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一七 治沙

七海扬明 章三一七 治沙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一七 治沙

在水利所,李昭瑢有自己的办公室,而且还有一间独立的小院作为宿舍,在那里,李昭誉见到白歌,她是李昭瑢妻子,也是李昭瑢的同事,二人是一起来到西疆的,在此工作了五年之久,桑格尔湖就是李昭瑢这几年的成果。

“我有公事经过西疆,父亲着重提醒我,一定要来看看王兄。”李昭誉解释说道。

“叔父身体还好吗,他在电报里说要从海路回京。我这边的工作也要完了,准备年底回京一趟,到时候应该见到他吧。”李昭瑢眼睛有些红了,他幼年是在印度渡过的,但人生重要的少年和青年阶段都在申京,而在这个过程中,裕王或许不是他最亲近的人,但却是他的引路人。

“一切都好,父亲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约么要在苏伊士待一段时间,但年底肯定能回京。”李昭誉说。

李昭瑢是帝国的英王,但在帝国所有的直系血脉中,他又是特殊的存在。他的父亲开创了印度斯坦帝国,但为了保住属于自己的,在帝国的家业和祖产,安排李昭瑢回京继承英王之位。

可以说,李昭瑢就是一个牺牲品,他只是被父亲用来和夺走自己皇位的弟弟置气的。

好在,皇帝李君华对于这个侄子倒没有什么心结,对其态度也不错。但这不意味着李昭瑢在帝国的日子过的好,他独立支撑起了英王一系,在皇室之中地位比较尴尬,而他的母亲也因为以前做过的事,在皇室之中受到戒备,这个为了儿子不择手段的女人从进入申京之后,就如同进入了冷宫,申京就是她的冷宫。

唯一对李昭瑢一视同仁的就是祖父和叔父,尤其是李君威,对他视若己出。

在李君威的教育下,李昭瑢自幼就喜欢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周围的一切,而在尚未成年,他就确定日后不会从政。

他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英王一系和血脉的因素,会让他但凡踏上仕途,就会遭人非议。裕王教育他,当别人怀疑你的时候,你就应该越发努力,用事实来打对方的脸。

他一直都这么做,但那是在小事上。踏上政途,可不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打脸全世界的功劳。

而李昭瑢最喜欢,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的小姑,李筠玫。她从不受皇室的身份约束,从年轻起就醉心于学术,到现在也没有结婚。这也是李昭瑢要走的路,他不想从政,但并非不想成事,他也想做一些事,像自己的父祖那样,为历史所铭记,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混吃等死的宗王生活,可不是他所愿的。

平和的李昭瑢做出的唯一叛逆的事,就是在五年前帝国农业学院毕业后选择的工作方向,他在学校里学习的是水利专业,显然,只要他愿意,皇室可以把他安排进帝国的任何水利项目之中。

在这个问题上,皇帝李君华在与太上皇商议之后,想要让李昭瑢前往台琉行省,代表皇室,主持嘉南水利工程。

嘉南工程既是政绩形象工程,又是造福百姓的利民工程。按照工程规划和测算,这一工程可以为台琉行省增加至少十四万公顷的水田。而这也算是帝国皇室对台琉行省的回馈,毕竟这是帝国的发家之地,在前帝国时代,更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自大本营从台北迁都北京,建国之后,台琉行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别的不说,在建国那年,台北的房价直接跌了百分之七十,而当年为了反抗满清迁界禁海造成的茶叶缺口,在台北大规模发展的茶园,现在几乎也完全荒废了。

显然,一个规模巨大,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由帝国亲王主持,其政治意义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但李昭瑢最终拒绝了这一安排,他选择前往西疆工作,那是他母族所在的地方,也是他一半的血脉来源。自小到大,人人拿着自己身上一半的叶尔羌血脉说事,李昭瑢偏偏就不避讳这一点,偏偏要去西疆,去造福自己的家乡。

而这谁也不能说什么,台琉行省可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烟瘴遍地的地方,而是帝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环境舒适的好地方。而西疆呢,大漠戈壁,天山大河,听着是诗意盎然,其实却是贫瘠之地,李昭瑢虽然倔强任性,可却选了个吃苦的地方。

最支持他的人就是白歌,于是两个人结婚了。

李昭瑢是无法说服皇帝的,好在这并不需要由他出面,他只需要表明坚定的意志就可以。李君威出面说服了皇帝,在他看来,皇室子弟假如不想从政,就有权力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皇室子弟不应该成为帝国的形象工程和政治玩偶。

李昭瑢原本以为,第二天李昭誉就会随着烤肉店老板的马车回去,但没想到,他选择在这里呆几天,显然,李昭誉在完成父亲交给的任务是不打折扣的,他来这里就是想替父亲好好看看兄长的工作和生活。

桑格尔湖的工程是李昭瑢在确定来西疆后,广邀了几个在学校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的工程队伍,总工程师就是他在大学里的老师,同时还得到了帝国水力总公司的支援,而资金问题最好解决,只需要皇帝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现在工程已经结束了,这个夏季要放长假,太多的人几年没有回家了。在明年四月,大家还会集结,下一个工程在喀什.......。”第二天吃过饭,李昭瑢带着弟弟和李永忠,一起外出工作,而他们工作的地点就是水库旁边的沙地。

这一大片的沙地被规划成了几个小块,一起工作的还有雇佣自周围村子的十几个乡民、村妇,他们把麦草捆搬运上来,然后像是晒粉条一样,摊在沙地上,用铁锹从中间往里以插,麦草就插进了沙子里,形成了一排排低矮的栅栏,而这类栅栏是交错的,一个个方块格子,如同巨大的围棋盘。

“其实谁都知道,西疆想要发展好,与内地的铁路是必然要修通的,但问题就出在沙子上,沙漠里修铁路,一场沙尘暴就把铁轨埋了。而如果用桥梁,建筑成本会提升不说,也不安全,这里的是有风灾的。

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探索,如何用最低的成本限制沙子的流动.......。”李昭瑢解释说。

“王兄,这不是水利专业要做的吧。”

“我们农业大学有这个项目,你知道吗,在甘肃,陕西的一些地方,沙漠在扩张,在侵吞农田。本质上都是沙子随风流动,其实是一样的。”李昭瑢说,他指了指地上的草方格:“这是去年的时候,王叔在西津,我与他通电报,他知道之后,给我提的建议。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实验,感觉是有效的。

只是不知道,王叔远在海外,主持外务,日理万机,还有如此创造力,是怎么得来的灵感。”

李昭誉笑了笑,说自己父亲远在海外,主持外务那是真的,日理万机却是假的。他这次随父亲出国,真正知道,什么叫劳逸结合,裕王的那种工作模式,简直就是海外度假,走哪里吃哪里,到哪里,玩哪里。

“可能是苏伊士铁路修筑的经验吧,苏伊士铁路就在沙漠戈壁上。”李昭誉想起了自己去欧洲时,经过的苏伊士运河,旁边就是铁路。

李昭瑢微微摇头,他知道和那个没有关系,早年他就在帝国档案馆里调阅过资料,在发现没有后,直接打电报让中廷的人询问当年参与苏伊士铁路建设的工程师,甚至连海外事务部的部长赵铭德,都被惊动了。

结果证明,风沙问题在苏伊士铁路修筑中,不是问题。其实修筑之中,苏伊士铁路公司就发现沙子会埋枕木和路基,但是没关系,直接安排工人铲除就行了,毕竟那条铁路也不长,后来铁路建成之后,当时的西奈帕夏直接征埃及的徭役,让其参与护路除沙的工作,一毛钱都不给,反倒是把从铁路公司要到的护路费给拿走了。

而苏伊士铁路风沙问题最终也得以解决,那是因为这个计划早期规划的就很科学。挖运河前先修铁路,修铁路前先修的公路,修公路前先挖的灌渠,挖灌渠前,以水井为依托的安置点就已经建起来了。

因为有灌渠引来了尼罗河的水,所以苏伊士铁路沿线可以借此种植各类植物,从防风带到灌木从,再到发展起来的农田,这些设施就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王兄此前说,年底肯定回京,那是否要等这里的工作完成呢?”李昭誉问道。

李昭瑢笑了笑:“不会,这只是一个小片试验区,暂时还说明不了什么,我还要申请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广泛的实验,尤其是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实验,毕竟各地的风速、沙质都是不同的。仅仅是为了资金的问题,也要回京一趟,在这方面,我这个英王的身份还是很管用的。”

“如此就好,父亲在西津和欧洲时总是惦念你,他此次回京,此后就不再出过主持外务了,人也会清闲下来。到时候你们可以好好聊聊。”

李昭瑢也是感慨说:“从小就听人说,叔父贪图安乐享受,这一晃二十多年,叔父大半日子实在海外渡过的,日后当真可以清闲一二了。”

这个时候,李永忠提着一壶水送来,李昭瑢倒了两杯,给远处的妻子送去,李昭誉问:“打听到了吗?”

李永忠笑了笑:“没有,这里的人说的都一样,英王在这里工作和王妃和和美美,从未红过脸。”

李昭誉让李永忠打听的是兄长夫妻吵架的事,昨晚吃完饭歇息的时候,李昭誉就听到二人吵架。但见李永忠如此说,也就不过问了。

他在水利所呆了两天,要走的时候,白歌亲自下厨李昭誉送行,期间吃着饭,白歌问:“昭誉,有一件事,你能不能帮帮昭瑢。”

“你不要听她胡说,吃了饭,我让人送你们去轮台。”李昭瑢连连阻拦。

白歌说:“为什么不能说,昭誉又不是别人。”

最终,在白歌的坚持下,还是说了出来,原来李昭瑢年底回京只是走一趟,因为还有喀什的项目,明年还要回来,而李昭瑢一直担心在京城的母亲,希望可以把她一起接来生活。

李昭誉闻言,开始认真考虑。其实对于英王太妃的事,他也不清楚,只是从小就知道,这位太妃很少出门,与皇室中的女眷来往不多。早些年都以为是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但后来慢慢的才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宫里从未给她下过禁足令,但太妃也从未出宫过,而李昭誉的印象里,无论是祖父还是自己的父亲,都这位太妃评价不高,他甚至还听父亲提醒母亲,少与她来往。

别说李昭誉,就连李昭瑢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记得,刚到申京时,母亲教育他要隐忍,要学会隐藏伪装,这些被裕王知道后,李昭瑢就被带裕王府和宫中各自住了一段时间,自此之后,母亲就再未有过类似的话。

“王兄,这件事你问过父王没有?”李昭誉终究还是问道。

李昭瑢摇摇头:“我们都是电报来往,这种事不好在电报里说。”

“你若方便,我们准备写一封信,请你代为转送王叔。”白歌抢着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在我看来,这件事应该问题不大。”

“怎么说?”

李昭誉说:“太妃的事既然瞒着我们年轻一辈,就说明肯定有不好言说的,但既然只是瞒着,那就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大事。而伯父是天子,心胸最是宽广,这些年过去了,就算有事,应该也能释怀了。更不要说王兄你了,有你在,有什么不好说的吗?”

“我,我有什么资格呢?”

李昭誉认真的问:“王兄不觉得,你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