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奸雄欲,黎民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奸雄欲,黎民血!

初平元年,八月中旬。

当关东联军按照计划,兵分四路围攻雒阳时,董卓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半月前董先生亲自率大军出征,本想凭借自己天才般的军事能力蹂躏关东联军。可惜麾下不给力,董先生还没来得及与关东联军交上手,便已经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对于这次失败,董先生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所以输得很是憋屈,心里火气也很大。这导致他回到雒阳后,就一头扎进了皇宫中,净找些光着身子的小姐姐来给自己泻火。

至于如何泻火……董先生表示,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连在皇宫里待了十多日后,董先生心中的怒火总算被小姐姐们抚平了。不仅如此,连董先生那肥硕身躯里面的油脂,都被抚走了不少。

人常言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纵然强如董先生,也不能违背这条世间真理!

当董先生一手扶着腰,一手扶着墙从皇宫内走出来的时候,恰好接到了关东联军分四路进攻的探报。

这一下可不得了,董先生又怒了。

这群狗东西,就不能消停一会吗!

由于之前的惨败,这次董先生也也不想亲征了,索性也派出四路大军,据城而守,堵住关东联军进攻的步伐。

南阳袁术那边,因为孙坚太猛的缘故,董卓便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孝子吕布,率所有并州军据守广成关。

颍川方向,董卓让董越与杨定一同出战,阻拦刘岱大军。

至于陈留方向,面对联军中人数最多的袁绍,董卓派出张济与李傕共同据守。当然,若非牛辅战死,怎么也不会轮到这两人独领一军。

最后的孟津关,董卓只得让徐荣率军阻拦。虽说此人并非自己心腹,但其能力出众,而且这时候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至于其他的西凉诸将,诸如董卓的弟弟董旻,段煨,都在负责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迁都长安!

没错,董卓除了把侄子董璜与张绣留在身边外,其他没上战场的西凉诸将,都在着手进行此事。

无论任何朝代,迁都都是天大的事。

在这个国之大事,在戎与祀的时代,迁都代表着整个天下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其间的险阻与艰难,自不必言说。

大汉定都雒阳,已有百余年的时间。

世人门阀早已习惯在这里治理天下,甚至在周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黔首百姓早已习惯有一个名叫雒阳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位天子,是整个天下的拥有者,统治者。

甚至是戎狄胡人,也都习惯在每年南下劫掠的时候,望一望遥不可及的雒阳,幻想一番里面的繁华与富足。

他们甚至还在想,有朝一日能像昔年控弦三十万的匈奴一样,以强大的兵势逼迫大汉与他们和亲,带来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能见识见识汉家贵女的模样。

是不是真如族中长辈所说的那样,肤若凝脂,吹弹可破?

而如今,董卓要迁都,甚至是在短时间内迁都,不知打碎了多少人的旧梦,也不知会有多少人阻拦!

当然,这些艰难险阻,在董先生面前,从来就不算个事。

在西凉铁骑面前,谁敢说个不字?

什么宗庙社稷,

什么历代皇陵,

什么朝廷百官,

什么百姓黔首,

本相只要把刀举起来,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把敢劝阻的人都杀过之后,董卓此举收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迁都再也没人敢反对了!

随后,董卓便借鉴了黄巾起义的行为艺术。

西凉军所到之处,天高三尺。

但凡雒阳城中值钱的东西,包括百姓在内,通通带走!

甚至雒阳城外,北邙山上的历代皇陵,也被董先生派人光顾了个遍。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当然是像历代先帝禀报迁都这件大事。

对此,历代先帝纷纷表示赞同。同时为了奖赏董先生如此忠义的行为,他们甚至把自己的陪葬品都拿了出来,赏赐给董先生,以作迁都之用。

后来曹操设立摸金校尉,还只是偷偷地挖取财宝,能跟董先生这种大张旗鼓的掘墓取财的行为一比,简直是弱爆了。

等到八月底,一切收拾妥当后,雒阳城来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皇甫嵩。

没错,就是昔年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卓著功勋的皇甫嵩!

对于此人的到来,董卓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兴奋的手无阻挡。

一个多月前,李儒曾献策,以天子的名义征召皇甫嵩入京,以削其兵权。就像原本历史上,汉灵帝在病重之时,对付董卓的做法一样。

只是皇甫嵩打仗颇为狠辣,朝堂争斗却不擅长。犹豫了很多天后,最终还是只身入雒。

这下董卓再无顾忌,狠狠奚落了皇甫嵩一番后,便找了个罪名,将其打入大牢。与此同时,在扶风郡驻扎的三万大军,也被董卓派人接管。

这一下,迁都终于可以开始行动了。

董卓命弟弟董旻主持这次行动,并把迁都分三步走。

第一步,派兵让长安城内的百姓全部服徭役,修缮废都宫殿。毕竟董卓是要去长安过日子享受生活的,这点可不能含糊。

等百姓将长安宫殿修缮完毕后,便将他们全部赶出城去。

董先生心善,见不得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黔首。

再者,留他们在长安,也影响市容不是!

至于这些被赶走的百姓如何过活?

董先生表示,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二步,派人在雒阳城中抽调十万民夫,负责将董卓搜刮来的财宝,粮食一路运送到长安。

这时麾下有人提议,雒阳到长安足有千里之遥,若负责十万民夫路上的吃喝,等到了长安,财宝或许还有,粮食可就连一半都不剩了。

董卓一听,有道理啊!

遂下令,让抽调而来的十万民夫自备干粮。

对此,民夫们表示自己家里没有这么多的粮食,走到半路上就会被饿死。而家中少了自己种地耕田,孤儿寡母不久也将饿死。

然后,董先生表示,你们饿死是因为你们没有粮食,跟本相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抢你们的粮食。

说这些话的同时,董先生又掏出了刀。

反对的声音,再次消失不见。

第三步,就是派出西凉铁骑,强行把雒阳的百姓驱赶到长安去,然后一把火把雒阳烧了算逑。

就算你们这帮关东贼子们攻入雒阳,得到的也只是一座空城而且,毫无用处!

放心,本相连一粒粮食,一间民居,甚至一个黔首,都不会给你们留下!

抽调而来的民夫,都没足够的粮食能撑到长安,这些被驱赶的百姓,又如何能撑到?

可董卓不管,这些在他看来都是小事。

这些日子接踵而至的麻烦,已经让他心烦意乱,也自然没有心情操心这些小事。

当手下人向他禀报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在气头上的董先生一拍桌案,大声吼道:

“我为天下大事,管何百姓!”

董卓的迁都的三步计划,几乎可以说是,步步为营,步步带血!

这些血,都是那些每年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多少粮食,还得按时纳税,偶有天灾**,却全都逆来顺受的百姓身上……流淌出来的。

他们要的很简单,只是活下去而已。

他们想的也很简单,能吃饱而已就够了。

甚至他们夜里做梦时,都只敢梦到自己衣着光鲜这一层而已!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争霸天下,

他们更不明白什么宏图大志,

他们一边看着天灾频落,**频出,一边却只敢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白天乞求官兵,晚上祈祷神灵……

如此虔诚,如此渴望,如此卑微!

只为……求活而已……

想活着,有错吗?

当然没错!

呵,居然连愿望都简单质朴……

这些身处最底层的百姓黔首们,真是一点想象力都没有!

怪不得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