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九九 前锋

七海扬明 章一九九 前锋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九九 前锋

松江府。

郑成功与几个随从只作常人打扮,在街面上闲逛着,或落座在一旁的茶馆里喝茶,感受着和平的岁月静好,镇江城中来往的有不少身披铁甲手持枪矛的甲士,城门也是被戒严,但却少有扰民之举。

还都南京的风波已经过去了,对于松江的百姓来说,左不过是换了身衣服,留起头发罢了,并未因为战争而遭遇抢劫,茶馆之中的老茶客和说书先生也愿意称颂几句大明皇帝的宽厚仁慈,身为首辅的钱谦益也被人称作活菩萨,百姓们也是赞同的。

“遭逢兵变,又行北伐,江南竟还是这般安乐景象,看来师祖他老人家施政有为,我大明正统正得人心呐。”郑经在郑成功耳边说道,不无兴奋之意。

郑藩兵是半个月前开拔的,却是直接从松江府金山卫直接上岸的,那就是做给浙江的东番看的,从浙江东番兵面前大摇大摆的过,按计划,陆行到苏州,坐船从运河到了镇江,然后在镇江等待皇帝亲率的大军。

之所以不去南京,一则是时间确实紧迫,二则郑成功也不愿意去见钱谦益,二人的师徒名早已断绝,当年江南崩乱,还有李明勋在旁见证,郑成功割袍断义,也就没了破镜重圆的心思,倒是郑经,为了郑藩的前途,一直与钱谦益密切联络。

“让你准备的东西,如何了?”郑成功问道。

郑经道:“已经妥帖了,若父王不愿意露面,儿子替您走一趟吧。”

“算了,为父亲自去,你在军营里等待圣驾吧。”郑成功说道。

郑成功要去的是松江的白茅港红豆庄,那里隐居着一位九山道人,正是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只不过当年郑成功率军反攻江南,柳如是亲劝隐居的钱谦益站出来支持郑成功,钱谦益贪生怕死,没有出面,二人也是断了情分,后钱谦益为还都南京奔走,不顾性命安危,终究也是没有得到原谅,但柳如是却是搬进了红豆庄,住在了这个二人绝情绝意的地方。

红豆庄内,郑成功放下为柳如是准备的箱子,里面都是一些金银玉器这等值钱的物件,柳如是打开看了,微笑指了指简素的书房,说道:“大木,我在此潜修,实在没有多少花销,用不着这些。”

“师娘说的是,可我当年在南京受师娘大恩,总要有所报答,此间北上山东,前途未卜,也不知道将来是否还有机会孝敬师娘,只好如此了。”若旁人再叫郑成功大木,郑成功必然恼怒,偏生对柳如是生不出气恼来,毕竟这是一个可亲又可敬的女子。

柳如是合上箱子,说道:“大木此番来,可是有事?”

“我一直有个疑惑,偏生能解疑的唯有师娘一人,只得前来了。”郑成功起身告罪,继而说道:“当年牧斋先生降虏,我亲眼所见,与先生断绝师徒情分,也不后悔,后牧斋先生北上侍虏,出仕满清,不久便是托辞南下回乡,竟是态度逆转,决然反清,我想知道,牧斋先生先坚定降虏,又决然反清,是何缘故?”

“你以为是何缘故?”柳如是神色伤感,反问道。

郑成功摇头:“我只是猜测,许是师娘从中劝说,让牧斋先生归义的。”

柳如是微微摇头。

郑成功又说:“那便是胡虏无道,欺辱牧斋先生。”

“小有所辱,倒也不至如此。”柳如是淡淡说道。

郑成功直接问道:“先生是如何对您解释的呢?”

“苛待士绅,不敬圣贤........。”柳如是说着,一滴眼泪落下,她擦去之后,说道:“总归,都是满清胡虏之过的说辞,其实大木与我一样,如何信的?想来大木多年经历,早有判断了吧。”

郑成功坐在那里,手却是攥的嘎嘎作响,终究说道:“我就想知道,若满清授牧斋先生高官厚禄,礼遇优待,他还反清不反清了!”

柳如是道:“我只知道,钱牧斋道貌岸然,惯会欺骗他人,若大木亲自去问,可要再加三分小心。”

“您如此说,那我与牧斋先生当年断绝师徒情分,倒也不算错事了。”郑成功开怀说道。

柳如是微微摇头:“你二人的师徒关系,当年在南京时,是有名无实,左不过他看中你郑家在地方的实力,你二人决裂后,无名而无实,少有合作联系,也是为抗清大义,可如今,却是有实而无名了。”

“有实而无名,您何出此言?”郑成功吓了一跳。

“如今大木在钱首辅麾下效力,师徒不师徒的总大不过从属关系,此番北上,名为北伐,实际却是逼迫东番承认南京朝廷的,若成了,那就是东番在前舍生忘死,你师徒二人在后坐收渔利,若不成,想来是要联合满清,以抗东番了,那个时候,一个汉奸老师,一个汉奸学生,你二人断了关系,也和没断一样,大木别忘了,当年你为何与其断绝关系,还不是为了不当汉奸吗?”柳如是道。

“我必不会让大明与满清奸合的!”郑成功一拳砸在桌子上。

“你.....?凭你是延平王,还是郑国姓?”柳如是笑道,她站起身,端来附近农人送来的菜,摆在桌子上,继而说道:“大木这半生啊,逍遥过,纨绔过,努力过,反抗过,阴谋过,拼命过,成就功绩暂且不谈,将来史书上至少会留下抗清英雄四个字,可一步走错了,你这半生便是全盘皆输了。”

郑成功可没有想到柳如是对钱谦益已经这般决然,这个时候,反倒是不用再问了,柳如是给郑成功斟酒一杯,说道:“我这还有一瓶酒,醉了,也就没有烦恼了。”

郑成功一饮而尽,想到钱谦益,更是苦恼,索性又饮一杯,柳如是也是这般,不消多时柳如是便是醉了,郑成功见她趴在桌上,一想这红豆庄中连个侍奉的人都没有,顿觉不妥,从衣架上取来衣服,盖在柳如是身上,踉跄走了出来,翻身上马,与侍从一起,返回了松江。

回到松江城,将兵马点验完毕,郑成功便是率队前往苏州坐船,松江的士绅官宦都来送行,待离开松江后,陆行到苏州,坐船到了镇江,在镇江,郑成功参拜了永历皇帝,而永历也按照洪承畴的要求,使调拨部分骑兵加入郑成功麾下,让郑成功麾下兵马增至两万五千人,以其为前锋,率先渡河,到淮安也是不停,先行进入山东境内。

渡过长江的时候,郑藩军乘坐的是长江水师提督麾下的船只,那也是郑成功的老熟人,施琅,二人相见,相顾无言,施琅甚至连讥讽都没有,直接让其渡江了。

郑成功并未理会施琅,也不屑与之为伍,他专心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他很清楚为什么皇帝会点自己为前锋,在这支亲征大军之中,除了自己之外,其余的人都曾经是鞑官鞑将,就连士兵也都是降过清廷的绿营兵,唯有自己,一直在东南抗清,算是根正苗红,这样一支前锋军进入山东境内,更能证明大军北上是为抗清,而郑藩虽与东番有诸多不睦,但总归还属于一个同盟。

郑藩军从镇江出发,乘船到了淮安府,这里是南京朝廷北上的大本营和后勤基地,在这里,郑成功领到了配属给他的骑兵,以及军饷、粮食,询问早已抵达本地的大军所获得军情,得知东番兵马依旧在胶东集结,在鲁南,特别是北上必经之路并未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郑成功原本想派遣斥候进入鲁南进行侦查,却不曾想,圣驾还在扬州境内,就发来圣旨催促,命令郑成功立刻进入山东境内,冬天里的苏北草木凋零,河流水位降低,土地坚实正是有利于进军的时候,作为先锋,郑成功的大军领到了足够多的冬季物资,特别是被服,在皇命催促之下,只得率先进入山东境内,去践行自己的职责,做一枚试探东番气量的诱饵!

东番大军不与郑藩冲突,说明东番还有可能承认南京朝廷,而发生了冲突,南京也能以此指责东番背弃盟约,攻杀盟军。

渡过了淮河,便是北方了,已经是十二月底,北风凛冽如刀刃一般,裸露在外的肌肤生疼生疼,淮河以南还是冻雨,进入山东之后,便是漫天雪花,入眼四顾,全是白茫茫的一片,郑藩军渡河之后,沿着运河前进,在邳州进入山东境内,也不曾掩藏行踪,直接沿着沂河北上沂州府。

然而,郑藩军所到之处,全无临近新年的喜庆气氛,反而是侦查百里而不见人烟,一直到沂州府城都是如此,除了少数偏僻村落,沿途所有的镇甸、城池都已经空了,到了沂州城,才是看到贴满街道和城门的东番告示,要求百姓全部撤往胶东过冬,坚壁清野,带走一切牲口、粮食和人口,烧掉取暖用的柴火,除了没有焚城拆房,一切能用的措施都用了,逼着决意要做王师的郑藩军,一进入沂州城,便是拆了民房,烧梁木、门窗取暖。

四野无人,郑成功更是不敢轻兵冒进,他派遣精锐骑兵四处搜索,然而这些人带来的消息都是寻不着人,他麾下骑兵多是前绿营,郑成功着实信不过,便是让儿子郑经督领骑兵向北搜索,想来向北直通东番的临朐大营,总归不会还无接触吧。

郑经点了百余骑兵,接令之后便是一路向北而去,进入沂水县境内,这里早些时日下了大雪,地面铺着厚厚的一层,把什么痕迹都是被挡住了,行了一日夜,进入丘陵地带,都是未曾发现军队痕迹,不多时,斥候小队回来了几名骑兵,说是在进入青州的穆陵关一带见到了东番骑兵十余骑,让郑经前去会晤交涉。

终于发现了踪迹,郑经心中欣喜,率领兵马前往了穆陵关方向,在斥候带领下,穿过不宽的谷地,转过一个弯,却是发现斥候小队留在这里的人已经全部被杀了,几个东番兵正检查尸体,郑经怒不可遏,命令全队冲上去,抓住那些狂妄之徒。

然而,谷地之中,骑兵散不开,成了一队,一直追随在郑经身边的卫队长说道:“世子爷,情况不对,两边都是山林,前面怕是有埋伏啊。”

郑经被拉拽住,一时要骂,却是听到嗖的一声,一根箭矢从他脸边划过,声音尖锐,弄得耳朵生疼,回头一看,身后那个护卫脖子上中了一箭,大半个脖子已经被切开,森白骨茬和血肉之间,鲜血狂飙,重重摔在地上,再看透过脖子那箭,箭头扁平,正是鸭嘴箭。

这一箭之后,随着一声尖锐的骨哨声,两边的树林不断传来脚步声,很快,便是有几十人冲出,弯弓搭箭,一条长蛇列在山谷中的郑经所部骤然受袭,噗噗声中,人马中箭,敌人所用箭矢威力极大,人马都是挨不住,未曾呼叫便是摔倒在地。

郑经俯身在马匹上,拨马便是往回跑,不顾箭雨,只是奔逃,逃出山谷,回头一看,跟着自己来的百余人此刻只剩下四个人,而山谷之中传来马蹄声,数十骑兵追杀出来,郑经到底也是老于行伍,虽说喜好火器,但在弓箭骑射上也有些功夫,此刻性命攸关,如何不能全力施为呢,其与护卫打马在前,不时回身,拉弓射箭,每每释弦,便是命中,郑经不敢托大射人,只是射马,他的护卫也是不俗,护着郑经南逃。

逃了十余里,才是拜托追击,郑经低头看了一眼,箭囊之中已无箭矢,身边护卫也只剩了一个人,郑经长出一口气:“幸得老天爷相助,没有死在东番贼子手中!”

“世子爷,此番该怎么办?”唯一的护卫问道。

郑经叹息一声:“只有先回沂州去了,此番岛夷伏击你我,已经是挑起争端,我倒要看看朝廷如何放过他们!”

二人并马南下,行了一天也不敢停,更是不敢走大道,进入一山道之中,眼瞧着前面有灯火,想来是个小村落,这类村落隐于山中,应当是不为人所知,才没有跟着东番人去胶东,二人饥渴难耐,更是身体寒冷,便是牵着马进了村落,还未想好敲哪个门,却是被一群人围困住,火把被点燃,郑经看清了对面的模样,黑红相间的军服,高大的战马还有标配的骑兵用枪,定然是东番骑兵无异了,咣当一声,郑经坐在了地上,神色惨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