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三九章 出征桃林塞

大周中兴 第一三九章 出征桃林塞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三九章 出征桃林塞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镐京城内,太庙之前,周王师出兵前的誓师仪式正在进行。

周王静一脸肃穆,在太庙里向列祖列宗、并历代周王祷告,祈求他们在天之灵的庇护,能让此次出师战斗能顺利。

辞曰:“社稷不幸,四夷犯边,在此春耕之际,愿前方将士能化凶为吉,出师大捷,以告慰先王!”

接着,太卜、太祝占卜吉凶,先用龟甲,再用筮草,卜筮的结果皆吉,周王静大喜,将士们的士气也为之大振。

最后一个仪式,便是授兵。根据大周礼法,国人战时为兵、平时为民。所以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周王师的兵器都刀枪入库,封存起来,到了临出征之际才把兵器授予将士们。

兵器中,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战车战马,其后是纛帜旌旗,最后是刀枪戈矛、兜鍪铠甲。

召公虎振作精神,擂响战鼓,大周有史以来最缺兵少将的周王师,即将出征。

清点部队,周王师仅余四师,战车三百乘,甲士徒兵合计一万人,开拔出城。大司马程伯休父、少师显父、少保皇父皆随军出征,召公虎还特地从虎贲卫士中调了师寰和南仲。

到了城外,方兴归队,向召公虎汇报了未能找到兮吉甫一事,召公虎颇为失望,但也无可奈和,便邀请方兴同乘。

一路出骊山、华山,马上就到达潼关外。到了风陵渡口,卫伯和向召公虎辞行,他要从这里北渡黄河,回到卫国进行整备。

送走卫伯和,大部队通过潼关,前面出现一片一望无际的桃林。

周朝历法,农历十一月正是周历的正月,正是天气寒冷之时,桃花尚未盛开,一片白雪皑皑。

召公虎问方兴道:“方叔,可知此地何名?”

方兴放眼望去,摇头不知。

召公虎道:“此地名为桃林塞,每至春末夏初,桃花次第开放,可谓美不胜收,这里是历代周王狩猎游玩之所。”

“原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桃林塞,此前只是耳闻。”

召公虎道:“此地虽说是赏春胜地,但是在历史上却是兵家必争之地,险恶之极。这南面群山便是崤山,而前方有一狭长谷地,则名曰函谷。”

方兴恍然大悟,道:“原来这桃林塞就是兵家口中的崤函要道,历来是周王畿的屏障之地。”

召公虎点头道:“正是!崤函要道东接洛邑,西连镐京,可谓是我大周之咽喉。只是大周立国两百余年,西面有宗周六师守备镐京、潼关,东面有成周八师戍卫洛邑、函谷,这才能保得大周政权长治久安。”

方兴知道召公虎没有说出口的后半句——如今周王师已经残破不堪,再也难以两头兼顾,这才给了此间默默无闻的伊洛之戎以可乘之机,竟然敢袭扰这崤函要道。

召公虎道:“出了这函谷,便是焦国的地盘了。这焦国扼守崤函要道,是此处唯一分封的诸侯封国。而想必,伊洛之戎就在这函谷关外等待着我们。”

“如此重要的咽喉要地,为何是分封给焦国呢?”方兴显然对这个诸侯国十分陌生。

“此地古名曰陕,便是先祖召康公和周公旦分陕而治的地方。如今,两百年过去,大河水患连绵,汹涌澎湃,多次改道,也已经物是人非了。”召公虎说起这沧海桑田之事,唏嘘不已。

“那大周把此地分封给焦国,莫非这焦国的始封君主和周召分陕有些渊源?”方兴问道。

召公虎微微笑道:“你真是聪慧过人!说起来,这焦国正是我召氏的同宗,乃太祖召康公的少子。当初召康公有三个分支,长子一支便是燕国,次子一支便是我世袭的太保召公,而少子一支便是这焦国国君。”

“这么说,焦国便是太保的兄弟之国了?”

召公虎忧心忡忡,道:“话虽如此,但是如今召康公一脉已经开枝散叶,孤与这焦国国君也几无来往。此次前来,孤倒听闻这焦国国君奢靡腐化,不知还能否担纲守住函谷关隘口的重任。”

正此时,前方前军主帅程伯休父驱车前来,道:“禀太保,眼看天黑,前方距离函谷隘口还有数十里,是否急行军,还请太保示下。”

召公虎道:“既如此,今日里怕是急行军也赶不到函谷了,士卒想必已经疲惫,孤提议今夜在桃林塞安营扎寨,明日一早,再拔营东进,争取明日天黑前赶到焦国。”

程伯休父拱手道:“太保体恤将士,再好不过!”

召公虎环视了下四周,道:“有备无患,南将军,今夜由安排一个师警戒,由你来率领!”

南仲欣然领命,自引一师,前去桃林塞四周戍卫。

当晚,召公虎在中军帐中召集各军将帅,商讨次日之策。程伯休父打开一副作战地图,方兴定睛一看,这正是两京之间的地图。

程伯休父信心十足,道:“明日,过了焦国地界,再过一天便能到成周洛邑,届时,我周王师便会和围攻洛邑的伊洛之戎打上一场遭遇战。

“我周王师大军一到洛邑城下,和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溃伊洛之戎便顺理成章。一旦击退伊洛之戎,我们就能打通镐京之间的通路,东西呼应,也就不再担心其余的四路叛军!”

召公虎摇了摇头,道:“大司马稍安勿躁,先不讨论后日之事。倒是明日,通过函谷之时,须多加小心,担心有埋伏。”

程伯休父道:“太保多虑了,这函谷关口易守难攻,乃天堑之地,如今焦国扼守此关隘,可谓是万无一失。”

召公虎皱了皱眉头,也没多说话,便转头问少师显父道:“少师博闻强识,可知伊洛之戎的来历?”

少师显父作了一揖,道:“禀太保,伊洛之戎名为戎人,实乃殷纣王的遗党,在我朝初年,与大周乃世仇死敌。只因他们势力不大,无法和成周八师抗衡,只得出没于伊水、洛水之间,成周之民屡见他们披发左衽,在山野之间祭祀,便把他们当戎人看待,称作伊、洛之戎”

召公虎问道:“出没伊洛之间,那他们所居何处?”

“太保请看,便是此处!”显父指着地图,对众人道。

“崇山?”

“正是!”

方兴朝地图看去,这地图绘制得颇为细致,对洛邑地区的山水地理,标记得极为详尽,可谓一目了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