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七六章 姜诚受封(下)

大周中兴 第二七六章 姜诚受封(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七六章 姜诚受封(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下了朝,申伯诚便直奔官驿,将受封之事同手下一说,众人下跪口称“申伯”,皆欣喜不已。

“兄长,接下来可以陪我逛镐京城了罢?”他那十来岁的异母弟弟跳将出来,将兄长拦腰抱住。

“怕是不成,”申伯诚转过身,宠溺地摸了摸他的脑袋,“为兄要去趟大司马府。”

“去那作甚?”少年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听说大司马病入膏肓,你是要去探望他?”

“你知道的倒不少,”申伯诚转身看着那几个随从武士,“我派这些干将来镐京探听消息,看来工作完成得倒不赖。”

侍卫长闻言,起身作揖道:“谢族长夸奖。然属下探得大司马并不在府邸,而是在其程国封邑卧病休养。”

“那你还为何要去其府上?”少年不解。

“大司马府乃是公署,并非私宅,里面又不只有大司马一人。”申伯诚笑着解释,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份书简,递于侍卫长,“先将这封书信递交于大司马府内方大夫,我在府外等侯你佳音。”

侍卫长楞了片刻,还是把信接过,揣在怀中。“万一……方大夫不在府中?”他犹豫。

“这京城里,所有公卿高官都可能擅离职守,唯独两个人不会,”申伯诚笑着道,“一个是老太保召公,另一个嘛,便是他的这位义子螟蛉。”

“我才不去那个破府,”那少年道,“我要去王宫玩,可以吗?

“那你可得藏好,别露了马脚,”申伯诚逗趣道,“对了,把油布包裹递给我。”

那少年去带锁的箱匣中把包裹取出,递给兄长,嘴上道:“露也是露辫子,怎么可能露马脚?”

少年咯咯地笑着跑开,那身影分明是个少女模样。

申伯诚摇了摇头,兀自叹道:“我这两个妹妹,一个淘气似火,一个文静似水。谁要娶了这位顽皮姑娘,倒是有趣得紧。”

见手下已安排毕车马,申伯诚便装好包裹,扬鞭朝大司马府而去。

侍卫长入门通报后不久,职方氏大夫方兴便亲自出门来迎,脸上挂着惊讶:“申伯可是稀客,西土远道而来,有失迎迓。”

“无事不登三宝殿,”申伯诚在邽邑同方兴多有相谈,也算老熟识,“诚于镐京无甚亲友,便想到老弟也,不知可否叨扰?”

“哪里哪里。”方兴赶紧把申伯诚迎入公署之内,命卫兵倒水,二人对面而坐。

“申伯光临敝府,有何见教?”方兴毕恭毕敬。

“大司马府乃大周军事中枢,”申伯诚有意卖个关子,“如此威严肃穆之地,自然谈兵事!”

“兵事?”方兴表情有些不自然。

“你呐,就是容易紧张,”申伯诚大笑,“今日与你畅聊者,乃汝之好友姜诚也。此时我非申伯身份,也非为公务而来!”

言罢,申伯诚取出油布包裹,在方兴面前一层层打开。翻到最后,赫然出现两册竹简,一册简牍泛黄,一册崭新,还有竹青之色。

“这是?”方兴奇道。

“礼物,”申伯诚面有得意之神色,小心翼翼取出那旧简,递于方兴,“失传的兵法。”

“《太公兵法》?”方兴认出篆字,难抑兴奋,“申伯何处得来?”

“塞上多的是骏马牛羊,好剑宝刀也不少,想必方老弟不感兴趣,”申伯诚小心摩挲着竹简,“只有这兵法,才入得你法眼。此乃我姜姓秘传兵书,我原以为大都散佚,却不料在戎废弃老巢中找到。”

“戎人没发现这等宝贝?”方兴眼睛放光,目不转睛,屏气看着对方把竹简上的丝绳解开。

“不幸中之万幸,没被当做劈柴烧咯,”申伯诚笑着展开竹简,一篇篇介绍,“此乃目录和序篇,太公兵法实乃三部作成——六韬、金匮、阴符。这部书便是《六韬》,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部。可惜金匮、阴符二书大多散佚,着实可惜。”

方兴看得眼花垂涎,问道:“我听闻《六韬》言兵道,《金匮》言兵术,《阴符》言兵谋,可有此事?”他不愿放过这个求教太公后人的机会。

“正是,除《六韬》外,齐太公所著述之占星、阴阳、奇门遁甲,尽数为其所毁,”申伯诚又把另一部新简取来,“经我数年找寻,总算还搜集了数卷残篇,便誊抄于此册中,其中便有元戎十乘和《握奇经》记载。”

“《握奇经》?莫非是那部上古风后之阵法书?”方兴惊疑。

“我没看错人,”申伯诚兴奋地翻动书简,“《握奇经》乃风后所著,而批注者却是太公吕尚,编入《金匮》之中。”

“可否借来一观。”方兴可谓书痴,大司马府馆藏书简早被他翻得滚瓜烂熟。

“诚此来便是赠书于你,”申伯诚拍了拍他肩膀,“这部《六韬》,还有我誊抄的太公兵法残篇,尽归于你也!”

方兴喜上眉梢,惊讶地合不拢嘴:“如此重礼,如何受得?”转念一想,“申伯为何不交于天子?”

不料申伯脸色大变:“此书出我之手,便只得老弟独有。切不可另授他人,更别说是上交社稷。”

“可……”方兴瞠目结舌。

申伯诚笑道:“我纵观众卿大夫,配受此书者,唯你一人耳!”

“为何是我?”方兴小心翼翼道。

“当局则迷,旁观则清。”申伯诚把两部书重新包好,郑重道,“满朝臣工之翘楚者,各有所强。但物极必反,若其囿于长处,则早晚反受其害。”

此话太过深奥,方兴不明所以。

申伯诚微微一笑:“太保召公,大周之至仁者也,仁极则易陷于宵小;文武吉甫,大周之至智者也,智极则易招致毁谤;王子姬友,大周之至礼者也,礼极则易子孙毁誉。仲山甫以信治财,信极,则嫉于无道;南仲以严治军,严极,则刚而易折;师寰以勇服众,勇极,则失于谨慎。”

方兴一动不动,只顾盯着对方眼睛,如见怪物——他是先知,还是蛊者?总之,申伯诚的面庞变得十分陌生。“那我……”他小声道。

“你不同,”申伯诚斩钉截铁,“你之所长,乃义——义重山河,义薄云天,若初心不退,又能为谁所害?”

“义?”

“大宗伯王子贵胄,太保世袭召公,其余布衣大夫亦乃世家大族之后,他们或许会急人所难,但这并非是‘义’。”申伯道,“侠义之气,定然发自于市井,砥砺于磨难,岂是权贵所能轻易有之?不溺于富贵、不易于贫贱、不屈于权威,落魄则弘毅自省,腾达则胸怀天下——此‘义’之谓也!”

“可我……”方兴被申伯诚的口才震慑得支支吾吾。

“义,则仁、智、勇自发而齐备。假以时日,大周庙堂上,无人可出君之右也!”申伯诚把油布包裹塞到方兴怀中,“宝剑配英雄,宝物赠义士。诚告辞,请方大夫留步。”

言罢,申伯诚大笑出门而去,只留下方兴呆若木鸡,立于院内。

夜已擦黑。

申伯诚一回到官驿,其手下侍卫长便递来一封书信。

“是他?”

“正是犬戎国师,他兵败后不为犬戎残部所容,故来投奔我族。”侍卫长道。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申伯诚把书信在火烛上烧毁,“国师能有如此远见,真乃天助我也!”

“那还不是拜族长之劝降信所赐,”那侍卫面带喜色,“有他来降,我姜族如虎添翼也!”

申伯诚嘿然一笑,当即着手整理行囊,吩咐属下道:“速把二妹唤回,莫贪玩,我等星夜便回陇右!”

“遵命!”侍卫们领命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