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二二章 大宗伯的继任者

大周中兴 第二二二章 大宗伯的继任者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二二章 大宗伯的继任者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曹公子苏弑兄自立一事,让周王静坐立难安。

召公虎出班道:“此乃大周史上第二起诸侯弑君自立之事也。可恨此二次弑君皆发生在姬姓诸侯国中,真是痛心疾首。”

“上次为谁?”周王静咬牙问道。

“乃是周昭王登基之初,第五任鲁侯鲁魏公杀死兄长鲁幽公,并自立为君。”

周王静很是意外:“昭王天子乃一代明君圣主,他对鲁侯弟弑君一事,如何处置?”

召公虎道:“昭王并未惩处鲁魏公,而是默许其行。”

“这又是为何?”

“这就要从鲁国与众不同的继承制度说起,”召公虎道,“鲁国国君之继位并非秉承嫡长子继承制,乃是‘一继一及’之制度。”

“一继一及?余一人确是未曾听闻。”

“一继者,即昭(单数)辈国君父死子继,一及者,即穆(双数)辈国君兄终弟及,以此交替继承君位。此乃周王室尘封之旧史也,故而世人罕闻。”

“愿太保说其缘由。”周王静感到很新鲜。

召公虎道:“大周开国之初,武王病重时,欲传位于四弟周公旦。周公辞而不受,道:‘兄终弟及,此乃殷商旧例,然兄病则诸弟为乱,祸患之本也。王兄驾崩后传位于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三监必乱!’

“武王知道这三个弟弟嫉妒周公之贤能,若是周公旦继位,此三人必拥兵造反。于是问道:‘那依王弟之见,当选何人以继承余一人之位?’周公旦道:‘必是嫡长子继承,当立太子诵。’

“武王摇了摇头:‘太子诵年幼且弱,若王弟你回鲁国封地,太子无人辅佐,定势单力孤。’周公道:‘弟愿倾尽所有,竭力辅佐太子。’武王还是担心,便提议:‘大周继承制度,定为一继一及如何?’

“依照武王之本意,兄终弟及制度乃殷商覆亡之根本,而嫡长子继承制在当时缺乏普遍认同,因此提出折中之‘一继一及’制度。武王死后,传位于周公,周公薨后,再将王位传回太子诵。”

周王静道:“既如此,大周其后十王,又如何最终定下嫡长子继承制之成法呢?”

召公虎道:“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基础,亦是周公所制定周礼之核心,周公定不会轻易放弃此主张。因此,武王驾崩后,周公拥立太子诵为周成王,自己则代以摄政。为了验证武王‘一继一及’之创想,便以鲁国为试,在自己封国推行‘一继一及’制。”

周王静问道:“那鲁国所行‘一继一及’,效果如何?”

召公虎道:“依周公本意,鲁国开国国君伯禽传位于长子鲁考公,其后再传位于次子鲁炀公,其后鲁炀公还政于侄子、考公之子。这便是‘一继一及’之初衷。

“不料,鲁炀公暴虐,不顾宗族、大臣反对,不愿还政于侄儿,而是执意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鲁幽公。这鲁幽公和父亲一样不成器,决意彻底打破‘一继一及’制度,不愿传位给弟弟,而欲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鲁幽公之弟鲁魏公忍无可忍,打着为周公、伯禽清理门户的旗号,杀死了鲁幽公,并亲赴镐京向周昭王请罪,说自己乃是为了恢复‘一继一及’制度,方大义灭亲。

“周昭王大喜,不仅对鲁魏公弑兄一事得过且过,还给其父兄上了‘炀’、‘幽’这样的恶谥号,以示周王师对鲁国‘一继一及’制度的认同。不料想,当周昭王驾崩之后,鲁魏公又重蹈覆辙,传位给自己儿子。

“至此,鲁国君位虽始终‘一继一及’,但永远在小宗一系传袭,大宗之嫡长子反而永远大权旁落。鲁国如此违背周公所定之继承制,至今已九世也。”

听完召公虎对鲁国君位更迭之介绍,周王静心情沉重。

也就是今日起,周王静心中种下了对鲁国的深深仇恨——鲁国身为圣贤周公之后,其子孙后代却如此不贤不孝,不把周王和周礼放在眼里,这样的国家,自己早晚要算上一账。

当然,周王静表面上不动声色,而是转移话题道:“余一人即位以来,一直在反躬自省,探求先王德治,不敢有丝毫将歇。文、武、成、康之道,周公旦之制礼作乐,此乃治世之本也。然自昭王天子登基,鲁幽公为弟鲁魏公所弑,乃是对大周礼制最沉痛之打击,周王室威信也开始由盛转衰。

周公所定之礼,绝不可逾越,若破坏周礼者不受应有惩戒,周礼定会不攻自破!故而,如今曹国内乱,再次出现弑君之劣迹,余一人不能重蹈昭王天子覆辙,不可姑息养奸,定要严惩此弑君贼子之罪魁祸首。”

众卿大夫闻言,心中都纷纷赞赏周王静的魄力。

召公虎心道:“周天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格局,确是难能可贵!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明主。”

但是,针对曹公子苏弑君篡位的行动,究竟是派兵讨伐,还是派使臣前去问罪,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周王静显然有些按捺不住,道:“速速遣使告知太傅虢公,派成周八师前去曹国,兴师问罪,不能堕了天子威名!”

“天子万万不可轻率!”

在召公虎等老臣苦劝之下,周王静这才略微恢复镇定,决定派使臣前往质问,先礼后兵。

既然要派遣使臣,那么定然需要一个位列九卿之人选——先出使曹国,同曹公子苏交涉,随后转而东行,到齐国、鲁国吊丧。

那该派谁去?

按照周礼,出使诸国,吊丧问罪之职事,本就应该由大宗伯担任。可如今大宗伯王孙赐病入膏肓,且已提交辞呈,周王静斟酌再三,决定改命大宗伯人选。

然而,历来大宗伯都必须由历代周王之子孙担任,如今与王孙赐同辈的祖父辈王子大多凋零殆尽,而叔父辈的两个王子——王子昱和王子望都已经位列九卿,然他们轻浮无知,绝非大宗伯人选。

就在此时,召公虎出列启奏:“臣愿保奏一人为大宗伯。”

“太保请言之。”周王静突然满怀期待,他知道召公虎有识人之明,历来推荐的人选都十分恰当。

“王子友可以为之。”

此言一出,倒是让朝堂所有人为之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