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10章 伯阳 ? 入齐(中)

大周中兴 卷6-10章 伯阳 ? 入齐(中)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10章 伯阳 ? 入齐(中)

别看洛乙丑木讷,办起事来,可谓得力有加,方兴托他找辆破车,他显然超额完成了任务——两辆大车早已脱了漆,车轴老旧,从曲阜开出后,稍遇颠簸,就不住吱呀乱响,早把说话声音盖过。

大周使团分列两车坐了,王子友、方兴、伯阳、岐叟挤了一车,洛乙丑当御者。巴明另在一车静卧,在他身旁,其他五位随行使臣轮番照顾。巴明昨夜得岐叟救助,情况已是大好,只是,他昨日为了护主,弄坏了王子友所赐锦袍,一路上懊悔万分,让王子友动容感慨。

至于伯阳,从小到大,他还是第一次坐这种无盖大车,是有三分好奇,却还有七分不习惯。颠簸之下,竟头晕目眩起来,直想作呕。

方兴瞅见伯阳窘态,笑道:“小友没在军旅待过,岂知兵车皆是如此?伞盖碍事,像这等无顶大车,好天开得,雨天也开得,是阴是晴,全凭老天脸色,岂不快哉?”

言罢,众人皆笑。别看方兴在朝廷里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私下里,他竟如此豁达开朗。伯阳被这种情绪传染,很快也忘却了疲惫和不适,反倒唱起歌谣来——

“载驱薄薄,簟笰朱鞹。

四骊济济,垂辔濔濔。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赴齐翱翔。”

王子友听了一阵,大奇道:“伯阳小友,我听此曲爽朗上口,可是《齐风》歌谣么?”

伯阳揖道:“大宗伯好耳力,前几日在曲阜,偶闲逛市集时,听到齐商哼唱过的曲调。我听得上口,今日见此情此景,有感赋上新词,倒还顺耳,有辱贵听!”

“曲是好曲,词更是好词,”方兴抚掌大笑,“小友果然是尹太宰之高足,此诗之造诣,颇有吉甫兄之风度!”

伯阳害羞,忙道:“方大夫见笑,小子献丑,不敢与师尊相比。”

方兴又问道:“听你所言,前些天探访曲阜市井,多有历练,可曾听闻些齐国风俗?”

伯阳想了想,道:“有了,我听鲁人常常抱怨,齐国风俗与中原不同,多有殷商遗风。齐鲁之人沟通,往往风习各异,多闹笑话。譬如节令,中原二十四节气,齐国却是三十节气。节气不同,五谷成色便各异,此事甚为有趣。再譬如,鲁国只祭拜天地,齐国民间却拜祭八神,除天主、地主外,还拜蚩尤、蓬莱、琅琊等三山。鲁国巧匠甚多,故而齐商常来曲阜市集采购神像,往往出高价竞购。”

方兴点头道:“早听闻齐国方士、术士甚多,商盟在那里恣盛,倒也不足为奇。拜蚩尤神主之事,更是可见一斑。”

王子友也道:“孤此前出使曹国之事,听说齐国民风开放,通衢大道之中,竟开设论政之台,很是有趣。齐鲁用贤之风迥异,鲁国任用公族,亲亲上恩,齐国则唯才是用,不问出身。故而山东士子云集于齐,一时兴盛。”

方兴道:“如此风俗,想必多有贤良。”言罢,转身对伯阳道,“小友,此次去齐,大宗伯与我仍旧会被使命所羁,囿于齐宫、官驿之间。唯独你依旧行动方便,可仿照暗访曲阜之事,为大周探访出几个隐逸大贤出来,如何?”

伯阳大喜,拱手道:“此大事也,伯阳定全力为之。”

又行了数里,泰山已至眼前。泰山古名岱山、泰岳,为五岳之东岳,亦是齐鲁这东方两大侯国的天然边境,其阳则鲁,其阴则齐。翻过泰山最矮的隘口,便离齐国边境越来越近。

伯阳熟读《周易》,知上古历来有“履而泰,然后安”之辞,日出于东,故而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长”,伏羲、神农、炎黄、尧舜,皆封禅于泰山,商王相土建东都于泰岳,周成王界泰山以封建齐、鲁,称其为天下群山之首,毫不为过。

众人正贪看泰岳美景,唯独洛乙丑眼尖,看到前方有烟尘骤起,突然勒马。

方兴也敏感地觉察到异样:“前方是何兵马?”

“兵马?”王子友和伯阳罕经战事,这一听之下,也吓得不轻。

“没有服色,没有旌旗,”方兴喃喃自语,“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洛乙丑自告奋勇:“诸公稍歇,我脚程快,这就去探明虚实。”

方兴点头称谢,果不其然,还未半刻钟功夫,洛乙丑已经徒步归来。

“是泰山寇!”洛乙丑挥汗如雨。

“泰山寇?”方兴面带疑色,“多少人马?意欲何为?”

“约摸三百余人,都携带强弓硬弩,对了,我去之时,他们正换上紫衣服色。”

“紫色?”方兴沉吟片刻,“齐人尚紫,那是齐军的服色,是了,是他们!昨天在曲阜射杀公卿与公子括部下的,便是他们!”

王子友惊道:“难道说,昨天行凶的便是泰山寇?”

“非也,”方兴冷冷一笑,“多半便是鲁侯戏豢养的亲兵,他们能换齐国服色,自然也能换泰山贼装扮,无非皆是些掩人耳目的勾当。”言罢又一指在场众人,“你看我们,不也都用了换装之策,欺瞒过境么?”

众人皆会心一笑,气氛又缓和一些。

伯阳弱弱问道:“方大夫,他们换上齐军服色,意欲何为?”

方兴脸色骤变,叹道:“鲁侯戏还是要对我们下手了。本道他不敢如此造次,只是多留个心眼,唉,我终究低估了他。”

伯阳当然知道他的言下之意,鲁侯戏是要杀人灭口,而且最恶劣的是,他竟然对天子的特使下手。事到如今,伯阳愈加看不懂鲁侯戏的为人,他究竟是坏到了极点呢,还是蠢到了极点?

不多时,远处的“泰山贼”们已经换上了齐军的服饰,绕过隘口,朝东北而去。

“走,跟上去!”方兴拿定主意,又嘱咐洛乙丑道,“离远点,遇见其他行路商旅,可以结伴而行。”

王子友尚有担忧,问道:“前方何处?他们会在哪里动手?”

“牟邑,”方兴从怀中取出司南,又在日光下辨正了方位,道,“牟邑是齐鲁边境重镇,齐军鲁军长期驻扎于彼。虽名为‘邑’,但除了少数边境商贾在那里互市,素来无人定居。鲁侯戏虽然有胆量暗杀我大周特使,但终究不敢在鲁境内动手,待我们换装的轺车抵达牟邑,便要行凶!”

王子友长叹一口气:“只可怜那些无辜鲁人,代我们作了箭靶……”

方兴点了点头,突然又想到一事,恍然道:“是也!看来,我们前番进入鲁境,遭遇的那些大野贼,怕是与鲁侯戏也脱不开干系!”

伯阳忙问:“难道,大野贼意欲劫持我们,也是鲁侯戏的阴谋?”

“或许只是误打误撞,”方兴沉吟道,“总之,这其中大有蹊跷,我尚无头绪……”

连方兴都悟不出其中奥妙,其余各人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一行人各怀心思,都沉默寡言,在破车的吱呀乱响中,朝牟邑徐徐挪动……

齐鲁边境的界碑刚过,洛乙丑再次勒马,伯阳一惊,赶紧抬眼观瞧,一眼就认出那队熟悉的轺车。车队果然遇袭,车辙凌乱、车轴崩塌,一片血迹之上,是被射成刺猬一般的高头骏马,还有四下倒毙的七八位锦衣少年,还保持着临死前挣扎的模样。

血腥扑鼻,惨不忍睹!

伯阳曾试着想象过,鲁侯戏派兵谋杀“大周使团”的场面,只是未曾料到,这一幕出现在眼前时,竟是恐怖如斯。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方兴,那是感激的目光,如果没有他这移花接木的妙计,此刻躺在地上的冰凉尸体,就不是那些曲阜城内的浮浪子弟,而是大周使团的所有人。那也是无助的目光,此时此刻,除了方兴,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收场。

方兴同样被眼前一幕震撼,但他没有恐慌,眼神中更多的是坚毅,是仇恨。他没有说话,而是跳下大车,先是在地上研究了一阵车辙痕迹,随之又登上临近小丘,朝四下眺望一阵。伯阳知道,这是他担任多年职方氏大夫的习惯,每逢沙场,他都要如此勘察一番。

“贼走远也!”

这是方兴的结论,所有人也随之松了一口气。

言罢,方兴脱下布冠,缓缓走到惨案现场,长作三揖。王子友见状不忍,也带领众随从效仿,拜祭惨遭横死的生命。这些人和大周使团素不相识,却因小利而亡身,这虽不是方兴的初衷,但他显然因此自责,毕竟,没有谁的性命与蝼蚁相当,也没有谁天生就要成为替死鬼。

拜祭已毕,只见在高处警戒的洛乙丑匆匆赶来,像是有紧急军情一般。

方兴问道:“有何情况?”

洛乙丑道:“有齐军踪迹,正向此地进发。”

“多少人马?什么旗号?”

“五十乘战车,两千多名士卒,旗号上……似乎是个‘高’字。”

“高氏?”方兴点了点头,对王子友道,“大宗伯,诸位速速换上使臣装束。高氏乃齐国右卿,他们此来,乃是郊迎我等。”

王子友奇道:“高仲?孤没记错的话,前几日应鲁侯戏之邀,率五千齐军入鲁,帮助戍卫曲阜的那位将领,便是齐国右卿高仲吧?”

“正是!”

王子友忧心忡忡:“这……他若与昨日那场血案有牵连,我们此时露面,岂不是……”

方兴笑道:“大宗伯勿忧,假的真不了,他们此时能出现在齐鲁边境,恰恰证明,昨日在曲阜行凶者不是真正的齐人,而是鲁侯戏派出的伪装者。昨日鲁国发生的事情,这位齐卿高仲,恐怕还一无所知呢!诸位不必惧怕,速速换装。”

众人再无疑虑,纷纷换下布衣,不一会,容光焕发的大周使团,便重现于齐鲁边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