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八二章 方兴(下)

大周中兴 第二八二章 方兴(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八二章 方兴(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依旧是虢公长父最先跳出来反对。

方兴冷冷看着这位气急败坏的太傅,看起来,虢公大人不仅没料及卫伯和竟在这个当口辞官,更没想到对方甘愿把太宰高位让贤于兮吉甫。

“虢公肠子似乎要悔青也,”方兴暗笑,“他若早知如此,恐怕他宁让大司马之位于兮吉甫,也要把太宰这个肥缺替世子虢季争取下来。”

“哦?太傅有何异议?”周王静随口一问。

“禀天子,大周开国两百余年,可从未有过布衣出身、而担任九卿要职者,更何况太宰乃是百官之首,岂能颇此成例?”虢公长父质疑道。

“太傅此言差矣,”卫伯和平静地看着虢公长父,“兮大夫乃蜀国宰相之子,岂是布衣?”

“这……其父客死镐京,蜀君便尽杀其族,兮甲流落关中,便是庶人也。”虢公长父振振有词,倒显然少了些底气。

虢公对满朝公卿历来颐指气使,唯独对卫伯和敬畏三分。方兴知道,当初国人暴动爆发时,虢公身为王师主帅却临阵脱逃,反倒是卫伯和领兵入京,最终才平此乱。至那以后,虢公对其又敬又怕。

“布衣身居高位者,自古有之!”卫伯和反讽道,“舜帝一介平民、大禹罪犯之子,伊尹、傅说出身低贱,齐太公磻溪隐士,就连古公亶父以上大周先王,亦非显贵达官。可恰恰是这些人,立下不世奇功,为后人称颂!虢公,你又如何能仅凭出身,就对贤才评头论足?”

卫伯和所言凿凿,掷地有声,任凭虢公长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反驳之语。

“太宰此举有失计较也,”虞公余臣见死党语塞,有意为其出头,整了整冠冕,出班道,“兮甲之才、之功或许有之。然而其出仕短短数年,便升任如此高位,怕是朝中众臣不服,大族权贵不服!”

“或许有之?”卫伯和嗤之以鼻,“兮大夫年虽三旬,但老成持重,兼文武兼备、博学多才。且其孤胆入犬戎虎穴,大败贼酋,立下大功却未得封赏,如何能平天下众议?”

“这……”虞公余臣同样语塞。

方兴看了眼召公虎,义父大人此时正向卫伯和投去感激的目光。似乎老太保对此也毫不知情,众人亦是不曾料到卫伯和向来中立,此时竟会如此力排众议,一心举荐兮吉甫。

“余一人意已决,”周王静起身道,“便依卫伯所奏,封兮甲大夫为太宰,位列九卿之首!”

见天子表态,虢公长父急不择言:“陛下,可众大夫皆弹劾兮甲……”

“此事休要再提!”周王静走下御阶,走到众臣跟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兮大夫大周立下卓著功勋,又曾在国人暴动中救余一命。余若不知恩图报,岂不冷了众卿家立功报国之心?”

虢公如丧考妣,只得悻悻退下。聪明反被聪明误,方兴心道——虢公本以为把世子虢季扶上大司马之位,便可彻底排挤召公虎倚仗的布衣大夫们。不料,兮吉甫却因祸得福,被周天子破格提拔为太宰,虢季反倒成其下属。

“兮大夫,”周王静来到兮吉甫跟前,“太傅对汝布衣之身颇有微词。”

“微臣乃外邦罪臣之后,承蒙天子不弃。”兮吉甫毕恭毕敬。

“久闻兮氏乃古蜀国大族,如今已被蜀君尽革其族,余甚惜之。”周王静不无同情,“可余有意拜汝为大周之宰,再用此已废之姓氏,恐怕不妥。”

“愿听天子圣裁。”兮吉甫小声道。

“既然有朝臣嫌汝为布衣之身,氏名又多有不妥,”周王静顿了顿,“余一人便赐氏与汝,不知兮大夫意下如何?”

“臣荣幸之至!”

“太宰于古时,又名大尹。今日余便以赐‘尹’为氏,并下诏于蜀君,命其寻访兮氏后人,迁于镐京,皆为太宰之尹氏封民。”

“谢天子洪恩!”兮吉甫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尹吉甫。他急忙下跪,天子赐氏,此乃无上之荣光。

虢公长父等人见周王静不仅没有猜忌尹吉甫,反而为其家族平反,都如斗败公鸡般,默不作声。周天子此举,无非宣告其认同尹吉甫之贵族身份,而朝中眼红这位新人太宰之人,又少了一个攻讦的借口。

周王静缓步走上阶陛,对卫伯和道:“卫伯高风亮节,今功成身退,余甚不舍。”

卫伯和微笑作揖:“臣才疏学浅,尸位素餐太宰高位多年,已是惭愧至极。”

周王静道:“卫伯这便归国?”

“太宰之位后继有人,臣无憾矣!”卫伯和再拜稽首,“卫和这便告辞!”

周王静感念其于国人暴动、社稷倾颓时力挽狂澜,便下旨将卫国附近的鄘邑、邶邑正式划于卫国治下。

卫、邶、鄘三邑,在周初原归三监代管,以监视商纣王之子武庚。后来三监作乱,为周公旦平息后,封卫康叔于卫,邶、鄘二邑名义上收归天子,但交由卫国代管。此诏令一下,三监之地至此划入卫国囊中,卫国国力也大为增强。

“卫伯暂回封国,明年初春,余将于东都洛邑锡命诸侯,届时再有劳卫伯相会于东都。”周王静颇有不舍。

“臣领旨谢恩!”卫伯和接过诏令,告退而出。

众臣送走卫伯和,心情复杂。当下,由于太宰、大司马有了新任人选,朝中诸臣便调整位次,重新站列——

三公中,太师之位依旧空缺,太保召公虎和太傅虢公长父分列左右上首。

九卿之中,天官太宰尹吉甫居首,地官大司徒虞公余臣紧随其次。其后七卿依次是春官大宗伯王子姬友、夏官大司马虢季子白、秋官大司寇王子昱、冬官大司空王子望、少师显父、少保皇父、少傅仍叔。

中大夫内,以芮良夫之子芮阜居首、为少宰。其后太史伯阳父兼任小宗伯,南仲为小司马,仲山甫为小司徒。其余师寰、方兴、程仲庚、程仲辛、丙良等,亦各居大夫之位。

“人来人往,宦海沉浮,几家欢喜几家愁?”方兴见布衣大夫们皆受封赏,心中感慨万千。大周这艘巨船,在周王静的掌舵之下又能开向何方,方兴依旧没有答案。

——————

第三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