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八四章 攘外安内之计

大周中兴 第一八四章 攘外安内之计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八四章 攘外安内之计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对内之富国、强兵之策,孤已明晰。敢问对外之计,又当如何?”召公虎问道。

兮吉甫道:“在外须攘外安内——巡抚诸侯,使其同心,此为安内;威服四夷,使其归服,此为攘外。”

“何以安内?”

兮吉甫对道:“国人暴动之后,各诸侯之各怀鬼胎,想必太保都已看在眼里。表面上,他们身为大周封国,对周天子恭敬有加,但当真正敌兵压境,他们却成了缩头乌龟了。

“贡献有缺还在其次,而这些诸侯对周王室之索取却是无限,每有内忧外患,便乞求周天子出兵相助。这样,周王师不免四处救火般,在各个火场之间疲于奔波。”

召公虎道:“此言甚是!先王封邦建国,是想让这些诸侯国成为大周屏障,而不是让大周给他们平乱,孤深有体会。”

兮吉甫道:“周公制礼,实乃为了约束各国诸侯,诸侯国君之赐命、谥号、任命卿士、册封太子,此皆需要周天子决策,且各诸侯国君需按爵位和亲疏关系朝拜周王、进贡称臣。

“然今,诸侯国的土地之大,早数倍于周王畿,一面私下拓土,一面拥兵自重,就连大诸侯国卿大夫的封地都大于畿内诸侯国。可即便如此,他们还不满足,一直向周王室索取。

“薪不尽,火不灭。若要救火,必先釜底抽薪;反之,若抱薪救火,必然愈发不可收拾。这些诸侯闭门自大,周王室的控制力只会越来越弱,此消彼长,早晚会对周王室不利!”

召公虎自己就是畿内诸侯,对于关外诸侯的日渐强大也忧心忡忡。身为太保,他自然不能公开说诸侯的不是,但诸侯们的尾大不掉已是不争事实。

三公九卿之中,虞公、虢公、卫伯等人都属诸侯之列。他们进入王廷,虽不能否认卫伯等人为天子分忧之心,但像虞、虢二公般以权谋私想法之人,也不在少数。

召公虎叹道:“那兮先生有何法?”

兮吉甫摇摇头:“若恪守周礼,怕没有办法,除非……”

“除非什么?”

兮吉甫道:“兮甲不敢说。”

“出君之口,入孤等之耳,但说无妨!”召公虎知道兮吉甫不是不敢说,而是想对自己用激将法。

兮吉甫沉吟了一下:“除非,周天子加强中央之集权,把分封给诸侯国的土地陆续收回,纳入王畿。”

言罢,召公虎陷入沉默,兮吉甫也不再说话,突然空气安静下来。

他们都知道,这很可能是唯一的方案,但却是却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分封制,这算得上是大周之国本,不动国本,周王室衰落是无可挽回的颓势,但若动摇了国本,大周恐怕只会更快分崩离析。

在周朝初年,分封是为了最快速度巩固地方统治,而随着地方越来越强,中央集权的旁落是早已注定的悲剧。

按照周礼,诸侯国根据爵位高低,可以拥有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编制,而周王室的部队数量极其有限,若要让诸侯国把祖先受封的土地吐出来,无异于与虎谋皮。

召公虎长叹一口气,只得转移话题道:“攘外又当如何?”

兮吉甫道:“四夷者,非四夷也。数百年来,华夏人对四方异族极尽贬损之能事,所谓蛮夷戎狄,根本就不是四个种族,而是中原人根据方位给四周部落族群的鄙夷之蔑称。

“相传,自炎黄大败蚩尤,到武王灭纣,历来各个反对政权的战败者皆逃离中原,在四面八方同当地人杂居,因此被划为蛮夷戎狄之属,简单粗暴,反而加剧了他们和中原文明之冲突。

“北面之狄,有隗姓赤狄、姬姓白狄、瞍瞒长狄,本来非一枝。东面夷人与西面戎人杂糅姜姓、风姓、允姓、舒姓、偃姓各部族。南蛮更是有上百个姓氏的濮人、越人、荆蛮人。

“而这些四夷之众,又有多少尧舜、夏禹、商汤等华夏正统人的后代于其中?只因改朝换代,败者为寇,不得不流离失所、糅杂其中。他们本非同伙,之间亦互相征伐、仇杀、倾轧。

“然而,历来华夏统治者,皆采用隔离之策,一以贯之。正是中原人的自负和偏见,反让四夷同仇敌忾,成为华夏公敌,这难道不是大周统治者要反省的吗?”

召公虎感叹道:“兮公子之言,可谓振聋而发聩!”

兮吉甫道:“兮甲乃蜀人,祖上亦是蛮夷之辈;姬姓周族发迹之前,亦是和戎狄混居、互为婚姻。如此,又怎么能一刀切地对待四夷,不断征讨他们呢?“

召公虎自出兵彘林以来,再到化解五路犯周,他的确发现自己此前了解到的四夷都是被严重矮化的,大多是中原华夏之人为了抹黑他们。如今被兮吉甫一说,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召公虎道:“诚然,我们总说四夷反复无常,不服王化,但很多时候,我们华夏人所为也不厚道!周共王灭了同戎狄关系甚好的密国,周穆王伐犬戎、徐国,周昭王之伐楚,都很值得商榷。

“此前的统治者,只考虑如何从征伐四夷中获得利益,如何获得征服弱小和落后部族的快感,如何用粮食交换他们的牲畜和人口,抱着高人一等的姿态,把他们踩在脚下。

“事实上,这些四夷部落只是不认同周礼的繁文缛节,并不代表他们不懂礼义廉耻、灭绝人伦之纲常。反之,中原诸侯国中,**、灭亲的事情又何尝少过?”

兮吉甫道:“太保有如此之深省,令兮甲佩服,也是大周之幸。四夷大多不务农耕,因此他们向来对夺取中原之地不感兴趣,又何尝谈得上觊觎中原呢?

“四夷所需工艺品、粮食,正如中原所需之马匹牛羊,靠边贸交换便可达成,又何苦付出血的代价,互相掠夺征伐呢?让四夷尝到甜头,我们自然也会获益匪浅。

“大周不妨用怀柔之政策,在四夷中扶持亲周之势力,这样就会大大化解诸异族之矛盾,同化其他部落,如大周同宗之姬姓白狄,西戎中姜姓之羌部落,岂不美哉?”

召公虎大喜,抚掌道:“如此,边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攘外、安内之策,实属高见,孤甚为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