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八一章 方兴(中)

大周中兴 第二八一章 方兴(中)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八一章 方兴(中)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次日,周王静继续召集群臣于明堂朝议。毫无疑问,今日议题定是表彰西征将士,论征讨犬戎、西戎之功,行赏诸卿大夫。

升朝后,大司徒虞公余臣奉诏宣读:

“此役王师奉天子之命征西,当居首功者,乃西六师元帅、太保召公虎也!其自平东夷归镐京后,未尝片刻歇息,便起大军驰援西线。先后于邽邑大挫西戎,于太原大败犬戎,终定西疆。兹念其功,特赐金十镒,铸盘以记其功,铭其德。增益其召邑封地至岐二十里,民众五百户!”

“召虎有愧天子之厚恩!”召公虎在众卿大夫羡慕目光中出列,跪拜谢恩。

召公虎自共和末年领兵前往彘林勤王以来,先后居拥立周王静、平五路犯周、连克戎夷之首功,六年内已获天子三次加封。其食邑也一而再、再而三增地扩民,在畿内各诸侯中风光一时无两。

方兴抬头看了眼自己义父,他发觉老太保此刻表情似乎有异——他不但没有对受褒赏有任何欣喜之情,眼中反有股说不出的落寞。方兴起初不知所以,可当他听到虞公余臣念出下一道封赏诏书后,便知端的。

大司徒念诏书曰:“小司马、中大夫虢季,自王四年随太傅于洛邑征兵整编成周八师,历尽辛苦,使西八师终复前王规模,震慑东、南之叛逆。兹念其功,加封为大司马,以继程伯休父之位。”

此诏书念完,众卿大夫一片窃窃私语。

“虢世子?他怎么配继任大司马?”方兴听罢这道任命,心中一凉。转眼看着身边的兮吉甫,见他虽露出难以置信之神色,但脸上的失落转瞬即逝,转而展出笑颜。不过方兴知道,他掩盖得很勉强。

除了召公虎外,少师显父、少保皇父、小司徒仲山甫皆觉此任命不可理喻,他们皆由老太保一手栽培,自然都为兮吉甫鸣不平——虢季只是在他老爹的庇护之下,招募了些战斗力未知的新兵,竟能抢走本该属于兮吉甫的大司马之位?如此赏罚不明。

在众人凝视下,虢季战战兢兢出列,接过诏书,叩拜谢恩。

方兴义愤填膺,他看着洋洋得意的虢公长父,正在用眼神对着召公虎嘲讽和挑衅。而虞公余臣、王子昱、王子望这些守旧派老臣们,自然是虢公长父的一丘之貉,他们同样喜上眉梢,纷纷表示对新任大司马虢季的祝贺。

至于大宗伯姬友、太宰卫伯和二人,他们倒是喜怒不形于色,气定神闲,似乎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干系。而少傅仍叔同样没有任何表态,他倒不是自命清高,只是纯粹对权力倾轧不感兴趣。

方兴知道,朝中众卿大夫已然分为三派——除了召公虎、虢公长父各自对立,气氛剑拔弩张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观望者们,他们尚未倒向其中任何一方。他虽对政坛角力之事无感,但并不意味着不谙此道。恰恰相反,方兴嗅到了明堂中弥漫的血腥之气。

随后的诏命,再次让在场公卿大跌眼镜——小司马人选依旧不是兮吉甫。

虞公余臣宣读道:“戎右南仲,自王三年起营建邽邑、太原,耗时仅二年,使此二城坚如磐石,西戎、犬戎无法越入关中半步。今亦主动请缨,北上营建固原要塞,筑城以守北疆。兹念其忠勇可嘉,晋爵为中大夫,递补小司马。”

南仲将军固然功勋卓著,可明眼人都知道,兮吉甫功劳绝对在其之上。与方兴抱同样想法之人亦不在少数,他们不时偷瞄着兮吉甫,企图在他紧绷的脸上看到不甘。然而兮吉甫没让他们如愿,他依旧保持缄默,时不时露出诡魅微笑。

“不好!”方兴突然想起召公虎班师途中向自己所吐露的担忧——以兮吉甫之才学,若为朝中宵小流言逼反,将是大周社稷极大的损失……

虞公余臣接着将剩余封赏诏令念完。除方兴因仕官年限未及三年、只叙功而未加封官爵外,程氏兄弟获封左右师帅、中大夫,就连勇士丙良也因战功而加封虎贲氏、下大夫,却依旧只有对兮吉甫只字未提。

“发生了何事?”愁云涌上方兴心头,“莫非周天子真的怀疑兮兄有叛逆作乱之心?”

虞公余臣宣诏完毕,腆着他的便便大腹回到班列之中。明堂上突然安静得可怕,掉针可闻。

兮吉甫仍是众人目光的焦点,有同情者,有嘲讽者,想必还有不少幸灾乐祸者。方兴想起昨夜大有楼上,自己同仲山甫为他庆功时,他把酒临风、意气风发,而今受到如此冷遇,不知其心中作何感想。

就在这时,太宰卫伯和缓缓出班,手持玉笏,对周王静道:“禀陛下,臣卫和有本要奏!”

“太宰请言之!”周王静眉头紧皱,心事重重。

“天子,卫和祖上世受王恩,自始封君康叔获封殷商旧都为卫国,历代先君不敢丝毫懈怠,秉周公‘启以商政,疆以周索’之策,以商政来贯彻周法,拱卫河北。”卫伯和一开口便追溯起老黄历,众人不知其用意何在。

说起来,在周王室众卿大夫中,这位太宰是方兴于唯一捉摸不透之人,在朝内他身为百官之长,在外亦是大国诸侯,他的前半生可谓既传奇,又神秘。

卫伯和接着道:“卫和受先王厉天子赐命继位后,治理国政已应接不暇。时逢国人暴动,微臣莽撞失察,提兵入京勤王,虽终定暴动,但授柄于后人。周、召二公不以臣鄙陋,邀以为太宰。如今,圣天子在位,年少有为、政治清明,且有太保、太傅等社稷老臣则夹辅左右,大周之中兴兆象已现。如今,卫和尸位太宰之高位已逾二十年,自知德不配位,故此特向天子请辞!”

太宰要急流勇退?众卿大夫一片哗然,不可思议。

卫伯和乃是平定国人暴动之功勋,如果他执意在太宰之位上终老、甚至世袭于子嗣,想必朝野上下也无人敢说个不字。可如今他正当壮年,却不知受何刺激,居然决意要离开大周政治中心,回封地养老?

周王静出言相挽留,但太宰去意已决。

与其他手足无措的卿大夫不同,方兴察言观色,他发觉周王静似乎对卫伯和的辞呈毫无惊讶之色,莫非此事太宰已提前与周天子通过气?

“太宰高风亮节,余一人虽于心不舍,但亦无法强求……”周王静顿了顿,“只是太宰一职日理万机,骤然无人可替,不知爱卿有何人可荐?”

“陛下圣明,”卫伯和长作一揖,“卫和愿全力举荐一人,胜臣数倍!”

“噢?太宰历来有识人之明,能入你法眼者,想必是非常之人。”周王静语气平淡如水。

“太宰一职,非兮甲大夫莫属!”

此言一出,全场如炸锅一般,纷扰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