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七九 日本维新社

七海扬明 章一七九 日本维新社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七九 日本维新社

“蠢货之中,是否包括我呢?”一个声音从白乐的背后响起。

白乐不禁一拍脑门,因为他忘记了后藤信纲的存在,这个家伙进入学校之后,几乎没有说什么话,存在感的降低让白乐有些疏忽。

“很抱歉,信纲,我只是........。”白乐真诚的向后藤信纲道歉。

后藤信纲倒是不在乎:“不用道歉,实际上我也觉得他们够蠢的。我们所处在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这个帝国还在蒸蒸日上,这些人竟然怀疑帝国的教育,实在是蠢的可以。”

“可是,我确实用词不当。”毕竟是外宾,一言一行还是要谨慎的。

后藤信纲呵呵一笑:“放心,就当我没听见,即便不论你我的同学关系,我也要给李瑢同学一个面子呀。”

说着,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昭瑢一眼,轻轻点头。李昭瑢感觉,后藤信纲或许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只不过他不选择揭破。

“后藤先生,您在看什么?”后藤信纲没有参与吵闹,他进了教室,就一直坐在椅子上看教科书。

后藤信纲略有感慨的说道:“我在帝国境内求学十年,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还没有化学和物理两门学科,它们被统一在科学这一门类里,现在分门别类,可见帝国科学技术又取得了进步,不知我日本何时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呢?”

“这可不只是科学的问题。”白乐说道。

后藤信纲无奈,出面劝说了大久保隆升几句,这些人暂时消停了下来。后藤信纲问:“李瑢同学,可否把高中的教科书赠送我们一套?”

“很遗憾,我不能做主。”李昭瑢不动声色的回应。

白乐笑了笑:“这教科书在很多书店都能买到,下午我会把全套的教科书送您房间的。”

下午,日本使团一行返回了东方酒店,他们稍作休息,参加晚上由内阁副相为其举办的欢迎宴会,地点就设在东方酒店。

双方谁也没有料到,这次欢迎宴会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原本一切按照章程来,但是谁也没有料想的是,在媒体采访的环节,出了大问题。

后藤信纲说的都是官话,什么两国友好,一衣带水之类的面汤话,没有什么营养,而作为正使的大久保隆升却在记者会上大放厥词,大肆批判帝国摒弃儒道的教育方针,甚至最后放出豪言,帝国已失国本,难言中华,如此倒行逆施,帝国必亡。

对于记者来说,这可是难得的素材,不用外交部的翻译,很多记者就搞清楚了大久保隆升的话,第二天就见报了,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其实和帝国的新闻制度有关,帝国对一切传媒都有审查制度,尤其是涉及政治的内容,但在政治领域,也有很宽泛的领域,那就是国际政治。而帝国虽然逐步推动和德川幕府正常化,但说到底也没有什么积极性,自然也就没有限制这件事。

于是乎,等第二天,申京内外,铺天盖地的都是日本外交官有关帝国的言论。这些言论被总结为帝国必亡论和文明倒退论。进一步的总结就是日本仇视帝国。而有关日本的话题成为了帝国政治界的一个热烈话题。

“你看看你干了什么,大久保殿下。”后藤信纲把一大叠报纸狠狠的砸在了大久保隆升的面前,咆哮喊道:“将军殷切期盼幕府与帝国关系的正常化,希望为日本寻找一条崛起的道路,而你呢,你这是故意制造事端,挑唆两国之间的关系。”

大久保隆升知道自己犯了错,但他不准备在后藤信纲面前认错,他冷冷回应说道:“如果说日本的崛起需要靠学习这些肮脏的东西,那么我宁可保持现有的一切。”

“愚蠢!”后藤信纲骂咧咧说道。

而大久保隆升却看向了木户文生,说道:“木户先生,您是中国通,请您告诉我,要不要效仿中国,舍本逐末。”

“何为本?”木户文生神色平淡,缓缓的拿来纸笔,问道。

“自然是圣人之言,煌煌大道。”大久保隆升说道。

“何为道?”

“道为一切,包容万物。”

木户文生点点头,提笔写下一个道字,然后在其一旁又写了一个字母,说道:“曾几何时,帝国的太上皇陛下把这称之为道。”

“兀?”大久保隆升诧异。

木户文生摇摇头:“不,这是西洋字母,念作派。这也是一切,包容万物。”

“什么意思?”大久保隆升不解。

木户文生的看向了后藤信纲,说道:“后藤殿下的数学比我学的好,请您解释。”

后藤信纲解释说:“这是圆周率的字母表示,圆周率就是一个圆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为了避免大久保隆升不明白,他又画了圆和直径,继续说道:“这个比值是无限的,被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中国古代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一千年后,阿拉伯人精确到了十七位,大约百年前,一个德意志人穷尽一生做到了三十五位。而太上皇陛下关心之下,圆周率已经精确到了一百四十位。但仍然没有找到极限,至少目前来看,陛下的断言是正确的,这个数字是无限的。”

(历史上,人工计算的极限是八百零八位)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上学的时候学过,当然,这本数学课本上也有介绍,详细列举了一百四十位的圆周率。”后藤信纲拿出了一本高中教科书。

“这串数字无穷无尽,永远不重复。而如果用每个数字代表一个文字,它就能转换成任意文字,你的名字、你一辈子的经历,乃至你所说的四书五经,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包含其中,这就是。太上皇陛下曾经一度希望把这个字符读道,就是因为这一点。只不过因为它的无限不循环尚没有被完全证明,所以就暂缓了。

格物致知,阳明先生看竹子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没有得到圣人之道,但你如果醉心于圆周率,就会得到世界的一切秘密,无论是你尊崇的道,还是你鄙视的术。”木和文生对大久保隆升说道。

不光大久保,后藤信纲听闻这话,也是肃然起敬。

虽然这没有解释大久保问的那个问题,但是至少有一样,大久保不敢再认为所谓的术是低级的。

“受教了,木户先生。”大久保起身行礼,继而问道:“我莽撞行事,搞成了这个样子,回去后,自当去书向将军请罪。”

木户文生颔首一笑,没有说什么,大久保隆升踏上木屐,缓缓离去了。

“怎么办,事情闹成这个样子?”后藤信纲没有走,反而问道。

木户文生摇摇头,没有说话,后藤信纲起身,仔细查看了这间小茶室,才是返回,坐在了木户文生的对面,撕下一页纸,写上几个字:未能及时控制大久保,是我的过错。

木户文生看过,把纸条点燃烧掉,他也写了一张纸条:未必是坏事,可借此观中国之态度。

“社团大业,若毁于此事,我亦切腹谢罪。”

“社团之事仰仗于你,后藤君不可乱来,静观其变。”

在木户文生与后藤信纲以笔代言的时候,关于他们所在组织的情报资料已经摆在了皇帝李君华的案头。二人属于日本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维新社,而这个政治组织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日本与帝国相邻,帝国的崛起必然对日本造成巨大影响。

倒幕战争彻底打破了日本的封闭,日本施行了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被彻底解除,德川幕府对日本的全面统治也宣布结束了。当时幕府势微,西南诸藩崛起,帝国影响力充斥日本,还在日本沿海打造了九个自治城市。

而帝国十年开始的日本内战,让日本的分裂更为明显,旷日持久的战争摧毁了日本的旧秩序,等内战结束的时候,日本上上下下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日本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地步,不然就会亡国灭种。因为日本把这两次战争当成了帝国吞并日本的前期准备,下一次战争,帝国就会像吞并朝鲜一样吞并日本。

由此,日本的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展开了各种讨论,但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完全达不成一致,基本分为了四派。

德川幕府属于中央集权派,其认为日本想要摆脱被吞并的命运,顺势崛起,就必须要建立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最好是法国那一类的绝对君主制度。

西南诸藩在倒幕战争之后,与帝国展开了全面的关系,融入了帝国的经济体系,他们先是建立的关税同盟,继而在政治上倡导建立贵族共和体制。尤其是在日本内战结束后,这一设想基本定型。

原因很简单,在日本内战中,幕府凭借巨大的体量压制住了西南诸藩,而且此后的中央集权改革卓有成效,西南诸藩担心下一次战争会被吞并,所以主张以大名共和的方式与德川幕府融合。

作为第三股势力的,盘踞在四国岛的三本枪在日本内战期间,曾经激进的提出日本像朝鲜一样加入帝国,在受到全面反对之后,又想单方面加入帝国,当然,类似的构想现在已经没有了,尤其是在外藩改制让三本枪势力清醒。

帝国吞并领土,最好是要地不要人,次之是要民不要官。连当初为帝国打天下的外藩都改制了,三本枪担心融入帝国地位不保。现在三本枪只是想做帝国在日本的代理人。

而随着日本开国,日本已经诞生了第四股政治势力,这些人包括自治城市里那些获得政治权力的和议众、商人阶层、工商业主和市民阶层。

维新社的主要成员就是来源于这部分势力,原因就在于,幕府、西南诸藩和三本枪的改革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维护武士阶层的利益。就以德川幕府为例,在内战前后的改革里,事事处处学习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唯独没有学习科举制,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御三家和旗本武士之中选拔。他们排斥其他阶层和其他势力。

维新社只有共同的诉求,没有政治纲领,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且还未掌握实权。

他们的诉求就是保护日本的独立自主,促进日本的崛起。这个政治组织以资产阶级为主,具有民族主义的特性。在日本国内唯幕府和三本枪不容,在西南诸藩也受到限制。

而维新社内部也没有共同的理念,有人主张王政复古,大政奉还,迎天皇灭幕府。也有人主张实现共和。而全面中国化的理念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造成如此局面,是微臣失职.........。”负责外务的赵文廷到了御前,也只有请罪罢了。

李君华却说:“要你来,不是治罪的。你对日本维新社了解多少?”

“基本了解,若再详细,或最新情况,怕还是要问亚洲司那边。”赵文廷说。

林君弘则是说道:“现在已经确定,大久保隆升大嘴巴应该是一个意外,但引发如此舆论浪潮,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安全局可以确定,维新社给部分报社提供资金,促成了这件事。”

论其对维新社的了解,安全局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因为维新社一开始就是安全局扶持的,为帝国提供各类情报的。

赵文廷问:“维新社支持?他们想干什么?”

“这要问你呀。”林君弘无奈。

这其实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维新社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倡导幕府与帝国关系正常化,继续开放,加大贸易。这样日本的资产阶级也是受益的,日本的国家与民族安全也能得到保障,而一手制造了这样一次舆论事端,怎么看都是在拆德川幕府的台。

“或许只是某一派系的人所为。”

“动用了不下十五万银元,维新社里什么人有这等能量呢?”林君弘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