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421节 选拔

旅明 第421节 选拔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421节 选拔

北方酒业集团的总股本是一百万两银子。

这一百万两中,由穿越众提供的技术和设备这两样核心竞争力,被硬生生估值六十万两。

也就是说,其余那几十家大小股东,分摊了四十万两股金。这一资本构成,充分体现了“科技就是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性。

不过这方面无需在意。

旨在培养民族资本的穿越众,是支持这些原始资本家随时来收购大股东股份的。实际上穿越众很希望能早日看到这些人娴熟地掌控董事会,用运现代经营理念来管控公司。

公司成立后,最先运作的不是股东大会和董事局,而是财务部这边需要紧急将一些股东拿来入股的非现金资源核算清楚。

所谓的非现金资源,其实就是一些工人和地皮。酒业集团成立的那一刻,天津南北运河,沿河有十三家酒坊就地停业清盘,被自家东主并入了集团。

如此大的一家资本巨兽,那运作起来当真是横冲直撞。

首先,经过一系列买卖交换后,包括那些酒坊在内的地皮都被并到一起,成为了公司集销售、办公和生产一体的厂区。

在开春地暖以后,这一条沿河的好地段就会拆迁,然后招募大批民工来建设正规厂房,民俗风情酒肆一条街和办公楼。

至于眼下,当然是抓紧开工了。客户和股东一个个都心急如焚,等着见识传说中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呢。

于是当初由十条运输船送来的货物中,最后一批隐藏物资也从仓库里被般了出来酿酒设备和钣金机床。

酿酒设备很简单,无非是一些窑区自产的发酵罐,储酒罐和蒸馏铜管。这些简单的设备在后世早已烂大街了,小型家庭酿酒设备一套只要几千块钱。

当这些罐子和管子在一家最大的临时作坊里安装完毕后,明人股东便纷纷跑来看宝贝。

宝贝的卖相自然很酷:十余个闪着银亮金属光泽的大铁罐,还有那些连接的铜管和铁管,充斥着浓浓不明觉厉的神秘感。

接下来就是放料:高粱。

在这个时代,穿越众自然不可能造出大量的食用酒精来勾兑出商品酒。这种在后世被唾骂的技术链条,现在妥妥是繁复的天顶星科技。

所以在天津这种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被逼无奈的原始纯粮酿造法,才是正路。

二锅头的主料是高粱,其余包括一些豌豆之类的辅料在内,都是北方常见的粮食作物。这些原料都属于杂粮,成本比起小麦来都不算高,正适合生产走量的酒类。

在操着南腔的技师指挥下,从各个酒坊汇集来的工人开始完成一系列填料蒸馏的生产环节。

一旁参观的股东们这时在专人讲解下,也大略看懂了整个工艺流程:无非是发酵粮食再蒸腾出酒,和土法酿酒的原理其实没有大区别,只不过用精致的钢铁设备代替了大蒸锅和酒窖而已。

然而明人意识不到的地方才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不起眼的温控、酒精度测量,以及各种分析酒液的仪器技术。

所以穿越众的工厂从不怕土著来参观,弄懂原理也没用。想偷师的人,别说酒精度控制了,一个配套的螺丝钉都生产不出来。

当源源不断的透明酒液从那个精巧的“黄铜龙头”里流出来后,等待已久的股东们集体发出了欢呼声。

品尝完成品后,大伙终于将心落回到了肚子里:用北方高粱酿造的白酒成品,各方面都和南方样品一般无二,这生意大可做得!

随后,一个简短的命名仪式开始了。

在这个位面,格调很高,引领时尚风潮的穿越众自然不会再用二锅头这种粗俗的名字。“威士忌”这个富有内涵的单词,才是最终的品牌名称够威够劲,明确指出了“士大夫忌”,隐晦地暗示了此种酒的高度数......再也没有更适合的名称了。

天津威士忌酒厂的第一锅原浆顺利下线后,股东们又移步集团公司配套的包装作坊。

包装作坊里最重要的自然是马口铁桶生产线。

这条马口铁桶生产线,包括了几台用畜力或者人力驱动的裁剪,钣金和冲压机床。

生产过程很令股东们目眩神迷:来自南方的技工先是从成卷的马口铁皮上裁剪下来一块,然后钣折,再利用畜力机床冲压,就这样经过一道道工序,最后打磨上漆后,一个闪闪发亮的十升铁桶主体就下线了。

看到整套流程后,明人无不啧啧称奇。他们实在想不出这种既薄又韧的“铁皮”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至于这些能将铁皮组装成铁桶的“巧器”,就更加超出股东认知了。

这条简陋的油桶生产线,由于缺乏熟练工人的缘故,试生产阶段每天只能造出一二十个成品。要等未来天津本地的工人培训成熟后,产量才会上升。

当然了,决定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马口铁才是关键。

只能在窑区钢厂生产的马口铁,需要千里迢迢船运到天津,这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同样的原因,使得铁桶包装的威士忌酒价格会高很多。这种便于运输的铁桶最终会成为远距离销售的专用款,专供口外,山西,蒙古这些交通艰难的地区。

而京津地区和运河沿线,则还是会沿用老式的坛装酒方式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在这方面穿越众也是有计划的:之所以称为酒业集团,等日后腾出手后,自然是要收购几家本地瓷窑的。

和酒坊一样,收购的瓷窑会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专用酒坛来完善产业链。

总之,当北方酒业这头乱入的资本猛兽闯入十七世纪的古老市场后,一旦等它渡过孵化期,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穿越众操纵下的猛兽,会有目地得去影响和改变旧式古老格局,以天津为中心的传统商人们,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大潮,他们中的佼佼者,最终会顺利转型,成为乱世赢家。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通忙乱过后,当穿越众的北上勤王代表团在天津卫站住脚跟,理顺了基本盘,搞定当地的利益同盟军后,不知不觉已经半个月时间过去了。

这个半月时间里,代表团也是做了很多事的:修缮基地,购买马匹,成立各种组织,建设工坊,总之,很忙碌,很充实。

然而人一忙起来,就容易忘事。

到了酒厂开始运作这个时候,某些人这才一拍大腿:坏了,这他娘得把皇上给忘了。

不知道远在京城的皇上,要是得知在如今这个板荡时刻,天津卫还窝着一伙忠臣时会是什么心情。

反正自从穿越众上岸以来,就和这帮人不对付的天津兵备道按察佥事孔鹏孔大人,这些天是逢人就说,已经把曹总兵无君无父,名为休整,实则大做买卖的无耻行径,宣扬得人尽皆知。

好吧,既然想起皇上了,那就赶紧看看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的时间点,已经是1630年的1月25日。而京师的局面,也已到了最后关口。

从去年的11月20日到两个月后的今天,由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大军,已经围绕着京师的多座城门,与前来勤王的各路大军发生了一系列战斗。

这期间明军一直是败多胜少,任由八旗兵在外围肆虐,只能依靠着城头炮火死守。

在这个过程中,京畿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到重创,光阵亡和被俘的总兵级别武将就有六名。

而早在一个多月之前,袁崇焕也终于在城头被崇祯拿下,投入了天牢。这位明代的卫星家,号称五年平辽的大忽悠,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八月,被崇祯凌迟处死。

那么在一月底这个时间点,即将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皇太极要退兵了。

是的,在即将到来的二月份,皇太极会亲自率兵,调头攻下通州、迁安、遵化等一系列堵在后路的城池。这之后,八旗大军会带着劫掠到的大批财货人口,一路慢吞吞地返回关外。

所以,是时候整军顿武,做好干八旗兵一波的准备了!

那么如何整军顿武呢......自然是贴告示了。

就在25号这天,整个天津卫街头的热闹之处,都贴上了一张告示:征兵。

告示的内容乍一看很简单:兹有南方来的曹大总兵不日就要去干鞑子,所以现在需要在本地招募600名辅兵,用来给曹大人手下的正兵打下手。

然而仔细一看,这征兵的内容可就不简单了。

告示上的辅兵条件,要求“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见过血,上过战阵者优先”。

这哪里是召辅兵?亲兵家丁也不过如此了!......观者无不嗤笑。

然而再往下看后,观者就笑不出来了。

这600名辅兵的待遇如下:凡是通过选拔者,安家费一百两银子(现结),由将军大人负责提供全套甲马兵刃(一人双马)。

另外,辅兵的月饷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三十两银子/月(日结)。重要的事说三遍:日结,日结,日结。

注意,以上只是打下手时的工资,不用上阵参战。

将军大人在告示的最后还公开承诺:如果在出征时有临时战斗,那么无论胜负如何,将军大人事后都会发下额外奖金。如果有人能立下战功,那么将军大人一定会保举他做官。

最后是时间地址:明日一早,老校场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