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六 甩手掌柜

七海扬明 章三六 甩手掌柜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六 甩手掌柜

帝国钟情于温带,主要是生存主义,帝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之中,自然更愿意移民到气候差不多的地方,实际上,在有的选择的情况下,帝国更愿意开拓温带之中的中温带和暖温带,这是类似于帝国本土中原一带的气候,原因就在于,这种冷热交替,四季温差大的地方适合几乎所有的帝国臣民。

按照海外事务部的统计,无论是中原百姓还是江南百姓,迁移到海外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都能适应,让江南百姓从种植大米变成种植小麦、高粱和小米,也仅仅是技术问题,而这种气候带下同时可以发展畜牧业,带来更广泛的口粮,毕竟一开始开拓阶段,粮食产量比较低,捕猎和畜牧养殖更容易让人生存下来。

最明显的就是美洲行省的开拓,但如果选择亚热带地区开拓,帝国本土的北方移民就不是那么容易适应,而某些亚热带的湿热气候也会导致更多的疾病,这一点在开拓南非、澳洲时都吃了不小的亏。

虽然亚热带也属于温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帝国海外开拓中,亚热带也是最为钟情的气候带,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时代的海外开拓之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是海外领地发展的第一动力,拥有强势的经济作物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的产业,而最畅销的经济作物,莫过于烟草、棉花、茶叶、甘蔗、香料、咖啡等,这些东西在热带和亚热带都能种植,但帝国不喜欢热带,因此必须开拓亚热带地区,例如开普敦、澳洲等地都是如此。

理论上,在经济作物种植上,热带享有更多的雨热优势,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所有的经济作物都很消耗土地肥力,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没有什么区别,例如九龙地区的水稻种植,明明水热可以做到三熟,但却大部分采用一年耕种两次,而在南非、澳洲等地,大的农场还有休耕策略。

海外扩张不喜欢热带的原因很简单,太热太潮湿,必然会导致早期移民的大量死亡,因为热带地区普遍不存在农耕文明,所以也不存在夺取土著的成熟土地来降低死亡率这种操作,帝国开拓热带地区,更多的是基于战略考量,比如南洋地区是怎么也绕不开的,早期帝国的远洋航行技术又比较低,只能就近开拓。

而另外的热带领土就是非洲东岸的瀛洲,也就是马达加斯加,开发这里,主要是占据这块离岸岛屿,可以完全的国土化。

而更广袤的非洲大陆,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非洲开发公司手中,在南部非洲,帝国拥有开普敦、南非两个省,但是南非省的建立,更多是让非洲开发公司做先锋,他们联合葡萄牙人,把当地的土著一扫而空,卖到美洲或者东非沿岸的种植园里,空出来的土地卖给帝国政府,因为大部分是热带草原地带,没有什么像样的经济,非洲开发公司也不心疼。

赵文廷见自己说服了李素,趁热打铁说道:“如果按照太上皇陛下定的规矩,秘鲁总督区也不会全部交还西班牙,首先,还未攻破的波托西肯定是属于帝国,纵然它属于热带,但却是高山气候,倒也能接受,而拉普拉塔地区(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和智利地区肯定也不会松口。”

虽然如同赵文廷所说,打下的土地不会完全交还回去,但李素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赵文廷说的地方都不是人口密集区。

“好吧,赵大人,多谢您指点。”李素躬身拜谢。

赵文廷笑了笑,他是旧时代士大夫出身,最喜欢李素这种懂礼数的人,尤其还是宗室贵人,赵文廷笑着说道:“世子,趁着裕王殿下还未回来,您还是速度返回库斯科吧,不然别人要说闲话了。”

“不,这次是裕王调我回来的。”李素说道,然后取出了调令。

赵文廷闻言一愣,接过了李素手里的调令一看,确实是裕王亲笔,李素唯一错的可能就是没有按照裕王的命令,先安排好军队,而是直接一角的指挥权就回来了,考虑到他的副手是裕王从荣耀旅里精心挑选的一位经验丰富的中校军官,如此倒也不算什么大错,但赵文廷还是长长叹息一声,因为他意识到一件大事:“我的老天爷,果然和他们说的一样,裕王爷这是又要当甩手掌柜了.......。”

把李素调回来的原因在于,裕王这是要离开了,但赵文廷却觉得,秘鲁的事还没有完,要知道,秘鲁的战事最终目的是夺取波托西,而波托西位于玻利维亚高原上,正好在利马、智利与南港之间,虽然武力层面不是问题,但时间会消耗很久,而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美洲行省联络,准备夺取巴拿马地区,这是美洲战略第一阶段的两个目标。

可什么都没做到,裕王就要当甩手掌柜了,但转念一想,赵文廷又明白过来,他和当年西征的那些陆军、理藩院官员打过交道,知道这是裕王的一贯做派,这位殿下不仅仅是不贪权,反而有些讨厌权柄,就连皇帝都说,裕王屁股上长牙,是坐不了办公室的。

但说起来,在裕王麾下做事的那些官员、将领还都喜欢他这种做派,这样他们就有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正如赵文廷所料,在得知荣王世子李素回来之后,一直在外苦学外语的裕王也到了总督府,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军政会议,把南美洲的军政大权交给了赵文廷,而军事指挥由荣耀旅旅长徐子长负责,这个军政班子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硬性指标,必须尽快占领波托西银矿。另外一个就是李君威为远征军定下的kpi——在秘鲁总督区抢够五千万两白银或者等价东西。

“裕王,这有点不好办呀,秘鲁总督区是富有,但我们现在主要针对的是白人和权贵,这些人东躲西藏的,未必全都能抓住........。”赵文廷眼见责任转嫁到了自己的身上,连忙告饶。

李君威说道:“赵大人,你真笨呀,现在我们干的是杀鸡取卵的事,连这种事儿都能干,自然也就不在乎干点兔死狗烹的事,等我和西班牙国王那边谈好了,交接之前,让驻军把能抢的都抢了,谁有钱抢谁!”

“明白了,明白了........。”赵文廷擦着脸上的汗水。

李君威没有为难赵文廷,在帝国二十六年的十一月就离开了利马,他的目的地是南港。当然,那里也只是一个中转站,李君威真正要去的是加勒比海一带,只不过再次北上,仅凭远征第一舰队就不行了,在开普敦,本土支援来的舰队和军队都陆续抵达,只要波托西城被打下来,李君威就会发兵北上,这算是对申京的一个交代,实际上也不用真的等,当初定下打波托西,是因为这是一座银矿城市,有了它就可以向帝国臣民保证,裕王经略美洲是稳赚不赔的,可现在抢了秘鲁总督区沉淀了近两个世纪的财富,已经是大赚了。

裕王坐舰抵达瓦尔帕莱索港的时候,港口司令亲自来到了坐舰上,安排裕王到司令部暂时休息,这座司令部就是原先的一座教堂。李素见街道上行人匆匆,只有港口处于极度的繁忙之中,顿时有些疑惑。

“世子,裕王说要陆路前往南港,所以要在这里等待三天左右,圣地亚哥城会安排一支护卫队来,再让殿下启程吧。”负责安顿裕王的少校在李君威休息之后,与李素商议裕王行程。

“这里怎么了,我们刚刚占领这里的时候,也没有这么乱。”李素问道。

少校无奈说道:“这里正在进行平乱行动,尤其是城外,非常混乱,到处都是西班牙人,很难缠。”

李素疑惑:“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少校只能叹息:“还不是.......是因为裕王新的训令.......唉,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这少校与李素相熟,禁卫出身,与裕王一起从申京来的,这批人到达殖民地后,与宪兵士官一起,都得到重用,掌握着军政大权,也因为如此,所以与李素说话就随意了一些。

在帝国刚刚占领智利之后,李君威颁布了安民训令,与现在的秘鲁总督区大部一样,把清算的矛头指向了白人团体和印第安酋长阶层,对印第安人、混血人和少量黑人拉拢,并且吸引他们进入军队,当然,为了安定治安,智利地区的火药、火器和铅等火器用物资全都被收缴,最让帝国得民心的是,李君威公开宣告,帝国皇帝是印第安人的庇护者。

但是随着秘鲁的战事进展顺利,帝国在智利地区的政策逐渐收拢,尤其是来自南港一带的主力军团和非洲殖民地大量的义从军抵达后,政策收紧到了极致,就在最近,裕王新的训令下达智利地区,对帝国庇护印第安人的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解读,那就是认真定义印第安人。

在以往这个政策里,帝国庇护所有西班牙白人之外的一切殖民地居民,但现在只包括印第安人,混血人不能算印第安人,无论是与白人混血还是与黑人混血都不算,而且帝国要庇护的是印第安原住民,必须是原汁原味的原住民,信仰了天主教的印第安人就不能算是原住民,只会讲西班牙语的印第安人也不算。

也就是说,帝国只承认了马普切人等没有被西班牙征服的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但是其他不被庇护的人无处可去,因此占领军机构并未进行驱逐行动,而是加重了赋税和徭役,这导致了很多本地人的反抗,有些人逃亡之后在山林荒野之中组建反抗军,而本地驻扎的军队也不断的清剿,双方剑拔弩张,形势一片大乱。

虽然智利当地的军政官员都在抱怨,但李素知道李君威为什么做这种事,智利地区不是秘鲁,这片肥沃的土地是被帝国看中的殖民地,不会归还西班牙人的,而帝国难以容忍自己治下的土地上拥有超过四十万的天主教百姓,而且还是在本地占据绝对的人口、经济优势。

“好了,你不要抱怨了,做好自己的事,有些事你不认可,并非是因为它是错的,而仅仅是你达到的高度不够,知道了吗?”李素告诫自己的伙伴,说的却是最近这段时间的感悟。

因为智利地区纷乱的局势,所以李君威不得不组建了一支行营,与一支护送金银护卫队一起,连同秘鲁撤退下来的七十多名伤兵,一起陆路前往南港,至于海路,李君威可不想走狂暴西风带,即便这个季节是少有的较为缓和的季节。

在个人的安全上,李君威一向慎重,他从来都不怕冒险,只不过从来不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因为在年前抵达了南港,所以李君威心情还是不错的,但是抵达南港之后,却发现了远征第一舰队的巡航舰已经早已抵达了港口,只不过坏消息是,李君威只看到了五艘战舰,其中一艘还占据了船坞进行维修,李君威立刻召来了舰队司令官赵龙城。

“我们在经过麦哲伦海峡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船只之间发生的碰撞,而靖远号最为倒霉,与一块浮冰撞在了一起,幸好救援及时,没有沉没。那里的气候真的很恶劣,就算有霍雷肖恩的几个经验丰富的手下帮助,仍然发生了事故。除了天灾之外,我认为船员素质也是问题。”赵龙城汇报说道,李君威这才稍稍放心,至少靖远号没有沉没,而现在这艘舰船已经在南港简单维修之后前往开普敦的海军造船厂大修,只有那里才有能更换肋材的干船坞。

李君威却是说道:“船员素质?赵将军,你在开玩笑吧。据我所知,你的船员是精挑细选来的,而且长期在船上。麦哲伦海峡我是没有去过,但知道那里很难走,你何必再给自己泼脏水呢,远征舰队在秘鲁立下大功,靖远号也仅仅是小有损伤,我希望帝国本土的报纸上写着你们的英雄故事,而非对英雄们有所微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