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13章 伯阳 ? 舌剑(上)

大周中兴 卷6-13章 伯阳 ? 舌剑(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13章 伯阳 ? 舌剑(上)

连胜八场。

这已经是论政台最惊人的战绩,而这个连胜的记录还在延续。

整个临淄城为此事沸腾,不论士族、商贾、百工,还是普通的左近国人,都纷纷涌入酤肆之中,意图一睹这个叫孟阴的少年的风采。很快,论政台里人满为患,人们便蜂聚于门外,里三层外三层,把酤肆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的齐都临淄,犹是这般歌舞升平,丝毫不知宫中山雨之欲来。

时至黄昏,论政台暂时歇战半个时辰,等待乙字台齐国二叟的到来。

也是直到这时,伯阳才得以有片刻的歇息。他很庆幸,自己的身份还没被任何人识破——“孟”与“伯”同义,“阴”与“阳”反义,他以化名参加论战,便是不愿以镐京城“神童”的名头示人。

台下,伯阳很快就拥有一堆忠实的拥趸,他们疯狂地喊着“孟阴”的名字,为他呐喊助威。

而始终在伯阳身旁护卫的洛乙丑,则不得不承担起维持秩序的工作,他站起身来,声嘶力竭地呼吁众人冷静:“各位看官,孟阴小友已连战十个时辰,继续养神歇息,切莫打扰!多谢,多谢!”

众看客见状,这才略微恢复平静。

洛乙丑叹了口气,对伯阳道:“小友,没曾想齐人如此热情。”

伯阳欣慰地笑了笑,利用短暂的歇息时间,囫囵将夕食往嘴里送。今日,伯阳显然是酤肆中的贵客,店掌柜大喜之下,为他准备了最丰盛的饭菜,皆是齐国最时鲜的鱼虾龟鳖,这可是镐京城里难以一尝的美味。

洛乙丑叹道:“车轮战,这可是车轮之战也!昔日钜子带我们外出比武,也未曾有人得以连战八场之举。小友,在下不才,今日对你可是佩服得紧呐!”

伯阳刚吃罢一尾清蒸鳜鱼,擦了擦嘴,笑道:“侠士有所不知,这舌战不同于比武,比武是筋骨之能,人之精气终归有限。可舌战不同,与人论道,精气愈加充沛,可以数日不倦。岂不闻,昔日齐太公受聘于文王之际,傅说得举于武丁之时,君臣皆促膝论政数日而不止歇,所谓乐在其中也!来,你也吃呀,别光愣着。”

洛乙丑一介武夫,自然体会不到个中深意,讪讪地笑了笑,也埋头苦吃起来。

伯阳酒足饭饱,便抬头看向台下,酤肆内外,早已是水泄不通,连个透气的缝隙都难以寻觅,看客们甚至不敢出恭,生怕离开了位置,就再也进来不得。而店伙计们则是忙前忙后,伺候东罢伺候西,几乎都快跑断了腿去,可今天的酒菜完全不够,光是为补足食材,就朝市集跑了六七趟之多。

伯阳摇了摇头,自嘲道:“要说看热闹的本领,天下之大,绝无出齐人之右者!”

这时,论政台内外一阵喧闹,气氛再度被推到燃点。

伯阳猜得到,定是齐国二叟来了。

果不其然,视线尽头处,看客们自觉地让出一条窄道,有两位老者翩翩然走来,仙风道骨,频频向台下挥手致意。看得出来,这两位老叟在临淄城内人气极高。

方才茶歇之时,伯阳打听过这二叟的来历,他们本是齐国的通博之士,祖上历任齐国太史、太祝之职官。后来齐国胡公、献公作乱,二叟不愿卷入政治纷争,故而愤然辞官。

彼时,齐献公在国、高二家的扶持下篡位成功,齐人敢怒而不敢言。于是,二叟便动议于酤肆中设席辩论,他们散尽家财,悬赏以鼓励国人们高谈阔论,针砭时弊,畅谈时局之非。这便是论政台的雏形,二叟可以算作是论政的元老了。

当时,齐献公得国有亏,根基不稳,不敢取缔论政台。待齐献公去世,其子齐武公登基,哪里能容得国人在临淄都城内议论时政,于是派兵抓捕二叟,没曾想,齐国民众群情激奋,差点上演齐国版的“国人暴动”。迫于舆论,齐武公只得释放二叟,论政台也得以恢复。到了现在的齐侯无忌继位后,甚至以封邑为酬,欲征辟二叟为大夫,谁料最终还是吃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

就这样,二叟在齐国的野望如日中天,民心所向,远甚于庙堂上的诸侯公卿们。

不多时,二位老者已然在论政台上坐定,店伙计取来红绸,请二叟写了个大大的“乙”字,贴于台上——乙字台正式开台。听周边的看客七嘴八舌,原来这乙字台已然数年未开,两位老叟也是多年未逢敌手。

伯阳仔细打量这两位长者,他本以为二人德高望重,定是和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是那种迂腐刻板的老学究,没曾想,此二人举手投足间颇为谐谑,竟活脱一对顽童模样。

想到这,伯阳不由皱了皱眉。他知道,如果对手是老学究,必是不难对付,这种人大多认死理,疏于变通,不难辩倒。可对手偏偏是两位老顽童,想必满腹坏水,自己立论时不仅要多费心思,守论时还要时刻注意,提防对方辩术中的各种圈套。

再看那二叟,一人满头白发,面色红润,看着已然耄耋之年,他一声白衣白袍,人称白叟。与他相对,另外一位老叟黑发黑须,面容黝黑,竟和三、四十岁的壮年类似,人称黑叟。

这时,身旁有好心看客对伯阳道:“小友,你可千万莫被二叟的外表迷惑。”

伯阳大奇,忙问何故。

那看客道:“你别看那黑叟年轻,论上岁数,他倒还要比白叟大上七八岁咧。年轻的显老,年老的显少,你可要多家注意。”

伯阳咋舌,赶紧作揖称谢,旋即暗中称奇,心中不由忐忑起来。这是他到论政台以来,第一次感受到紧张。

酉时已到,一声锣响,酤肆内万籁俱寂,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乙字台上。

黑叟微微欠身,诡谲一笑,对伯阳道:“今日听闻小友出世,舌战八台,方知后生之可畏也!”

伯阳连忙起身还礼,口称“不敢”。

白叟也应声而起,抚须道:“不过,你也别指望我二老会让你过关!”他满脸严肃,似乎对这场胜败看得很重,“小友,你现在认输还来得及,嘿嘿,知难而退,不失君子之谓也!”

此话一出,满场哄堂。

这样一来,伯阳感觉气氛轻松很多,笑对道:“二老此言,如何不让小子起爱老之心?只不过,胜负未分,孟阴若是认负,岂不枉对前面八个论政台的论客?二老恕我无德,敬请出题,小子稽首恭听便是!”

“好一张伶牙俐口,”黑叟仰天大笑,“既如此,那莫怪我兄弟俩倚老欺幼也!”

伯阳点了点头,欣然落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