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八三章 序篇

大周中兴 第二八三章 序篇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八三章 序篇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自尹吉甫新官上任,这位太宰大人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几个月来,府中各僚属们也没能有一日安歇。

年关转瞬要到,距离周天子移驾洛邑、举行赐命诸侯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府中大小官员经常奔波于西都镐京与东都洛邑之间,身心俱疲。

“太宰布衣出身,确是与众不同。”面对下级官僚的叫苦不迭,少宰芮阜只得不断出面安抚。

他身为芮伯,贵为畿内诸侯,起初也对尹吉甫平步青云、成为自己顶头上司一事耿耿于怀。但相处久后,见这位新上级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反倒比其前任太宰卫伯和更加尽心尽力,不禁为其折服,并给予其全力支持。

反观尹吉甫,他也有吐不尽的苦水。

周天子年轻喜功,他自登基以来,便总想效仿先王,召天下诸侯于洛邑集会,体验一把一览众山小的快感。起初召公虎还会不断劝阻,可如今随着老太保年纪越来越大,处理起政事来似乎也日渐力不从心。于是周王静执意于次年元月举办一场旷世大会,尹吉甫身为百官之长,不敢违逆天子,只得亲力亲为。

为了筹备这次洛邑赐命大典,尹吉甫特地从大司徒虞公余臣手上调来仲山甫,使其协助自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二人粗略一算,若是召集全天下百余诸侯悉集于洛邑,耗费已经不仅仅用巨大来形容。

“尹兄,此次大典所耗,怕是需预支未来大周三年之收成。”仲山甫不断拨动算筹,忧心忡忡。

“预支?天子登基五年来,征战三载、大旱五年,国库已是捉襟见肘,如何预支?”尹吉甫手中的王室账簿这几日早被二人翻烂,“周召共和执政时所积存粮币帑,去岁已然消耗殆尽。”

“今年仲夏月大雨,旱魃总算远离,可我方才统计今年收成,亦仅够今岁朝廷支用而已。”仲山甫道。

尹吉甫点了点头,这几月来,这位挚友已愁得两鬓生白发,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仲山,还记得你初仕之时,以低价购粮、高价转卖之策,如今可否再度奏效?”

“此乃非常时期之非常手段也,”仲山甫无奈,“昔日愚弟官居低位,尚可使此雕虫小技,如今大周现中兴曙光,怎能再用这等卑劣之行为天子抹黑。”

“如若假扮畿内商人,去关外贩粮呢?”尹吉甫还不甘心。

仲山甫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兮兄大抵忘了,如今临淄、陶丘、朝歌、帝丘等东方大邑之粮市,早已被商盟把持。即便我大周王室用全部币帑购粮,也再影响不了粮价也。”

“什么?”尹吉甫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如此说,商盟实力已经强大如斯?这些殷商遗孓竟有如此能耐,确是大周心腹之患。”

仲山甫一语中的:“他们在屯粮,我们则在浪费……”

“淮夷之地征粮如何?”尹吉甫没有接话茬,他绞尽脑汁寻找财源。

“前岁天子派我于淮夷屯军种稻,倒是连年丰收。可那些军粮在年初天子御驾亲征时,早已十去七八。剩余部分也已运筹于太原、邽邑。”仲山甫道。

“粮草如此,淮夷所获之珍珠、玉石、玛瑙、犀角,还有几何?”尹吉甫不放过任何收入。

“兮兄,此间有一事,愚弟不得不提。”仲山甫压低了声音。

“何事?”

“此前愚弟还在淮夷之时,命师寰将军之驻军前往溪泽之处寻获珍宝,数量不在少数。运到曹国国都陶丘贩卖换粮,亦可支应镐京二载所费。然自从淮夷之地交接给徐国驻军之后,便不再有宝物进贡。”仲山甫面露难色。

“你是怀疑,”尹吉甫有股不祥预感,“徐翎在其中做了手脚?”

“徐君上奏天子,说是淮夷之地稻谷连年丰收,可掘地三尺,却再无贵物可寻。”

“无稽之谈,”尹吉甫一拍桌案,“徐国人狼子野心,不知天子为何还如此信任。”

仲山甫连连摇头:“此事愚弟不敢奏于天子,徐君于淮夷之地产粮供奉并未敢少,只是把淮水间物产据为己有罢了。依天子之性格,若一怒而兴师……”

“万万不可,”尹吉甫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今大周正应休养生息,岂能再起兵事?”

仲山甫耸了耸肩:“即便不起兵事,明年洛邑赐命大典之耗费,也足以再让王室身陷财务之困。”

尹吉甫又翻出另一堆竹简,这是仲山甫粗略估算的大典费用,其中每一个项目,都足以使二人头疼数日。

“召集如此多诸侯前来,光是其途费、招待住宿、飨宴用具,就够周王师三年的军粮耗费也。”仲山甫飞快算着,“这还不是大头,按周礼,诸侯进贡于天子,天子须数倍奉还以回礼……这,可是无底洞。”

尹吉甫沉吟半晌:“减!必须削减!”

“如何减?”仲山甫仰着头,满怀期待地看着这位九卿之首。

“或者削减参会诸侯数量,”尹吉甫表情坚毅,“要么削减天子回礼!”

他别无选择,哪怕会因此得罪周天子。太宰原称“冢宰”,在家曰家宰,在国曰冢宰,太宰本意便是周天子之管家。当年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旦曾以冢宰之职摄政。可周公百年之后,历代太宰大多丧失独立性,要么唯天子是听、成为私臣,要么便被架空、毫无权力。

如今,尹吉甫下定决心——他执意要劝阻周王静。大周财政如今已经十分窘迫,绝非表面上看上去地那么光鲜。卫伯和之辞职,或许并非周王静口中所赞扬那样,纯粹出于为国让贤、高风亮节。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尹吉甫自知责无旁贷。

“兮兄,你这就进宫?”仲山甫不无担忧。

“距离洛邑赐命大典不到一月,很快就要向偏远诸侯发出诏令,此事耽搁不起。”

仲山甫点了点头,道:“那愚弟便静候佳音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