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训

七海扬明 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训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训

以帝国现有的科学技术,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虽然油鱼和鳕鱼一样,体内都含有丰富的油脂,但是油鱼的油脂主要是蜡脂,这是一种人类无法消化的油脂。无论鱼肉在五脏六腑之中如何荡气回肠,都无法改变蜡脂只是来旅游一趟的本质,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些玩意就会化作括约肌都无能为力的存在,从菊部地区流出,而这个过程持续三十六个小时。

李昭承在西津的那一段生活,一直流连于市井之间,鳕鱼在西津还算是中等价格的食材,因此用低价的油鱼冒充鳕鱼的奸商就存在的,所以李昭承也曾经深受其害。

厄尔的遭遇仅仅是一个小插曲,三十六个小时的糟糕体验也仅仅是让他损失了大量的内裤罢了。

天亮了之后,新的一天继续开始,而因为皇室行营的到来,木兰小镇的热闹更是推向了一个**。

帝国皇室从太上皇时代就是喜欢热闹的,太上皇李明勋经常在申京举办一些促进科学技术的比赛,而在木兰猎场,这些比赛就大部分是传统项目。

草原民族擅长的摔跤、射箭和骑马都在比赛范围之内,这种竞技性十足的比赛因为官方的加入而变的很有秩序,而李君威也为胜利者准备足够的奖励。

而外藩子弟也会参加比赛,尤其是骑射这种既代表草原民族能力,又是帝**队所需战斗力的项目上,外藩子弟尤其喜欢。

而骑射比赛,也把木兰猎场的仪式引到了**。

厄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只有十一岁,且窜稀了两天,但依旧如同精灵一样在马上跳跃,手中的骑弓频频射出,引发了一阵阵的喝彩声。

而李君威专门为外藩子弟准备了一个考验。

在一座低缓的山坡上,禁卫们在上面摆了很多的靶子,有大有小,高矮不同,数量肯定超过两千个。这些靶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被射中的瞬间就会倒地。

而所有人共同参赛,外藩子弟可以、贵族们的护卫也可以,每个人在自己的箭矢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一起从山坡下驰骋而过,看谁射中的多。

而奖励也很丰厚,除了各类财务,李君威直接答应,冠军可以进入侍从室,而那是外藩子弟梦寐以求的地方。

侍从室的侍卫是长年陪伴在皇帝和宗王身边的,往往可以得到很多的机会。理藩院旗下四个边疆区和数十个绥靖区的将军们,大多出身侍从室。进入侍从室,即便是再不成器,也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而不用降等袭爵。

厄尔对此势在必得,甚至不惜耍了手段,他命令自己的护卫在箭矢上写上他的名字。而这一幕被一直派人盯着他的李昭承发现了。

这群孩子没有举报,因为谁也不想在这种时候节外生枝,而李昭承却依旧不肯放过这个家伙,他找了几个擅射的禁卫参赛,也在箭矢上写上了厄尔的名字。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个人拥有三十支箭矢的情况下,厄尔却射中了四十多箭,这让他再一次出糗。

而比赛的真正**却是在骑射比赛的末尾。

在统计结果的时候,负责的人把所有的靶子挨个竖起。

两匹马拉着一辆二轮小车到了山坡前,看起来像是被帆布裹住的轻便小炮,但是当那件武器被安置完毕,帆布解开之后,外藩贵族们才发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每个人都在猜测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只有少数人知道,那是加特林机枪,当然,在帝**事工业体系之中,它暂时被叫做转管快枪。

这门加特林机枪就是李君威为所有人准备的,操作他的人则是已经提前操作过的李昭稷和李昭承兄弟。

李昭稷一边转动摇把一边开枪,李昭承则在一旁供弹。在一片枪林弹雨之后,只有寥寥几个靶子还在站立,剩余的子弹还被这兄弟两个打在一棵大树上,这棵比腰还要粗的大树在一片惊呼之中轰然倒塌。

这就是帝国第一款具有实际作战能力的机枪,采用独立的金属弹壳弹药,钢制的弹膛,六根枪管可以完成每分钟两百发左右的射速,射击距离达到了一千米。

二十多年前,那时候李君华还是一个年轻人,参加了帝国北伐漠北的战争,他得到过父亲给的一个礼物,一枚手工制作的金属弹壳子弹。

那个时候,李君华就知道了未来帝国会拥有一种叫做机枪的武器,它的出现,会让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变的能歌善舞。

而现在,帝国做到了。机枪的射击表演震撼了每个人,不光是它强大的威力,更因为它良好的操作性。

两个孩子就能做到几百个精擅骑射的骑兵做到的事,实在是井底之蛙的外藩所不能想象到的事。

“干的漂亮,做的非常好。”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李君威夸赞着子侄,拍了拍他们那张被黑火药残留物染黑的小脸。

两个孩子也很兴奋,唾沫横飞的讨论着刚才那些外藩贵族的表情。

“机枪真是一种好东西,只不过这张底牌暴露的有些早了。”乌以风微微摇头,说道。

李君威说:“这根本不能算底牌,甚至连张牌都不算。”

实际上,帝国陆军对于机枪的研发和装备很不上心,今日现世的这款机枪还是仿制自海军转管机炮。这门机枪只能算是样品,陆军也没有大规模装备机枪的打算。

乌以风听闻实情之后,这才明白过来,说道:“王爷,这几日你看到没有,这次外藩来的人可是有问题,几个关键的人物没有来呀。下面人报告,察哈尔王和喀尔喀王私下见面,似乎密谋着什么。似乎在等帝国对外藩的处置方案出来,若是不如意,这群人怕是要有异动。”

李君威问:“老乌,你觉得外藩有敢造反的吗?”

乌以风摇摇头:“按理说是不会,但......说起来,人疯起来什么事都会干。”

毕竟帝国处于强势期,而世界又进入了火器时代,可以说,游牧民族称王称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曾几何时,骑射兵组成的轻骑兵和披甲骑兵组成的重骑兵可以横扫大半个亚欧大陆,但在这个时代,无论骑兵的装备怎么精良,都无法冲破装备线膛枪的陆军步兵阵。

外藩经过了几十年的和平和分化,战斗力早已不复以前。更不要说,大量的内藩存在于草原之上。

乌以风则是说:“我觉得,外藩这件事要解决,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李君威则是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而李昭稷兄弟二人则停止了讨论,看着他。

好久之后,李昭承问道:“爹,你怎么了。”

“你为何有此一问?”李君威微笑反问。

李昭承说道:“我觉得在您这里,这不是什么大事。您在海外,决定那么多人生死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犹豫过。”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中国人。”李君威给出了一个连乌以风都不太理解的答案。

“我从不惮于毁国灭族,可那是对外人。外藩是外藩,但不是外国。他们同样是帝国的子民,你们的爷爷用铁血完成了统一,你们的父辈用怀柔让其归化。而今时今日,纵然时代终究会抛弃他们,我希望可以尽可能少死一些人。

民族之间的和解往往需要几代人,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不是靠一个民族强行压制其他取得的。即便处置外藩的过程免不了流血和死亡,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减少。”李君威认真说道。

“可是也不能为此投鼠忌器。”乌以风很坚定的表示。

李君威笑了:“投鼠忌器不至于,但还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一些负面的东西。希望我们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吧。”

“我们肯定能成功的。”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个表态的是李昭稷。

李君威看向自己的侄子:“你怎么知道,对叔叔就这么有信心?”

李昭稷攥着小拳头说:“我对叔叔当然有信心,但也不光是信心。”

“那还有什么原因。”李君威问。

李昭稷说:“因为我们做的是好事呀。做好事就是正义的,正义必然会成功。”

“你怎么知道我们做的是好事,昭稷,你看到那些外藩子弟的脸了吗,他们对我们有很多不满。”李君威轻拍侄儿的脑袋。

李昭稷却倔强反问:“那三叔看到那些牧民的脸了吗,他们对我们可是充满了渴求。这几天,我在周围玩,看到了以前都没有见过的事情。那些外藩的小孩子可以在营地里骑在牧奴的身上,把他们当成牛马,而我在皇宫里,想要玩这种游戏的时候,却被母后狠狠教训了一次,她说不能这样侮辱别人。

牧民做错了事,哪怕就是做的慢了些,就会鞭打,他们总是弯着腰,低着头。我感觉有很多人就像故事里的行尸走肉一样。

三叔,你这次来,不就是想把这些人变成我们在边墙内看到的那些百姓吗?你想让他们吃饱穿暖,想让他们抬起头直起腰,这就是好事呀。他们肯定会支持你的,外藩子弟再多,也没有这些受欺负的牧民多吧。我们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怎么可能会不成功呢?”

“殿下,不要这样和王爷说话。”乌以风偷偷的拉了李昭稷一把。

李君威却抬手制止了他,说:“不,昭稷说的很对,非常对,或许在国外待的时间太长了,我也迷茫愚钝了。这孩子说的非常对,他有是非观,又很善良,很好,非常好。昭稷,我第一次觉得,你将来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

“我要是当了皇帝,肯定用大木棍子抽那些欺负别人的家伙,打他们的屁股。”李昭稷毫不客气的说道。

李昭承也说:“对,到时候我帮你按住,你打他们屁股。”

两个孩子用幼稚的脑袋畅想着主持正义的快感,开开心心的洗澡去了,乌以风低声说:“王爷,不能因为殿下的几句玩笑话就改变初衷。”

李君威则是反对:“不,其实昭稷说的很对,是我错了,我犯了脱离群众的大毛病。其实不光是我错了,很多人都错。提起蒙古人,在我们这个位置上,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那些外藩贵族,好像除了他们,其余人就不是蒙古人一样。

但实际上,所有的蒙古人都蒙古人。那些被剥削的牧民是,那些被欺压的奴隶也是。而且,他们比作威作福的外藩贵族更纯正。不应该把让外藩贵族损失利益就看做是对民族情感的伤害,看做是破坏民族团结,相反,给予全体蒙古人自由和尊严,才是真正的民族团结,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乌以风当然清楚这一点,只不过过去几十年的官僚生涯已经让他也有些迷失了。

乌以风参加过很多战争,他还记得刚刚当上镇守将军的时候,仅仅是赐予奴隶自由的地位,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支持和拥护,那些人会拿出仅有的粮食乃至母羊来招待军队,因为在他们眼里,帝国的军队是拯救者,亦是解放者。

“王爷,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做些什么,而且还是被青史留名的大事业。”乌以风感慨说道。

李君威点头:“当然,正义的事业总会被人铭记的。”

“那我们第一步该怎么做?”乌以风此时充满了干劲,问道。

李君威说:“你先把那个不归奴的领袖巴格尔找来,有些事必须要他来做。”

“巴格尔?”乌以风有些犹豫:“王爷,这个人虽然可以用,但是也很危险,到底他也没有一个官方身份,他的任何政治性的行动,都是违反帝国法律的。”

“那又如何?”

“您不能开这个先河,皇上绝对不会同意。”乌以风说道,他在李君华身边多年,而且担任理藩院总裁之前还去过申京,他知道皇帝的一个底线。

为了发展,理藩院也可以出现资本家,资产阶级,但是绝对不能资产阶级政党,这在帝国也同样适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