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五零九 讨厌就是讨厌

七海扬明 章五零九 讨厌就是讨厌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五零九 讨厌就是讨厌

苏日安没有其他选择,他来请教裕王与其说是来寻求更好的办法,不如说是来说服自己,但现在看来,裕王所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却无法说服苏日安。苏日安沉默许久,说道:“好吧,我们不讨论这些,现在看来,仅仅槟城地区就有十五万左右的非法移民要处理,其中城区就有八万以上,而整个南洋的非法移民至少在三十五万以上,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屠杀了他们并不符合我们的文明理念,将之变为奴隶并不符合我们的法律,直接遣散回去会引起很多外交风波,而绝大部分人也不会被接纳,只有给他们一条合理的出路,才能保证南洋的安全稳定。”

李君威点点头说道:“关于这件事,我可以给出三条建议,其一,本地消化,其二,外迁新地,其三,去印度。”

“印度?”苏日安皱起了眉头。

李君威点点头:“确实,去印度,我的长兄现在是印度斯坦国的皇帝,正如当年我支持他强军时那样,把天山以西,黑海以东的绝大部分天方教徒的男人交给了他一样,现在他也愿意接纳南洋的移民,这一点我已经得到了他的书面认可。”

见苏日安仍旧有些不理解,李君威简略进行了解释。当年李君度争位失败之后,选择了前往印度而非美洲践行自己的事业,而太上皇李明勋为他介绍了一批相当有用的老师——战犯管理所的满洲权贵。

当时的李君威就意识到,假设自己真的可以占据次大陆,那就是以异族统治土著,以少数统治多数,这个境况与满洲统治华夏是非常类似的,因此政治制度方面向满洲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实际上,现在的印度斯坦国确实很有当年满清的一些特征,比如直接效忠于皇帝的九大万户和九大奴隶万户聚居在阿格拉附近,他们是李君度麾下最强的常备军也是主要官员的来源阶层,与满洲八旗何其相似。

这十八万户之中,只有极少数的是汉人,大部分是当年李君度自行征服河中之地的乌兹别克人,李君威西征送去的哈萨克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十八万户只是一个统称,实际有二十二万户,一百三十多万人左右。

这是李君度皇权最大的依仗,他们不与当地人通婚,维持着事实上的独立,也是印度斯坦国最大的权贵阶层,但面对三千四百万人口的印度斯坦国,超过八千万人口的整个次大陆来说,这一百来万人仍然是少数,所以再送去几十万,李君度仍然会不客气的收下,而且能够给予其相对高的地位。

李君威还展示了李君度送来的亲笔信,愿意给这批人种姓制度之中不低于吠舍的地位,视其财产与素质,还有机会成为刹帝利。

苏日安感觉这些待遇倒是不低,但有一点他不敢确定,那就是是否完全属实,而且最终结果也不受帝国控制。

“您说的外迁是前外西津吗?”苏日安问道。

“不仅是西津,还包括环印度洋的全部海外领地,不论是行省还是殖民地,当然,主要是殖民地,因为殖民地有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李君威解释说。

苏日安对帝国的殖民地也算是有所了解,虽然殖民地有相对宽松的政策,但被帝国接纳成为国民乃至公民的机会也就很少,以非洲的殖民地为例,非洲开发公司在东部和南部非洲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殖民地内部的政策也完全不同,瀛洲(马达加斯加)、夏城等核心城市和特殊地区的各类政策与帝国行省一模一样,而在广袤的非洲大陆殖民地上才是真正的宽松。

但这些移民去了之后,他们的政治地位与外国商人、熟番、混血百姓大体类同,没有任何政治权力,也不是国民,但需要履行国民的义务,包括纳税和参军,因为殖民地区没有相应的制度,无法通过工作、守法和考核成为国民,所以只能看有没有运气,比如战场上建立功勋。

只不过他们的生活限制非常少,拥有近乎完全的自由,没有宗教局管他们的宗教,没有治安局所查他们的户口,他们其实就是殖民地的居民,或者说殖民公司名下的经济动物,只要做到两点,第一,按照规矩纳税。第二,不要造反。就完全不会有人理会他们。

相对来说,西津的条件更为好一些,所有移民去了之后就是被担保的外籍劳工,拥有可以入籍的一切制度,比较容易成为国民。

这些区别其实就是帝国对于海外土地的认知,殖民地是帝国所拥有的土地,而核心城市和特殊地区则是被视为帝国国土的地方,前者只是财产和势力范围,后者才是帝国的根民族的魂,一星半点都不能丢弃的地方。

李君威的态度让苏日安越发相信他之前说的话,这位裕王殿下监督和主持南洋民乱,主张对非法移民采用强制性政策并非只是因为帝国开发西津地区的缘故,确确实实是为了帝国的百年大计。

“我一直因为您要把这些非法移民驱逐到西津去,可是现在看来,那并非是王爷的意图,可是相对于印度和海外领地这些去处,微臣还是想更想知道本地消化这个途径。”苏日安看着李君威,认真求教说道。

“我个人建议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要用现在的态度,南洋地区现在的民情舆论被人操控的有些极端,你如此为移民着想,会被打上叛国者罪名的,那不利于你在本地工作的展开。”李君威先是提醒了一句,继而解释说道:“本地消化确实是一个选择,但主要针对的经济移民和技术移民,并不能全部推广开来。

裴元器为西津地区的移民绞尽脑汁,他想了一个比较不错办法,也就是担保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可以在南洋推广开来。虽然很多工坊、种植园和劳务公司使用的劳工是非法的,但因为时间比较长,不可避免的对许多劳工产生依赖,比如码头上那些搬运货物的工人可以随便从外籍劳工换成失地农民,但会使用、修理蒸汽吊机的人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顶上。

很多拥有技术或者参与管理的劳工,或者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且在本地有投资的外籍人士是可以留下来的,但需要有国民或者机构能为他们担保。留下这些必要的人才,才能保证不会因为非法移民离开影响本地的生产和生活。

而这些获得担保的非法移民就可以就地转化为合法的外籍劳工,继而就可以在帝国境内合法生活,并且按部就班的获得国籍,融入帝国社会。”

显然,这个政策是为了帝国,而非为了移民,苏日安略作思索,依旧感觉很有道理,他说道:“底下人说,杀鸡儆猴,在槟城对最为嚣张的缅甸人聚集地下手,以彰显帝国的决心,王爷以为如何?”

李君威笑了:“我觉得不如何。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获得本地百姓,尤其是国族的支持,但也会造成巨大的麻烦,这个巨大的动作可能会导致南洋各地的非法移民暴乱,也可能会产生武装冲突,流血太多的话,成功了也是失败。”

“那您的建议呢?”苏日安问道。

李君威想了想,说道:“我的父亲曾经给我讲述过一故事,大意就是欧洲某地迫害犹太人,虽然这种迫害是不能接受的,但其中的办法对你的工作有所启迪,其中有一段短诗文,我可以赠予你。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我要好好想一想,下午让人送到你的办公室。”

《我没有发声》

起初他们追杀犹太传教士,我没有发声——因为我不是传教士。

接着他们迫害犹太银行家,我没有发声——因为我不是银行家。

后来他们杀死犹太教徒,我没有发声——因为我可以改信他教。

最后,他们开始对付包括我在内的剩余犹太人时,已经没有人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下午时分,在办公室里,苏日安念诵着李君威写出来的这首小诗,若有所思。而在最后,李君威写了一段话:非法移民之所以要处置,并非因为他们是移民,而是因为他们非法。而我的父兄穷尽一切所推动的法治已经让帝国形成了共识,非法的人,人人讨厌。非法的帝国公民,人人讨厌,非法的非法移民,也是人人讨厌,讨厌就是讨厌,合法的公民讨厌,非法但是不违法的非法移民也讨厌。

看完了这些字,苏日安明白了过来,他现在只需要弄清楚一件事——谁最令人讨厌,不仅令帝国国民讨厌,也让非法移民讨厌。

而这也就成为了苏日安接下来要调查的课题,接下来的几日,苏日安派人在槟城各地进行访问约谈,对象包括了合法的国民,非法的移民和取得合法身份的移民,最终得出了几个特定的人群。

首当其冲的就是非法的宗教人士,南洋社会各界,不论肤色不分民族,全都对这群家伙深恶痛绝。这些宗教人士有些披着合法的外衣,有些索性就是完全非法的,在他们的母国,宗教人士原本就是统治者,到了帝国境内,躲在法律之光照耀不到的黑暗角落,他们仍然作威作福,控制着信徒一切。

如果说在母国,他们的行为还算是人之常情,但在帝国就是异类了,要知道在南洋,所有的非法移民都是大杂居小聚居,虽然住所聚集在一起,但日常生活必然接触到国族,试想,一个女人见国族女性可以自由的逛街、购物、恋爱、生子,吃喜欢的东西,穿漂亮的衣服,自己却必须呆在家里,只有在丈夫的陪同下才能出来,必须穿着蒙面的黑袍子,她们会如何想呢?

在母国,这是普遍且必须的,但是在帝国,明明有机会可以不受束缚,却仍旧被束缚,她们如何不讨厌那些执掌教规,滥用私刑的宗教人士呢?

即便是非法移民中的男人,也要向这些人缴纳宗教款项,由其介绍工作并被抽成,受其统御的教派甚至帮派保护,缴纳保护费,赚取的工资大半成为了宗教人士的,想要追求平等自由法治的生活都不被允许,他们又如何不讨厌这些人呢?

连非法移民中的普罗大众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人了,南洋的各级各种衙门讨厌他们动辄以闹事为要挟,把持基层权力,普通百姓讨厌他们排斥他人,不许外人进去经商赚钱,工坊主讨厌他们把持劳工,不能自由雇佣,商界讨厌他们垄断经营,就连乞丐、妓女都讨厌他们,只不过一直不敢对抗,就连官府都投鼠忌器,更不要说其他阶层了。

苏日安调查出结果之后,欣喜万分,庆幸是这样人,不仅因为他们不得民心而好对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是非法移民的关键,教会、帮派、劳务公司和同乡关系,这些家伙利用各种手段控制了非法移民,实际就是非法移民的领袖,把他们一网打尽,非法移民就是一团散沙,可以各个击破了。

在搞清楚之后,苏日安当即行动,联合了槟城治安局、宗教办、陆军宪兵和马来亚保安一旅一个分营,合计七百余人,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槟城二仙桥区的成华大道。

成华大道两侧分属两个区,聚集着孟加拉人和爪哇人,这两个族裔都信仰天方教,两族加起来人数很多,槟城户籍单位掌握的有四千多人,但实际近一万人,但更重要的情况是,本地的势力以劳务公司向外示人,主要向附近的香料、咖啡种植园出租劳工,现在正是咖啡采集的旺季,有大量人口在外乡,否则认出肯定超过两万五千人。

苏日安率领的联合执法队只是城市行动,在郊区交通要道,保安一旅和华城旅已经联合设卡,骑兵巡逻,阻止内外联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