦衣卫校尉却丝毫不以为意:“你们也别觉得残忍,实际上,我们的人一旦落到蛮子的手里,遭受到的刑罚并不会比这轻多少。”

警衣卫道:“那怎么办?你们能扛的住?”

锦衣卫校尉摇了摇头,说道:“有人能扛的住,有人扛不住,扛的住的多半会死在蛮子的手里,扛不住变节苟活的会被我们清理门户,所以,我们身上都有最后一道手段,保证我们不会活着落在蛮子手里。”

又继续跟警衣卫聊了几句之后,锦衣卫校尉才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笑着对无心问道:“招?还是不招?”

无心这时候连惨叫的力气都没有了,也就更不可能说话,闻言也只是从鼻子里挤出来一点儿冷哼声,以示自己绝对不会招供。

锦衣卫校尉也不以为意,只是笑着让人给无心拿来了一些福寿膏,接着又给无心灌下去一些鸡汤,然后继续用刑。

事实证明,无智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无心的自信也确实有点儿多余。

在号称能够让死人开口招供的锦衣卫手心,无心很快就把该交待的和不该交待的全都给交待了。

“我是从书里看来的这种法子,说是每年用特定的法子折割七七四十九个童子,连续七七四十九年,就能让人长生不死。”

“这两年的时间里,整个弘佛寺都被我拖下了水,所以弘佛寺的僧人并不贪花好色,也不贪钱好酒,一门心思的就只是想办法长生不老。”

“这么一来,弘佛寺的香火反而更旺,我们在外化缘行走也更方便一些。”

“只是这一次,我们也没想到会栽到你们手里。”

最后的审问结果确实不出朱劲松所料。

这些被他们带走的孩子,确实没有出了凤阳府,但是这些孩童也确实都被他们折割了。

而且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的也并不仅仅只是无心、无智还有他们的师父,同样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僧、道、尼、儒。

最后攀扯出来的名单,甚至遍布了大明二十四个布政使司、一百多府、七百多个县,顺着这条线捋下去,最后的人数竟然足足有两千多人!

而问题的关键也就出在这两千多人身上了——这两千多人当中,有一千五百多人都是江南各布政使司的,剩下五百多才是北边几个布政使司的。

如果按照《大明律·刑律·采生折割》当中的规定来处置,最后起码得有上万人被牵扯进来。

这几乎都能跟大明刚刚立国之初,因为打击劣绅而牵连上万人的大案差不多了。

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也从京城赶到了凤阳,希望朱劲松能够法外施恩:“陛下,此案主犯不过两千来人,若真要依《大明律》严加处置,主犯从犯起码得有上万,这案子就实在太大了啊!”

“更何况,陛下此番下江南,原本是要安江南百姓之心,可是掀起这么大的一场大案,臣怕……”

曾诚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真要搞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江南不生动乱都算好的了,你朱皇帝还想收江南百姓的心?

但是朱劲松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要说搁在秦汉以后,大清以前,朝廷的触角一般只能到县一级,乡间地头就是朝廷的治政盲区,这种牵扯上万人的大案确实容易被传跑偏,若是有心人再带一带节奏,也确实能让百姓和朝廷之间离心离德。

但是朱劲松为什么要担心这个?

大明的治政结构,是从朝廷到布政使司到州府到县再到乡乃至于村,如果有必要的话,朝廷随时可以越过中间任何一级,直接对某个村子的农会下达指令。

如此严密的结构,谁能带节奏?

就算有人能带节奏,可是《大明报纸》呢?

朱劲松自从登基之后就一直在推的扫盲识字,可也不是白推动的!

所以,朱劲松直接拒绝了曾诚的提议:“大明律是如何规定的,就如何处置。”

“如果朕因为他们人数太多而法外施恩,那么你来告诉朕,那些因为他们而失去孩童的家庭又得有多少人?谁来给他们法外施恩?”

“江南,朕肯定要去。”

“只要朕还活着,这大明就乱不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