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抚民以生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抚民以生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抚民以生

看书网.,最快这个三国很核理最新章节!

离开般阳后,关于赵云北上冀州的战事,林朝没有再发表任何意见观点,甚至好像将此事完全抛诸脑后了一般,让随行的太史慈大感惊讶。

“监军,北边的事儿,您就这么不管了?”

太史慈迟疑良久,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子义,你说的是冀州?”林朝问道。

太史慈点了点头。

“你说某不管,可某却想问问你,该怎么管,为何管,如何管?”

林朝的一问三连,直接把太史慈整的神情恍惚。

一直以来徐州的军事行动,不管明面上是何人挂帅,但背地里都是林朝在操盘全局。因而此次出征冀州,惯性使然的太史慈以为,林朝肯定会有后手,来保证万无一失。

可他没想到,林监军居然这么光棍,直接放手不管了。

大概看出了太史慈的心思,林朝摇头一笑道:“子义,莫说你现在还是某的护卫,即便是将来有机会独掌一军,也要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文远之略,当世罕有,而子龙更是智勇双全。更兼有奉孝、公达、文和等人在旁辅佐,某去与不去,区别并不大。他们若不行,某亲自上阵也是无用。

再者,将来攻伐天下,总不能靠某一人施为。纵然某能助玄德公谋取天下,再将来治理天下、抗击虏寇之时,还不是要靠现在的徐州群臣。

人力有尽时,天地无虚归。

这世上少了谁都行,因此不必过于忧虑,咱们静观其变即可。”

此行,林朝已经将能谋算的地方全都安排明白了,若再有意外发生,那就是天意,倒也不必过于忧虑。再者,世上哪有万无一失的行动。

更何况当初自己辛辛苦苦赚……招揽这些人入徐州,不就是盼望着自己能划水清闲一会嘛。

闻言,太史慈顿时皱眉苦思起来。

林朝的这番话,的确与他一贯的认知不同。

在这个英雄史观极其浓厚的时代,大家都想着人定胜天,都认为自己才是主角,虽然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但所有人都像是中了魔咒一样,往这个方向疯狂努力着。

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没问题。但堂而皇之的划水,太史慈感到不能理解。尽管林监军说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见太史慈一时不能领悟,林朝也不急,只是踮起脚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含鼓励之色。

“子义,你能力不差,勇武更是当世罕有,什么时候能悟通这个道理,便可独掌一军了。”

闻言,太史慈目光一愣,便极为郑重地冲林朝一抱拳。

以林朝现在的身份,能说出这句话,几乎等同于对他的承诺。

“走吧,眼下紧要之事,不在北边,而在里边。”林朝继续笑道,“徐州新政实施,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某也该找个时候去民间看看成果了。”

说着,林朝抬头看了看天色。

初春的第一场雨已经过去,眼下春分已过,正是阳光明媚,天色渐暖之时,距离下一个梅雨时节,还有一段日子。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旅游……额不,正是巡视各处的大好日子!

太史慈却又有不解:“监军,内府初立,入府四位先生皆大才,新政自该由他们主持,成果也该由他们向监军汇报,为何监军还要走访民间,难道监军认为四位先生不能称职?”

林朝再次摇头道:“非也,所谓新政,最初乃徐州群臣公议的结果,非某一人独断。新政的种种举措,起于庙堂,而落点还是要去到百姓身上。

某方才已经说过,人力有尽时。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内府四人也不可能。子义你认为,我们这些整日高居庙堂之上的人,有没有可能会被下面的人蒙蔽?而新政,会不会逐渐成为某些人获取私利的借口。

若如此,那可真就成了助纣为虐,罪莫大焉!”

听了林朝的解释,太史慈终于明白了林朝的意思,同时一抱拳道:“监军远虑,末将佩服!”

其实这番话,把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民心!

当初林朝设立顺天府,就是为了体察民心,体会民情。

民心是个很玄幻的东西,它无用的时候,是真的无用。但它有用的时候,足以颠覆寰宇,再造乾坤!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凡胸怀天下者,必以民心为先。

但凡争霸天下者,也必以民心为基础。

至于如何取民心,其实就四个字——抚民以生。

百姓生活得下去,才肯拥护你。

百姓活得滋润,才会爱戴你。

百姓意识到周边诸侯治下同等阶层的人们过得有多惨,并且想拒绝这种悲惨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效忠于你!

林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顺天府设立的初衷,也是这个目的。

贾诩这个一贯喜欢用手抓肉的馋虫,在徐州也是整日喝茶摸鱼。但你要真认为他什么也没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顺天府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贾诩已经将关系网铺到了徐州方方面面,甚至已经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引导民心。

当然,这也能确保林朝此行走访民间,能听到最真实的底层声音。

此外,林朝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

……

郯县,林府。

谷骰

诸葛亮赶着一辆牛车,带着三五个家仆来了门前。

诸葛珪亡故不久,按理说诸葛亮不应该如此大张旗鼓的出行,但今日前来登门拜访,却是林朝的要求。

从般阳回来歇了几日之后,林朝便命人给诸葛氏兄弟送去了一封书信,大概意思就是找个机会让诸葛亮到自己府上来一趟。

对此,诸葛瑾不敢怠慢,同时也不敢乱猜林朝的心思。在禀告了继母之后,便命诸葛亮带着一车礼物,挑一个良辰吉日前来拜访。

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老师,往往扮演着和父亲相同的角色。

一个是**传承,一个是精神传承,二者缺一不可。

诸葛亮奉师命前来,就算还在孝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小孔明在家仆的搀扶下下了牛车,刚要叩门的时候,却见到府门忽然打开了,七八个衣着光鲜的女子,在十多位女婢的拥簇中走了出来,后面还在跟着十多名家仆。

为首之人正是荀采,旁边跟着陈氏、甄家五姐妹和王鸢。

之所以把王鸢排在最后,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因。

近些日子,因兄长甄俨掌管徐州商业,甄家在权势上略有长进,而钱财方面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

甄俨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父亲和刘备那点故交根本不算什么。甄氏能有今日,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三个妹妹。

甄姜为林朝侍妾,甄脱为赵云之妻,甄道为林夕之妻。

只看这三人的名字,甄家就能在徐州横着走。

甄俨明白自己的优势,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巩固现有的地位。他若公然送礼,这三人肯定不会要,那就只能旁敲侧击,在三个妹妹身上下功夫。

甄家兄弟虽然瘦弱,但一出手,就让世人明白了什么叫财大气粗。他以补贴妹妹家用的名义,每个月给甄姜三姐妹的钱财不要太多。

由此,甄姜正式成为了一个小富婆。

虽然王鸢鬼精鬼精的,但甄姜有钱。

虽然王鸢如妖精一般勾人,但甄姜有钱。

虽然王鸢极擅笼络人心,但甄姜有钱。

虽然王鸢……但甄姜有钱。

我自怀抱金银巍峨不动,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怜的王鸢,打不过的时候,就只能选择加入了。不仅主动向甄姜低头示好,而且一口一个姐姐,叫得那叫一个顺口。

这该死的铜臭味!

今日正逢未出阁的甄宓和甄荣来找几位姐姐玩,甄宓今年才八岁,甄荣也不过十一岁,而甄姜年纪也不大,几何女子在府中欢闹起来,倒也极为热闹。

见此景象,荀采不禁皱了皱眉头。

她虽生性清冷,却也不抵触这种欢闹景象。只是林朝刚从般阳回来没几日,她担心惊扰了夫君休息。

然后,荀采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遂小袖一挥,宣称要带着众女出去采买。

这下,几个女人更急欢呼雀跃了。

试问天下雌性,有谁能挡住购物的**呢!

梳妆打扮一番后,众女兴高采烈的出门,刚好碰到了准备登门拜访的小亮仔。

见此,荀采更是松了口气,庆幸自己做出的决定。

要是等会夫君待客的时候,外面却时不时传出嬉笑打闹的声音,那可真要被人笑话了。

诸葛亮见到众女,也不敢怠慢,快走几步拱手行礼道:“拜见师娘!”

这一声师娘,其实是专指荀采的,其他几位侍妾,倒是没有享受这个称呼的待遇。

不过诸葛亮年纪轻轻,却很会做人,只见他对荀采行完礼后,又对旁边的甄姜和王鸢拱手道:“拜见两位姨娘!”

这声姨娘一喊出,顿时喜得甄姜和王鸢顿时眉开眼笑,只有陈氏一阵神色黯然。

“嗯。”

荀采连忙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点了点头,一脸雍容之色道:“孔明何来?”

诸葛亮再次拱手道:“回师娘,亮此番受老师召唤,因而登门探望老师与师娘。”

荀采年纪不大,过了年也才十九岁而已,但在林朝首徒诸葛亮面前,却十足的长辈模样,甚至眼角都故意装出了一丝慈祥的目光。

只是这种神态,怎么也无法出现在一个十九岁少女身上,因而看上去有些别扭。

“你老师就在家中,你可自行前去拜见,我与你两位姨娘还要外出采买用度,就不陪你进去了。”

闻言,诸葛亮再拜道:“恭送师娘!”

相比于荀采,王鸢和甄姜的顾忌就少了一些。他们当然知道小亮仔在林朝心中的地位,就算比亲儿子也差不了多少,于是赶紧走上来和诸葛亮寒暄了两句。

末了,两个女妖精还不忘揉了揉小亮仔粉嫩的小脸。

甄姜再度施展出了她的绝计,从荷包中掏出几块马蹄金递给了诸葛亮,倒是让诸葛亮喜出望外。

“多谢姨娘!”诸葛亮一张小脸上充满了喜色。

眼下父亲不在了,家中只有兄长诸葛瑾一人有俸禄,却要养一大家子连同十多位家仆,因此用度并不宽裕。

甄姜这几块马蹄金,直接抵得上诸葛亮一年多的零用,他如何能不开心。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足够的金钱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