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四六章 澳门的蝴蝶(中)

新顺1730 第二四六章 澳门的蝴蝶(中)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二四六章 澳门的蝴蝶(中)

而且当时李过搞郑伯克段那一套,并没有急着灭南明,导致澳门这边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用大顺后世留下的一段话,当时李过与群臣说:如果伪明当盟友,朕要准备十万大军防止他扯后腿;而如果它是敌人,只需要三万人看着就够了。

但澳门那边看不出门道,战略判断出现了失误。

实际上当时澳门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传教士作为当时唯一的东西方交流渠道,哪怕李过不早死,将来也不会收回澳门的,只是葡萄牙人不可能知道了。

卜弥格依旧踏上了行程,但即便没有历史上的那种境遇,最终教皇和威尼斯以及波兰还是没有出兵,唯独带了一封教皇给南明皇后的信,表达了口头上的支持。

信的启头是:对吾爱女致敬、并为其祝福。

大顺这边等的就是这封信,联系了人,截获了送信的人,立刻将这封信公之于众。

不用看信的内容,单单是这个启头,顿时天下大哗。

问日本借兵,当时士大夫也能理解,也多有支持的,还觉得日本也是儒家的,到时候割几个岛给日本也就是了。

问教皇借兵,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当时的耶稣会还算是比较……宽容,没搞出那么多“礼仪之争”的屁事,既允许祭祖也允许拜皇帝,还用了“上帝”之名,没有像是后来改成“陡斯”,整体上士大夫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封信的称呼,直接让南明最后的一点合法性彻底瓦解了。

再怎么样,也不能给人当女婿啊,这和石敬瑭的儿皇帝有什么区别?

大顺拿到了这封信,公之于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澳门这边吓得要死,以为大顺肯定是要收回澳门的,而且很可能要开始大规模禁教。

但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捉摸。

平定天下,大局已定,那些从陕西经历过西安建制、经历过一片石大败、经历过潼关绝望、又最后荆襄再起的老将们,眼看着即将天下鼎定,数十年来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各种各样的病痛开始折磨起来。

战争中,那些病痛在战争的兴奋之下,感觉不出来。

一旦战争大局已定,许多人年纪也都大了、老了,军中暴饮暴食、酗酒之类积累下的毛病也都迸发了出来。

以及之后大顺定西南地区,多有毒虫蛇咬等,急需良药。

澳门人,或者说传教士,找准了机会,认为这是天赐良机,给大顺这边献上了各种药物。

比如有大臣年纪大了,血压太高,有心悸和头疼的毛病。传教士献上了“quermes”,音译是格尔莫斯,后世说这是美洲仙人掌上染料虫“胭脂虫”的音译,实际上可能是指的是胭脂栎树。

应该是单宁酸的一种混合药物,可以稳血压,配上酒也能缓解心悸。

比如说有在战争中被火枪打伤的老将,战争结束后,留在体内的铅弹让他苦不堪言。

传教士献上了神药“底野迦”。

这是唐朝时候就有的“神药”,《旧唐书》就曾记载过,乾封二年,巴塞琉斯遣使献底野迦。

这东西是啥,怎么说呢……吃了之后,痛疼感暂时消失了,精神兴奋,浑身舒泰,仿佛铅弹留下的痛苦都消失了。

当然,这要是能找个东西化成膏、沸腾后吸膏子的蒸汽,效果更佳,“可惜”那时候那种专业的烟膏子枪还未发明,只能服用。

当然,“底野迦”实际上分两种。

一种是给那些病痛折磨的大臣用的。

另一种是给征战西南的将校用的,后面这一种里面罂粟的含量更少一些,对蛇虫叮咬也确实有效,本身就是古希腊到古罗马时代流传的一种解毒药。

确实好用,17世纪在欧洲很流行一种人,拿着毒蛇……当然可能是耗尽毒性的,当众摆摊。拿蛇咬自己,然后吃药:药不好使,我死!

很多关于17、18世纪的市井生活的铜版画,都有类似的场面。

不得不说,古方的解毒药,确实有些效果,大顺进军西南的过程中,幸得此药与金鸡纳霜,不少将士没有死。

加上诸如治疗咳嗽并且可以致幻的神药“苏合香”;可以杀菌、对西南地区的毒蛇有解毒效果的、古怪音译名、消炎解眼镜蛇类毒素用的、实际上有效成分是琥珀酸铵的神药。

以及等等等等奇怪的药物,上过《本草》的、没上过《本草》的种种,在那个东西方初见般大交流的时代,蜂拥而至。

当时知道该怎么办、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的李过已经驾崩了。但那时候开始鼓动起来的“夷夏之辨”的大风气已经无法扭转,天主教和澳门当局,几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抽调了大量懂医术的传教士前往大顺。

澳门,或者说天主教耶稣会,几乎是靠着这些西方的“神药”,挺过了李过死后的危机。

挺过危机之后,最终靠着车迟国斗法般桥段的“日食赌头”事件,一举站稳了脚跟。

这堵如同螳臂当车般的城墙,就这样存活到了下来。

上纲上线地论,城墙意味着澳门成了国中之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可以认为是为了防止盗匪海盗。

只在朝廷的态度。

然而,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如今距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太久,那些受天主教“神药”恩惠过的老将们,都已消亡。

神药安抚了他们身体的伤痛,也麻痹了他们的神经,让他们对天主教的态度极为宽容。毕竟他们不知道止咳药苏合香、止痛药底野迦,其实是那种东西,以为确实是好药,确实是天主教这边献药有功。

而如今,一切似乎都变了。这几年大顺的对外政策,开始变得截然不同。

那段见证了明末混乱历史的城墙,或者说象征着国中之国地位的城墙,终于轰然倒塌。

法扎克莱虽并不知道这其中全部的细节,但大致的情况还知晓一些。

如今他的船已经到了澳门的港口,身后是已经建成了军港、炮台林立大兴土木的香港;身前是正在拆除城墙、百姓或背或抬拿走城墙砖回去盖围墙猪圈的澳门。

这个自认通晓中国国情的英国人,想着过往的种种,想着大顺这几年的转变,不由感慨万千。

短短十几年时间,这个大顺变得好像让他有些陌生了,但华人好像并没有变化。

至少,巴达维亚的华人起义,在法扎克莱看来,简直是理所当然。反倒是一直到现在才发生,这才让他感觉到意外。

他研究过中国的一些情况,知道中国历来就有造反的传统。

而且,基本上欧洲各国在大殖民地的总督里,唯一一个死在起义中的,就是华人干的。1593年华人水手起义,干死了菲律宾总督,带着盖伦船跑路,亦算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这件事在欧洲的热度,此时远比在中国这边高。至于原因,倒是和华人的起义精神无关,而是属于一种此时的特色奇葩。

三十年前,终于有人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翻译成了西欧语言,欧洲老百姓第一次从书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的神奇的东方世界。不要看欧洲的商船到处跑,可是没出过海的人仍旧绝大多数。

而这《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里,有很多诸如瞬移、飞走之类的神话。

于是有个作家看着东方神话来了灵感,编造了一个“未解之谜”的故事。说1593年,有一个明明应该在马尼拉、名字叫佩雷斯的士兵,忽然出现在了墨西哥城,并且在达斯马里亚斯总督被华人杀害的当天,在墨西哥的城中做出了预言,说菲律宾都督被华人杀了。

这个版本出现后,又出现了另外的版本。说是撒旦的信徒造成了这一切,墨西哥的印第安女巫想要验证这件事,于是开了个传送门,把这个叫佩雷斯的士兵拉到了墨西哥,而这个士兵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墨西哥。

市井百姓的关注点,当然不会去思索诸如华人的反抗精神之类,反倒是这种神秘色彩的都市传说传播的飞快,已然是一个著名故事。女巫、传送门、撒旦、瞬移、未解之谜、东方、野蛮、神秘、大海、海盗、西班牙满载财宝的盖伦船……正是这个时代市井传闻的爆款要素,这个故事几乎全部囊括,自是传播很快。

法扎克莱自然听过这个传说,他通过这个都市传说知道了华人杀过西班牙总督的事,于是才有兴趣研究一下中国特色的造反文化。

然后,才有了对华人在巴达维亚起义这件事觉得“理所当然”的心态。那个翻译了《一千零一夜》的欧洲人,自己都没想到会引出这样的都市传说,也没想到会给爪哇的华人起义者带来这样的便利。

法扎克莱研究过这件事,发现华人起义之后,第一选择绝对不是找朝廷,好像他们对朝廷天然信不过。

不但不依靠,而且不信任,甚至害怕朝廷。

要么是去当海盗、要么是靠本事去那些小国当将军、要么就是自立为王、要么就是小国将来取而代之鸠占鹊巢。

既如此,这些华人找自己买武器,简直是再合理不过了,反正他们不会找他们根本不信任的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