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38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大周中兴 卷1-38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38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出了中军大帐,虢公长父犹然怒气冲冲,口中不断地骂着:“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太傅,这军权,”虞公余臣才走几步路,就喘得辛苦,“你说交就交了?”

“可不是嘛,娘的!”

“自周昭王之太傅祭公死于汉水,汝先祖便因军功被周穆王封为太傅。自那以后,周王师军权便在历任虢公手中世袭了五代,如今就这么交了回去?”

“六代,是六代,”虢公长父脸上写满了懊悔,“本帅也就是说说气话,召虎那老贼二话不说就取走了!”

“寡人以为你早有此意……”虞公余臣咋舌。太傅比太保还大几岁,一气之下竟称呼对方为“老贼”。

“也罢,也罢!”虢公啐了口浓痰,“周王师如今已是花架子,便赠与召虎又如何?他们都没打过仗,早晚乖乖回来求本帅。”

“程伯休父可是宿将,太保可是把军权转头便交与他也。”虞公余臣不确定自己的大实话合不合时宜。

“那本帅还能如何?哭着回去,求召虎把帅印回来?”

“那……太傅未来如何打算?”

“先带你我本国兵马离开汾隰,再做计较!”

“也罢,便依太傅。”虞公余臣隐隐不安。今日这一闹,寡人已彻底被虢公长父拉到同个壕坑里。

过不了多久,满朝公卿就会风传——“虞、虢二公沆瀣一气,”“早知他们就是一路货色,”云云。

更何况,此次周王师出征前,临时从虢国、虞国抽调大半兵马。这一罢兵,周王师剩下的那点兵力怕是连赵邑之围都解不了。后果嘛,他不敢说。

虢公长父无意多耽搁,二人便各自带着数千兵马,一路快马加鞭往南。约摸半日后,已远离周王师大营,来到一片开阔沃野,虢公长父下令原地驻扎休整。

虞公余臣也下了车马,前去找虢公长父议事。

连续的长途行军让虞公余臣疲乏不已,他摇着肥大的脑袋,抱怨道:“太傅,此时退军,寡人还是觉得不妥。”

虢公长父皮笑肉不笑:“有何不妥?”

虞公余臣本就体虚,此时心里更虚:“十余年来,你我本国兵马可一直领着王师虚饷……”

“这叫各取所需,”虢公长父总能自圆其说,“国人暴动之后,孤身为王师统帅,去哪找兵源填补编制?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把虞、虢二国的国兵调到镐京,领些王师军饷罢了。”

“这……毕竟有失体统。”虞公余臣总觉得过意不去。虢、虞二国虽然同气连枝,但公爵和公爵也不一样,至少寡人还有良知。

“你竟有愧疚之色,”虢公长父继续轻摇簧舌,“退一万步言之,孤又非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有何不可?”

虞公余臣自知说不过他,赶紧岔开话题:“太傅,镐京城内,关于你的市井流言可不少。”

“哪里是不少,那可是满天飞,”虢公长父淡然一笑,“有人说孤和荣夷公乃是私仇,也有人说是孤发动的国人暴动,传得有鼻子有眼。”

虞公余臣松了松发紧的腰带:“谣传而已,太傅不必放心上。”

“市井传言也不全是空穴来风,”虢公长父不怀好意地笑着,“怕是虞公也这么想罢?”

虞公余臣吃了一惊,赶紧摆手否认。十四年前国人暴动之惨状,至今想起还后背发凉:“弹指一挥间,十四年过去也……”

虢公长父斜眼瞟了对方:“孤总觉得,周、召二公此次执意出兵,似乎有阴谋!”

“何以见得?”虞公余臣一头雾水。

虢公长父道:“共和执政十四年,周天子下落不明,王位悬而未决,不知还要拖延到何时才肯立新君?

虞公余臣道:“可依周礼,周王并未驾崩,也未退位,如何能立新君?”

“谁知道呢,或许周天子早已弃世?”虢公长父一脸不屑,“要十年、二十年寻不得,那这两位与篡位有何两样?”

“不可胡说,”虞公余臣紧张地东张西望,“此事万万不可胡说!”

“你总反对朝中结党营私,”虢公长父不以为然,“可事实是,周、召二公早就党同伐异也!外人夸其伊尹、周公旦在世,我看是包藏祸心,想学启、汤故事罢!”

这项指控可不得了,虞公余臣深吸一口凉气,夏启、商汤可是改朝换代之君。

虢公长父继续煽风点火:“召虎历来不问军事,为何此次出征执意领兵?”

“不知。”

“执政十四年收买人心,此时再夺回军权,那大周有没有天子,又有甚么差别?”虢公长父越说越激动,“他日,周、召二公若要铲除异己,这第一刀,砍向的必是你我!”

寡人才不是你同党,但虞公余臣胆小:“依太傅高见?”

虢公长父提高了音调:“现在朝野上下、蛮夷戎狄、大小诸侯,哪里不是暗流涌动?即便召虎有了周王师那些残兵败将,岂是我虞、虢国精锐部队之敌手?倒不如你我调转矛头,嘿嘿,来个一了百了,虞公意下如何?”

这可是谋反!虞公余臣脸色大变,赶忙劝道道:“太傅万不可冲动!”

“哈哈哈哈!”虢公长父突然仰天大笑。

“太傅何故发笑?”虞公余臣听得满身白毛汗。

“孤也就是随便说说,虞公何胆怯如此?”

“这……此种玩笑可开不得!”

“依孤看来,上天早已不眷顾大周,天子出奔,礼崩乐坏,诸侯们也是离心离德。你我身为公爵大国,国中有军、手头有粮,退足以自保,进亦可称霸图强!”

太傅总拿虢国和虞国一起说事,给寡人灌**汤。可我身为虞公,倒也不得不为虞国未来着想。

从这个角度看,周、召二公乃世袭公卿,虢、虞则是以外诸侯身份入朝为官,立场本就有异。这是天然的隔阂,不能怪虢公长父拉帮结派,而是派系本便应是如此。

想到这,虞公余臣倒是看开了一些。

这时,虢公长父已在营帐摆下酒席,邀虞公入营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好鹿肉!”虞公余臣很是满足,美食对于他这身材的人而言,简直难以抗拒。

“孤有病,”虢公长父席间语出惊人,“心病!”

“此话怎讲?”虞公余臣吃人嘴短,明知对方有坏水,又不得不问。

“孤何其羡慕虞国之封地——沃土数百里,人口数十万,更重要的是坐拥天下最大盐池,好一个富得流油!”他一语双关,不怀好意地看了眼虞公的体型。

“哪里话,虢国也不差!”

“虞公饱汉不知饿汉饥,”虢公长父神色黯然:“虢国是军事重镇,并非良地——东南是周、召封邑,西北北戎狄包夹,虢邑土地贫瘠、人民稀少、无险可守。”

“故而?”

“故而待天下有变,虞国退可自守、进可图山西,进而图谋天下。虢国则不然,夹缝之下,朝不保夕,早晚亡国灭种……”

“所以太傅有何计议?”虞公余臣知道,这老狐狸总是带着答案问问题,寡人只需静听便可。

虢公长父突然豪气万丈:“我虢国想要有所作为,只有一条路——迁封!”

“大周开国以来,可无迁封先例。”虞公小声嘟囔。

虢公长父充耳不闻,走出大帐,眺望远山。虞公余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跟着出了帐。

“此为何地?”太傅阴鸷的脸突然闪现惊异之色。

虞公余臣摇了摇头,找来智囊宫之垣。

宫之垣道:“此地名曰曲沃。”

虢公长父来了兴致:“曲沃?此名甚佳,可有何来历?”

宫之垣娓娓道来:“晋国自桐叶封于唐,便以绛山为宗,定都在绛城。绛水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悬而为沃泉,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也。”

虢公长父显然不想听这身材短小、其貌不扬的虞国智囊卖弄学问,但这不影响太傅对此地的垂涎:“曲沃土地丰美,地形优越,是个建都之处!”

宫之垣无心道:“此处林间紫气环绕,若得贤能君主居之,久之必成王霸之业。”

“孤便是贤能君主,”虢公长父听得眼前放光,“看来先生颇知晓挑地营城之事?”

宫之垣作揖道:“略懂一二。”

虢公长父大喜:“孤便要把虢国迁到此地,可否?”

太傅好大口气,虞公余臣心中七上八下,赶紧摇头目视手下。毕竟,这可是宫之垣为自己未来谋划的地盘。

“不可,此地已为晋国所有……”宫之垣替主公撒了个谎。

“晋国哪有这么大胃口?”虢公长父将信将疑。

“虢国为公国,若要迁封,定有更好之处……”宫之垣略有支吾。

“不见得吧?”虢公长父眯起眼睛,“历代天子早把可封之地都封尽也,哪余下甚么好地方?”

“这……”宫之垣语塞。

“三门峡若何?”虢公长父一脸坏笑。

虞公余臣大吃一惊,这太傅好生厉害。宫之垣为虞国谋划过两个必取之地——一个是曲沃,另一个便是三门峡两岸。宫之垣此前不认识虢公长父,太傅何以对此了然于胸?

三门峡乃黄河边军事要冲,其北便是虞国南大门,关乎生虞国死存亡之命门。

“三门峡虽好,可如今已有焦国在彼……”宫之垣想尽办法劝阻。

“焦国国君乃酒囊饭袋,早晚失其地,”虢公长父仰天大笑,“宫大夫,为孤好好说说?”

宫之垣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迫于对方淫威,只得虚与委蛇:“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之北即大河之阳,故曰大阳……”

宫之垣一边说着,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还没等他说完,虢公抽出长剑,插在地图中大阳之处,志得意满,大笑道:“这便是孤要迁封之地!取此大阳之地,舍我其谁?”

“不可不可!”虞公余臣目瞪口呆,虢公长父居然染指自己嘴边肥肉。

““太傅,大阳之地虽好,但在下斗胆推荐另一处。”宫之垣赶紧为主公解围。

“说来!说来!”

“三门峡以南还有一地,名曰上阳。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就是以这里为界……”

“我必兼而取之!”虢公长父毫不客气,用剑把大阳、上阳连成一线,“等我虢国迁封于此,可就是你虞国邻邦、唇齿相依也!”

虞公余臣吃了个哑巴亏,也只得赔笑点头。

宴席散后,虢公长父志得意满,率军先行一步,扬长而去。

宫之垣跟在主公身后,一言不发。

“这个奸雄,”虞公余臣骂骂咧咧,“没想到他连寡人的主意都打!”

宫之垣还在安慰:“此事主公倒不必在意。”

“怎讲?”

“大周国祚尚在,主公一时尚取不到曲沃与三门峡,就好比太傅虢公不得迁封地一般。”

“此话有理!”

“不过,”宫之垣如丧考妣,“虢公毕竟技高一筹,主公再如何防备,还是被他拉下了水……”

“那个老狐狸……”虞公余臣咬牙道。

常听镐京城国人在背后对寡人大加嘲笑,说“虞公”乃是“愚公”,只是他虢公长父的跟屁虫!更因虞国夹于太行、王屋二山之间,坊间还编造出“愚公移山”之寓言以嘲讽!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公,太傅虢公已走多时,我军现在是回镐京?”宫之垣把虞公余臣从沉思中唤醒。

“宫大夫少给寡人提太傅,”他猛地一收腹,把肥肚束紧,“不回镐京,回虞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