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

七海扬明 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

注:上一章错误,应该是只能测算纬度,不能测算经度。

测算经度是李明勋带给这个世界的礼物,而如果没有他,人类制造出能测算经度的航海钟,还需再等近一个世纪, 也就是1735年才能做到。

要知道,这是在英国以一个船长二百年的薪水重赏之下,能工巧匠用近三十年才做到的事情。为的就是让1707年的悲剧不再发生,在原本历史上,英国一支舰队在地中海击败了法国舰队,返航之时, 遭遇了连续十二天的大雾,误入暗礁群中, 导致了1600人的死亡。

因此,日本不承认小笠原群岛属于帝国。

但帝国一度派遣军舰和海岸警卫队船只前往小笠原群岛,实行实际占领,驱逐西方殖民者。只不过,在此之前,日本方面已经行动。

江川良秀在江户制械所得到了消息,年轻气盛的他立刻带上四十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偷了一艘日本水军在制械所维修的蒸汽辅助动力帆船,出发前往了小笠原群岛。

事实证明,这是极为大胆的,这支并不专业的航海队伍获得了老天爷的卷顾,一路都没有遇到风暴和恶劣天气,抵达小笠原群岛的江川良秀,用一场偷袭控制了荷兰探险船,然后上岸把所有的西方水手全部俘虏。

然后强迫这些西方水手修筑房屋,开垦农田,奴役其一年时间, 才让这些家伙乘船离开。

在西方水手乘船离开后, 立刻通过英荷驻申京的大使馆向日本方面发出了抗议, 并且要求赔偿,甚至还发出了武力威胁,毕竟彼时的荷兰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二大海军。

当时的德川幕府处于六代将军的控制之下,对外非常软弱,且对外不够了解,在接到英荷的抗议之后,一度要宣布江川良秀是叛逆,并且想要提供赔偿,是《皇国报》拯救了江川良秀。

德川幕府还未拿出处理决定,《皇国报》就把江川良秀的事迹报道了出来,将江川良秀描绘成一个保护日本领土,与英荷鬼畜血战到底的英雄。而其实,《皇国报》在报道的时候,也只是从一个荷兰水手那里得到了一些半真半假的消息,江川良秀受限于技术和人力因素,无法与国内取得联络。

因为他那些同道,经历了战斗、垦荒之后, 受伤病和气候影响,仅仅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根本操控不了那艘船回国,释放荷兰人,也是因为粮食不够吃了。

在《皇国报》的包装宣传下,江川良秀已经成为了民族英雄,德川幕府骑虎难下,才开始维护小笠原群岛的主权,而《皇国报》更是筹措了两艘船和二百多志愿者,直接前往小笠原群岛支援,至此日本获得了小笠原群岛的控制权。

自此之后,就是日本与帝国就主权问题进行交涉,这一场交涉持续了四年时间,一直就没有给出结果。帝国坚持小笠原群岛是西班现的,帝国则因为西班牙的转让成为了这片岛屿的主人。

但日本并不承认,因为这其中的关系很混乱,日本没有签署《海洋公约》,而《巴拿马条约》则签订在《海洋公约》之前,而《海洋公约》只是规定了新发现岛屿或者大陆,归新发现者所有,并未说明这公约对之前的那些探索发现有效力。

所以双方各说各话,而日本却对小笠原群岛实现实际控制已经事实。

江川良秀本人在小笠原群岛坚守了五年之久,而其早早成为了日本的英雄,让幕府非常满意的是,江川良秀不仅是一个爱国者,还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忠诚的品质,江川良秀对幕府将军拥有无限的忠诚。

以至于在《皇国报》等报纸采访他的时候,他都把小笠原群岛的功劳归功于德川幕府的先知先觉和英明领导,而他只是尽了一个武士兵应有的本分,这些言语极大对维护幕府形象至关重要,因为江川良秀回来之后,立刻就继承了其父亲的尹豆代官职,而小笠原群岛就划归到了尹豆的辖地。

而德川吉宗对江川良秀也很看重,极大的提高了其爵位。

日本第五代和第六代将军改革之后,封建领主失去了世袭领地,而武士却作为特权阶层保留下来,其地位无限接近于明朝时的士绅,武士垄断了德川幕府辖地的所有官职,拥有大量土地,而一些对德川幕府做出巨大贡献的武士还拥有非凡的地位。

这种地位,并非以公侯伯子男这类爵位确定下来,而是以品级确定,所谓品级,就是相当于多少石大名,这主要是和西部大名们媲美,比如江川良秀,这次出现在京都,其仪仗就是按照三十万石大名的排场来做的,三十万石,在西部大名联盟里,也可以排到前十。

江川良秀在界港到京都的路上,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这是这位民族英雄第一次出现在京都,因此很多人慕名而来,各界百姓都想要瞻仰其英姿,倒是约翰和阿德里安这两个外国人,不知江川良秀是何人。

“嘿,是个贵族,阿德里安先生,您快看,日本的贵族也是那么矮小。”约翰从窗户里钻出脑袋,对着阿德里安及其夫人高声呼叫,他知道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所以分外的嚣张。

而阿德里安却发现了不对,这支规模庞大的仪仗队不断向自己这里靠近,而两旁的人,不论男女,全都跪下,路上的行人自动跪到两边,而车马也统统避让开来。

“卡鲁,我们也避让吧。”阿德里安是一个谨慎的人,虽然他不认为日本的贵族有什么了不起,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他还是清楚的。在他的命令下,黑人仆役驾车向着道路一边的胡同里驶去。

汪汪汪。

胡同里的一条黄狗挡住了阿德里安马车的去路,卡鲁抽打马屁,那匹日本矮马却因为黄狗的疯吼而不敢再前进,也就是耽误了这点功夫,导致阿德里安的马车大半露在外面,竟然是比不避让还要堵住的面积大。

“嘿,你们为什么不避让,里面的人为什么不下车跪拜?”两个手持木棍的男人走来过来,敲打着车厢,这是维持秩序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下车,我在申京那么多年,哪怕遇到中国的皇族,都只需要脱帽致意即可,为什么要给你们这群野蛮人下车跪拜。”约翰与阿德里安不同,他可不管什么,当即说道。

翻译把他的话说出去,阿德里安大骇,连忙捂住了翻译的嘴,但日本人仍然从只言片语中知道了约翰叫嚷着什么。

“滚下啦!”日本士兵怒道,直接从马车门伸手抓人,随着一声女人的惨叫,竟然把阿德里安的夫人拽了出来。

阿德里安脾气再好,再不想惹事,见到妻子被殴打,也是管不住了,直接抱起日本士兵摔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护卫队也发现了被挡住的道路,看到有外国人与本国士兵打架,纷纷过来帮忙,而阿德里安身材高大,在日本人面前犹如铁塔一般。约翰更是有过从军经历,而阿德里安的黑人仆役卡鲁则是西非部落出身的武士,过来的四个仪仗队护卫也被打倒在地。

仪仗队里的江川良秀看到前面混乱,立刻下了马车,他是奉德川吉宗的命令来朝见天皇的,所谓朝见,其实就是出风头,他可不想在京都出什么事,因此赶到了事发地,看到一群外国人被围住,江川良秀立刻喝止。

“外国人,是英荷鬼畜!”

“打死他们。”

“敢在京都闹事,打他们。”围观的日本人发出了一阵阵的咆孝声。

“不要这样,天皇陛下的京都,难道要以多欺少吗?我大和民族,最为宽容仁慈,我江川良秀,崇尚公平正义,若这些洋夷做不法的事,我当惩罚,若没有,也要保护外国商民。是非如何,且让我来辨过。”江川良秀大声宣讲,所有人都寂静下来,他已经有了这样的威望。

待安静之后,江川良秀走到阿德里安面前,问道:“你们可会说日语?”

“大人,小人是翻译。”翻译捂着脑袋,从马车下钻出来,怯懦说道。

“很好,他们为什么与官家的人殴斗在一起?”江川良秀问道。

“这是一个误会。”翻译用日语说道。

当护卫可不会给他这么机会说道:“江川大人,这些鬼畜拒不为您的仪仗让路,还不下车参拜,是对我国礼法的极大侮辱。”

“这里不是江户,你休要胡言乱语。”江川良秀说道。

在日本,面对大名的仪仗,所有平民都要跪拜,也要避让。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在西部的城市和港口,已经没有这等事了,因为有太多外国人出入,尤其是中国人往来很多,在国内面对本国贵族都不需要跪拜,自然也不会跪拜一个日本土着。

随着日本要求各国把大使馆定在京都,京都也改了规矩,允许外国人不用跪拜。

“你们是外国人,不用跪拜。但为什么堵住道路。”江川良秀问向约翰等人。

此时的约翰已经被打的满头是血,捂着脑袋愤愤不平,而阿德里安更惨,整个人靠在妻子怀里,全无动静,是被刚才一个人用木棍敲了后脑,已经晕了。因此,翻译只能把话告知约翰,约翰听了之后,愤愤不平的说道:“你说我们为什么堵住道路,因为我们的马车被一条恶狗给挡住了。”

翻译把话说了出来,江川良秀顿时脸色大变,显然,他不知道这辆马车真的被一条黄狗挡住过,而刚才一阵殴斗,黄狗早就被拿着棍子的士兵吓跑了。

很显然的是,江川良秀把自己代入了恶犬的角色之中,他的手握住刀柄,用怒意十足的语气说道:“你再说一遍。”

翻译只能再问一遍,如实又复述了一遍。

“什么恶狗!”

“一条日本的恶狗,黄狗!”约翰堂而皇之的回答。

江川良秀听完这话,大吼一声:“鬼畜该死!”

话音未落,武士刀出鞘,直接把约翰的脑袋砍飞了出去,继而把卡鲁和两个随从杀死在当场。

“杀的好!”现在的日本人都听到了翻译的话,眼见嚣张的白人鬼畜被砍死,众人纷纷欢呼起来。

在后来,这场因为一个误会而产生的杀戮事件被称之为京都事件,在这场事件里,只有阿德里安夫妇和翻译三个人活了下来,阿德里安是因为早前就被打晕,日本人以为他一早就被打死了,而阿德里安的妻子则因为是女人躲过一劫。

江川良秀杀完人后,继续前去朝见天皇,而约翰及几个随从的尸体则被日本人扛着游街,他们的马车更是被一把火烧掉了,但这件事可没有完,一场外交风暴在接下里的三个月里被点燃,而由此引发了第三次日本内战,却是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申京。

还在睡梦中的白乐被紧急召入了宫中,一路上,他都非常忐忑,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君,是白乐从未有过的经历。唯一让他庆幸的是,在这段时间,他已经说服了英王妃,不再坚持脱离宗室,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十六岁后,自己的意志,绝对是否接受爵位。

而最大的让步就是,英王府两个年幼的公子留在申京上学,而不再随英王夫妇在外求学了。耳濡目染之下,这两个孩子更容易对政治产生兴趣。

“白乐,吃了吗?”尚未抵达御书房,就碰到了裕王,白乐长出一口气。

英王素来与裕王交好,当初白乐能从广南大使一跃成为驻日大使,也是裕王的擢拔,白乐见到李君威,可以提前通气。

“没有。”

“那正好,我们一起吃些,皇上六点才会起床,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李君威看了一眼怀表,才四点多一点。

“不是皇上召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