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南阳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南阳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南阳

袁术说的这番话,其实正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早在讨董之初,袁术便已经有了定计,此行就是为了诛杀董卓,然后自己取而代之,继而收拾权柄,统摄天下。

最后,他准备效仿先贤,以禅让的形势使自己登上帝位。

而事态的后续发展也没有让他失望,在刘备的帮助下,自己顺利登上盟主之位,声势一时无两。可惜到了最后,结局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诛杀董卓的功劳被别人抢了不说,己方阵营中也总有人阳奉阴违。

自己才只是登上盟主之位而已,明里暗里就已经有很多人不服,尤其以那庶子家奴为甚。若自己真的取董卓而代之,还不知有多少人不愿意呢。

甚至再来一次诸侯讨袁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来的路上,袁术改了主意,不再想着迎奉天子,或者说他明白天子不能碰,至少现在不能碰。

于是他打算讨些好处后,就率军返回南阳安心发展,逐步蚕食淮阳等地,甚至继续向南发展,拿下荆州,扬州,最后等攒足了实力后,再一统天下,大兴袁氏!

但是听刘备的意思,居然不打算去夺回天子!

不迎回天子,如何讨要封赏?

这可不行!

面对满脸叹息的袁术,刘备笑道:“就算此次迁都乃董贼倒行逆施,但如今国贼已除,是否继续迁都,总要面见天子,聆听上意。身为人臣者,又岂能一意孤行?”

闻言,袁术心中再度叹息一声。

看来刘玄德是真正的汉室忠臣!

如此忠心朝廷,固然可敬,但他终究跟自己不是同路人,更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二人总有分道扬镳的一天。

一念及此,袁术看向刘备的目光中,已然带了三分冷意。

虽然不至于现在就撕破脸皮,但刘袁联盟注定不能长存。

心中虽有一番考量,但袁术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贤弟所言极是,但就算要聆听上意,也要面见天子。如今你我固守雒阳,又何谈聆听上意?”

“袁兄勿虑。”刘备笑道,“早在三日前,某便已经命子初快马加鞭去追赶西迁百官了,此去正为恭听圣训。若天子欲返还雒阳,咱们再派大军迎奉。若天子欲继续西迁,咱们身为人臣,自然不能阻拦。

按理说,觐见天子乃大事,某自该亲自前往,只是某率先抵达雒阳,又孤身一人觐见天子,怕其他诸侯心有疑虑,因此未敢动身。”

刘备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简直把一切都顾虑到了,纵然袁术想挑毛病也找不出来,只得皱起眉头,默默无言。

怪不得今日没有见到林子初,原来是追赶天子去了。

只是他林子初是你的人,他见到天子,也是为你刘玄德请求封赏,某却一分好处都捞不着。

见袁术似乎心有疑虑,刘备继续笑道:“袁兄放心,子初办事向来稳妥,必不忘袁兄与众诸侯的赏赐。”

闻言,袁术这才露出了笑容,推辞道:“贤弟言重了,某忠义报国,只求诛贼,非为赏赐也!”

“袁兄高义,某佩服!”刘备拱手道,“只是将士们此次征战日久,劳苦功高,又岂能不赏?若无封赏,今后何以使将士用命?”

说到这里,刘备面色一肃,朗声道:“是以,某非为自己请赏,实则是为众将士请功!”

刘备的这个说法,袁术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当即点头附和道:“贤弟所言甚是,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我等只是为有功将士请赏而已。今上圣明,必然能明白咱做臣子的难处!”

说罢,刘袁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

两日后,袁绍也带着大军赶到了雒阳。至此,关东的四路大军到了三路。

至于兖州刺史刘岱那一路,就算董越与杨定负隅顽抗,以眼下的形势,破关而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作为关东联军中最弱的一路,众人也没对刘岱那边抱有多大的心思。毕竟眼下董卓已死,他们巴不得刘岱跟董越、杨定二人拼个两败俱伤,未来天下争霸的路上少一个对手。

但刘备却建议,派大军南下向东征讨董越与杨定,与刘岱形成合围之势。

对此,袁术略微一沉思,便同意了。毕竟他们两人手中还有两万西凉精锐,若是最终白白便宜了刘岱,那可就不好了。

二人同意后,也没必要问袁绍的意见了,只是这次不需要刘备与袁术亲自出征了。

刘备这边以关羽为主将,赵云为副将,荀攸为军师,率三万大军前往。而袁术这边,则是派出了马腾的凉州铁骑,与吕布的并州军一同出征。

袁术此举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以为吕布久在董卓麾下,与董越、杨定二人可能也有些交情,最好能劝说二人倒戈卸甲,使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两万西凉铁骑。

至于袁绍,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出去。

仗打到这个份上,袁绍的心已经凉了一大半,再也提不起什么其他心思了。

先是会盟迟迟未到,不仅被袁术抢走了盟主之位,还差点被林朝扣上一个从贼的大帽子。就算后来参与了关东联军,却处处遭到袁术打压,自己得意的断粮之计也未奏效,现在更是最后一路到达雒阳,甚至还与冀州牧韩馥有了些龌龊……

此次讨董之战,袁绍的得意算盘,可谓是一次都没有打响,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一步错,步步错。如此残局,袁绍甚至都想掉头就走。若不是刘备说林朝前去为众诸侯讨要赏赐,他早就率兵返回冀州了。

毕竟已经恶了韩馥,有些事情就得提前准备了……

与袁术一样,袁绍也有着自己的计划。而在他的计划中,冀州这块膏腴之地,用来做大本营刚刚好。

至于现任冀州牧韩馥嘛……

一个蠢如猪狗之徒,如何配领冀州牧?

就算不交恶与他,袁绍迟早也会找个机会将他赶出冀州,或直接除掉。

因此,现在留在雒阳的关东诸侯,都在期盼着林朝能为他们带来好消息!

但……行事一向出人意料的林子初,会让他们得偿所愿吗?

……

此刻的林朝,又在哪呢?

答案是在返还雒阳的路上。

从河北县到雒阳足有五百里的距离,林朝表示这段路实在太长了,没有个把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到呢?

至于那些等他等得望眼欲穿的关东诸侯,那就索性让他们再等等呗。

好饭不怕晚,一口一口吃嘛。

在河北县送别天子百官后,林朝并没有向东返还雒阳,而是一路向南,直奔荆州而去。

不解其意的众人对此颇有微词,尤其以郭嘉为甚。

驿站客房中,郭嘉开口问道:“子初,主公与众诸侯眼下应该都抵达了雒阳,咱们为何在此磨蹭?若是拖得时间旧了,众诸侯不耐之下,率军前去去追赶天子,你的计划可就要落空了。”

林朝的这番举动,郭嘉实在有些看不明白。

照理说,眼下应当尽快赶回雒阳,不然迟则生变。可他林子初非但改了方向,反而还慢慢悠悠,满心悠闲的模样。

这家伙莫不是把此行当成了游历?

此刻林朝伏在桌案上,手中捧着天子诏书,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的观看着,看看自己之前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若是有,现在更改还来得及。

郭嘉见林朝不答,继续开口道:“子初,你倒是说句话啊!”

闻言,林朝叹了口气,将诏令放到了桌案上,有些无奈的看着郭嘉,说道:“奉孝,你为何如此急躁?”

“非是某急躁,只是你林子初欺人太甚!”郭嘉指着林朝大声道,满脸气愤的模样。

林朝愕然:“郭奉孝你怎可凭空污人清白,某如何欺人太甚了?”

“哼!”

郭嘉冷笑一声,开始控诉林朝的种种恶劣行径。

简单来说,大概意思就是你林子初要是有什么想法和谋划,能不能不要藏着掖着,敢不敢坦诚一些,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

如此,大家也好配合你行事是不是。须知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一人智短,两人智长,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林子初整日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且有让人捉摸不透,这让求知欲很强的郭某人很不爽!

听完郭嘉声泪俱下的控诉,林朝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

嗯,身为一个聪明人,不想被人蒙在鼓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既然如此,那林朝索性……还是不告诉他!

只见林朝笑意吟吟道:“奉孝,你可知道咱们此行去往何方?是何目的?”

闻言,郭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废话,某要是知道,早就回去睡觉了,还跑来你房中作甚!

想着,郭嘉又看了一眼旁边一言不发,只顾着喝茶吃肉干的贾诩,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不满与不屑。

这贾文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两人密谋于暗室之中,指不定又要坑谁。

最可气的是,这两人犹如奸夫**一般心意相通,却丝毫不告诉自己,简直把自己当成孩童一般戏耍,实在可恶!

其实这波郭嘉倒是错怪贾诩了,他也不知道林朝想干什么,之所以在房中,也是因为林朝请他过来参谋一番天子诏书上的官职人选。

只是贾诩知道郭嘉绝对会先按捺不住,因此并不着急。

林朝见郭嘉急了,便开口笑道:“某此行还有些私事未了,奉孝若急着返还雒阳,那某便让你带着天子诏书返还雒阳,如何?”

郭嘉望着林朝脸上的笑容,心中马上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当即连连摇头。

开玩笑,他林子初没明说,而自己又没想明白的事情,这里面绝对有诈。这种亏自己吃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何还会上当!

“林子初,某只问你此行去往何方,有何目的,你莫要顾左右而言他,端得是无比狡猾!”郭嘉开口说道,索性直指问题的本质。

对此,林朝回答得很干脆:“去南阳。”

听到南阳二字,郭嘉马上想起了现在南阳郡的实际掌控者袁术,马上继续问道:

“去南阳作甚?”

林朝指了指手中的天子诏书,开口道:“今上圣明,此番为众多关东诸侯加官进爵,某作为天使,自然要前去宣读诏命。”

“笑话,关东诸侯眼下全在雒阳,你去南阳宣读什么诏命!”郭嘉表示不信,“林子初,你若不愿说也就罢了,何必骗某?此等谎话,就算是三岁小儿也不会信。”

见郭嘉不信,林朝有些无奈。

大概是谎话说得多了,这次难得说一次真话,反倒没人肯信了。

于是,林朝当着两人的面打开了诏书,指着上面的一个人名说道:“奉孝,你且看清楚,这上面写得是什么。”

见林朝真的将天子诏书摊开,郭嘉马上把脑袋凑了过去,连旁边的贾诩都微微侧目。

两人把目光放到了林朝手指点着的地方,只见上面有一个人名:张机。

张机?

此人是谁?

贾诩和郭嘉心中,顿时浮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张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人,现任涅阳县丞。而在这封天子诏书中,天子拜他为即丘县令,秩千石。

没错,林朝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赚……招揽人才。

只是这个人才,与传统意义上能帮助刘备争霸天下的人才大不相同。

身为医圣,张仲景的大名在后世可谓如雷贯耳!

只是此时,三十多岁的张仲景还声名未显,只是涅阳县的一名县丞而已,趁此时挖过来正好合适。所以在册封关东诸侯的这封天子诏书上,才会有一个小小县丞的名字。

林朝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张仲景敢不遵天子诏令,就算是绑也要将他绑回徐州去。实在不行,就将整个张氏全都强迁到徐州。

早在第一次生病时,林朝就想建立一个医疗体系,哪怕最初仅能流通于徐州集团内部。如此一来,可有效防止麾下文武人才早夭病亡。

需知在这乱世之中,除了天灾**之外,夺走最多人性命的,反而是时不时爆发的疫病。因此哪怕是一个不太健全的医疗体系,都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