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四 略地

七海扬明 章二四 略地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四 略地

崔明秀是传统的朝鲜武官,虽然没有经历过大阵仗,却是自幼熟读兵书,知道麾下率领的这支骑兵是离合之兵,需要宽阔的地形才能发挥出威力,于是他强行按捺住出击的**,静心等着倭寇走出港口的建筑群。

而河原田兵卫同样沉得住气,他率领手下三分之二的士卒在街道上列阵以待,其余士兵则进入港口两侧的商铺进行劫掠,按照统帅部的命令,河原田队可以任意取用济州城外的财货,包括粮食、布帛和钱财,但不许乱杀人和放火,而河原田兵卫也非常珍惜这次劫掠的机会。

从政治地位上讲,整个河原田队中,只有他河原田兵卫是合众国的正式公民,其余的家臣和郞党都是寄居人,河原田依靠资历、建设郁陵岛和协助拓殖土地,从永宁行政区获得了大量的封赏,但这个落魄的日本武士与南洋的切支丹一样,对土地拥有无比的渴求,所以大部分的封赏他选择了土地,如今在海参崴和虾夷地,他拥有上万亩开发良好的熟地,而他麾下的家臣和郞党,除了按照标准从合众国领取雇佣金,也得到了河原田兵卫的封赏,但与日本传统的封赏不同,家臣们只得到土地,却没有领民,除了自己耕种,就是租给移民,但随着移民越来越多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的土地很多都荒废了。

目前来说,河原田兵卫一系的生存方式是不断立下战功,获得租借公有奴隶的方式来种植土地,而金钱同样可以租借奴隶,因此全队上下,无不希望劫掠足够的财货。

济州商业不兴,每年贸易最兴盛的时候也就在于贡马季节,所以港口的财货不是很多,搜集了两个多时辰,河原田兵卫一共获得了四千多两白银和价值不过三千两的布帛、瓷器,粮食倒是不少,各类主粮和杂粮约么千石。

河原田兵卫对此倒非常满意,他知道,事成之后,还有封赏,而此次劫掠更多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像海盗倭寇。

“河原田队,起立,出发!”河原田兵卫吩咐全队吃过午餐之后,集结兵马继续出发,这次劫掠的对象是济州城外的附属庄园和村社,那是济州本地土豪的财产,想来更丰盛一些。

六月末的济州岛非常炎热,河原田兵卫选择下午出发,避开了炎热的天气,道路两侧有很多泥砖和火山岩打造的各式房屋,但更多的则是各类田亩,济州岛不能种植水稻,周边的土地多以高粱、荞麦和大麦为主。

忽然,前面传来海螺的视警声,隔着高粱地和灌木丛,显的有些朦胧。

“是前哨,肯定是遇到敌人了,主上!”平三郎躬身说道,河原田兵卫观察周边的地形,发现全是平坦的乡野,无遮无拦,而南侧是高大的高粱田,北侧是低矮的荞麦田,他立刻拔出佩刀,说道:“向北前进,列阵迎敌!”

河原田队迅速边纵队为横队,向北面的荞麦地里走去,而在高粱地里,崔明秀正指挥着上百官奴用镰刀和锄头清理高粱,为骑兵出击打开通道。

不多时,一个身上插着箭矢的斥候跑来,河原田兵卫脸色微变,他派遣了五个人,都是心腹郞党,却只回来了一个,那斥候说道:“敌军约么三百,都是骑兵,从那片林子移动到了高粱田里!”

河原田兵卫看到那片树林,就在道路的拐弯处,心道朝鲜人是要伏击自己,但却被发现了,所以转移到高粱田里,以方便获得转圜余地,发挥骑兵的冲击力。

“面南列阵!”河原田兵卫眼瞧着高粱田深处的高粱穗不断抖动倾倒,知道敌人积蓄力量准备进攻了,连忙下令。

河原田迅速列阵,中军拥有三百,火绳枪手和长矛手过半,火绳枪手在前,长矛手在后,长矛手使用近四米长枪,倾斜之后,完全可以把火枪手保护在矛锋之后,而两翼则是日本武士和长矛手,以防止敌军侧击。

荞麦地里气氛紧张起来,火枪手们用火镰点燃火绳,拇指大小的铅弹连同火药被塞进枪管之中,推弹杆冲击下,压实闭塞,支架插入土地,沉重的重型火绳枪搭在上面,平三郎此时手持藤杖在阵前走来走去,大声的宣布军纪,要求得到命令之后再开火。

高粱地里的杂乱持续很久,不多时安静下来,随着号角声响起,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响亮,很快,三百多骑兵从高粱地里冲出,马上骑兵个个着甲,口中呼号不断,看得出来,都是老兵,面对严正的战阵直冲而来。

河原田兵卫咧嘴一笑,道:“看来敌人上当了!”

崔明秀的骑兵奔出高粱田,看到了严正的军阵,心中有些犹疑,但敌军那花里胡哨的衣着和甲胄让他感觉阵型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敌军全无遮拦,甚至连栅栏都没有,崔明秀一咬牙,下令直冲敌阵一时间蹄声如雷,骑兵如洪流滚滚而来,河原田兵卫哈哈一笑,大叫道:“除了有马和甲,这群朝鲜人不比那些蛮子聪明嘛!”

人群中爆发一阵哄笑,因为他们在北方已经数次击败强行冲阵的敌军了,崔明秀的骑兵快速靠近,平三郎估摸着敌骑的速度,在距离五十步上,命令火绳枪手开火齐射,枪声如爆豆一般,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在阵列前形成了一道烟墙,隔绝了敌我,这些没有经历过战阵的朝鲜战马被爆炸和硝烟的刺激性气味惊扰,原本紧密的骑阵有些疏漏了。

“长矛手,拒马!”河原田兵卫高声吼道。

身后的长矛手从荞麦田里捡起藏好的四米长矛,斜指前方,两层长矛对准了朝鲜骑兵,锋利的矛锋散发着寒光,而这一切都被隐藏在硝烟之中,崔明秀万没有想到中间阵列之中还有长矛手,直冲而来,战马在阵前撞了个人仰马翻,一时纠缠不休。

两翼的武士弯腰从矛林下扑入阵中,用太刀劈斩马腿,把一匹匹战马撂倒在地,而火枪手同样拔出顺刀,钻进混战的人群中,用短小的顺刀刺入朝鲜牙兵铠甲的缝隙之中,收割生命。

“长矛手向前,向前!”河原田兵卫大声吼叫,激励着部下,长矛不断刺杀后方的骑兵,拍打他们的战马,惹出了更多的混乱,战斗立刻进入了白热化,荞麦田里尸体交叠,伤者在敌我双方的踩踏下痛苦呻吟,混战持续了一刻钟,失去机动力的骑兵开始面对人手不足的困境,处于锋线上的朝鲜牙兵往往面对两三个长矛手,很快就被刺死或者勾连下马。

而当两翼的长矛手合围的时候,已经受伤的崔明秀只得下令撤退,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和数量更多的战马。

河原田兵卫一屁股坐在了麦田中,鲜血染红了他祖传的大铠,虽然此阵之中他只杀得一人,但高度的紧张和全力的怒吼让他疲惫不堪,士卒们正打扫战场,抢救伤员,重伤员无论敌我都会被赐予解脱,而轻伤员则被聚拢起来,发放伤药,第一次经历战争的新兵跪在地上,庆幸劫后余生,而老兵则在牙兵尸体上搜寻财货,他们找到了一个装死的家伙,把蓑衣捆绑在他身上,浇上油点燃,演绎着日本式的酷刑——蓑衣舞。

“让他们住手!”河原田兵卫喝光了水囊里的水,对平三郎说道。

“是的,主上,这太残忍了,如果让合众国的人知道,肯定又要大发雷霆了。”平三郎说道。

河原田兵卫不在乎的摆摆手,这是在战场上,哪里有那多么的规矩,他才不会费心去讨好那些统帅部的大爷,在这里,只有得到士兵的欢心和忠心才能生存下来,河原田兵卫说道:“弄清楚口供再闹,我们还有重要的事情。”

审讯俘虏得到令人满意的口供,河原田兵卫得知方才袭击他们的牙兵是朝鲜人在全岛最精锐的部队,战死过半的这支部队失去了战斗力,不能再算威胁了,而俘虏还供述在济州南面拥有一个朝鲜私营的马场,里面约有上千匹马。

河原田兵卫赶往了那个马场,在夜晚到来之前从中挑选了六百匹,其中一半作为骑乘用的战马,一半稍差的作为骡马,把战利品统统带回了港口,他队中不少人精通骑术,组织了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便是控制了济州城周围。

回到港口,河原田兵卫做了一件让金允澈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他把缴获的粮食和钱财拿出大半,用来招揽济州城外的官奴,用了三天就是聚拢了上千之众,然后率领这支乌合之众扫荡周边的村社和庄园,队伍滚雪球一般扩张开来,这已经不是济州本岛的军队可以解决的,金允澈无奈之下命令再次求援,这次金允澈不仅给全罗道的上官求援,还写了一封私心给身为领议政的伯父,要求派遣陆师和水军一同入援。

同时,金允澈命令济州全岛进入戒备状态,各镇、烽火台的士兵全部撤进县城之中,固守待援,而在同一日,所有的情报都被汇总送达了济州外海的舰队之中,在确认一切按照计划发展之后,负责济州岛作战的前线长官李德灿命令全军登陆。

李德灿在合众国内部的资历也是极老的,当年参与创立了永宁行政长官区,深得行政长官的信任,而这一次攻略朝鲜,身为朝鲜人的李德灿便是从海参崴那繁冗的工作中抽调出来,赞画济州岛一事。

按照统帅部的计划,除了河原田队这颗烟雾弹,济州岛其余方向由海军负责攻占,光是第一波次就派遣了两个陆战营和骑兵、炮兵和工兵共计五个营伍,七千多人,配合的舰队官兵和水手加起来,不下一万五千人,但是这支刚刚进入战备状态的部队却被突如其来的潮州事变而变更的计划,此时全员输送到了潮州府,李德灿只得临时再组建部队。

在统帅部一纸命令下,周围的战区纷纷支援,永宁行政区支援了一个特遣营,这原本就是准备投入北洋战区的,约有千余人,都是老兵好手,骑射步战全能,如果不是北洋战区是规划中的核心战区,也不会有特遣营编列,另外的部队来自泗礁山,是一个补充兵团,约有两千五百人,全部是刚刚完成八个月集训的新兵,是陆军部队,此时也只能拉上战场,李德灿并不感觉有什么不妥,反正朝鲜兵孱弱不堪战,攻城略地不算困难,他只需要士兵配合自己麾下的行政班子控制这个岛屿,完成占领和前期统治。

混编的先遣军选择从济州岛西南登陆,他们的目标是大静县,这是朝鲜王国在济州岛的第二大港口,直接面向东海,选择这一地点,除了它是济州三城之一,就是因为统帅部在大静县规划了一个港口,以方便永宁和大本营之间的航运。

先遣军实在河原田队登陆后十二日才出现在大静港外,县监早已得知倭寇入侵的情报,把所有的城外的百姓和部分官奴收入城中,却万万没有想到会是一支超过七十艘的船队来袭,县监没有下令反击,因为他麾下所有成年男丁加起来也不够先遣军的一半,可战的战兵除了百十个牙兵就是各镇和烽火台收拢来的士卒,另外还有当地豪族的家丁和奴仆,加起来也就六百,即便算上临时武装的义兵,也不过千余之数。

先遣军从容的登陆,李德灿派人去劝降,意外得到了拒绝的答复,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刀兵相向,作为主力的补充兵团都是旱鸭子,一上岸就是吐成一团,大规模的围城战是不能了,李德灿派遣水手武装上岸,招募了上千官奴,把战舰上的十八磅加农炮运载上岸,构筑炮台。

李德灿的计划很简单,先三天炮击,轰开城墙,这段时间士卒休整,三天之后,攻破城池,解决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