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五九 江川

七海扬明 章四五九 江川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五九 江川

白乐缓缓点头,跟着侍从官去了二公子的府邸,这二公子的府邸原是开国公爵的府邸,占地面积极大,后因为绝嗣,府邸被收了上来, 李昭承成婚后,被皇帝赐予其为宅邸,并且并了旁边的一些建筑,规格已经不下于亲王府了。

进入府中,李昭承已经得到消息,倒也没有和白乐多客套, 直接把实情告知了他。

皇帝让白乐劝英王妃收心, 不要总是和英王一起出远门工作, 其实只是一个说辞,实际是要他劝说英王妃安分守己,不要异想天开。

自李君度前往印度建国,英王这一支正式落入其次子李昭瑢这一脉,李昭瑢没有参与政治,而是在农业和水利两个领域有了不小的建树,是帝国不从政、参军贵族的典范。

除了在京时英王夫妇参与一些礼仪性质的活动和宗亲活动,其余时间多在外地工作,西疆、甘肃和内疆都留下了二人的足迹,主要参与的就是水利工程。而英王夫妇虽然工作繁忙,日子倒也过的很幸福,生育了多个子女,英王这一脉,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可或许是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把亲王身份带来的事宜当成了累赘,英王妃有了脱离宗室的想法,当然, 她不可能说服丈夫去了亲王封号, 而是把主意打在了下一代身上。

这主要是宗室成员, 因为身份缘故,在择业、成婚等关乎人生命运的大事上,选择余地很小,爱子心切的英王妃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受各类规矩限制。

英王妃选择的办法是冷应对,帝国的所有贵族,分为宗室、内藩和外藩,其分别受宗人府、中廷的爵禄司和理藩院的验封司管理,而所有的贵族都有一整套的规矩来安排其生活。

一般,当贵族子弟六岁的时候,就可以请封了,但除了亲自在申京请封之外,其余的都只是一个态度。请封就意味着,这位贵族想要让自己的这个孩子参与政治或者从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被送到申京或者北京的学校去读书。

而英王夫妇没有为自己的孩子请封,而是一直跟随二人,他们工作在哪里,孩子就在哪里读书。

按照规矩,当贵族子弟十六岁的时候, 就要再度请封,如果此时该贵族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被封为世子,将来继承其爵位,至于是降等袭爵,还是维持原爵位,就看本人的表现。

而一旦成为世子,就要进入禁军中服役。当然,大部分贵族家里子嗣繁盛,而帝国也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任何年龄到十六岁之后的贵族男子,都会被封为公子,这是一个贵族身份,获得进入禁军服役或者考入军事学校学习的机会。

理论上,一个贵族会有三个儿子获得封爵,若三个儿子都没有明显贡献,那么一个降一等袭爵,两个降二等袭爵。

而如果不为孩子请封,就自动视为放弃贵族身份,好处则是可以自己择业。

英王府长子已经十五岁了,都没有请封,而英王妃在妯里之间表达了想要孩子们脱离贵族身份的想法。

若平时,皇帝并不会苛责,毕竟英王不只一个儿子,或许长子不被看好,等其他儿子长大也是可以的,反正英王就一位王妃,全都是嫡子。

但这一次不同,皇帝迫切的需要英王夫妇表明态度,那就是将来必然有一个孩子继承英王爵位。

原因其实很简单,原来裕王府五公子李昭宁已经过继到了英王一脉,算作英王的弟弟,这就意味着,如果李昭瑢不选一个儿子继承英王爵位,那理论上这个爵位会传到李昭宁的手中,这可与李昭宁单独继承新华王国,与帝国牵扯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英王坚持不请封,总不能在他百年之后,从印度找一个连汉语都不说,用左手擦屁股右手吃饭的家伙来当英王吧。

虽然英王也是混血,但却是国族与叶尔羌畏兀尔族的混血,这两族都是帝国民族。而印度的那些家伙呢,可就不好说了,李君度的后宫就是政治联姻的舞台,各种民族各种信仰的家伙都有。

而找白乐去当说客,一来是皇帝不想和英王夫妇搞的太僵,总不能皇帝或裕王这个长辈去求吧。另外一点就是白乐去,那是对症下药。

白乐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除了他本人的能力确实不俗之外,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如果英王夫妇不能给皇帝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白乐日后在中枢可不好混,这对于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的白乐可是难以接受的。

李昭承只是向白乐通报的情况,至于白乐如何去劝说,他就没有涉及了,或许这就是皇室的态度,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而白乐也敏锐的发现,这位二公子的桉头摆着很多资料,显然他协助父亲处理宗人府的事已经很长时间了。

日本京都。

京都的街道熙熙攘攘,正是一天中商业最兴的时候,而在繁忙的街道上,一群孩子叫着唱着,对着一群人起哄,而这几个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的热闹,这让人群里的阿德里安很是苦恼。

阿德里安是一位法国商人,他知道,这里的市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而且是一个长相与其他外国人完全不同的外国人,不光他,还有他的黑人奴仆、荷兰籍的妻子以及他的英国朋友约翰。

“这里的纺织品价格相当便宜,尤其是丝织品,看来传言中的没错,日本在丝织品上确实有独到的建树。”约翰说道,见阿德里安窘迫的护卫着自己的妻子,约翰说道:“不要担心,这些人只是好奇,他们不会怎么样的,日本人普遍胆小,在这里,擅自对我们动手是重罪。

两年前,在长崎,英国大使的钱袋被一个小偷盗走,就被当地的官员砍断了手,要知道,里面只有四个便士而已。”

约翰也是第一次来,而在京都,能遇到了一个白人面孔的人实在太难了,因此他与阿德里安很顺利的成为朋友。

二人进入了一家丝绸店,这家店铺规模很大,而店内的伙计大声呵斥,把门外的人赶走了。约翰指着店铺上绘制的一个纹路,说道:“这代表以为尊贵的领主,所以这里的店员很霸道。”

因为有店员帮助,一行人得以安生一段时间,而阿德里安的妻子已经带着翻译,询问各种纺织品的价格。

阿德里安是做纺织品生意的,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日本,而约翰这个英国人则是做煤炭生意的,阿德里安前来京都,是因为对日本不熟悉,还以为京都是日本首都,就像巴黎在法国的地位一样,一定是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

结果恰恰相反,现在的京都连前五的城市都算不上,远远没有长崎繁华,更没有长崎那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以及平和的环境,至少在长崎,走在路上的外国人是不会被人当怪物围观的。

约翰也参与讨论之中,看起来他有些动心,似乎也想在这种生意上插一手。

虽然京都的丝织品也相当便宜,但阿德里安还是发现,其价格与长崎相比没有竞争力,毕竟本地没有像样的纺织工业,而位于内陆的京都,在参与国际贸易这方面,与临海的城市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所以,阿德里安只是为妻子买了一些喜欢的东西,就与约翰一起离开了。在京都呆多久的问题上,约翰与阿德里安是有分歧的,约翰有旅游的心情,而阿德里安却完全就是来做生意的,既然生意不行,那索性就要去买火车票,前往界港,然后去江户或者长崎。

“亲爱的阿德里安,你绝对错过了很多的好事,真不想你就这么走了。”约翰选择为阿德里安送行,一行人来到了火车站,在马车上,约翰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个时候,忽然停下的马车,让约翰一头扎到了阿德里安妻子的怀里,这种失仪的行为,让约翰非常恼怒。

“蠢货,你连驾车都不会了吗?”阿德里安怒骂自己的黑人仆役。

“主人,有一些情况。”

听到黑人仆役这么说,阿德里安从马车上探出脑袋,发现前往火车站的路,被一群人堵住了,这是一支规模很大的仪仗队,至少有三十名骑兵护卫,每个人都穿着传统的日本盔甲,挺着长枪,枪缨如同血般挥洒,而在其身后,还跟随着很多人,有官员打扮的,有身着礼服的,还有记者,更多的则是看热闹的百姓。

一面大旗高举着,上面是一道船纹,而越来越多的京都市民用来,发出欢呼之声。

“这肯定是大人物。”约翰喃喃说道。

实际上,并非是什么大人物,只是日本的尹豆代官,江川良秀。

代官是德川幕府官职中的一种,在第五代将军改革中,日本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代官其实就相当于县令。按理来说,代官没有这么大的威势,但这位江川良秀可不一般,他被日本《皇国报》称之为大和豪雄,海中蛟龙。

要知道,江川良秀可是幕府名下代官,得到《皇国报》的赞誉,而且是如此高的赞誉,都是因为他做出的功绩。

江川良秀是旗本武士出身,其父亲追随五代将军参与了第二次日本内战,积功成为了尹豆代官,在早期,代官多是由功臣或贵族出任,但陆陆续续交给了职业官僚。

按理说,江川良秀是不可能继承父亲的官职的,但江川良秀非常不凡,其少年时代就游历长崎还曾去过帝国,对航海最为喜好,长大就加入了德川幕府建立的江户制械所,参与建造了德川幕府第一艘蒸汽动力巡船,江川良秀早期在德川幕府的水军服役,在小笠原事件中表现不俗,为人所熟知。

小笠原群岛位于日本江户以南一千多公里,现为日本控制,但在七年前,因为其归属问题,一度引发了中、日、荷、西四国的争端,这次事件被日本称之为小笠原事件。

七年前,一位受英国荷兰两国资助的荷兰探险船,从长崎出发,深入太平洋进行探险,目的与很多日本探险家一样,寻找新的殖民地。

这艘船发现了无人岛小笠原群岛,立刻宣布这是英荷共有殖民地,并且向日本、帝国两方通告,这是国际惯例,因为大洋上有太多的无人岛,按照惯例,谁先发现就属于谁,因此每当发现新岛屿,就会立刻通报,并且记录在桉。

但荷兰船长很快得到回应,日本与帝国两国都表示小笠原群岛属于本国。

日本提供了很多证据,早在1593年,信浓的小笠原氏就发现了这里,因此得以命名。

尔后,还有岛谷左卫门的勘探报告,而1670年,有七个人遭遇风暴,漂流到小笠原,在回来后,向幕府报告了。五年后,德川幕府将之列入版图,设立石碑,划定岛界,甚至还计划移民到那里。

而荷兰人则以德川幕府没有签署海洋条约,因此不承认其对小笠原的拥有权。

但帝国很快就加入进来,因为太平洋被帝国视为内湖,绝对不允许英国荷兰在这里获得殖民地的,哪怕是一个小岛都不行。

只不过帝国拿出的发现小笠原的记录,都是1670年之后的,好在,帝国拿出了《巴拿马条约》,这是帝国与西班牙签订的一个条约,条约规定了西班牙人在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方向拥有的岛屿,除此之外,太平洋上一切岛屿都属于帝国。

而1543年,西班牙的航海家维拉罗博斯,就发现了小笠原群岛中的母岛。由此,帝国认为,这群岛属于帝国。

只不过,日本并不承认,原因很简单,因为技术原因,西班牙航海家的只是在航海日志上提到了母岛,根本没有留下坐标,毕竟那个时候,不能测算纬度,只能测算经度,也不存在留下坐标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