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九 北海据点

七海扬明 章二九 北海据点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九 北海据点

听了阿九的话,一群老爷们讨论起来,那老者拉过一个和二丫年纪相仿的女孩,对吴阿九说到:“他姑爷,我听说你在东番也是管事的,手下定然有不少没成亲的小伙子,俺家这丫头和二丫一起长大的,您看能不能帮我给她找个婆家,去了东番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吴阿九还未表态,却被身边二丫拉住,二丫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吴阿九脸色变了,原来这女孩与二丫不同,原本嫁过人,还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这类情况在战乱年代极为正常,但是不正常在,这位二丫族内的长者却企图把那女孩儿当成黄花闺女求婚,便是坑蒙拐骗。

“老爷子,阿九手下确实有几十号人,也有七八个学徒,但社团有规矩,禁止包办买卖旁人的婚姻,便是阿九有意帮你,也是做不到啊。”吴阿九并未计较那老者的坏心思,将实情说了出来。

那老者脸色微变,故作气恼:“原本我还想跟你们去东番,咱们同族同乡的也好有个照应,你若是不帮这个忙的话,那就罢了吧,本以为按照辈分,你这姑爷还得叫我一声三爷爷,却不是不曾想,连这么个小忙也不愿意帮,看来三爷爷这张脸,不值钱哟。”

吴阿九一脸窘迫,于公来说,他担着为社团移民的重担,于私也不想得罪自家媳妇的娘家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他盘算着自己出钱帮着这老汉安顿到东番去,话没说出口,却被二丫拦住了。

“三爷爷,您老就收敛了往日的神通吧,以前在村里您是长辈,总倚老卖老管同姓的闲事,现在落了难了,脾气咋还不该呢。”二丫站起来,高声说道,她指了指周边那些破衣烂衫的难民,说道:“三爷爷,您愿意在这阎王门前打滚,谁也不拦着您,但是您也看清自己的身份,如今是社团给咱们乡亲一条活路,不是求着咱们去东番。”

“你......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怎么和长辈说话的。”老者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吴阿九把自己的媳妇护在身后,二丫却是不依不饶:“你以为自己是谁啊,有钱的士绅老爷,还是手艺娴熟的大匠,山东像您这类地里刨食儿的人多了,谁稀罕您了,给你面子了,还拿捏架子了,那德性!”

“你且与岳母大人飨食吧,这里自然有我分说。”吴阿九拉扯二丫到了一旁。

回到座位,吴阿九抱拳对众人说道:“各位长辈,阿九知道诸位对东番不甚了解,也不愿意尚未安置就欠下一屁股的债,但正如二丫说的那般,有的是人想去东番,谁不愿意去,也无人拦着,想要好处,要么是有钱的士绅,要么是有手艺的匠人,其余都是按照文书协议办理。”

“去了一趟东番,这女人越发不守妇道了,想来那东番也不是什么良善的地方,不去了,不去了,都散了,散了!”那老者站起来,驱赶周围的人。

吴阿九忽然发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喝道:“三老爷子,你这是作甚!你不去也就罢了,凭什么让大家都不去!”

那老者也是个倔驴性子,昂着脑袋说:“这一家,我是族长,我说不准去,我看谁敢去!”

“你那族长的威风怎么不冲着东虏流贼耍去,就知道欺负同族小辈,我呸!”二丫从一旁的桌子上高声骂道。

吴阿九却是道:“三老爷子,实话告诉你,你不去可以,但是若敢阻挠别人去,哼哼......,别怪社团先礼后兵!”

老者走上前,问:“你能怎么着,这是大明的地界,你还能杀了我不成吗?”

吴阿九坐在凳子上,冷冷一笑:“杀你不敢,但然后这粥厂怕是你莫要再来了。”

“这是巡抚衙门开的粥厂,你们东番人管不着!”老者喝道。

吴阿九道:“这是登莱巡抚的粥厂不错,可是吃的米却是社团的米,实话告诉诸位,登莱巡抚从福建弄来的米吃的差不多了,手里的漕粮仅够军用,如今各个粥厂难民营都指望着我们社团呢,哼,我们社团虽然不是心狠手辣的,但是也不能让人既吃我们的米,又砸社团的锅!”

“姑爷,姑爷,别生气,别生气,三叔,三叔,您坐下,怎么说着说着就吵吵起来了。”二丫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连忙出来做好人。

那老者环视一周,发现周围的同族非但不帮自己的腔,还一个个围着不走,显然还想去东番,他原本也有意去,只是想自抬身价,保住手里的族权罢了,如今却是骑虎难下了。

吴阿九抱拳对众人说道:“诸位都是二丫的亲族,算是阿九的亲戚了,阿九也实话实说,像是这姑娘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说和,社团也有的是法子,你们若是愿意听,我便说与你们听,若是不愿,喝了桌上的粥,就自行离去吧。”

粥棚之中无人动弹,倒是周围许多飨食的人围了过来,大家伙也是看清楚了,吴阿九在省亲团里也是头目,能说会道的,总比自己家那笨嘴拙舌的姑爷说的好,也就聚拢过来。

那老者不再说话,倒是老者的儿媳妇拉着自己闺女的手,说道:“大姑爷,我家闺女命苦,您给指条活路吧。”

吴阿九喝了一口茶,说道:“诸位也应该听说了,我们社团在东番有兵马营头,士卒的待遇比那巡抚老爷的标兵还要高,凡是入伍的士兵,不仅按月拿银,但凡伤退、阵亡和退伍,都有田亩发放,最少也是五十亩良田。”

听了这话,不少人动了心思,一个坐在桌子的男人说道:“大姑爷的意思是,介绍那些军爷给俺们当女婿?”

吴阿九摆摆手:“这不可能,社团有闺女,士兵出征在外,不能带家属,也不许娶妻纳妾,从将军到士兵都要遵守。但是有一种士兵除外,那就是阵亡和伤退的士兵,前些日子,不是有人在这片买入身家清白的男娃子吗?”

“是是,买的都是身家清白的男娃,大的也就十岁,小的才五六岁,也不知道买去做什么。”

吴阿九说:“那是买给阵亡将士的,有些阵亡士卒不过二十岁,尚未娶亲,没有亲族家人,不光其抚恤无人继承,便是家名也是要消弭,社团不忍如此,便是买入身家清白的少年,入嗣阵亡士卒的家中,承袭其姓氏和家业,这阵亡士卒尚且如此,伤退士卒自然也不会亏待。伤退士卒除了原本的永业田,还会给部分田亩作为奖赏,可是其在战阵之上受伤,残肢断腿,生活无法自理,婚配对象也就宽泛了许多,像是这新寡之妇,也是不会嫌弃的。若诸位与伤退士兵结亲,诸位在东番有个依靠,而士兵也多些照顾,两全其美呀。”

二丫也是说道:“也不妨告诉你们,那些士卒也是好人家的孩子,只是受伤上不得战阵了,日后每年也有社团抚恤,还有几十到上百亩的良田,在山东,莫要说穷村汉,就是一些田主也是不及,许多好人家的闺女都想着攀附呢,你们还等着作甚。”

如此一说,众人吵闹起来,有人请给自己家引荐的,有人叹息自己卖了闺女留下儿子的,有些骂自己的婆姨没给自己生个俊俏的闺女,一时间乱做一团,众人纷纷打听,如何才能进那伤兵营中慰劳,还打听东番还有多少类似情况,一来二去之下,更多人对东番憧憬万分。

吴阿九说道:“从明日开始,粥棚会来几个书办,为大家办理去东番的事宜,阿九不瞒着各位,早去好处多,晚去抢不着,若有人胆敢阻挡,先问问自己的肚子。”

吴阿九却是不知道,他的大力宣传被一旁的李明勋收纳在了眼中,李明勋对身边的林谦说道:“林先生,你怎么把阿九选进了省亲团?”

林谦却是有些纳闷道:“阁下,他做的这不是很好嘛?”

李明勋却是笑了:“阿九是船厂中的中坚,手艺好又有领导才能,你把他带到山东来,钱锦和潘学忠没有找你闹吗?”

“潘大匠是问了几句,但钱大人却是挡住了,说是吴阿九是船厂特遣来的,说是山东这边用的着,还让人送来的许多日常用品,看样子一时半会也不让他回去了。”林谦小心的说道,偷瞧着李明勋的脸色变幻,他也纳闷这件事,但是吴阿九嘴太严了,一路北上都是没有问出半点头绪,林谦也只想着从李明勋这里打听点事情。

李明勋笑了笑,明白了其中原委,却也是岔开话题,说道:“以你所见,北风结束之前,还可以移民多少?”

林谦说道:“阁下,算上愿意跟咱们走的,约么七万左右了,省亲团应该能让移民数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到三月底北风落还有两个多月,在下以为,移民二十五万不是问题,日后还少不得零零散散的移民,那就.......。”

“日后的事先不要提,就着手眼下,移民船南下,可还顺利?”李明勋问道。

林谦说道:“第一批出了两次海难,损失了两艘船,那是因为社团的运输船对北洋航线的针路不甚熟悉,现在沈家的船队加入,形势好了很多,沈大人派遣许多水手和海狗到了咱们船上,一路倒也顺遂,在泗礁山一带被顾三麻子的人骚扰了,但也没有出事儿,过了舟山,却是遭遇了郑家的船队,那些家伙凶神恶煞的,幸亏当时郑家公子郑森帮忙,或许过不了那关。”

“郑森?”李明勋狐疑说道,他想了想,总觉得郑森不是恰巧出现的,笑了笑说道:“这位郑家公子和他老子还真不是一个脾气,呵呵,下次见到郑公子,替我知会他一声,他的人情,我记下了,日后必当报答。”

林谦没敢在这件事上再多嘴,只是说道:“后面两次,有沈家的船在,江南那边的朋友还派了几艘官船护送,倒也没出什么大事,总体上来说也是顺利的。”

李明勋微微一笑,抽了坐骑一鞭子,向着登州而去,林谦跟在后面,说道:“这次去东番,元老会和台北、永宁两个行政长官区的大人们拿了一个章程出来,是给我们移民局定的,还想请阁下批准呢。”

“你且先说说,我回去再看。”李明勋把那文书收入怀中,说道。

林谦道:“这是一个移民计划,计划在今年五月之前,从登莱移民五十万!”

“呵,他们真的是狮子大开口,咱们社团有这个实力吃下那么多的人口吗?”李明勋却是笑了。

林谦细细说了起来,说起来,无论是大本营还是新开发的台北亦或者是永宁行政长官区,都是缺人,也因为移民分配的问题,没少打了嘴仗,最后三方选择了妥协,永宁行政长官区率先让步,全力支持移民向台湾迁徙,但是有一点,其要求在东北季风消失之前,至少要把五万人的移民安置在崇明,这样,西南季风一起,移民船就可以立刻出发前往已经化冻的永宁。

在这件事上,李明勋乐见几个行政区可以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但是从林谦的叙述中,李明勋敏锐的察觉到,元老会正在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移民接纳工作中去,好像这次移民潮是仅有的一次,以后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从预算上就可以看到,元老会暂停了第三个新军营的扩编,暂缓主力舰的建造工作,为了筹措资金,以较低的价格向两广、江南的缙绅出售已经开垦的土地,开放包括矿业、采伐等产业,甚至有了借贷的念头。

“这个计划太过于疯狂了,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如果他们坚持,我会动用我作为首席元老的一票否决权,你可以把我的态度明确的告诉他们。”李明勋当即说道。

“为什么?您不是也说过,人多力量大嘛,只要有了人,社团会发展的更快的。”林谦诧异道。

李明勋说:“林先生,虽然你加入社团晚,但是也应该知道,社团不是靠做买卖发展起来的,社团的每一块基石下都是无数的人命,我们必须留下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你以为登莱的战事结束,社团就会进入平静的发展阶段吗,你错了,在宁古塔,我们要应对清国的反扑,而在南洋,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拒绝了我们的俘虏交换协定,铁幕将会随着西南季风从东南亚降临,在这不知鹿死谁手的时刻,我可不想自己扔掉仅有的筹码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