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二五章 新王登基

大周中兴 第一二五章 新王登基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二五章 新王登基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前827年春,王正月。大周已经走到了它的第219个年头。

风风雨雨的两百多年里,先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大周王业。只可惜天不假年,周武王在壮年便因病辞世。

其后,在贤臣周公旦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武王的儿孙周成王、周康王继承了祖辈遗志,开创了“成康之治”,大周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在周初的明君贤臣凋零后,周昭王、周穆王虽说文治武功不如先祖,但是面对四方叛乱,至少还能勉力维持,不算昏庸。

到了共、懿、孝、夷四代君主,朝政荒废、礼崩乐坏,更有甚者,周孝王姬辟方竟然还篡夺侄儿的王位,小宗竟然以下犯上,大跌天下人眼镜。

直到周厉王姬胡即位后,文修武备,在内整饬朝纲,在外征讨不臣,短短二十余年,竟将大周国力恢复到周初的水平。只可惜,常年征战造成周王室财政危机,不得不用“专利”之策与民争利,最终酿成国人暴动的苦果。

如今,摆在新任周王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大周已经十四年没有君王临朝,内忧,外患,不一而足。

太子静缓缓走上明堂,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当,没有怯场,没有踌躇,可能是十几年的苦难种子在他心中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显得他比同龄人还要淡定、从容。

明堂本就是周天子办公和朝见的场所,周厉王出奔之后,即便有周、召二公共和执政,他们也不敢僭居明堂议事。今日,尘封已久的明堂,终于再次开张。

新王登基并没有特别隆重的仪式,只是在众卿大夫和诸侯国君的注视下,太子静坐到了周王的宝座之上,接受众人的朝拜。

从这一刻开始,太子静正式成为了周王静,成为大周王朝第十一任君主。

新王登基,照例要祭天地,拜社稷,只是国丧当头,一切从简罢了。

见证完周王静登基之后,各王室宗亲、诸侯国君便陆续向这位新周王辞行,回各自封地去也。

周王静坐上了周天子的宝座,君临天下,首要之事便是表功臣,对国人暴动后的各臣属论功行赏。

作为整个周王室卿大夫中最至高无上的三公,论功劳,自然首当其冲。

太保召公虎,不论是勤旧王、保新王、抑或是共和执政,都当居首功——

早在周厉王在位之时,召公虎就多次忠言逆耳、劝阻周王;国人暴动之后,召公虎以子代周王静受难,存周厉王一脉,居功至伟;后又平定国人暴动,共和执政十四年而国无乱。

后闻周厉王在彘地,便毅然出兵勤王,虽周厉王不幸驾崩,但还是顺利扶周厉王灵柩归国;周厉王葬礼上,又在渭水河岸平定陆浑戎叛乱,镐京城门平定卫巫作乱。

鉴于以上功劳,周王静特赐召公虎封地增民一千户,扩地一百里,赏田五百亩,其余财帛车马等物不可胜数。

召公虎出列,跪扣谢恩而退。

封赏完召公虎,自然轮到太师周定公御说,功劳仅次召公虎。

周定公德高望重,堪称卿大夫之楷模。先后辅佐周夷王、周厉王父子,平定国人暴动,并共和执政。最后,在镐京城门为平息民愤,不惜粉身碎骨,殁于王事。

周王静念周定公功高,特赐封地民五百户,扩封地五十里,赏田三百亩,并财帛车马等物。

周定公膝下无子,只有一幼孙,披麻戴孝,为其母怀抱,代为谢恩。

太傅虢公长父,曾跟随周厉王东征西讨,颇为有功;然而在国人暴动和彘林一役中颇有失职,功过相抵。

不过念其世代簪缨,不以眚掩德。故亦赐封地民三百户,允扩虢国之地三十里,赏田一百亩,并其余财帛车马等物。

虢公长父面有愧色,硬着头皮出列,叩首谢恩,只是不敢目视周王静。

三公封赏已罢,接着便是封赏九卿。

九卿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太宰卫伯和无疑。

国人暴动乍始,卫伯和便进京勤王平难,虽未经周王册封而自领太宰,但彼时一切从权,自然无疑义。

周、召共和期间,卫伯和坐镇太宰、统领百官,并无半点失职。后随太保出征彘林,且在周王丧期调本国兵马戍卫京师,亦是大功。

周王静敕命允其扩卫国土地五十里,赏田三百亩,并其余财帛车马等物。

大司马程伯休父,国人暴动中勤王平难,共和执政期间,多次领命戍边有功,后跟随太保出征彘林勤王。允其扩地三十里,赏田二百亩,并其余财帛车马等物。

大宗伯王孙赐,共和执政中和谐王室宗亲,礼乐不废,拥护新王登基中亦功不可没。赐封地民三百户,赏田一百亩。

大司徒虞公余臣,忠于职事,共和执政期间亦无大过失,虽在国人暴动中略有瑕疵,但既往不咎。允其扩虞国封地三十里,赏田一百亩,并其余财帛车马等物。

其余少师显父、少保皇父、少傅仍叔等,皆忠贞良实者,共和执政期间,忠于职守,各赏财帛车马等物。

九卿中,大司寇和大司空在共和执政早期便殁,职位空缺至今,从宗亲中拔擢王叔二人填补,王子昱为大司空,王子望为大司寇,即日上任。

封赏完三公九卿,接着便是表彰奖赏大夫之中政绩、战功卓著者。

国人暴动前,前任司徒芮良夫苦谏周厉王,有大德,拔擢其嫡长子芮阜为少宰,领中大夫,为太宰卫伯和副手。

虢公子季白,乃太傅虢公长父之嫡长子,跟随父帅数战有功,拔擢为小司马,领中大夫,为大司马程伯休父副手。

程公子仲庚、程公子仲辛,乃大司马程伯休父之子,彘林一战有功,皆拔擢为师帅,领中大夫。

南仲,原王师旅帅,开国名将南宫适之后,拥立周王、平定陆浑戎叛乱有功,拔擢为王师戎右,领中大夫。

师寰,平定陆浑戎叛乱、卫巫之乱有功,按功封军司马,领下大夫。

周王静刚一登基,赏罚分明有度,有功必赏,有过亦不深究,众人皆心悦诚服,心里都暗自称赞召公虎对其施教有方,这才不会在隐匿十四年的时间里耽搁了学业。

论功行赏罢,鼓乐齐鸣,众卿大夫庆贺周王静登基。当晚,周王静举行国宴,只是大丧期间一切从简,杜绝一切声色犬马。

波澜不惊,周王静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