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零八章 关于铜雀台设立在长安这件小事儿

第五百零八章 关于铜雀台设立在长安这件小事儿

这个三国很核理

关于林监军讲故事这回事儿,全徐州的文武群臣都可以站出来拍胸脯保证,林监军的故事不仅精彩,听完之后,还顺带会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至于今次审配讲的故事,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

故事的上半部分,审配向张燕阐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年加入徐州的小伙伴们,他们如今都取得了何种巨大的成就。

比如他的真定老乡赵云,原本只是个空有一身武力的游侠而已,现如今已经是一军主将,带着两万大军在冀州一通乱锤,连当今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都大呼吃不消。

如此在疆场上肆意挥洒自己一身才华,将军难道就不向往吗?

再比如田丰,这家伙原本只是個愤世嫉俗的狂人,而归顺了刘备后,现如今已经是徐州的粮草大管家,地位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不点头,任何人都不能从徐州府库中搬走半粒粮食,可谓是掌握了所有人的经济命脉。

至于田丰本人,每日大量的工作,也让他活得异常充实,将军难道不向往这种日子吗?

再比如快递员贾诩,浪荡子郭嘉,甚至是不自量力,企图与林监军为敌的沮授……这些人虽然之前都对林监军多有不敬,但林监军是何等大度之人,不仅没有追究他们的过错,反而非常大度的对他们委以重任要职。

这波属实是以德报怨,将军难道就不向往吗?

如此多的事例榜样摆在自己面前,着实让着张燕震惊了一波。

林子初此人虽甚是可恶,但久闻他爱民如子,难道对待同僚下属也是如此?

若真如此,归顺徐州倒也不是不行……

一时间,张燕差点被审配描绘出的蓝图给骗过去了,心中已经有了一丝动摇的意味。

审配是何等人物,虽然张燕的面部表情很是细微,但还是被他立即捕捉到了。

于是,审配当即选择加大力度,又给张燕讲述了故事的下半部分。

这个故事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名叫‘铜雀台’的小故事。

自董贼败亡,天子西迁后,便在长安铸造了一个铜雀台。

这座铜雀台自然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反正是极尽奢华。

铜雀台建成后不久,便迎来了它的第一位贵客——原兖州刺史刘岱!

当然,原本里面还有桥瑁的房间,如果不是黄忠那一箭射歪了的话。

不久后,这座奢华的铜雀台,还会迎来它的第二位贵客,河内太守王匡。

反正王匡已经被俘,只等一波快递发送过去就行。

听到这里,张燕眼中满是疑惑,呆呆地望着审配,他不明白审配为何突然说这些。

可审配却微微一笑,轻声开口道:“张将军,不知您可愿做这铜雀台第三位贵客?”

闻言,张燕眼中瞳孔猛然一缩,额头上当时就有冷汗冒了出来。

好家伙,这是威胁吧!

这一定是威胁!

在张燕心中有些慌的同时,审配又何尝不是慌得一比。

毕竟这里是涉县,张燕的老巢。而自己身处虎穴之中,却还敢撩拨虎须,若非之前张燕表现出来的恭谨态度,审配就算再什么头铁,也不敢公然开口威胁的。

谁知道张燕会不会突然暴起怒喝一声,让人把自己叉出去砍成肉泥。

亦或者是早就埋伏了五百刀斧手,只等审配说得不中听的时候,便来个摔杯为号,将审配和张郃乱刀分尸。

这个时代的传统艺能,大家早就无比熟练。

只可惜张燕听完了审配的故事后,整个人便陷入了沉默。

林子初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甚至已经把自己的下场也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要么归降徐州,你张燕进不失封侯之位,退可得荣华富贵,林监军向来不会亏待自己人。

如果你张燕不愿意归向徐州,那就是徐州的敌人,桥瑁、刘岱、王匡就是你的下场。

舍此之外,林朝并没有给张燕骑墙的余地。

张燕当然明白,眼下徐州与曹袁开战,徐州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才突然想起自己麾下这数万兵马。

他也明白,自己如果拒绝,林朝现在应该也腾不出手来收拾自己。

可此战之后呢?

以林子初那睚眦必报的性格,会放过自己!

至于曹袁攻破徐州,攻灭刘备的场面,张燕压根都没有想过。

笑话,这世上能对付他林子初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除非你能有与他林子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然后将其一刀砍杀,否则便难有胜算。

既然如此,那眼下就是一场被迫投资。

林朝已经开出了价码,并且给了张燕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就看张燕如何抉择了。

思索良久之后,张燕抬头,极为郑重的冲审配拱手一礼:“先生,林长史之教诲,某铭记于心。只是此番事关重大,某麾下亦有数万兄弟,数十万百姓,一时之间难有抉择,还请先生见谅。”

这么大的事,张燕自然要细细考虑一番,这点并不出乎审配的意料。事实上,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将军尽管考虑,不过前方战事吃紧,军情如火,某也不能在此多做停留。”审配开口道,“林长史有言在先,此行只给了某五日时间,还请将军见谅。”

给你五天时间考虑,若到时候不能有个满意的答复,那伱也就不用再答复了。

“多谢先生宽限。”

张燕点了点头,拱手道。谷坌

……

幽州,广阳郡,蓟县。

光和年间,公孙瓒曾多次远征塞外,打出赫赫威名。

恰逢凉州变乱,边章、韩遂率众造反,朝廷派公孙瓒讨贼平寇,又有功勋。一路从骑都尉升任中郎将,最后又进封都亭侯。

等时间来到了中平五年时,公孙瓒从刘虞镇守幽州边境,多有战功,最后获封蓟侯,进奋武将军。

可以说,公孙瓒是众多讨董诸侯中,起步最早的一个。

又因公孙瓒面貌俊美,作战勇猛,在幽州颇得人望。但凡公孙瓒率军所到之处,皆有良家子争相拥戴,愿为马前之卒。

因此,公孙瓒编练了一支由善骑射的技击之士组成的轻骑兵,号曰:白马义从。

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终究抵不过出身的高贵。

且看当今天下,除了刘备之外,哪位诸侯不是出身世家豪门,哪位诸侯不是汉室宗亲,哪位诸侯不是煊赫高门。

诸如出身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在讨董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位卑而言轻,恐有人望而无官爵。

可等到董卓乱政后,二人登高一呼,便引得天下诸侯纷纷景从,实力快速膨胀,活脱脱一口气吃成了胖子。

由此可见,在这个世家豪门把持政权和话语权的时代,你拼尽全力努力的终点,也远远比不上某些后浪的起点。

当然,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麾下坐拥数万精兵强将,但名义上还是幽州牧刘虞的下属。

有些事就是这样,名不正则言不顺。刘虞虽然仁善且忠心汉室,处理政务也有两把刷子,但不可能是个白莲花。

最最重要的是,两人对内对外的理念都不合,甚至是背道而驰。

公孙瓒看重军力,主张对内施行严政。

刘虞注重民生,对内主张与民休养生息。

如果说对内方面两人还有缓和的余地,那对外方面,两人有着绝对无法缓和的分歧。

刘虞对外主张怀柔政策,多用招揽之策来抚慰境外异族,使之慢慢同化,终有一日能完全化解边患。

当然,这里的怀柔政策与后世某些朝代的怀柔政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刘虞的怀柔,本质上是以王道施行教化。

简单来说,听话的留下慢慢同化,不听话的杀掉再说。

可公孙瓒出身行伍,自然更崇尚霸道对外。

什么叫霸道?

不听话的杀,敢反抗的杀,听话的……也杀!

只要异族敢出现在幽州的边境线上,公孙瓒只有一个举措,杀!

公孙瓒相信,只要自己杀得够多,那些蛮夷就不敢正视幽州,就不敢侵犯边境。

这群蛮夷虫豸,就该统统去死,连跪着活的资格都不配有!

事实上,对于刘虞和公孙瓒的做法,你很难分对错。

因为在林朝看来,这两者都不可取。

以现如今的条件,异族杀不杀得完?

当然是杀不完的。

纵然身处绝境,生命总能寻得存续之道。

既然杀不完,那公孙瓒的做法,便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图一时之安。

再看刘虞的做法,林朝也不太认同。

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能指望一群生在马背上,不事耕种,且没有受过任何道德教育的蛮夷懂得感恩?

别开玩笑了,他们只会尊崇强者而已。

对付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暴力征服!

先在物理层面将其征服,再从精神层面将其驯化。

事实上,大汉一直以来便是这么做的。为此,朝廷还特别加设了一个官职,名叫护乌桓中郎将。

说是护乌桓,其实嘛……懂的都懂。

其成果,也是不错的。

别的不说,单说黄巾起义时,卢植就从异族蛮夷中征调了大批骑兵,用以平定张角三兄弟的叛乱。

而这些异族听闻汉庭征召,也是欣然同意,立刻拿起武器,跨上战马就出发了。

可成功之后,灵帝都将府库中的钱财用作修园林,养宠物,并未给这些征召而来的异族士卒发工资。

于是,新一轮的边乱再度爆发。

去年讨董时,林朝曾将兰台文献通通搬到了徐州。

后来观看时,发现灵帝在位二十余年干出来的荒唐事,不禁发出感叹——大汉还是强啊!

刘宏这么能祸祸,直到如今遍地还没有沦陷,足可见大汉积威之盛!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