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5-35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大周中兴 卷5-35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5-35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大司徒,你怎么看?”

周王静冷不丁的发问让虞公余臣受宠若惊。他没想到,周王静此话居然直接问向自己,而是跳过了身为三公的虢公长父和百官之长的尹吉甫,十分不符常理。

虞公余臣自知脑子转得慢,但不代表他没有脑子。这可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更何况,周王静此话分明是明知故问,天子心中已有答案,却还要问人,分明是想把坏人让虞公余臣来当。

虞公余臣不想当坏人,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坏人,他终究还是脸皮薄。

他更不想让人戳着脊梁骨,说自己和虢公长父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虢公长父可以不在意风评和羽毛,但虞公余臣不行。虞国是姬姓先贤的后代,虞公余臣不忍让祖先的声名在自己身上蒙羞。

更何况,周王静今非昔比,如今的天子,早已变得越来越自大:他从来不认为其统治会有什么问题,也从不考虑外部形势的变化,他太过自信,只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得任何苦口良言。

或许他有过成功,但是这些成功其实微不足道。大周也或许正走在中兴之路上,但与周王静的“励精图治”也并非有太强关联。

周王静表面上信任虢公长父,但谁都知道,周王静对虢公长父的忌惮也并不少,生怕他又成为下一个召公虎,对周王静的权力掣肘。

朝廷上派系林立,但周王静却似乎很享受这种分裂,他自以为长袖善舞,用虢公、虞公来制约召公虎及其一手提拔的布衣大夫集团,并乐在其中。或许,公卿大夫们如果都忙于内斗,也就不会对王权有太大威胁?

所以,周王静反而更信任虞公余臣,他唯唯诺诺、没有野心,让周王静很有优越感。或许,君王们都更喜欢任用无能之人,这样能给天子莫大的安全感和心理优越。

虢公长父见虞公余臣眼神闪烁,便不断朝他挤眉弄眼。老太傅有意指谪方兴的失职,让这位召公虎的义子功不抵过。

但虞公余臣哪有什么主意?被周王静一问,倒是有些着慌。我该如何回应天子?是顺着天子的意思,让方兴得到应有的赏赐,还是追随着虢公长父的暗示,趁机给方兴参上一本?他没有定论。

首先,虞公余臣内心里佩服召公虎。他虽然被虢公长父拉下水,站到了召公虎的对立面,但私底下,他与召公虎并没有私仇。更何况,召公虎一心为国,并无私心,提拔的五位布衣大夫也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

但转念一想,方兴如今已经是中大夫职方氏,如果再升官,就得跻身九卿行列,与自己平起平坐,虞公余臣表面上不说,但心中多少有些不情不愿。

方兴此人虽然有才,但虞公余臣难以接受他以野人身份平步青云,这一点上,他与虢公长父倒是想在了一块。

回想八年前在彘林之时,虢公长父从第一眼见到方兴起,就对他嗤之以鼻。可谁想到造化弄人,如今方兴凭借召公虎的青睐,一路飞黄腾达,竟然和我等世代公卿同朝为官。

而且,虢公长父始终反对布衣为官。毕竟,大周朝廷历来以世卿世禄举官,却被召公虎破例,让平民白身也有了出仕、升官的机会。如果朝内都是这些凭空提拔的布衣卿士,那虢公、虞公们的子嗣又该如何自处,找到一席之地?

虞公余臣自忖,就凭自己现在的几个不成器的子嗣,终究是竞争不过布衣大夫们的。

屁股决定脑袋,虞公余臣心一横,还是参了方兴一本。

这样一来,周王静又陷入了沉思。

这时,尹吉甫不再沉默,他对周王静道:“天子容禀,方大夫此次南行,之所以不敢透露行踪,并非欺君,乃是还有一件大事未办,怕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周王静来了兴致:“哦?何等大事?”

尹吉甫沉着以对:“巫教!”

“巫教?”朝臣一片哗然,这可是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字。

虞公余臣突然发现虢公长父脸上变颜变色,难道,这事情和虢公长父有什么关联?戳中了他的软肋?

周王静倒是平静:“愿闻其详!”

尹吉甫奏道:“方大夫之所以隐姓埋名,留在南国,是为了探究巫教的秘密,故而不为世人所知其下落与踪迹。”

周王静奇道:“巫教荼毒大周已久,国人暴动、五路犯周皆与其有重大干系,人人得而诛之!这么说,方大夫此去南国,已然获悉巫教的重大秘密?”

方兴行了一礼:“禀天子,罪臣此去巫山,已然探寻得巫教总坛所在!”

于是,方兴便把如何入得巫山,在山顶壁画中寻得灵山十巫的历史,又深入巫教总坛,发现巫教早已名存实亡,而此前横行肆虐大周和四夷的巫教势力,其实是商盟的故弄玄虚。

“巫教已经灭亡?”周王静不由得沉吟起来,“方大夫,有何证据否?”

方兴早有准备,他毕恭毕敬地献上了一沓帛书,郑重道:“此书乃巫教不传之经典,名曰《山经》、《海经》,以蝌蚪文写成,记载着华夏名山大川,内容包罗万象。”

周王静点了点头:“此书从何得来?”

方兴道:“此书藏于蚩尤棺椁之中……”

于是,方兴又把如何深入巫教总坛,如何历经艰难险阻得到这些宝贵帛书之事说了一遍。虞公余臣听得如痴如醉,再看朝中重臣,也大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但方兴说得绘声绘色,绝不似作伪。更何况,《山海经》已然呈上,这可做不了假。

此外,方兴还献上了在聚鹤峰上拓下的二十八宿拓片,并说了灵山十巫先人对中原华夏时局的预测,皆一一应验。

周王静沉吟道:“如此说来,方大夫虽然流落南国,却始终是为我大周分忧……既如此,便功过相抵,官复原职罢!诸位,意下如何?”

天子既然发话,朝臣们自然附议,虢公长父虽心有不甘,但此时他如鲠在喉,也不便再作发难。

下了朝,虞公余臣感觉虢公长父情绪不太对,似乎心事重重,于是三步并作两步,便赶上了他。

“太傅,”虞公余臣试探地问道,“何事闷闷不乐?”

虢公长父微微颔了颔首,继续迈步朝殿外走去,并未作答。

虞公余臣不甘心,忖度或许是方兴官复原职之事让虢公长父难堪,于是继续追问道:“难道说,是方大夫……”

“嘘。”虢公长父噤声,示意此处并非说话之地。

二人转弯抹角,上了马车,虢公长父这才道:“方兴这小子死而复生,算是他命大。但寡人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他竟然去了巫教总坛。”

虞公余臣心中咯噔一下,他早就听闻虢公长父与巫教或多或少有染,只是没想到他竟然直言不讳。虞公余臣刻意留了个心眼,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巫教如何?”

“据方兴方才殿上所言,巫教名存实亡,原来早已成为商盟的傀儡,对各路反周势力发号施令。”

虞公余臣配合地点着头,巫教湮没销匿,对于大周而言本该是个高兴的事情,只是不知虢公长父为何如此讳莫如深,似乎有难言之隐?难道说,虢公长父真的和巫教有所关联?

对于虞公余臣而言,他与虢公长父之所以结成同盟,与其说是自己千挑万选的抉择,倒不如说是被对方拉下水的无奈。当初周、召二公势大,虞公余臣亟需找到盟友,这才答应了虢公长父以“虢、虞世交”为名的邀约,共同进退。

可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已然不妥,倘若虢公长父真的与巫教有瓜葛,那边是与国人暴动、五路犯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这样一来,虞公余臣免不了惹下一身骚,被虢公长父的污名所累。

思来想去,虞公余臣始终琢磨不出个滋味。

这回,轮到虢公长父起了疑心:“怎么?难道你早就知道此事?”

“早就知道什么?”虞公余臣略微定了定神,心中暗忖,难道虢公长父知道寡人在怀疑他?

“商盟代巫教行令之事。”

“未……未曾,”虞公余臣松了一口气,“今日也是第一次听说。”

“奇也怪哉,”虢公长父开始自言自语,“这么一来,方兴这小子似乎知道得不少,今日所言者,只是九牛一毛!”

见虢公长父紧紧拽着拳头,虞公余臣倒吸一口凉气,不用想就知道,虢公长父憋着又要找方兴的麻烦。只是不知,这次是出于旧恨更多一些,还是新仇更多一些?

二人一路不语,只听见轺车轧过马路的吱呀之声。

来到太傅府前,虞公余臣决定打破沉默,他转移话题,问虢公长父道:“太傅,近来久居洛邑,不知迁封之事张罗得如何?”

果然,这个话题正中对方下怀。虢公长父难掩喜色,对虞公余臣娓娓道来,自己如何在三门峡附近丈量土地,如何营建城郭,如何挖掘沟渠,如何建立亭台轩榭,说得眉飞色舞,听得虞公余臣瞠目结舌。

看起来,虽然周王静并未正式开口同意虢国迁封,但是虢公长父的一系列举措却丝毫没有耽搁,看样子,僖夫人的枕头风吹得不错,虢公长父对迁封一事早已势在必得。

虞公余臣随口问道:“只是不知,太傅看中何时迁封?”

“寡人已卜得良辰吉日!”

“哦?”虞公余臣没想到对方动作如此迅速,“不知何期?”

“就在年末,乃是迁封大吉之时,”虢公长父笑道,“此前找虢国的卜者,不仅不好好卜日,还与寡人言说‘迁祖先之封地不详’、‘国祚不长、祸将不远’之类的鬼话,气煞我也!”

虞公余臣尴尬一笑,心道,良药苦口,这话说得也并非没有毛病。要知道,虢公长父所要迁封的三门峡之沃土,正是此前虞公余臣心心念念拓土之处。可是,当时卜卦之人也曾言及,三门峡乃大禹分川治水之处,圣人武功之地不可营都,建都于彼,享国必不久远,虞公余臣故而作罢。

想到这,眼看着虢公长父迁都决心已定,虞公余臣也知道多说无益。

“来,入府一叙!”虢公长父见对方杵在府门前发愣,便主动发出邀请。

“倒是不必……”虞公余臣刚想拒绝,太傅府他去了少说也有数十次,倒也没啥新鲜感。

可就在这时,虞公余臣下意识朝太傅府中望了一眼,却瞥见一位身着黑衣的年轻女子一闪而过,看她姿色颇丰,似乎与虢公长父平日里宠幸的庸脂俗粉颇不相同。

“怎么?”虢公长父明知故问。

虞公余臣不怀好意地笑了笑:“寡人观太傅府中春色满园,不知是何处名姝?”

虢公长父摇了摇头:“谈不上,可望而不可即者也。”

看到虢公长父一脸的遗憾,看样子这说中了老太傅的心事,这倒让虞公余臣觉得很奇怪:“难道说,还有太傅无法染指的女子?”

虢公长父不甘道:“她……老熟人咯。”

“谁?”

“还记得五年前,在镐京城南祈雨的那位女巫么?”

“是她?”

虞公余臣一个激灵,他一下子有了不好的预感。当初,这位祈雨的女巫姿色卓尔,在舞雩台上搔首弄姿,醉人心魄,却不知为何突然失踪。到后来,虞公余臣逼问虢公才知道,原来她被他藏匿于太傅府中,又在南征楚国时不辞而别。

可任凭虢公长父软硬兼施,却始终未能在这女巫身上逞了**。而虢公长父与僖夫人也很快旧情复燃,又狼狈成奸地勾搭在一块,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不过,这女巫为何又突然出现在太傅府中?难道这女巫和巫教也有什么关联吗?虞公余臣心生不详,却一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虢公长父向来好色,只怕,他早晚会在女人身上栽了跟头,那就大大得不偿失也。

更何况,僖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向来以奇妒著称。倘若虢公长父失去了僖夫人这个靠山,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虞公余臣找了个借口,便与虢公长父挥手道别,回到府邸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