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5-38章 方兴 ? 伍(上)

大周中兴 卷5-38章 方兴 ? 伍(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5-38章 方兴 ? 伍(上)

出了大有楼,已近宵禁。

方兴今日心情大好,婉拒了尹吉甫、仲山甫二人车马相送的请求,执意步行而归。

面对阔别三年的镐京城,方兴感慨万千。可当他提腿欲迈步时,却不由得一阵恍惚,一时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去。

“我这是怎么了,方才可未曾饮酒,怎与酩酊大醉一般……”

方兴一边自嘲着,一边举目四望,眼前的街坊巷道,既熟悉,又陌生。

大有楼径直往西,不到半里,便是太保府所在。

那里是方兴生平在大周京城的第一个落脚点,初来乍到时,王城还沉浸于周厉王驾崩、新君未立的风雨飘摇之时,一片风声鹤唳。而当召公虎力挽狂澜于即倒,为大周中兴立下汗马功劳时,太保府又成了大周最热闹之处,门庭若市,来攀高枝的权贵卿大夫们络绎不绝。

但如今,随着太傅虢公长父得势,老太保隐退,昔日喧闹的权臣府邸,如今门可罗雀——除了几个忠心老仆,太保府人去楼空,与其隔街相望的太师府也风光不再,周召二公共和行政才过去不到十年,便好似烟消云散一般。

方兴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昂首闭目。他的脑海中,先后浮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德高望重的召公虎、活泼骄纵的大小姐召芷、古灵精怪的丫头阿岚……紧接着,他仿佛又看到了茹儿、芈芙,就连姜艾的面孔也一闪而过……

“远方的他们还好吗?”方兴幽幽叹道。

他本还想故地重游,却因不忍睹物思情,只得朝反方向走去。大有楼往东北方向,那片规制庄严整齐的建筑,便是大周各部司的署邸,既然周王静赦方兴官复原职,他今夜自然该重回职方氏衙门歇息。

街上的行人早已匿迹,只有偶尔传来更夫打更的动静。

巡夜的兵丁不时路过,瞧见方兴时,便毫不客气地催促他赶紧回家,不要在逵道上游荡。他们口气生硬而粗暴,似乎只把方兴当做普通的浮浪刁民。

方兴倒也不以为忤,今日入朝面圣,方兴自觉戴罪之身,故而不敢身着官服,只是简单披着粗布麻衣,又兼他流落南国三年,不仅蓄起了髭须,脸上还平添了许多沧桑。

很显然,这些有眼无珠的巡夜兵丁哪里会想到,眼前这不修边幅之人,竟然是当年叱咤大周官场的布衣五大夫之一,职方氏中大夫、太保召公虎螟蛉义子的方兴?

不过没人认得也好,方兴自嘲,我是“死”过一回的人咯,肉身安危犹然置之度外,世俗的功名利禄又算得上哪般?

他无暇赏玩月色,亦步亦趋,不时便回到了大司马署衙之外。

出乎方兴意料之外,司马府署衙的值夜卫士目光如炬,隔着老远就把来人认了出来,也不顾大周虎贲卫士的威严,忙着来到方兴跟前,嘘寒问暖,很是热情。

很显然,方大夫死里逃生、荣归镐京的消息,早已让大司马府邸炸开了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司马府中的大小僚属一拥而出,对着方兴就是一阵欢呼,其中音量最大的,毫无疑问便是职方氏大夫治下的数十名属员。

方兴早已热泪盈眶,他本以为自己已被镐京城遗忘,却没想到,大司马府里的这些士大夫们却对他如此爱戴,如何不令人动容。

众人簇拥着方兴,这个忙着递茶,那个忙着倒水,其余人围着方兴嘘寒问暖,当方兴说起他在南国的经历之时,无不屏气凝神、侧耳倾听,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之处。

方兴本就旅途劳顿,今日先是面圣述职,又与旧友叙旧,更添乏累。但面对着眼前这一张张可爱的面孔,他不禁强大十二分精神,又与之聊到深夜,众人才尽兴而去。

一切回归沉寂,方兴犹回味无穷,不仅将惫遢和不安一扫而空,嘴角还始终挂着欣慰的笑容。

美中不足的是,在今夜大司马府喧闹的人群中,他唯独没有见到南仲和师寰的身影。

方才在大有楼,方兴便听尹吉甫讲述了南、师二人的遭遇——

三年前,虢公长父在汉水一役吃了灰,将方兴失落在南国,见天子龙颜大怒,便迁罪于先锋师寰,说方兴的“殉国”乃是师寰渎职之故。

这本是再明显不过的推卸责任,可周王静却不知为何,准了这荒唐之奏,将师寰贬为普通将官。师寰的挚友南仲怨愤不过,也被连累,同样降了职级,同师寰一道被贬去戍边,这一去,便是三年。

用尹吉甫的话说,虢公长父本还想杀人灭口,将南仲、师寰彻底除去,没想到却是老太傅的亲儿子、身为大司马的虢季子白出面求情,南、师二人这才逃过一劫。

“子不类父,这是虢公长父的不幸,确是大周之幸……”方兴感慨了一句。

他对虢季子白的印象一直很好,还记得当初自己带着周厉王的遗命从彘林突围之时,正是虢季子白毫无成见,不仅接纳了方兴,还护送他前往召公虎的中军大营,这才最终解了彘林之围。

换作往日初入镐京的野人方兴,大周政局变数之快之奇,定会让他始料未及。只不过,如今的他,经历过楚国、蜀国更加疯狂和频繁的权位更迭,倒也见怪不怪了。

而今日重新见到周王静时,更是让方兴心中一个念头愈加强烈——周王静和熊徇,一位是大周的天子,一位是南国的野心家,他们的个性和傲慢,简直如出一辙。

刚刚登基的周天子,还是个谦卑恭谨的稚嫩君王。在召公虎的辅佐下,他渐渐变得自信,继而得意忘形。久而久之,他开始玩弄权术,甚至不惜架空亦师亦父一般的召公虎,宠幸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这样的佞臣。

虽然,他通过帝王之术操纵着朝臣们的喜怒哀乐,把神秘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并以此为荣。

方兴尽管远离大周朝政已逾三年,但他隐约有种不安的预感,这样一来,朝中的公卿大夫们对天子更加捉摸不透,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疲于自保,又何时能实现大周中兴?

想着想着,方兴只感到一股倦意袭来,不觉间已伏案歇息。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兴只觉一个熟悉的身影闪现眼前,朝自己款款走来,浅颦含笑。

她是谁?这张面庞既熟悉、又陌生。

方兴仔细端详,她像是活泼可爱的茹儿,又像是古灵精怪的召芷……不对,是芈芙,芈芙浅笑不语,过来抱住自己,方兴也顺手就抱过芈芙的腰身……

“好久不见……”方兴喃喃道。

一时间,只觉场景变幻,他与芈芙执手相看,依偎温存,宛然是那日在云梦泽里的景致。鸟语花香,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负心汉,”芈芙娇嗔道,“你是不是忘了,你我在云梦泽的约定……”

“云梦泽?”方兴怅然,“对,终身之约,安敢相忘?”

“芙儿不负君,君亦不可负芙儿……”芈芙在他耳边柔声道,吹气如兰。

方兴紧张到接近窒息,情到深处,转头却见身边的小童还在房内,望着这对佳人吃吃笑着。

“好个不晓事的娃儿!没有半分眼力!”方兴面带愠色,赶紧挥手让小童出去。

却不料,那小童不仅不愿挪步,反而挤眉弄眼地嘲讽着:“负心郎,好个大言不惭的负心郎……”

方兴恼羞成怒,大骂道:“滚出去!滚!”

小童也不答话,只顾仰天大笑,转身便走。可当方兴再转头时,却见芈芙竟也一路小跑,往门外走。方兴情急之下一拉扯她衣裳,却趔趄摔倒,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方大夫,方大夫?你没事吧?”

方兴迷迷糊糊醒转,只觉身边有小童呼唤。他这才睁开眼睛,发现时已至后半夜,自己正伏在几案上,原是适才过于劳累,在公署睡着了。

哪有什么芈芙?不过是南柯一梦。

方兴看到小童,脸上有些尴尬,忙问道:“刚才……可曾听我说了什么?”

小童满面通红,低声道:“只听方大夫叫我滚……滚出去,我就听话出去了。再后来……方大夫就一直说‘别走’、‘别走’,像是经历了梦魇一般,我怕你出事,只能违令闯入,还望恕罪!”

方兴摇了摇手,神色颇为不忍:“梦呓而已,不要挂怀。”

言罢,他披了件深衣,起身踱步到院内天井。抬头仰望,只见夜空星汉璀璨,月影斑斓。想起远方的芈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啊,我再不去向老太保提亲,怕是真成负心汉咯……”方兴叹着气回到屋内,盘腿在席上坐着,回想起过去三年在南国的点点滴滴,兀自唏嘘。

在南国时,他心心念念的是回到镐京城,可当他真的重新踏足这片土地时,却又有着措手不及的不适应。

城还是那座城,只是不见了熟络的故知,多了压抑困顿的气氛。老太保告老还乡,南仲、师寰被虢公长父贬到西陲戍边,而至于尹吉甫和仲山甫,虽然还顾念“布衣五大夫”的旧情,却似乎已渐被大周官场同化,变成了他们曾经不屑的样子。

三年,大周中兴大业迟滞了三年,朝野上却变得乌烟瘴气。

周王静自登基以来打了几场胜仗,似乎已经自大到无边无际。他不仅产生了堪比成、康之治的幻觉,还听不得逆耳忠言,身边充斥着歌功颂德的小人之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比起勤勉于政事,卿大夫们似乎更喜欢钻营天子的喜好,在召公虎二十年整饬之下略有好转的吏治,突然变得低效、无能而敷衍。

这是老太保为之奋斗的中兴大业?方兴不理解,他也不想去理解,他只觉得自己似乎变得更加孤僻,与这座华丽奢靡的都城格格不入。他不禁怀念神农顶、巫山群峰、鱼腹浦,怀念他驻足过的每一片南国土地,甚至是回忆不甚美好的楚都乔多,空气也比眼下舒畅。

他不愿多想,用衣襟包蒙头,昏昏睡去。

次日天明,方兴匆匆起身,吩咐手下鞴马。既然周天子给了三日休期,他便驾车出城、一路西驰,前往老太保的封地召邑。

沿途风光旖旎,但方兴无暇四顾。待到了召邑城郊,画风突然古朴起来。这里民风淳厚,百姓和谐,一切就如尹吉甫整理的《召南》中诗篇一样,“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此情此景,让方兴恍如隔世。

给城门令出示罢牒文,对方毕恭毕敬,将方兴引入召公宫前。

自出仕以来,方兴没少领略过诸侯、卿士们的采邑宫门,皆唯恐不敢示人以奢华高贵。可唯独眼前的召公宫门,简陋而平凡,若非门前那株甘棠举世闻名,方兴根本认不出这是大周世卿权臣的采邑宫殿。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方兴默念着这首《甘棠》,毕恭毕敬地立马门前,等待通秉。

片刻过后,宫门内走出来一个布衣老者,他面带霭色,弯腰俯身,对方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方兴一眼认出他便是曾经镐京城太保府的家宰,自己初到京都之时,曾寄居在太保府两载,这位家宰便对自己照顾有加。

如今与故人重逢,老家宰老泪纵横,激动不已。

“咳咳,”老家宰抹泪道,“在下为老不尊,失态失态!”言罢,吩咐杂役将方兴车马接过,便领着方兴进了宫中。

“太保可安好?”方兴迫不及待问道。

“嘘,”老家宰神色紧张,“召公不让人如此称呼,怹老人家已辞官告老,这‘太保’二字,切不可再提起。”

方兴怅然地点了点头,他心中感到有些不安。老太保的脾气似乎变得有些古怪,稍后见面,又该如何开口提亲之事?不由踟蹰。

到了中堂,老家宰领方兴坐下,道:“方大夫,召公正在内堂会客,请你稍歇片刻,多有慢待!”

方兴连连摆手:“哪里话,太……召公事务繁忙,是我叨扰了。”

老家宰只是微笑,又与方兴寒暄几句,转身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