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痴……汉曹孟德

第三百二十八章 痴……汉曹孟德

关于断粮这件小事,其实一开始是冀州牧韩馥提出来,并且当时袁绍是拒绝的。

至于后来为什么同意,当然是因为作为联军先锋的孙坚太猛了,捷报频传之下,看得袁绍心惊肉跳。

此次酸枣会盟他来得最晚,已经失了先机,若再让袁术把董卓给剿灭了,那他的声望绝对会反超自己,成为天下诸侯第一人。

而自己,不仅声望一落千丈,连带他在诸侯之间的地位也会随之下滑,之前许攸为他制定的,吞并冀州的战略计划,更是无从实施。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身处被动之中的袁绍,自然不想袁术讨董成功。从他被袁术留守酸枣大营,调度粮草的那一刻起,就满腹心思想搞点小动作。

然后,韩馥就提出了断粮计划。

这波纯粹属于传统艺能……

在原本历史上,袁绍成为盟主后势力骤然变大,他名义上的顶头上司,韩馥内心顿时满了害怕,便经常克扣军粮,想要盟军撑不下去自行败亡。

如今袁术当盟主,孙坚连战皆胜,他又在线害怕,强烈建议袁绍断粮。

韩馥属于那种典型的胸无大志,却喜欢高谈阔论的名人雅士。此时他坐拥一州之地,既不愿锐意进取,也不想丧权失地,只图苟安现状。

在韩馥看来,讨董可以,但是当下的格局不能变。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这个冀州牧,依旧得是诸侯中的顶流才行。

现在你袁术居然有打败董卓的征兆,这可不行啊!

等你携大胜之势归来,我韩馥还能保住如今的地位吗?

嗯,先怂恿袁绍把你粮草断了再说。

袁绍闻言大喜,当即表示赞同,同时心里冷笑不止。

你韩文节想让联军战败,却拿我袁本初当出头鸟,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于是袁绍当着韩馥的面下令断粮,然后在数日之后,却背着韩馥重新给联军供粮。而面对袁术派来问责的马腾,袁绍表示他对此事一无所知,都是韩馥私自妄为。

袁绍此举,堪称一石二鸟。

其一,所有人都知道前方战事吃紧,哪怕仅断粮数日,对战事影响也是极大。袁术若因此败退,袁绍目的达成的同时,还可以把黑锅扣到韩馥头上。

就算袁术没有因此战败,也会对韩馥恨之入骨,袁绍则可以以退为进,表示自己办事不利,请求率兵去前线作战,伺机立功。弥补之前失去的先机,同时巩固声望地位。

其二,断粮的帽子一旦扣给了韩馥,那他无异自绝于众诸侯。等讨董之战后,自己谋夺冀州的计划,会走得更加悠然。

不管你们谁血赚,我袁本初永远不亏!

所以,袁术令大军拔营回师的第二天,就迎面碰到了从酸枣押运粮草而来的马腾。

听马腾复述了一遍袁绍对他说的话后,袁术的满腔愤怒顿时转移到了韩馥身上。虽然袁绍所言他不怎么相信,但此次断粮的罪魁祸首,明显是韩馥无疑。

袁术为人,向来喜欢凭义气行事,此时听罢马腾所言,便当着众诸侯的面大声喝道:“韩文杰枉有贤名,行事却如此下作!某率大军拼杀在前,为国尽忠,他却在后方断我大军粮草,以至功败垂成。如此狼心狗肺之徒,诚可杀也!”

闻言,孙坚当即抱拳,大声附和道:“盟主所言有理,等回转大营后,某愿为盟主诛杀此贼!”

作为此次断粮的头号受害者,孙坚差点就败在西凉军手里,自然对韩馥恨之入骨。

至于韩馥冀州牧的身份,在孙坚看来,压根没什么大不了的。

类似太守、刺史之类的高官,他孙坚又不是没杀过,早就习惯了。

州牧这玩意不过听起来唬人而已,真要下手,也就是一刀的事。

不仅孙坚如此,就连马腾与公孙瓒也是一脸愤怒,抱拳齐声道:“愿为盟主诛杀此贼!”

“愿随盟主诛杀此贼!”

以刘岱为首的骑墙派,也随大流抱拳道。

不过这句话到了他们口中,却改了一个字。

场中没有开口附和的,除了刘备之外,就只有曹操和张燕而已。

曹操的心思很简单,韩馥怎么说也是袁绍阵营的人,袁绍没明确表态之前,他不好多说什么。

至于张燕,他对林朝有很深的恐惧与怨念,早就打定主意唯刘备马首是瞻。刘备没说话之前,他绝不表态。

袁术见刘备沉默,便开口问道:“某欲以军法诛杀韩文节,以正视听,使君以为如何?”

刘备却有不同看法:“盟主,韩文节诚可恨,然此时董贼未灭,若先除此人,恐人人自危。还请盟主息怒,等诛灭董贼后,再赏功罚过。”

“这……”

闻言,袁术有些迟疑。

刘备的意见不管有没有道理,袁术都得重视。

就在袁术游移不定之时,林朝站了出来,对袁绍拱手一礼道:“盟主,在下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子初有话,尽可直说。”袁术开口道。

林朝淡淡一笑道:“韩文节确实该死,不过盟主可曾想过,等韩文节死后,何人可领冀州牧?”

听了这句看似不相干的话后,袁术皱起了眉头,心中有些困惑。

眼下是在议论如何处置韩文节之事,林子初为何扯上了冀州牧的位置?

笑话,等他韩文节死后,冀州牧当然该……

一想到这里,袁术脑中如柯南般闪过一道亮光,顿时明白了林朝的意思。

韩文节若死,冀州牧之位,必然是那庶子家奴的!

该死,若非林子初出言提醒,某险些助长了那庶子家奴的声势!

不,此时韩文节还不能死!

一念及此,袁术强行压制住了心中的愤怒,开口对刘备说道:“使君方才所说,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是某冲动了。既如此,那便暂且寄下他韩文节的性命,等诛杀董贼后,再行发落!”

刘备拱手笑道:“盟主英明,某佩服!”

……

袁术采纳了林朝的建议,率军回到酸枣大营后,并没有要置韩馥于死地。

当然,此次断粮的性质太过恶劣,袁术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斥责了韩馥一顿,并要求他拿出五十万石粮食作为赔罪,以供后续讨董之用。

面对袁术与众诸侯的怒火,韩馥也不敢争辩,却也不能承认自己有断粮的意图,只推说自己监管不利,情愿奉上五十万石粮食作为赔罪。

袁术敲打完韩馥之后,却一改往常作风,大声夸赞了袁绍一番,夸奖他及时检举揭发韩馥,又及时恢复了供粮,联军才转危为安。

同时为了鼓励袁绍的贡献,袁术决定在接下来的战事中,让袁绍率领一路大军,从中路进攻雒阳。若能率先攻下雒阳,他袁盟主还有重赏。

嗯,反正不能让这家伙继续负责后勤了,不然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这下,韩馥回过味来了,袁绍的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

好啊,原来叛徒竟在我身边!

韩馥心中已经开始骂街了……

虽说断粮之举是某提出来的,但你袁本初也同意了此事。现在倒好,你居然把某作为弃子,去向他袁公路表忠心,真是不知羞耻!

某之前还以为你袁本初是当世英才,谁知竟然是这般背信弃义的小人!

果然小婢生养之人,就是不能相信!

彼其娘之!

哼,现在且不与你计较,等此战结束后再跟你算账!

你袁本初不过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某却是冀州牧,想要对付你,还不是易如反掌!

韩馥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冷冷瞥了袁绍一眼,目光中已满带杀意。

袁绍此举,不仅如意算盘没有打响,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袁术的夸奖他不想要,因为他接受了袁术的夸奖,等于变相承认自己屈居袁术之下。

而面对韩馥怨恨的目光,他也不敢与之对视,因为理亏。

望着已生嫌隙的二人,袁术倒是笑得很开心,索性又把林朝叫到了台上,对众诸侯讲述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郭嘉的平a战术已赫然奏效,可董卓这一退守雒阳,大军自然不能再一路攻过去。

所以接下来战事进入到第二阶段,就轮到了荀攸的微操战术。

只是荀攸不善言辞,林朝也不想在诸侯面前太出风头,所以这个表现的机会,又留给了郭嘉。

这次郭嘉学聪明了,早在袁术让林朝登台的时候,他便抱起酒壶,猛地喝了一大口,先润润嗓子再说。

上次就是因为没提前做好准备,又想在诸侯面前长时间续航装比,导致说到最后,他已经口干舌燥,才迫不得已停止了演讲。

这一次,绝对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了!

等林朝唤郭嘉登台之时,郭嘉罕见地正了正衣冠,昂首阔步地走到了台上。

然后,他拿出从诸葛亮那抢到的羽扇,在地图上肆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极尽装比之事。

正如他之前登台时一样,听得诸侯又是一阵连连点头。

台下,面对郭嘉这种肆意狂放的行为,曹操眼中已经泛起了小星星,脸上也露出痴痴的笑容。

郭奉孝此人,真乃天纵之才!

若使某,文有子初奉孝,武有云长子龙,何愁这天下不定!

见曹操满脸痴汉模样,曹仁实在看不下去了,急忙低声提醒道:

“兄长,你冷静点……先把嘴角的口……酒水擦一擦吧……”

另一边,刘备见郭嘉在台上表现优秀,也笑着点了点头。

徐州众多谋士中,简雍率性,田丰刚直,荀谌风雅,荀攸憨厚,荀彧清雅,除了厚颜无耻的某人之外,可以说各有特色。

不过真要说起刘备最欣赏和喜爱之人,还得属他郭奉孝。

但凡出众之人,身上必带有某种气质。

而郭嘉的气质,名叫放荡不羁。

这种气质对于游侠头子出身的刘备,具有很强烈的吸引力。

一些在别人身上很失礼的举止,若放到郭嘉身上,反而会显得顺理成章。

再者郭嘉只为军谋,一向对事不对人。舍此之外,从不涉及其他政事,这一点尤为让刘备欣赏。再加上他经常袒胸露背,与徐州众将一起拼酒,更是在军中颇有人缘。

谁能想到,在林朝贾诩这里饱受欺凌的郭嘉,到了刘备与诸将面前,反而摇身一变,成了团宠一般的存在。

就连最重资序的关羽,在无关紧要的时候,也会给他几分薄面。

郭嘉这一顿忽悠,把他从荀攸那得来的战术,吹嘘得无与伦比,连袁术表示了极大的肯定。遂按照其规划兵分四路,以庞大的兵势围攻雒阳。

第一路,由袁术亲自领军,带领孙坚、马腾南下南阳,沿鲁阳进抵广成关。

第二路,由刘备领军,带着公孙瓒、张燕北上渡过黄河,沿河内郡临孟津关,切断董卓军从水路反击的可能。

第三路,由刘岱领军,麾下有桥瑁、袁遗,从颍川进攻轩辕关。

第四路,则是由袁绍带领麾下小弟出战,沿着袁术之前的进军路线,进抵卷县,攻取成皋前面的虎牢关。这一路的进攻压力最大,建功的机会却最少。郭嘉如此安排,自然让袁术心中大呼痛快。

四路大军齐头并进,但凡有一路能攻破关隘,董卓便首尾难顾。其他三路也能趁势进军,攻到雒阳城下。

面对郭嘉这一番堪称完美的战术安排,诸侯纷纷拍手叫好,但也有些人在暗中摇头。

荀攸的战术自然是完美的,但要执行如此完美的战术,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四路大军必须齐心协力。

可这些关东诸侯们会如此吗……

林朝哂然一笑,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