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5-39章 方兴 ? 伍(下)

大周中兴 卷5-39章 方兴 ? 伍(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5-39章 方兴 ? 伍(下)

凡是老太保起居、办公所在,仿佛都自带肃穆、威严的气场。方兴正襟危坐在外厅,眼观鼻、口观心,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好在召邑宫殿的陈设与太保府毫无二致,在熟悉的环境中,方兴忐忑的心略有安定。

正厅的背后,悬挂着从镐京城撤回来的《周公负成王图》。方兴记得召公虎昔日给自己讲解这典故的场景——曾经周公饱受蜚语,隐逸楚地,彼时彼刻,恰似当下。

约摸等了大半个时辰,方兴愈加不安,摩挲手中的象牙爵。

“我该如何向太保开口提亲呢?”

正踌躇间,屏风后传出脚步窸窣之声,老太保的由远及近。方兴“嗖”地一声站起,垂手恭迎。尽管召公虎认自己作螟蛉义子,但方兴却始终还是以祖辈事之,战战兢兢。

召公虎见到方兴,似乎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他怨恨地朝家宰说了声:“庸才,为何不说是方叔前来,使其久等……”

“唯,唯!”家宰一边向召公虎认错,一边朝方兴摆手,似乎在澄清误会。

方兴何等聪明,他已看出这事端倪——自己造访之时,家宰第一时间便去向老太保通禀,此人为人敦厚,岂会故意知情不报?难道说,太保老糊涂了?

“方叔,前几日我听闻你尚在人世,孤感念上苍,老泪纵横……”

召公虎说着便哽咽起来,看得方兴心中一阵酸楚,竟也潸然泪下。

当他流落南国之时,无时不刻思念着与老太保重逢之日。可没曾想,这三年物是人非,竟是这样一般凄切的场景——

方兴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布衣大夫,饱经三年生与死的淬炼,他如今看透世事无常、人心叵测,变得更忧郁、沉默而寡言。反观老太保,远离大周权力中心,让他变得精神萎靡,眼神浑浊,脾气也变得乖僻古怪。

望着眼前这熟悉却陌生的老者,方兴心中不是滋味,“权力便是春药”,他耳边萦绕着杨不疑在南国说的名言。诚然,老太保失势才三年,却变得风烛残年一般,比他五十有二的实际年纪老了十岁有余。

“你直接从楚地来这?这可不成,你得先面见天子……”

方兴愣了一下,弱弱道:“在下已面见天子,天子不仅赦了无罪,还赏下三日假期,我正是从镐京来访。”

“天子……长大了,长大了……”召公虎捋着髭须,兀自感叹着,不知此话是喜是悲。

空气如冷却了一般。

方兴无助地望向家宰,对方显然也爱莫能助。这位曾经和蔼可亲的召公虎,突然苍老得像背后那幅泛黄破旧的《周公负成王图》。

可以想象,独女召芷出嫁后,老太保成了孤家寡人;视若己出的方兴“死”于南国的噩耗,更是让他备受打击。而周王静对虢公长父的宠幸,更是压垮召公虎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顾他这传奇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年轻时意气风发,却被周厉王疏远。后来国人暴动,召公虎力挽狂澜,十六年共和执政,个中苦楚只能隐而不发。厉王驾崩后,他力排众议拥立周王静,南征北战,好不容易保大周有了中兴气象,周王静却自毁好棋,亲佞远贤。

“方叔,你为何沉默不语?”召公虎哈欠连天,“来,说说南国故事。”

方兴定了定神,便把卷入楚国内乱、探寻巫山、平定巴蜀、追查商盟的事情据实以告,只是隐去其中与芈芙相关的细节。召公虎尽管听得认真,但不知是耳背还是糊涂,需要方兴反复讲述,才听了个大概。

不过,巫教的消亡和商盟的作妖引起了老太保极大关注,他颤巍巍起身,让家宰准备奏章,打算上书周王静以陈情。

家宰无奈,只得毕恭毕敬准备好奏折与笔削。召公虎时而沉吟着斟酌字句,时而愤慨地奋笔疾书,一阵忙碌。方兴大气都不敢出,只得在一旁静静观瞧。

可就当召公虎写罢奏章,放入竹筒准备封蜡之时,却突然长叹一声,倒退数步,让家宰将奏章毁去。家宰不敢多问,默默地俯身收拾残局。

方兴三步并两步上前,将老太保扶入席间,小心翼翼问道:“太保,这是何苦?”

召公虎眼神黯淡:“唉,孤乃枯老朽木,天子春秋正盛,哪还听得进孤的迂腐之言?”

方兴一阵心疼,他知道这封奏章就算送到镐京城,也会被虢公长父扣押,周王静根本看不到召公虎的只言片语。朝廷上即便还剩些有识之士,怕是也不敢为失势的老太保仗义执言。

“太保,”方兴试探问道,“不才愿代为信使,把这奏章交于太宰……”

“尹吉甫?哼!”召公虎面带轻蔑,“他哪还记得孤的提携之恩?怕是落井下石,与虢公长父同流合污罢了。”

方兴突然如被电击一般,愁云笼罩脑海。他不禁有种隐忧——朝野皆传虢公长父得势后,尹吉甫、仲山甫便忘却昔日太保举荐之恩,与太傅走得很近。尽管方兴了解这二位仁兄的心迹,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眼下,召公虎似乎也倾向于接纳流言,认为尹吉甫是白眼狼。

召公虎没理会义子的沉默,喃喃道:“不会,天子一定会想起孤的……一旦大周起了战事,他们会想起老朽的……”又一转身,老太保眼中的微光再次熄灭,“可孤行将就木之人,就算重新披挂,又哪经得起奔波?”

方兴见老太保旁若无人般自言自语,不由潸然泪下,举袂抹泪,说不出的伤感。

又过了许久,召公虎转身指着那幅《周公负成王图》,情绪激动道:“孤待天子,犹如昔日周公辅政一般。可方叔你可曾知,孤告老那日,天子对孤说什么话么?”

方兴摇了摇头。

“天子说……”召公虎喘了几口粗气,“天子说,太保急流勇退,乃明哲保身之举!若是再贪恋权位,世人怕是要说你召公虎有阿衡之心也……”

说到这,老太保顿足捶胸,闭上双眸,表情十分痛苦。

方兴吓得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阿衡是商朝重臣伊尹的小名,周王静对召公虎提伊尹故事,怎不让人不寒而栗?又怎能不让老太保寒心?

“天子将太保比作……伊尹?”方兴小心翼翼地问出疑惑。

老太保颤巍巍地从座中起身,对着墙上的周公图哀叹不已。“自古,周公、伊尹齐名,世人以其能行废立之事,却不自篡王位。伊尹薨后,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周公薨后,康王亦追谥其为王……老朽何德何能,可与先贤伊尹并提?”

方兴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在守藏室读过《商书》:“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但很显然,周王静并非无道误国的夏王太甲,而召公虎也绝不是权力遮天的重臣伊尹。周天子之所以提及伊尹故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是因为……王子友的缘故么?”方兴轻声问道。

老太保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顾唉声。

方兴倒吸一口凉气,他脑中快速闪现过周王静和王子友的面孔。

周王静虽然与王子友一奶同胞,但在成年之前却没有任何交集。国人暴动赋予兄弟俩完全不同的童年——王子友在公众视野下锦衣玉食,而周王静却在太保府中隐姓埋名。但命运很公平,最后踏上王位的依旧是周王静,王子友却不得不对胞兄北面称臣。

按照常理,周王静应该对王子友略带歉疚,可这位天子却似乎愈加忌惮自己的手足。不知何时起,王子友勾结召公虎、预谋王位的流言不胫而走。这原本是再拙劣不过的中伤,方兴不用猜便知道是虢公长父于其间搞鬼。可为何,周王静偏偏就信了?

而当方兴回忆起尹吉甫、仲山甫二位兄长对天子的揣测,多了几分信服。周王静童年不幸,造就了他自卑的性格,弱冠后突然位居九五,自卑被放大成自负。

天子自幼得老太保庇佑,登基后又得召公虎辅佐,如今天下暂时平定,周王静或许担心后人只把大周中兴的功劳算在老臣召虎身上,却对自己只字不提,甚至死后被安上父王那般糟糕的谥号。

想到这,方兴毛骨悚然。不管怎么说,老太保告老或许只是一时气话,但或许也因祸得福,至少保住了晚节。毕竟功高盖主,自古臣下之大忌讳也。

一阵疾风穿房过屋,打断二人思绪。

“方叔,你年纪不小了罢?”

“这……”方兴一愣,老太保似乎话中有话。

“男子弱冠,本就该成家立业。可你如今功业虽成,却蹉跎了大事。”

“大事?”方兴心跳加快,惶惑不已。与此同时,心中闪过无数种可能。

“孤知你长于乡野,自幼混迹山林。可乃父出身我太保府总管,并未曾耽误你学业。又兼你弱冠后求学于泮宫、年纪轻轻担任布衣大夫,履历大功,亦未曾辱没你祖上方雷氏之名……”

“是……是……”方兴见老太保对自己的往事记得如此清楚,不由泪目。

“孤昔日于汉水时,曾认你为螟蛉义子,可你却从未以此自矜,反倒更加小心翼翼,生怕玷污了孤之英名。你很好……咳咳,很好……”

方兴见老太保显是动了真情,与起初暗淡的神采大有不同。

召公虎呷了口水,继续道:“孤想……”话说一半,又抬头端详起方兴来,面带慈爱之色。

“如何?”方兴被吊足了胃口,迫不及待。

“孤愿为你保一桩媒,可否愿意?”

召公虎此话一出,方兴忐忑不安的心,接近从咽喉处蹦出。

“多……多谢太保美意……只是……”

方兴突然有种不太妙的预感——太保此时提媒,不知是已知芈芙之事,还是想让我方兴去与某位贵族世家联姻?如果是后者,那可大大不妙。

召公虎倒是和颜悦色:“听闻,你在南国时,已有了心上人?”

“这……太保如何得知?”方兴面色绯红,一时局促不安。刚才还不知如何开口,这下如释重负,激动得舌头打结。

“说起来,你还得承申伯之美意。”

“申伯诚?”方兴心中一奇,刚想问申伯诚如何得知这许多,转念寻思,难道说是申伯诚与尹吉甫平定巴蜀时,蜀王之女若若嘴快,把自己的情史相告?想到这,方兴更加难为情。

“申伯封地与孤之采邑相邻,孤告老之后,门前稀落,倒是只有这位新晋的诸侯常来探望。”说到这,召公虎双眸又失去了颜色,转为惆怅。

方兴赶紧岔开话题,事实上他已经心花怒放:“那敢问太保,这喜事……”

“咳咳,这事你倒是上心,”召公虎微微一笑,“异邦女子虽然不似镐京闺秀那般习得周礼,但若人心向善,倒也不失为佳偶。”

听到这话,方兴心中的块垒终于冰消。他原本以为召公虎会视楚国为蛮夷,对自己和芈芙的姻缘百般阻挠,却没想到老太保如此开明,竟然同意了这一桩婚事。

于是方兴抢先道:“太保,芙儿是个好姑娘!”

“哦,她叫芙儿?”召公虎倒是一奇,“名字倒是不错……”继而又神色严肃,“方叔,这缔结婚姻乃人生大事,你可要想好,切不可意气用事。”

“那是自然,自然!”方兴兴奋地快跳了起来,“太保放心,我必不负芙儿,芙儿也不会负我!”

召公虎点了点头:“看来你与此女缘分不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尔等少年夫妻,倒是相配。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不可失了礼数。”

“但凭太保安排!”方兴大喜过望,在地上连连叩头。

召公虎面露笑意,将方兴扶了起来,这一刻,老太保混沌的眼中满是欣慰。

方兴见日已过午,考虑到回程路途遥远,怕误了三日告假的期限,于是不敢逗留,便向召公虎告辞。召公虎也不作挽留,命家宰出门鞴马,目送方兴向东而去。

“这不是梦!这不是梦!芙儿,我没有辜负你!”人逢喜事精神爽,方兴一路快马加鞭,心思早已飞到南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