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林朝垂泪赚卢植 求点月票吧!

第四百六十六章 林朝垂泪赚卢植(求点月票吧!)

泰山顶上。

随行的校事府精锐按照林监军的指示,开始掘土掩埋石碑。

而林监军本人,则站在云海之上欣赏风景。

一个时辰后,石碑掩埋的工作完成,林朝也在另一边观望云海发出感叹。

正在太史慈以为林监军胸中文人墨客的骚情发作,准备吟诗一首的时候,林监军却笑着摇了摇头,随即下令返程。

尽管林朝好不容易才爬上的泰山,尽管此处是天下人以为的大汉之顶,离天最近的地方,但他依旧没有多做停留的意思。

这让已经掏出了纸笔的太史慈大为惊诧,开口问道:“监军,您何不作诗一首?以此流传后世,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迫切想当历史见证者的太史慈表示,我裤子都脱了,监军为何如此扫兴。

虽说此次是来完成任务的,但这里毕竟是泰山之巅,当年武帝封禅的地方啊!

以林监军的能力与才华,流芳后世是板上钉钉的事,此时若再来上一首惊世之作,后世史家也必然会给作为随行者的自己留一笔。

这就是类似后世唐朝时某位县令,虽然本身汲汲无名,但硬生生凭借关系蹭进了全唐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诗仙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也不知道汪伦到底请李白喝了多少次酒,才走了这么个狗屎运。

太史慈今天的想法,和汪伦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林朝若在泰山顶上吟诗一首,他便可以顺势记录下来,以后哪怕流传出一段‘林子初与太史子义共游泰山’的典故,也是不稀奇的。。

林朝只一眼就看破了太史慈的小心思。想了想,便吟了一首杜甫的《望岳》,也算满足了太史慈。

记完后,太史慈捧过来请林朝过目,林监军随手拿起笔,给这首诗题上了一个名字——

与太史子义共游泰山。

嗯,字还是一如既往的丑。

但这下可把太史慈激动坏了,他本以为林朝会写‘观岳’、‘春临东岳’之类的标题,自己能蹭到一个共游的名声,就已经不错了。

可监军在字里行间中,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主角!

如此一来,后世人观摩诗作的时候,难免会去将自己的生平了解一番。

这可是留了大名啊!

“子义,此诗如何?”

林朝将笔放下,开口笑道。

你那小心思,现在总该满足了吧。

太史慈急忙行礼道:“多谢监军抬爱!”

“行了,下山吧。”

“唯!”

太史慈赶紧吹干墨迹,将视若珍宝的诗作小心翼翼藏进怀中,这才搀扶着林监军缓缓下了泰山。

……

两日后,林朝又回到了南城县。

之所以急着离开泰山,因为此行不能被人看到,甚至他登泰山时,也没有对陈登交代行程。

同理,急着赶回南城县,也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曾去过奉高。

毕竟将来石碑被挖出来时,肯定会震惊世人,如此天降神迹一般的东西,难免会有有心人追根溯源。

反正,能尽量做得隐秘些最好。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临上泰山之前,陈登曾向林朝汇报了两個人的行程,蔡邕和卢植再有两三日,应该就能抵达南城了。

卢植虽然归居乡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听闻弟子刘备有求于自己,甚至出动了老友蔡邕亲自登门,终于还是被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两人一路从幽州远道而来,如今到了南城,蔡邕应该会在自己女婿处停留,修养几日,恢复恢复状态再去见刘备。

果不出林朝所料,在自己入城后的第二日,俩老头也来到了抵挡南城。

只不过……二人刚一入城,就被林朝堵住了。

林朝此次返还南城,根本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连弟子诸葛亮等人都不知道,其目的也是为了锻炼诸葛亮的能力。

之前说过,南城的泰山羊氏之事,全权交由诸葛亮处置,也算是对他的考核。

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纵然再怎么聪慧,林朝也还是不放心的,所以暗中潜伏着,准备在诸葛亮撑不下住的时候,出来救场。

现在俩老头到了,自然没有道理让他们搅局,所以刚入城就被林朝拦下来。

“晚辈拜见卢公,蔡公!”

驿站内,林朝面带笑容地冲二人拱手道。

一两年不见,卢植没怎么变,整个反而显得更有精神了。倒是只几个月不见的蔡邕,却又苍老了几分。

“子初,你缘何会在此处?”

卢植满脸惊喜道。

对于林朝,卢植一直把他当成自家子侄一般看待。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不同寻常人的气质与才略,他相信林朝终有一日会大放异彩。

林朝笑着答道:“卢公,晚辈闻您千里迢迢从幽州而来,自然是在此相迎。”

“子初啊,多日不见,你这小儿却愈发狡诈!”

这番说辞卢植哪里肯信,遂开口笑骂道。

当初在雒阳时,他的确以为林朝是个至诚君子。可之后的刘备集团的一系列操作,却让卢植看清了林朝的本质。

一个能将天下玩弄鼓掌之间的人,一个能帮刘备筹谋大局的人,就算有古君子之风,也不可能是个白莲花。

卢植笑道:“也罢,子初你若是外出公干,某也不便多问。只是你老师近来身体可好?”

“他老人家现在能吃能睡,健步如飞,再活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林朝的回答比较实在,没有任何客套的成分。

卢植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今日你我叔侄重逢,可有美酒作陪?”

“这……”

想起卢植的酒量,林朝眼角一阵抽搐,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卢公,要不咱们还是喝茶吧。”

“子初莫胡言乱语,既是久别重逢,又岂能饮如此寡淡之物?还不速速拿酒来!”

林朝拗不过卢植,只得命太史慈上酒。

接下来的时间,正是吃席时间。林朝和两个老头喝得昏天黑地,吐得满地都是。

当然,两个老头喝得昏天黑地,林朝吐得满地都是。

喝完之后,三人才开始谈起了正事。

纵然狂饮一番,卢植也只是面色微红,开口问道:“子初,某从伯喈兄说,玄……刘太尉欲表某为兖州刺史,此事真假如何?”

说是问真假,其实卢植是想问林朝到底什么意思。

上一任兖州刺史刘岱的下场,卢植如何不清楚,所以他想问清楚。

自己一旦上任兖州,是挂个名,还是真的前往兖州主持大局。

而且言语之中,卢植对刘备的称呼也换上了敬语。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一来,卢植身为刘备的老师,乃真正的大汉忠臣,且履历丰富,早年又战功赫赫。

若是让他当个傀儡,莫说以卢植那刚烈的性子会不会干,就算是刘备那边也不一定会同意。

二来,若是让卢植入兖州主持军政,那他会不会脱离掌控,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思虑片刻后,林朝才缓缓开口道:“卢公,如今朝廷式微,天下大乱。前有董贼簒逆,竟将天子视为掌中玩物。后有诸侯割据,企图祸乱一方。如此危局之中,汉室忠臣已然不多。

值此危难之际,我主身为汉室后裔,誓要匡扶大汉,欲以苍生为己任,亦是分所应为,卢公以为如何?”

林朝没有正面回答卢植的话,而是反问了一句。

你问我兖州怎么办,我就问你天下怎么办。

之前大家久别重逢,谈得是私交。眼下论起公事,那就得公事公办。

林朝的意思很明白,以眼下的局势,你卢子干想匡扶汉室,就不能单干,得找人联合。而联合的最佳人选,自然是当今太尉刘备。

既是联合,就应有主从之分。

虽说你卢子干威望甚高,履历丰富,但刘备身为汉皇后裔,引领匡扶大汉更为名正言顺,也是众望所归。

总之一句话,兖州由你主持,但前提是你必须依附于徐州之下,然后才能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

听了林朝的话,卢植沉思不语,蔡邕则不住地摇头叹息。

还好某已经辞官不做,打算去徐州学宫教书。

这群玩政治的人,果然心眼都太多了,还喜欢打哑谜。

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坑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卢植对林朝的这番话,其实是极为赞同的。唯一让他犹豫的地方,还是在长安那边。

朝廷虽然式微,但天子还在。虽说这个天子是董卓立的,但刘协终究是灵帝刘宏的血脉,继位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董卓死后,诸侯还愿意承认刘协皇位的原因。

倘若自己当上了兖州刺史,将来朝廷的诏令与刘备的意思背道而驰,自己该选择听谁的?

到了卢植这个岁数,匡扶大汉虽然重要,但自己的名声也同样要紧。总不同为官清正一生,临老了因为一些小事而晚节不保吧!

见卢植犹豫,林朝也不着急,依旧面带笑容,缓缓开口道:“卢公何必为难,玄德公乃汉室柱石,但凡天子诏令,必然尽数遵从。

去岁前任兖州刺史刘公山图谋不轨,天子诏令一下,我主可是第一个出兵平叛之人!”

这句看似无足轻重的话语,其中蕴含的意思却很明显了。

刘岱图谋不轨,天子马上下发诏令。而诏令一到,刘备立马出兵将刘岱拿下。

这是不是太顺理成章了一些……

闻言,卢植猛然醒悟了过来。

好个林子初,不想他居然连长安方面都控制住了!

一想到去年讨董的过程,以及诛杀董卓的计划,卢植哪还能不明白。天子虽然在长安,但也在徐州的控制下。

只要有他林子初在一日,长安那边发出的诏令,背后都是徐州的意思。

“子初,好手段!”

卢植叹息一声夸赞道,声音却带了一丝萧瑟的意味。

子初年岁不过二十出头,却已经有如此手段。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林朝却笑道:“卢公过奖了。不过晚辈一直以为,这天下乃汉家之天下,刘氏之天下,卢公以为如何?”

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林朝没说完,那就是——这天下乃汉家天下,刘氏天下,非天子一人之天下!

听到这里,卢植再也绷不住了,面带震惊问道:“子初,刘太尉有帝王之志?”

“卢公莫乱说,玄德公乃汉室柱石,自然是大汉忠臣。”林朝笑道。

此时的卢植也意识到是自己失言,不过林朝的神态,也几乎是肯定了自己之前的说法。

刘备是汉室忠臣,却不一定非要是天子一人之忠臣。

想想也是,刘备若真能平定天下,再造盛世,以其宗室的身份,登基称帝也是合情合理,就如当年的光武帝一般。

至于现在长安城内小皇帝刘协怎么办……

这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卢植不想管也不想问,反正也轮不到自己头疼。

又沉默片刻后,卢植终于表了态。

只见他站了起来,郑重冲林朝一礼,朗声道:“长史,某虽不才,却也愿随刘太尉扫平奸贼,匡扶汉室!”

这一拜,是态度!

林朝面带笑容,任由卢植向自己施礼。

等受完这一礼后,林朝才急忙站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住卢植的双手,面色激动道:

“卢公这是做什么,这世间哪有长辈向晚辈施礼的道理,卢公切莫折煞晚辈啊!

玄德公时常教导晚辈,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昔日雒阳城中,卢植对晚辈照料有加,晚辈一直将卢公以叔伯视之,如何能受此礼!

再者,玄德公也常与晚辈言,他自幼丧父,幸得卢公不弃才拜入门下。卢公之于玄德公,名为师徒,恩犹父子。

此行前,玄德公还特地有钧命示下,卢公不必以敬语相称,可直呼其名!”

表态这种事,一次就够了。

既然是自己人了,那以后的日常相处,刘备和林朝都得对卢植执弟子晚辈礼节。

所以,若是卢植一口一个刘太尉,反而显得刘备不敬师长。

至少在刘备登基称帝前,都得是这样。

林朝卖力的表演,堪称声泪俱下,直把卢植看得一愣一愣的。

倒不是他孤陋寡闻,实在是林朝的表演太有感染力。

被握住双手的卢植,情不自禁与蔡邕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好个无耻的林子初,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