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九八 潜流

七海扬明 章一九八 潜流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九八 潜流

索额图踉跄跪在地上,说道:“奴才此番前来,就是为主子效死的,便是刀山火海,哪怕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奴才都是去得,为了大清朝,为了主子的大业,奴才死不足惜!”

“好!好!”顺治抚掌大赞,说道:“以前朕为张存仁蒙蔽,怠慢了不少满洲旧臣,如今看来,还是咱满洲一族一体同心,很好!”

索额图见顺治招手,向前膝行几步,靠的近了些,顺治说道:“张贼叛离我大清,南下投了朱明朝廷,如今朱明在江南新立,却一直未得到东番承认,其独木难支下,必然北上寻求我大清的支持,这也正合朕的心意,试想,若朱明能再率精兵强将来助阵,必可覆灭东番主力,那时我大清才有中兴的机会!”

“皇上所言极是,从京城来的时候,太后老人家和家父也是这般说的,希望皇上可以捐弃前嫌,与朱明修好,共抗东番,只一样,太后担心,东番若与朱明妥协,那青州大营更是危险。”索额图小心说道。

顺治摇摇头:“没有什么危险不危险了,青州大营危在旦夕,只能险中求得生机了,若不得朱明相助,我大清将士,要么饿死在大营里,要么撞死在东番的工事群,朱明与我大清为敌也不过加速覆灭罢了。”

索额图不知道青州大营竟然危难到这个地步,但这也倒是让人不抱有任何幻想了,光脚不怕穿鞋的。

“皇上的意思是,让奴才前往南京求和?”索额图问道。

顺治重重点头:“正是,唯有得到朱明支持,我大清才有一线生机,所以你到了南京,大可答应南京所有的要求,逊位、称臣、纳贡、归还旧土、去国号,无论什么条件都可以,哪怕要朕这颗人头,只要覆灭了山东的东番主力,朕都会献上。”

索额图听了这话,神色惨淡,哭着喊道:“主子啊,何以至此啊,何以至此啊!”

“为了八旗的延续,没有什么是不可牺牲的了,去吧,索额图,去吧。”顺治坚定的说道。

青岛。

高锋快步走进了李明勋在城外的别院,他是少数几个可以自由出入的官将,然而在书房门口,却是被一脸含笑的侍从官给拦住了,侍从官笑了笑:“阁下,元首正在试衣,不便进去,稍候一下吧。”

“试衣?”高锋不解,但涉及私事,他也不便询问,站在廊下,静静一听,听到女人的声音,那声音并不陌生,似是元首最宠爱的香君夫人,不消多时,李香君从书房走出来,身后的女官低着头,捧着两套衣服,高锋瞥了一眼愣住了。

那两套衣服,一套以黑为主色调,杂以朱红之色,正是合众国高级军官的礼服色系,金色的绶带,精致的玉质纽扣,也是李明勋作为元首的礼服,只是衣服上的帽子样式着实不同。而另一套竟然是明黄服饰,绣着五爪金龙,袍服之上正是冠冕,这不是龙袍是何物呢?

高锋心中一惊,却是连李香君也没有打招呼,在侍从官提醒下,才是反应过来,问候过后,进入书房,李明勋正站在穿衣镜前换上了合身的常服,见高锋进来,示意他可以直接坐下。

“青州有事?”李明勋直接问道。

高锋愣了愣,心中却是刚才看到的龙袍,恍惚了几下才反应过来,见李明勋也不提这件事,自己自然不能多嘴,连忙说道:“是,李来亨来消息,清军停止了对临朐和临朐大营的进攻,退回了青州大营,忠贞军的骑兵在青州周边抓到了许多山东本地士绅,据这些人供述,青州大营已经开始杀马为食,而士绅及其家属也是被驱逐出来的。”

“看来青州已经到极限了,这个时候却停止进攻,不拼命了,只有一个解释。”李明勋道。

“看来清军也得到消息,南京要派兵北上,顺治在等南京朝廷和我们决裂。”高锋说道。

李明勋点点头,说道:“相信很快,我们就会收到明军北上的消息,前几日,安全局那边传来消息,洪承畴大量从湖广和江西调兵,想来,南京若知道青州大营快要坚持不住,也会加快进军的。”

“那我们要提早准备了。”高锋的心紧张起来,他早就知道,李明勋要借助这个机会,把明清两朝的主力消灭的,这注定是一场旷世大战。

李明勋笑了笑,说道:“很有意思的是,西南也来了消息。”

“西南?难道南京派去的人搞出了事情?”高锋不解,他常年在北洋战区,对于西南并不熟悉,但总觉得西南三藩不会那么容易被说动。

李明勋摇摇头,从抽屉里取出了几封信件,示意高锋拆看,高锋接过信件,一共五封,其中四封有安全局的红戳,而另外一封则是蓝戳,却是通过大本营送来的。显然,后者属于公文,而前者则更像是密折了。

高锋先拆了那份盖着蓝戳的公文,署名是西南战区司令部李定国,拆看之后,大惊失色,是李定国向大本营和统帅部发出的,是三藩出兵北伐的事情,但这是一份通告,而非请战书,这意味着,统帅部不能阻止西南三藩出兵了。

这可是出乎了高锋的预料,他连忙拆看了另外四封信,信分别来自蜀藩藩主刘文秀和琼藩三巨头,内容也都是关于出兵之事情,就连语气和讲述这件事的态度都大同小异,四个人异口同声的说,是李定国力主出兵的,其他人也是支持,自己劝他们先问问元首的意思,他们执意不肯,只能把这件事秘密告知,让元首提早有个准备。

显然,这些人虽然没有拆后台,但也是各怀鬼胎的。

“这五个人虽然都自称北上只为了伐清,并不支持南京朝廷,更不会占领地盘,但我都觉得有些不对,五万精锐,都是新军,不得不防。”高锋想了想,终究还是警惕的样子。

高锋见李明勋没有说话,提醒道:“阁下,我们已经要面临明清两大强军了,西南三藩又参与其中,很有可能改变局势,对于这些藩镇将领,我们不能给予太多的信任,即便领兵之人是李定国,是您的义弟!”

李明勋抬起头,看着略显紧张的高锋,问道:“高锋,你不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吗?”

“机会,什么机会?”高锋被李明勋问住了。

李明勋问:“你知道吗,我一直犹豫,等打赢了这一仗,我们的主力是应该北上光复北京,横扫鞑虏,还是南下进占江南,剿灭奸贼巢穴,但西南三藩决意出兵,倒是给了我一个鱼和熊掌可兼而得之的机会。

南京派人去西南,就是故意造成他们与西南联络的假象,让西南三藩牵制东南战区十几万人马,可现在,西南三藩出兵了,而且是精锐尽出,东南战区的力量被释放,我们完全具备了同时光复南北两京的实力。”

高锋反问:“阁下,您不担心这些信就是一场作戏,他们真的选择了南京朝廷,与我们对抗吗?”

李明勋道:“如果是这样,我们更要占据江南,摧毁南京朝廷的财税重地,那样的话,即便我们在山东失败了,我们的对手也没有成功,不是吗?两败俱伤,总好过我们一方独败的好,即便是你,我还有山东战场上的所有人都死了,我们的事业也有人传承,继续践行我们的主义,拓展我们的道路。”

高锋愣住了,但转念一想,正是如此,趁虚而入光复江南的人是谁,是李明勋的长子,还有合众国仅次于他的实权将领乌穆,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统帅部,也是一个备份。但是高锋依旧难以置信,元首明明是对战局最为乐观的人,却已经想的那么长远。

高锋没有在李明勋的别院待多久,便是前往了统帅部,按照李明勋命令,统帅部领导下的军队,一律准备大决战,其中首要便是把活动在运河附近的机动军团调回来,在临朐先与胶东的主力合兵一处,而存贮在青岛港和登州港的军需物资,以及分别驻扎在胶东的军队,也一律向前调遣。

李明勋把调兵遣将的事情交给了高锋,他则亲自安排与东南战区的联络事宜,李明勋亲自给长子李君度写去密信,仅告知其一人作战计划,然后让安全局、统帅部和侍从处分别建立与东南战区的联络通道,计划很简单,只要确定南京朝廷与清廷结盟,东南战区立刻出兵北上,直捣南京!

永历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南京永历皇帝檄文天下,宣布御驾亲征,北击胡虏。

十六日,永历前往孝陵拜祭太祖,声言要复甲申国仇,光复大明,召天下忠臣义士御前效力,明军主力为浙江反正之绿营,共计八万,洪承畴另外调遣湖广、贵州、江西兵马五万,平西藩兵两万,十五万军为其主力,另有江南、湖广士绅所带民团无算,挑选其中精锐五万加入王师之中,其余为辅兵、壮丁之流,明军实有二十万,号称五十万北上。

南京城外校场。

黑压压的士兵站在校场之中,冲天的冷冽之气却被灰暗的冬季天空所笼罩,乌云遮住了太阳,北风呼呼的吹着,这个冬天格外的冷,校场上站立的是平西藩兵组成的禁军,还有部分来自贵州的军队,其余主力早已前往淮安城。

皇帝骑乘白马,来到阵前,而陪同在他身边的则是钱谦益和洪承畴,此次虽说是御驾亲征,但大军却是由洪承畴执掌,这也是南京朝廷中最具有掌军能力的文臣了,寒风中的士兵甲械精良,岿然不动,目光坚毅,似猛兽一般,钱谦益看过,对洪承畴说道:“洪大人,将士气势如虹,目光如铁,让人胆寒,此次北上,无论鞑虏还是宵小,都必然覆灭!”

随着皇帝的出征的圣旨宣读完毕,禁军又拉出了数百名还都南京过程中抓到的清虏真夷,直接在校场砍了,以此祭旗,祭旗、点兵完毕,已经是午时,太阳依旧不愿意把光芒照耀在这群人身上,接到军令的大军开拔,向东而行,他们会在镇江坐船直接进入运河,抵达淮安。

洪承畴翻身上马,对身边的首辅钱谦益说道:“钱公,此次下官侍奉天子亲征,京城、地方就全仰仗于钱公了!”

钱谦益看洪承畴眼神坚毅,知道他对北征的前景并无把握,也不知能否得到东番承认,钱谦益坚持道:“洪公,让老夫再送你一程吧。”

洪承畴微笑点头:“劳烦了。”

钱谦益也是上马,二人并行向东,一直行了三十多里,眼瞧着已经老朽的钱谦益身心疲惫,坚持不住,洪承畴道:“便送到这里吧,离别之时,心中之话难以言说,只希望上天保佑我大明北伐成功,中兴盛世。”

钱谦益本想赋诗一首,为大军壮行,但此时此刻,却再难说出什么来,一阵阵的北风从江北吹来,在干枯的树枝上刮出尖锐的声音,声音时而浑厚,时而苍茫,钱谦益听到,更是感伤,未来得及道别,洪承畴便是拨马东去,消失在了行军队列之中,钱谦益长叹一声,自语道:“只愿天佑大明。”

“先生,披上吧,实在是太冷了。”一个声音传来,正是一直跟随在钱谦益身边的魏长生。

钱谦益看了一眼这张稚嫩的脸,问道:“长生,天子亲征会成功吗?”

魏长生可没有想到钱谦益会这么问自己,他说道:“亲征大军王者之师,当然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且,有先生有妙计在前,如何败得?”

“老夫那些谋划,一环扣一环,但凡有一处出错,便是有满盘皆输的可能。”钱谦益此刻也是心中不安起来。

魏长生道:“学生不知先生的谋划,但却听两浙来的商贾说,东南东番主力,有南下福建的迹象,想西南蠢蠢欲动,东番起了狐疑吧。”

“哦,竟有此事,却是无人告知老夫,快些回南京,老夫要问个明白。”钱谦益眼睛忽然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