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始作俑者,断子绝孙!

第四百五十三章 始作俑者,断子绝孙!

说到饥荒二字的时候,众人神情明显有了一丝变化。

这两年徐州实施的新政中有明文规定,那就是各地出现饥荒疫病等天灾**时,当地官员必须要第一时间上报,违者严惩不贷!

这一条的严格把控,自然是怕因饥荒造成的恶劣后果。

原本只是数千人的饥荒或者疫病,可若因为上面的救援不及时,局面便会迅速变坏。

受灾百姓在生计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必然会饿死一部分人,而剩下的难免铤而走险,瞬间生成一股股流民,甚至是乱民。

这些流民逃窜到周边县城亦或是附近的山上,从而便衍生许多的盗匪流寇,甚至是小规模的叛乱。

毕竟,人在行将饿死的情况下是无法保持理智的。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林朝曾有严令,各郡县一旦得知了灾情之后,在上报的同时,必须以最快的时间开仓放粮,来保住受灾百姓的生命。

能活着,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不至于走上极端。

可眼前里正的这句话,却让林朝知道了自己这道政令的弱点。

那些不按照规定执行的基层官员,那些视百姓生命如无物的*****,就是这道政令最大的弱点!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可朐县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上报了灾情,且州府也已经调拨了钱粮。可等自己来到这里,却仍然看到了这一幅如人间炼狱一般的景象。

这只有两个可能,

其一,朐县官府不知道眼前村落的情况,不过这显然不太现实。

其二,朐县的大小官吏不仅把赈灾的粮款私吞了,还对这些灾民不管不顾。

林朝强忍住心中的愤怒,继续开口问道:“老丈,据某所知,去岁虽然不算风调雨顺,但州府也多次赈灾,且有令遇灾者减田租之半,为何还会饿死这么多人?”

听了林朝的话,里正眼中却满是迷茫。

“使君,可官府并没有通告小老儿此事啊。去岁的田租,赋税,本村足额上交,并无半分拖欠。再者,也从未听说过州府派人赈灾!”

说着,里正摇了摇头,叹息道:“县令老爷告诉我们,眼下时局动荡,外面天天在打仗,因此为了不被兵灾牵连,就得足额纳税,这样州府才有钱粮保护我们的安全。

这么做本无可厚非,战争时州府没有提高赋税已经是万幸了。只是去岁年景实在不堪,地里没收成,等到交完赋税后,全村老少便一直饥一顿饱一顿的,希望能省下一些粮食。

可粮食本就不多,再怎么省也是不够的。直到上个月断粮之后,便开始有许多人饿死……”

里正见林朝等人并无架子,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收不住了,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而林朝也并没有出言打断,反而蹲了下来仔细聆听,甚至时不时点了点头,两人一同感叹生存的不易。

从他的话中得知,这个村子里的情况不是孤例,方圆数十里,乃至整个朐县,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因粮食不足,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

甚至是……易子而食。

不过这里正好歹读过些书,认识点字,便带人将村口原本的指路碑撬了下来,稍加打磨一番,准备作为饿死之人的墓碑。

这就是那块石碑为何会有风吹日晒的痕迹,而边角处却是崭新如初。

听完之后,林朝只是开口安慰了里正几句,面色无喜无悲,旁人根本看不出他心中在想些什么。

但等到林朝开口的时候,众人都感受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

“子义,你带人将咱们此行带的干粮都拿下来,分发给村里的百姓。”

“唯!”

太史慈不敢怠慢,急忙抱拳应道,然后又迟疑了一下:“监军,是全部的干粮吗?”

林朝没有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已经看向了远处房屋中昏暗的烛火。

古代华夏农民有着最淳朴的性格,再也没有比他们更懂得逆来顺受的人了。

收成要靠他们,打仗要靠他们,守卫边疆要靠他们,修筑工事还是要靠他们!

完全可以说,就是这群没什么智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支撑起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

可作为最大的付出者,他们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人怎么死都可以,就是不能也不该被饿死!

后世林朝上学时,因提前透支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而在月末的时候被饿了两天。

那种滋味,林朝发誓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想尝试。

当胃里开始灼烧,肠子吸取不到任何养分来支撑身体运转的时候,一股前所未有的煎熬与痛苦充斥着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那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痛苦,更是心理上的。

只挨了两天的饿,林朝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所以他根本无法想象这些活活饿死的人,临死前到底经受过怎样的折磨。

太史慈的动作很快,在里正的呼唤下,村中百姓一听说有东西吃,便立即蜂拥而至。而林朝此行挑选了百名校事府精锐作为随行护卫力量,也足以保证不会出什么乱子。

不过百姓狼吞虎咽的模样,还是让随行的二代们大为震撼。

那些平日里在他们看来难以下咽的干粮,此刻却成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因为它能解腹中饥饿,能延续人的生命!

“老师……”

诸葛亮也被这副景象所震撼,心中隐隐感觉有一根弦被绷断了,难受得无法呼吸,有心想说些什么,张开了嘴,却又没有了后续。

“阿亮,今夜这一幕,某要你看清楚,并且把它刻在脑子里。”林朝面无表情道,“等什么时候咱们治下再无饥荒时,为师才允许你忘记。”

“知道了,老师。”

林朝又开口唤来了高顺,命令道:“公义,你执我印绶,立即返回郯县,命田元皓带着粮草亲自来一趟。现在就去吧!”

“末将遵命!”

高顺没有迟疑,立即抱拳转身离去。

而林朝在拿出了全部干粮后,便向里正辞别,准备连夜赶往朐县。

太史慈见状连忙劝道:“监军,眼下已经入夜,路途崎岖难行,不若歇息一夜,等明日清晨再进城不迟。”

“不,现在就出发。方才里正所说,你应该也听清楚了,方圆数十里村落,皆是这般景象。咱们早到一刻,不知能多救多少人。人命关天,又岂能迟疑?”

说罢,林朝又扭头问了陈登一句。

“元龙,眼下朐县何人为县令?”

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本县县令。

就算不是,朐县县令作为主政一方者,也有渎职之罪。

对于这等元凶巨恶,林朝总要知道人是谁,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弄死他。

“去岁主公任命士仁为朐县令……”陈登上说到这里,又迟疑片刻才继续开口道,“糜芳为县尉。”

听到陈登的答案后,林朝笑了,笑容中满是杀意。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番某就要教一教这些始作俑者,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断子绝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