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5-50章 阿沅 ? 肆(上)

大周中兴 卷5-50章 阿沅 ? 肆(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5-50章 阿沅 ? 肆(上)

冬十二月,癸亥。

过了今夜便是甲子,是虢国迁封的吉日。

而甲子日,也是虢公长父留给阿沅刺杀僖夫人的最后时限。

明日老太傅若还未听闻他老情人的死讯,玄烟阁的三位刺客便会处决钜子的高徒洛乙丑。不管死的是谁,虢公长父都希望用一个人的鲜血作祭祀,为他的迁封大业庆功。

阿沅对此几近绝望。

自从前番夜探王宫遇阻,一连几日,她过得浑浑噩噩,喜忧交加。

喜的是,蒲无伤和杨不疑突然出现在镐京,阿沅的心中突然萌发了希望。而忧的是,王宫自那以后提高了防备,而玄烟阁三位刺客自钜子出现后,也在太傅府加强防范,日夜轮流值守,生怕杨不疑来劫走人质。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阿沅再寻不到出府的机会,又何谈刺杀僖夫人?另一方面,太傅府中如今暗藏埋伏,任凭杨不疑身手高明,想必也难以全身而退。

更何况,钜子想必猜不到,此时阿沅并不在镐京,而是被钜剑门的三位刺客押送到了虢公长父位于虢国的封地陈仓。

长夜漫漫,阿沅无法安枕。

次日一早,陈仓城内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而在虢公府邸,送礼挚见者络绎不绝,随处可见畿内诸侯和公卿们的身影,簇拥着老太傅,有如众星拱月,奉承声不绝于耳。

虢国礼官们商讨数日,终于定下迁封的步骤,礼仪繁复而浮夸。

甲子日寅时,虢公长父在陈仓宫殿内焚香,沐浴更衣,换上祭祀所用的冠冕。

卯时,虢国君臣、宗族元老齐聚虢国祖庙,告祭列祖列宗和历代虢公,再移驾社稷坛,拜祭后土,谢其两百余年庇佑虢国风调雨顺之德。

礼毕之后,自有礼官簇拥入祖、社之中,迁移祖先牌位与社稷神灵。

辰时,诸侯宫殿前的逵道上,一方临时筑成的夯土高台拔地而起,遍插旌旗。

一大早,虢国国人就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在等待国君宣读迁都诏命。

阿沅也被玄烟阁刺客乔装押送着,与虢公府中的家眷宫人一道,在宫门外右侧肃立。在他们对面,则是虢国各小宗的族长与公卿大夫。

在一阵阵近乎狂热的欢呼声中,虢公长父翩翩上台。

早有史官递上帛书,在君上面前展开。虢公长父敛容作色,开始宣读。

“自先君虢仲以降,即营国于此,毓我臣民,无受灾祸。然今有龟卜兆象示警,言兹地将不宁,不能胥匡生民。今孤欲法先王之古,敬慎天命,另卜良邑于镐、洛之间,名曰三门之峡,营城新虢,都曰上阳。北虢之代西虢,以存续社稷,绍复先公之业也!”

这番话说得佶屈聱牙,用了很多上古的辞藻,听得阿沅不甚明了。但她环顾四下,虢国的臣民早已沸腾,他们并不关心虢公长父说了什么,而是为即将到来的迁封大计而热烈。

说实话,阿沅并不喜欢虢国的民众。

虽然虢国都城陈仓是上古宝地,与周邑、召邑呈掎角之势,然而虢国的民众却与民风淳朴、圣君辈出的周、召二国截然不同,充斥着浮躁、势利而暴虐的风气。

虢公长父是大周的蠹虫,但却把从朝廷刮、搜、敛、取的币帑,源源不断地运回了虢国,毫无疑问,在虢国,在虢人心目之中,对虢公长父的爱戴甚嚣尘上,甚至超过以仁德勤俭著称的始封君主虢仲。

对虢人而言,穷山恶水的陈仓故地,如何能赶得上三门峡的上阳之地富饶?虢公长父的臣民只关心物质丰腴,至于什么安土重迁的习俗、什么故土难离的情怀,绝不存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倘若虢仲泉下有知,怕也会感慨民风不古罢。更何况,虢国虽迁了封地,但祖宗坟茔尸骨还留在故土,孤零而萧条。这在注重祖先祭祀的大周土地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不过,虢公长父对此毫不介意。

他飘然于台下的阵阵欢呼声,却意犹未尽。

演讲还远未结束,老太傅继续郎朗道:“古书有训,‘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阿沅与虢公长父离得不算远,但虢公长父的声音早已被民众嘈杂的欢腾声盖过,听得断断续续。

这时,她耳边却有少年的诵读声传来。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隐约间,那少年口中之语,与虢公长父的讲稿如出一辙,倒让阿沅侧目。

她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全身锦衣的十二、三岁少年正摇头晃脑,用稚嫩的语气背诵着这些拗口的语句,而观其神态,竟和虢公长父如一个模子刻出一般。

他是谁?看此少年衣着富丽,器宇不俗,想必是虢氏中的后辈子嗣。

阿沅心念一动,她曾听闻虢公长父有一长孙名单名曰“鼓”,表字石父,是虢国太子、大周大司马虢季子白的嫡长子。只不过他年纪尚幼,并未被祖父和父亲带到镐京的太傅府,而是留在陈仓封邑坐镇,颇有才名,深受虢公长父喜爱。

难道说,这位少年就是神童虢石父?

果然,少年身旁的贵妇证明了他的身份。

“石儿,你怎么会背祖父的诰书?”说话人三十出头年岁,一声珠光宝气,阿沅在太傅府见过她几面,正是虢季子白的正妻夫人,想必也是这少年虢鼓的嫡母。

“这不是祖父的诰书。”少年一脸骄气,把头摇得飞快。

“嘘,不可胡言,”虢世子夫人赶紧拉住爱子,“迁封是严肃的场合,你不可出此妄语,免得公祖责罚。”

“哼,”虢石父把嘴一撅,“亏他们还知道这是严肃场合?”

贵妇人一愣,无奈道:“石儿,你口气何其大也?”

虢石父不屑道:“这份诰书,通篇皆是抄袭。”

“抄袭?”

“公母哪里懂得,那句‘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还有,‘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乃敢大言有积德,’这都是《商书》中盘庚迁殷时的诰文内容。”

虢世子夫人不明就里,只顾发愣。

虢石父继续道:“这些句子也就蒙骗国人罢了。只可笑我虢国满朝贵胄,却没有文博之士。此文若是在镐京宣读,怕是贻笑甚也!”

虢世孙此话声音不小,听得周围的虢国卿大夫们面面相觑,不敢出言,只是满面通红。阿沅见了这些脓包的窘态,也忍俊不禁。

就这样,远处虢公长父每念一段,这边厢虢石父总能找到其中脱卯破绽之处,说得头头是道。看样子,虢世孙的“神童”之名绝非夸大,他年幼博学,绝非虢国那些酒囊饭袋可比,假以时日,或许是个有为君主。

不多时,帛书终于念完,坛上也已摆上香案,杀羊﹑豕二牲,饷饩少牢。虢公长父举卮祭天,举爵祭地,又向南、北望祭岐山与终南山,将醴酒一饮而尽。

随之徐徐降阶下坛,早有大祝取来陈仓之壤、渭河之水、祖庙之烛、殿顶之铃,虢公长父将这四物装盛入国君驷马大车之中,象征地、水、火、风。又取麻、黍、稷、麦、菽五谷,散播于车内,寓意迁封之后五谷丰登。

接着,虢国三卿悉皆登台,司徒执雁、鹑、鷃、雉、鸠、鸽六禽,司马献马、牛、羊、鸡、犬、豕六畜,司空奉麋、鹿、熊、麕、豕、兔六兽,悉皆送上驷车,以此表征万物调顺,迁封大吉。

一切安排完毕,已是巳时时分,虢公长父登上驷车,以司马为御者,准备朝镐京城进发。

而在他身后,虢国三卿、众大夫、宗亲、家眷,皆身着华服,乘车跟随其后。而剩余的虢**民,则拖家带口,箪食壶浆于后,徒步朝镐京城走去。

按照既定计划,虢公长父一行必须赶在天黑之前到达镐京,届时,天子及各公卿会在太庙为虢国告庙接风,在城内盘桓一夜,次日待虢国臣民徒步来到镐京城外,天子再为虢公长父饯行,动迁下阳。

陈仓与镐京相隔甚远,按照驷车正常的速度,也需要至少六个时辰。

然而,虢公长父却另有它法——他竟然动用了大周军队!

就在虢国君臣刚出陈仓之时,早有程氏兄弟率领周王师等候于城外,清一色的高头大马、元戎大车,威风凛凛,为虢国的迁封保驾护航。不用说,虢公长父位居大周太傅,又是大周三军统率,其子虢季子白也身负大司马要职,父子俩把持大周军政大权,跋扈得很。

阿沅被三位玄烟阁刺客押着,远远望着远方周王师的雄壮阵营,不由慨叹——此举公器私用,既不礼、又不臣,虢公长父竟能如此公然行事,早晚会招致朝野非议。

但她显然多心了,虢公长父历来把非议当作笑话来听,他才不在乎这些风评恶语,只顾我行我素。二十年前的国人暴动时便已如是,现在大权在握,更不以此为芥蒂。

沿途,不断有畿内诸侯率领仪仗队伍加入,还没到镐京城外,虢国迁封的队伍已然不见首尾,绵绵不绝,沿着渭汭谷地行进。

阿沅认得这些畿内诸侯,自虢公长父得势以来,他广交这些大周的旁系宗亲,不惜重贿。而今日,这些畿内诸侯们也投桃报李,争先恐后地给虢公长父撑场面。

畿内诸侯中,为首的乃是毕伯硕,此公年齿、名望甚高,传言是递补大周九卿的不二人选。在毕伯硕身后,是祭伯俗、毛伯歆等爵品次之的诸侯,再往后,诸如散国、夨国、邰国、函国、戏国、弭国等子男小国国君星罗棋布,尽聚于此。

就这样,待到酉正之时,快马加鞭的虢公驷车来到镐京城外。

一阵管乐鼓号之声大奏,虢公长父自西门入城,沿逵道直奔太庙而去。

只不过,与虢国故都陈仓相比,虢公长父在京城显然没有留下好人缘。

或许是国人暴动结下深怨,虢国车仗驶过处嘘声四起,“国贼”之骂不绝于耳,而高大华丽的驷马大车上,也被镐京国人掷来的烂菜残羹堆得满满当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