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二四章 太子冠礼

大周中兴 第一二四章 太子冠礼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二四章 太子冠礼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方兴在参加完反哭之礼后,并没有随召公虎前往太师府,而是带着压抑的心情回到了太保府中。

已是黄昏,他乍一进门,召芷就迎了出来,关切地问长问短。

“太师怎么就这样薨了?”召芷泪眼朦胧,脸上挂着不可思议和惊恐。

且不说太师府和太保府就在对门,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离奇,各种真假消息在镐京城都不胫而走,召芷这消息灵通的丫头,少不了听到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言。

任何小道消息都不如眼前这位亲历者的所见所闻,于是,方兴把渭水遇袭和镐京城门周公御说殉难的经历同召芷说了个大概。换作往日,方兴给召芷讲故事之时,必然会添油加醋、眉飞色舞,但是今日不同。

方兴没有丝毫谈兴,简单说完,心情更加沉重,便想办法劝开召芷,自己把自己锁在了屋子里。

入夜,方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踏实。回想起自己在镐京的这半年,国人何尝有过半刻消停,他们不断挑战着大周王室的权威,触碰着大周王权的底线。

镐京城内,随处可见欲求不满的国人,他们罢工罢市,动不动就游行示威,周厉王的谥号要干涉,新王的人选也想插一杠子,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回想祖奠那日兮吉甫所说之语,看来他早就料到,不论是周厉王丧礼还是立储,都不会一帆风顺。今日印证,此人确实颇有远见卓识,不知对于当下时局,他能否有一二良策。

至于卫巫,这个十四年前搅得镐京城血雨腥风的黑恶势力,如今又卷土重来。彘林的二癞子也好,陆浑戎的搅局者也罢,每次卫巫身影的出现,都伴随着不好的事情发生。接下来,不知还会有多少凶险和未知在等待风雨飘摇的大周王朝。

尽管时局维艰,危机四伏,但是日夜依旧要交替,一切始终要继续。

对于召公虎而言,周公御说去世的悲伤,他并不敢有太多闲暇悲伤。马上,太子静的冠礼,已经刻不容缓。

按照周礼,普通成人的冠礼在二十岁举行;诸侯会早些,十八而冠;至于周王,他们的冠礼会安排得更早——周文王十二而冠,周成王十五而冠,都是为了能更早参与政事。

冠礼,礼之始也。对于普通人而言,冠礼是加入成人行列的开始,而对于周王而言,冠礼则是亲政的开始。

冠礼,也是一个家族后辈的成年礼仪,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发展大计。如此郑重的仪式,自然必须在家庙进行,以示隆重。

此次太子静的冠礼则略微特殊,按周礼,家中若有丧事,是不允许办冠礼的,毕竟冠礼属于嘉礼,而丧礼属于凶礼,嘉礼和凶礼不可并举。

但如今,由于太子马上要即位,而且已经过了周王行冠礼的年纪,要事从权,不可因父王之丧而荒废国事,太子冠礼就势在必行了。

已是当年的腊月,新年临近之际,为太子冠礼而卜筮的良辰吉日总算到了。

依礼,冠礼由代表周王族长老的大宗伯王孙赐主持。

所谓冠礼,就是给即将成人的少年加戴不同规制的帽子,每加一层,就意味着受冠礼之人马上要履行的新责任。

初加缁布冠——

缁布冠为太古之制,是上古先王推崇的装束,冠礼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戴上了缁布冠,就象征着着太子静有了治理人事之权。

再加皮弁——

皮弁是上古战士出征所佩戴的冠冕,加皮弁的同时,王孙赐也把各代周王祖传的配剑传给太子静,象征他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可以征伐天下不臣。

三加爵弁——

爵弁象征受冠者在家族地位,同时也代表受冠者未来可能承袭的爵位。太子静戴上了周王专属的爵弁,便象征着他拥有了祭祀权,代表着周王室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

最后加冕——

和士大夫们不同,加冕是诸侯国储君和大周太子才有的独特礼遇,诸侯佩戴的是玄冕,而太子静,自然佩戴的是普天下冠礼中最高等的衮冕。

四加之后,太子静的冠礼总算告一段落。

天下之大宗为周王室,周王室的大宗自然是周天子一脉。在先王周厉王驾崩后,太子静已然是大宗中年纪最长者,自然也成了天下万姓之大宗。

如今已是年末,再过几日,便将迎来新的一年,而新年的第一日,太子静就可以正式改元,登基为新的周王。而他也能从居丧时自称的“小子”,改口自称“余一人”,君临天下。

太子静加冕后,虽未正式登基,但是他已经可以亲政,甚至可以亲征。

这位未来的周王静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处理共和执政的老臣、社稷股肱之臣周公御说的后事。

周公御说一生坎坷,早年被周厉王疏远,年高之后却遭逢国人暴动,在动荡中,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儿孙,只有个曾孙名循者,年纪尚幼,尚在襁褓之中。

照周礼,周公之位世袭罔替,所以周公御说这位年幼的曾孙,自然被太子静册封,为周公循。只是太师之位不得由未成年人担任,因此,周公循并为承袭太师之职。

太师之职暂时空缺,三公便只余太保召公虎和太傅虢公长父,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转眼,便到了周公御说大殓之日。在丧礼之上,太祝详尽陈述了周公御说生前功德事迹,众人闻之,皆有所感,无不扼腕叹息、泪湿沾襟。

太子静念周公御说辅佐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三朝,居功至伟,又平定了国人暴动,共和执政长达十四年,勉力维持朝中政局。后来力排众议,拥立自己为周王,并且在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之时,殁于王事,以此来平息天下铄金之口,可谓是平乱和勤王的首功之臣。

鉴于此,在周公御说的柩谥仪式之上,太子静赐予周公御说以“定”的谥号。按照谥法,安民、大虑、法古曰“定”,借此表彰周公御说安定社稷之意。

此后,周公御说这位大忠臣,便以“周定公”之谥号,供后人敬仰。

料理完周定公的后事,已是腊月三十。白雪皑皑,镐京城一片银装素裹。

最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捱过寒冬之夜,新王转日就要登基。旧年再坎坷,也即将翻篇,而新王治下,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