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

七海扬明 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

李昭瑢直接愣住了,虽然他毕业之后,为轮台百姓修筑了桑格尔湖,造福一方,但他是不认为能把伟大一词,加在自己的身上,毕竟他出身于皇室。

与自己的祖父、父亲和叔伯那丰功伟绩相比,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小事。而仅仅从桑格尔湖工程的困难程度来看,也称不上伟大。

李昭瑢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学长,在哈密主持一项水利工程,缺少资金,当地民情复杂,每每需要赤膊上阵,时刻受到一些人的威胁,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才完成了那工程,其规模连桑格尔湖的一半都没有,那个离开校园时,意气风发的青年,再见时头发白了一半。

李昭瑢觉得,他的学长可以用伟大来形容。而自己呢,桑格尔湖工程的资金,仅仅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因为进行工程,牧民要改变放牧地点,要来闹事,一个电报到申京,轮台绥靖将军府立刻派了三百骑兵来维护秩序。

当人力不够的时候,甚至轮台绥靖将军连军队都调遣来,为了抽水筑坝,参赞衙门甚至直接把过冬用的煤炭调来。

虽然在本地没有露背景,但李昭瑢知道,因为自己的关系,理藩院每隔半个月就会询问桑格尔湖工程的状态,让这个工程成为本地官方一等一的大事,直接促进了其顺利完成。

两相一对比,李昭瑢并不觉得自己伟大。

听了李昭瑢的解释,李昭誉摇摇头:“不,在我看来,王兄就是一个伟大的人。历朝历代,宗室子弟直接关乎着皇室的形象。前明把宗室当猪来养,本朝并没有,祖父鼓励我们为国家做贡献,伯父也愿意给我们这个机会。

可实际上,从父亲到我们,两代皇室子弟,出类拔萃的都在政界,诸如荣王一系几个郡王,无一不是混吃等死之辈。

王兄只一人,尚不觉得怎么样,但我们裕王府可是有八个弟兄呀。

而王兄做了自己喜欢的事,而且做出了成绩,更是以无私无我的心来做的,堪称帝国皇室乃至勋贵阶层的楷模呀,可以说,帝国勋贵,都该向王兄学习才是。”

李昭瑢笑了笑,他只是自认为自己没有丢父祖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

白歌却是问道:“昭誉,你说的这些和我们求你的事有关系吗?”

李昭誉点点头:“当然有关系,在我看来,你们要把太妃带在身边孝敬,这是正常的事,我不认为伯父会阻止,但以我对皇上的了解,假如你提出这个要求,他肯定会和你进行交易。”

“交易?”李昭瑢自语说道,当初他执意要来西疆工作的时候,就答应了皇帝,绝不泄露自己皇室子弟的身份,绝不参与本地的民族和宗教活动。以此类推的话,皇帝肯定会要求自己做些什么,才会同意自己带母亲在身边奉养。

“是的,交易。而王兄最大的价值就是你的形象,你的身份加上你所做的事情,所处的恶劣环境,老天爷可以作证,实在太具备政治宣传的意义了。皇上肯定想把你树立成帝国贵族的典型,但显然,王兄似乎甘于平凡,所以,这就需要交易。

那么难题就在你这里了,你是想要现在平凡而充实的生活,还是尽自己的孝道呢?”李昭誉问道。

李昭瑢明白了,或许李昭誉说的这些全都是凭空而来的猜测,但也完全可以把这当成一个建议,与皇帝进行一次交换。只不过,一想到自己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他就有些无奈,这意味着原有的生活都会被打乱,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日后要面临的不仅是皇室的规矩约束还有媒体的骚扰。

“还是让我想想吧。”李昭瑢说道。

李昭誉笑了:“想什么呢,用父王的话来说,小孩子才会去选,成年人会说我都要!鱼和熊掌兼得,才是最大的美事,不是吗?”

“你们裕王府的人,都这么贪心吗?”白歌忍不住抱怨到。

李昭誉说:“不贪不足以成事。”

“好吧,你说,怎么鱼和熊掌兼得?”

“简单。你现在是一个水利工程师,回了京城,配合皇上进行一轮宣传,配合着皇上表演就是了。然后,你就可以孝顺太妃了。自此之后,全世界都会知道帝国的英王殿下是一个深入基层,不怕艰辛的好王爷。而你曾经的同事,就都知道你李瑢就是帝国英王李昭瑢。

此后,你回到这个地方,一切就变了。曾经和你开玩笑的朋友不敢靠近你,曾经给你难堪的家伙会度日如年,寻机离开,你的上司会在你面前谨小慎微,你的下属会如履薄冰........。”

白歌笑着说:“昭誉好像很有体会呀。”

“我和昭承弟都经历过。”李昭誉说,他继续说道:“与其在旧体系呢无所适从,不如换个地方,索性离开,你再改个名字,换个行业,比如进入铁路行业,继续研究你治沙防风。周围又全都是陌生人,这不就两全其美吗。”李昭誉说。

李昭瑢由此意动了,心想确实可行,李昭誉微笑说:“给王兄两个建议。第一,给太妃多做做工作,毕竟太妃出身高贵,不知道如何过普通人的生活,她别露馅了。第二嘛,蓄起胡子吧,改行之后再剃了。当热度过去,人们也记不住那个为蓄着胡子的英王殿下。”

“我会考虑的。”李昭瑢在听完后,点点头说道。

半个月后。

李昭誉骑在马上,在戈壁滩上赶路,他吃着从吐鲁番买来的干果、果脯,只觉得嘴里发腻,就喝了一口凉水,润了润喉咙,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兄弟,快赶几步,到了甜水井村,咱们就能喝热茶了。”一旁骆驼上的汉子似乎看得出他的窘迫,笑呵呵的说道。

自轮台出发,李昭誉一行加入了一支车马队中,这是一个商社的车队,专门行走在轮台、吐鲁番到哈密之间,之所以与这个商队合伙,一来是为了不迷路,二来也是为了吃住方便,毕竟人家才是熟门熟路的。

而过了吐鲁番,也只是为了吃住方便了,因为吐鲁番到哈密的这条路是不会迷路的,沿着一条铁路走就是了。这条铁路修筑于十几年前,却也只是运营了八年,就因为风沙埋路,维护成本太高,而运营不下去,就此荒废,但路基和路边设施仍在。

“把式,前面似乎有人啊。”一个商队的管事指着前面说道。

李昭誉用手遮了遮额头,也随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路基之上躺在一个人,就在五六十米开外,正虚弱的挥舞着手,口中喊着什么。

“小心些,怕是马匪放的哨子。”那汉子提醒道。

李昭誉问:“现在还有马匪吗?”

“马匪倒是少见了,可这大戈壁上,有些黑心的小商队若是起了歹心,也是恶的很。”汉子回答说。

李昭誉用望远镜看了看说:“我瞧着不像是马匪,那家伙戴着眼镜,马匪有戴眼镜的吗?”

说着,李昭誉招呼侍从去看,李永忠亲自带人过去看了一眼,骑马在周围转了一圈,回来说道:“就是个迷路的倒霉蛋。”

李昭誉骑马过去,看到这人一脸沙尘,嘴唇干的已经爆皮,此时正吨吨吨的把水壶里的水都喝了下去,李永忠问:“你多久没吃东西了?”

“三天,不,要有四天了。”

李永忠点点头,找来一个碗,把一些随身携带的点心放里面碾碎,然后倒进去水,形成一碗糊糊,递给了那人说道:“你先喝了这个,你太久没吃东西,骤然吃太多太硬的,对肠胃不好。”

那人稀里哗啦的全吃了,然后被人搭在了装满棉布的马车上,用亚麻布盖住,一路跟随前进,到了甜水井村的大车店,歇息了一会,吃了东西,这人才说清了自己的遭遇。

他也是从轮台来的,顺着铁路走,没成想还是走错了路,铁路到了尽头,却还是没一个村落,又是又往回走。

“你那是向巴里坤走去了,中间的岔路是往巴里坤的,就修了路基,没有铁道。当年没完工,路就废了。”商队的管事道出了其中关节。

“多谢诸位兄台相助,我叫谌乾生......。”年轻人对所有人表示了感激。

“谌乾生,您是庆同先生吧。”李昭誉原本没放在心上,忽然听到这个名字,当即问道。

谌乾生闻言微微点头,看了看李昭誉,感觉不认识,说:“您认识我。”

“我看过您的书啊。”李昭誉立刻回屋去找,不多时带着那本《河中绥靖区农村经济调查》赶回来,说道:“这是您写的,对吗?”

谌乾生看了看那书,微微点头,说道:“这确实是我的拙作,但是.....这位兄台,看盗版不提倡啊。”

“对不住.......。”李昭誉立刻感觉万分的尴尬。

他从西津带来的书很多,都是从西津的几所大学里借来的,借到手之后,他安排人按照书单在西津的书店购买,但凡是买到的,就把借来的书还回去,买不到的,就只能带走借的书,看完再送回去,这本谌乾生的书,就是属于前者,但他也没想到,侍从从西津买的竟然是盗版书。

“也罢,到底是你救了我......而且,像这样的书,也没几个人愿意看的。”谌乾生无奈说道。

有了谌乾生,李昭誉一路上有了一个说话的同伴,前往哈密的道路就没有那么寂寞了。而二人最大的话题依旧是河中绥靖区,只不过,谌乾生比李昭誉先行一步,还是在报纸上知道河中绥靖区要与外国洽谈棉花农场的事宜。

但很显然的是,二人根本就聊不到一块去。

李昭誉看了谌乾生的书,以及于此相关的书籍,他对河中绥靖区的农村经济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结合在河中绥靖区实地考察看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河中绥靖区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

但显然这不是谌乾生的初衷,谌乾生三年前前往河中绥靖区考察,是为了揭露河中绥靖区的农民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由官僚阶层压迫,旧贵族的压迫和大资本家农场主的压迫。

一个人着眼于经济发展,一个人立足于阶级斗争。那便是你和他说城门楼子,他跟你扯热炕头子,二人怎么能聊到一块去。

但争吵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聊天方式,两个人一个骑着马,一个坐着车。各自背着水壶,嗑着瓜子,一路走,一路吵,谁也说服不了谁。

商社里的人呢可没见过这种西洋景,只是觉得好奇,不少人都跟着听,却也只是听个稀奇,唯有商社的把式,一路听一路笑,乐此不疲。

“老徐,我们两个吵,你就跟着听,你是喜欢听,还是有什么意思?”再歇息的时候,李昭誉问向商社的把式徐大川。

徐大川笑了笑:“你们两个都是读过书,有见识的。说出的话都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我听呢,也就听个新鲜,这不还比吃花生米还下酒咧。”

谌乾生问:“那你听明白了吗?”

徐大川当即说:“明白啊。”

“行,那你说说我们吵的是什么?”

徐大川说:“李誉小兄弟的意思是,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口袋里多赚些钱。谌兄弟的意思呢,就是别让我们站起来,直起腰,别受有钱人和权贵欺负。对吧,是这么个意思吧?”

谌乾生和李昭誉相互看了一眼,都是点头:“深刻呀,你说的还真对?那你说,我们两个谁说的对?”

“都对,都对......。”徐大川开始和稀泥了。

“你这和稀泥可不对啊。”

徐大川笑嘻嘻的说:“可不就是都对嘛,谁都想挣钱,谁也都想不弯腰,最我们来说,最好就是站着,把钱挣了!”

“还是和稀泥呀。”李昭誉摆摆手。

徐大川叹气说:“人不都这样嘛,当了凡人想成仙,坐在地上想上天。我似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在甘肃给人当佃农,饿啊,那个时候,要是能减少半成租子,别说弯腰,给地主老爷下跪都成。可现在赚了钱了,就不想给人弯腰咯。

不过,听你们扯了一路,我还是觉得,李誉兄弟说的更合乎咱们老百姓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