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十二 派遣舰队 上

七海扬明 章十二 派遣舰队 上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十二 派遣舰队 上

许风闻言呵呵一笑:“其实您这么问我的时候,就是已经准备相信我了,而信任只是一种滑稽的好感,不是吗?”

李君威点点头,他来到美洲之后,感觉确实有些糟糕,美洲的帝国百姓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政治氛围,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诉求传递上去,虽然在改制之后,总督变行政长官,大量的旧人被续用,但李君威感受的到,从武威实再到普通的国民都在忐忑,担心美洲原有的发展模式被打断。

而这也是李君威所要面临的问题,不是李君威对许风的信任与否的问题,而是帝国政府是否信任美洲帝国百姓的问题。

美洲行省是帝国所有行省之中最为特殊的,与之类似的还有西津地区,这两块地方的主要贸易对象都是外国,而非帝国本土,但是西津与之还不同,西津地处群狼环伺之地,需要帝国的保护,而背后又是帝国几个武力充沛的边疆区,就算有什么异动,就可以招呼数万骑兵过去。

但是美洲呢,西班牙人早就威胁不到美洲了,反而美洲行省的人民要靠西班牙的殖民地来繁荣经济,整个帝国高层对于美洲行省都有一些忧虑,如果不发展美洲,那么帝国在美洲的利益就无法保证,利用美洲平衡欧洲这块地缘政治核心的目的也就不能达到,可是,发展美洲,必然导致美洲领地的经济与本土的联系弱于欧洲和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经济上不依赖本土,安全上也不需要本土,仅仅靠民族感情和国家认同能让这块土地一定属于帝国吗,而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美洲地区人民的利益,然后尽可能的增加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从美洲领地被归类为行省,而非殖民地就能看出这一点,当李君威抵达之后,为三位前往申京的议员举行了欢送仪式,这三位就要代表美洲人民在帝国议院之中参与帝国高层的政治,以往美洲地区在议院之中也有一位代表,但只能参与关于美洲地区事务的表决,后来变成了两位,再后来,可以参与所有的海外领地事务,当成为行省之后,这三位就拥有了全部的权力。

但李君威也不是一味地讨好,在改制期间,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强化宗教管制,因为长期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了经济活动,再加上大量日本、朝鲜移民到来,而公司时代的管制不严格,导致金州出现了一些天主教堂和日本神社之类的宗教建筑,对于这些,李君威以强硬的姿态进行了拆除,并且把一些宗教人士问罪或者驱逐。

而在建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李君威也要求教育界人士必须严格审核的教学材料,从教学内容上就加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好吧,许风,我们还是认真谈论一下吧,首先,我此行在美洲,目标有两个,巴拿马地峡和波托西银矿,这是必然要占领的,这是帝国的国家意志。”李君威开门见山,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了许风。

而许风则是笑了:“这是很合理的目标,夺取波托西银矿,就获得了一座聚宝盆,这符合美洲百姓的利益,有银矿在手,帝国就不会因为战争而大举征税加税了吧。而巴拿马地峡更符合美洲百姓的利益,地峡在手,我们就可以参与东海岸的贸易,您或许不知道,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寻求翻阅大东山.......不,是翻越大鲜卑山,一直探索其中的道路。

直到两年前,探险队在找到了一条道路,但也是从北原一带出发,而金州东进的道路一直没有出现。即便是找到了路,也很困难,大鲜卑山的气候、地形非常的恶劣,货物流通的成本非常高,而且,我们在山的那一头遇到的印第安人很剽悍,他们在泰西人那里获得了战马和武器,对任何外来人都不信任,我们还接触到了山那边的法国人,这些人更蛮横。”

李君威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还说道:“巴拿马地区和波托西都属于秘鲁总督区,而非美洲行省临近的新西班牙总督区,我想即便展开军事行动,也不会引发过度反应吧。”

许风却是坚定的摇头:“不,西班牙殖民者肯定会发动反扑的,就算是新西班牙总督区的人也会参战,巴拿马地峡是秘鲁地区与西班牙本土必经之路,而波托西则是西班牙人最大的金银矿,他们不能坐视不理。”

“所以你的意思是缩小战争规模,然后速战速决,对吗?”李君威问。

许风说道:“不,我的个人见解是,要么不打,打就要打大仗,要重创西班牙人在殖民地的力量,让他们觉得我们不可战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让出地峡和银矿,而速战速决当然好,但是未必能做到。

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不要直接攻击巴拿马或者波托西,我们应该进攻利马!”

李君威自然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利马是秘鲁总督区的首府,也是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在整个美洲地区,仅次于波托西、墨西哥城和波哥大,但是这三座城市全都在内陆地区,只有利马,就在海边,也是最容易攻击的。

对于这个大胆的计划,李君威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实际上,美洲行省虽然与新西班牙总督区靠着,但一直以来最大的敌人却是秘鲁总督区,因为秘鲁有一支利马舰队,这支舰队负责运输波托西的金银和秘鲁总督区的货物前往巴拿马,然后把西班牙双船队从西班牙运输来的商品从巴拿马运到利马。

长久以来,这就是东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也是西班牙人把太平洋叫做西班牙海,或者把东南太平洋叫做南海的底气来源,只不过在过去十几年来,来自金州地区的美洲公司舰队屡屡袭击利马舰队的运银船,给了这支舰队重创,很长一段时间内,金银贵金属采用陆地运输,虽然现在又恢复了海上运输,但因为战争的缘故,利马舰队有所增强,增加了很多新造的船只。

当然,以美洲舰队现在的实力和帝国海军舰船在技术上的优势,击败利马舰队并不难,只要利马舰队败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就完全落在了帝国手中,但问题是,击败了利马舰队就能攻下利马吗?

李君威叹息一声:“看来计划要改变了,我原本想要攻下巴拿马地峡,然后以此为据点继续南下,和南美地区的赵文廷取得联络,与驻扎南港的派遣军合作,进攻波托西。”

“巴拿马并不适合作为战场,那里是美洲最狭窄的地方,又处于西班牙两个大殖民地之间,与我们却很远,占据巴拿马,就要受到来自所有西班牙殖民地的围攻,又是湿热的热带环境,在那里进行战争,会持续很久,而且胜利不会荣耀的。”许风说道。

李君威点点头:“好吧,你提供的这些意见很重要,我们要详细筹划一下,我已经让人建立了远征军司令部,显然,在美洲地区需要充实本地之人,更需要对我们的对手,西班牙人熟悉的人,而你作为本地议长,希望可以提供帮助。”

“当然,我会竭尽全力的。”许风说道。

二人正讨论着,却听到港口方向传来炮声,继而街道上涌出了很多百姓,市民们高声欢呼着向着码头跑去,许风诧异:“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李君威笑了笑:“应该是本土的派遣舰队抵达了。”

“您应该提前告诉我,作为议长,我应该组织本地的百姓前去欢迎。王爷,我必须要告退了,派遣舰队的抵达需要我做很多事情。”许风匆匆忙忙的离去。

在帝国决定改制的时候,在本地成立了美洲舰队,也就是赵龙城率领来的那支舰队,舰队包括了两艘三级战列舰和四艘巡航舰,抵达北原后,与刚刚改制的美洲开发公司舰队合并,总计拥有两艘七十四炮战列舰、三艘六十四炮战列舰和九艘二十四炮或者三十二炮的巡航舰,但这显然对西班牙的利马舰队形成不了绝对优势,因此海军还筹建了派遣舰队,也就是第一远征舰队。

美洲舰队属于驻扎舰队,而远征舰队则属于派遣舰队,在各方面是不同的,美洲舰队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美洲地区的帝国领地和百姓,而派遣舰队却是要夺取更多的领地和殖民地。

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美洲舰队的军费开支是由本地支出,而派遣舰队则完全由海军负责,所以驻扎舰队的规模会有一定的限制,毕竟美洲本地的人口是有限的。

抵达美洲的第一远征舰队拥有六艘远洋重巡航舰,分别叫致远、威远、绥远、靖远、平远和镇远,这也是近十年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亦是帝国海军改革的最佳体现。

帝国建立之后,国家军事战略重心向大陆方向倾斜,先是诚王西征建立了关西绥靖区,继而北伐灭掉了满清余孽,然后是裕王西征,一路开疆拓土进入了黑海沿岸,海军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因为帝国拥有大量的海外领地和殖民地,再加上次大陆、东非相继爆发战争,日本陷入内战,海军也维持了相当的规模。

但是从帝国十五年开始,帝国皇帝李君华就展开了海军和陆军的改革运动,原因就在于,帝国各阶层对于海军和陆军的地位和职责充满了疑惑。

要知道,帝国陆军参与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还是北伐漠北,而海军在印度洋海战之后就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像样的海战。随着裕王西征和理藩院下属的边疆区成立,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作战任务都有理藩院的藩兵承担了,而数量达到了四十五万规模的帝国陆军一直驻扎在海内行省,最多在西南边境进行武力展示,或者打一打土匪和一些西南作乱的土司。

如果陆军仅仅承担这种任务,而不去开疆拓土保卫边境,那为什么每年花费七百五十万两养这么一支大规模的军队?

而海军也是如此,巅峰时候,帝国海军拥有六十八艘六十四炮以上的战列舰,主要分布在本土舰队和印度洋舰队,但是这些强大的战列舰对远洋作战的适应非常孱弱,当年印度洋海战之中就出现了各种事故。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海军没有像样的敌人,西方的殖民者已经完全被打垮了,英国人与荷兰人的海上武力都在下降,他们更多的依靠于帝国建立的印度洋秩序,早已不敢挑战,比如当年对帝国威胁最大的荷兰奥兰治级归国大帆船,超过一千五百吨的排水量,爪哇海战和印度洋海战的时候,这种大帆船都拥有七十门以上的火炮,除了战列舰,其余舰船都不是对手。

但是到了帝国十五年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奥兰治级经过的改进,吨位扩大到了两千吨级,甚至更高,但是火炮数量却大大降低,火炮甲板被大量改造为货仓,常规状态下四十门左右的火炮逐渐降低到了二十门左右,到了帝国二十年后,甚至出现了完全取消火炮甲板的大帆船,只在船尾楼和露天甲板装一些短重炮和轻炮,这种火力就是应对普通海盗的。

后来是开普敦报告说,这些无火炮甲板的大帆船已经不是归国大帆船,它们一般从槟城出航,或者从巴达维亚起航,有武装船只护航抵达槟城再出发,而它们根本不返回欧洲,而只是到帝国在南非的自由港开普敦,在那里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长租仓库,然后把货物直接放在仓库里,由武装运输船再从开普敦装载运输,前往欧洲。

印度洋航路上,他们采用小船队制度,几乎每月都有船只往返,而在大西洋航线,则是采用大船队制度,每年两趟运输。

荷兰人的做法很快被英国、葡萄牙效仿,而法国、丹麦两国的东印度做的更彻底,这两家东印度公司的船连印度洋都不进了,就在开普敦采购东方货物,或者派遣人员乘坐开普敦到槟城的月度班船,在槟城采购后,雇佣帝国船只,运货到开普敦,然后再用自己的船运回去,又一次丹麦东印度公司的船失火,直接在开普敦雇佣了帝国船只,挂上他们的国旗出发了。

这些国家的船连炮都没有了,为什么帝国还要维持这么大规模的战列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