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19章 姬芷 ? 花明

大周中兴 卷6-19章 姬芷 ? 花明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19章 姬芷 ? 花明

临淄,后宫。

午后,召芷正在休憩,突然耳边听到一阵幽幽的哭声,如怨如诉。起初,召芷还道是宫人悲伤,并未挂怀,可不久之后,哭声渐渐变大,最终演化成一阵哀嚎,旋即竟有婴孩啼哭之声,好生刺耳。

“何人放肆?竟敢在后宫大声怨泣?”召芷心中火起,“嗖”地从榻上爬起。

身旁侍奉的齐宫宫女吓得不轻,连称不知。

这时,闺门“吱呀”一响,一个纤细的身影闪身进来,凑到召芷近前。召芷看清来人,正是自幼贴身的侍女阿岚,转怒为喜,嗔道:“鬼丫头,正寻你呢,速速前去探明,究竟是何人大胆,在后宫如此哭泣?”

阿岚莞尔道:“倒不消夫人吩咐,阿岚早已探明究竟了……”

召芷会心一笑,佯嘲道:“是个机灵人儿,快说,隔壁厢房内哭泣者是何人?”

阿岚噤声道:“是个新来的妇道,来头可还不小咧。”

召芷柳眉竖起,机警问道:“新来的妇道?什么来头?”心中暗自寻思,齐侯无忌刚刚伐鲁归来不久,这怨女子莫不是他新掠来的妾妇?又想到刚才隐约听到的婴孩哭泣之声,难道说,这是齐侯无忌在外鬼混的野种?怪不得,宫中来了新人,竟没人通知自己这个正宫国母。

阿岚显然看出召芷的不安,笑道:“夫人可别多心,她是鲁国的夫人。”

“鲁夫人?”召芷一头雾水,“既然是鲁国夫人,如何不在鲁国待着?就算是归宁,也该由鲁国大夫随同,先行禀告我这齐侯夫人才是。”

阿岚连连摇头:“夫人有所不知,鲁国出大事了……”

召芷道:“何等大事?说来听听。”

阿岚道:“鲁国政变,鲁侯戏稀里糊涂死在了城外,鲁下卿公叔夨保着新君回曲阜继位,这位鲁夫人失了靠山,自知不敢留在鲁国,于是趁乱离了曲阜,投奔我们齐国来也。”

召芷午休刚被吵醒,甚是头昏脑胀,待听闻鲁国内乱,总算恢复些神志。她拉着阿岚坐回榻上,开始梳理头绪:“鲁侯戏薨了,公叔夨拥立新君,那这新君想必是长公子括的孤子伯御咯?这么说,这位穷途来投的鲁夫人,便是齐姜?”

阿岚点头:“正是齐姜夫人。”

“是她……”召芷眯缝着眼,“那方才传出的婴孩之声,便是鲁国先君鲁武公的幼子、鲁侯戏的幼弟公子称咯?”

阿岚道:“是他。”

“有意思,”召芷冷笑道,“我听说,这位鲁夫人可了不得,鲁国之所以有这废长立幼之乱,可都是拜这位齐姜所赐。倘非是她在鲁武公身旁日夜吹枕头风,鲁国世子之位如何会从公子括手中旁落?我听方大夫说,这公子括可是个敦厚有德的好人。”

“嘘!”阿岚赶紧拦住主人,低声道,“夫人可别这么说,这里人多嘴杂,你何尝不知,扶植齐姜继室为鲁夫人、胁迫鲁武公废长立幼的,可是咱们齐侯。”

召芷何尝不知身边的宫人大多是齐侯和国高的眼线,可她心怀愤懑,尚嘴硬道:“那又何妨?可笑我齐国费如此苦心,最后还不是白忙一场?”

阿岚道:“依婢子看来,齐侯可未必服输,他把齐姜母子接进后宫,想必不甘就此罢休。”

召芷冷笑道:“哦?难不成,齐侯还妄图再立公子称?他……”

召芷故意不说后话,阿岚却心照不宣,忍俊不禁。看破不说破,这是主仆二人十余年来的默契——如今胡公子之乱气焰正盛,齐侯无忌自顾不暇,哪里还管得着鲁国的闲事?不过话说回来,齐侯无忌偏偏生来就是这般脾性,始终理不清自己分内之事,却永远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

二人嘲讽过罢,召芷心情好了不少。临淄后宫的生活黯淡无光,若没有这份苦中作乐的乐观,真可谓是度日如年。

阿岚突然揶揄道:“宫中来了新客,夫人作为国母,何时去探访鲁夫人一番?”

召芷嗤之以鼻:“就她?她也配?齐姜没来拜见我已是失礼,还指望我去拜会她?是何道理?”

阿岚明知故问道:“夫人是齐侯夫人,齐姜是鲁侯夫人,齐鲁皆是侯爵之国,如何配不得?”

“呸!”召芷鄙夷道,“我可是堂堂大周太保召公的嫡女,她齐姜是个什么出身?她不过是齐国公族旁支的寻常女子,随嫁入了鲁武公后宫,充其量算个媵妾!只可笑这女子以色媚君,得宠生了个庶子,竟还打起了废长立幼的主意!”

阿岚吐了吐舌头:“可她……”

“小蹄子还敢顶嘴?”召芷举手佯装要打,“休再提及这下贱妇人,我最听不得这等嫡庶失序之事!”

她说的可是肺腑之言,这倒不全是因为她出身于召公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周礼之故。出嫁之前,召芷对嫡庶之分并无偏见,可在她与齐侯诞下公子赤后,她就变得无比敏感,生怕废长立幼的悲剧发生在自己母子身上。虽说公子赤早已被齐侯无忌册封为世子,但是鲁国废立的惨剧近在眼前,如何不让召芷如坐针毡?

召芷自认为并非嫉妒之妇,怎奈齐侯无忌偏生不爱检点,处处留情。后宫的媵妾中虽尚未有孕者,但齐侯无忌眠花宿柳成性,鬼知道他在外面勾搭了多少齐国版的“齐姜”,暗中诞下多少个齐国版的“公子戏”、“公子称”?

想及于此,召芷倒吸一口凉气,她之所以不惜委身于国、高二贼,寻计除去齐侯无忌,非是无爱,乃是因爱生恨,因爱生惧——只要齐侯无忌活着一天,他的野女人和野种们就会威胁公子赤的世子之位,这正是召芷最不能容忍之事。

眼下,鲁国之乱已然落定,齐国之乱却犹然如火如荼。召芷心中,只有无尽的煎熬和忐忑,可她举目无亲,内外无援,又能如何排遣?她曾渴望方兴会伸出援手,助自己一臂之力,可几年不见,这榆木疙瘩丝毫未变,始终置身事外,令人好生沮丧。

召芷正在长吁短叹之时,门外传报,说有鲁夫人求见。

“怕什么来什么!”召芷头皮发麻,心中很不是滋味。

阿岚看出夫人的焦虑,小心问道:“要不,夫人称病推脱不见?”

召芷摇了摇头,眼神变得犀利:“见,必须见!我倒是要见识见识,这个生出庶子鲁侯的媵妾,究竟有甚么利害!”

阿岚一阵手忙脚乱,将召芷重新梳妆,略施粉黛,步出闺阁,来到后寝的前厅,在主位上坐定,让女官去请齐姜。

不多时,那个熟悉的呜咽声再次传来,由远及近,渐渐清晰。

召芷皱了皱眉,双手不安地在袍袖下搓揉着。

门分左右,只见一个全身重孝的女子翩然进屋,双手掩面,哭啼着就来到召芷近前。而在她身后,一个姆娘怀抱婴孩,也是用素衰包裹,想必就是鲁武公和齐姜的幼子公子戏无疑。

齐姜咽声道:“未亡人重孝在身,难施全礼,在此见过君嫂,还望见谅……”

召芷听闻对方叫自己“君嫂”,只觉全身发麻,老不自在。按年齿,鲁武公的年纪远高于齐侯无忌,这齐姜也远比召芷年长不少,如今她以“嫂”称呼召芷,显然是有抬举谄媚之图。

“无妨,无妨,”召芷碍于礼节,只能降阶相搀,“速速上座,还望节哀顺变才是……”言罢,将齐姜迎入客座,吩咐阿岚晋上些果品点心。

谢罢召芷,齐姜这时才取出罗帕,将眼角泪痕拭去。她这一抬头,召芷总算看清其面目——这齐姜虽一身孝服,却面色红润,眉目含俏,桃腮杏眼,自有一番风韵。想她及笄之时作为媵妾嫁入鲁宫,所诞下的鲁侯戏死前已然弱冠,算来齐姜也近四十年岁,却风姿绰约,颇有一番勾人的品貌。

召芷心中暗忖,这齐姜长得好生妖艳,怪不得鲁武公那老色鬼会被她迷得神魂颠倒,酿成废长立幼之祸,最终子孙相残,鲁国社稷动荡。不仅如此,鲁武公年已五旬,却还与齐姜剩下公子称,怪不得传言说鲁武公伤于酒色,又得急病蹊跷而死,想必都和这个齐姜干系不小。

“啊也!君嫂,你可要替我母子做主呀!”齐姜又“哇”地大哭,吓得召芷几乎跳将起来。

召芷本想敷衍地安慰几句,没想到齐姜却毫不见外,俨然将召芷当成倾诉对象。

“那贼子公叔夨,竟敢公然起兵,与我戏儿刀枪相见!气死我也,还有那公子括和他的贱种伯御,呸,不忠不孝,也敢打起鲁侯之位的主意!可怜我那戏儿,被这些乱臣贼子害了性命,可恨鲁人无眼,逼得我母子只得投奔齐国,好生凄惨也……”

齐姜絮絮叨叨,喋喋不休,浑然不觉召芷已经烦不胜烦。总之,在齐姜口中,错的永远是别人,被迫害的永远是自己母子,至于鲁侯戏那些罄竹难书的恶行和劣迹,在她口中反而成了值得炫耀的功绩,怎一个颠倒黑白了得。

召芷越听越烦闷,对齐姜的最后一点好感也消失殆尽。

身为出生名门的大家闺秀,召芷自幼受父亲召公虎耳濡目染,又得名师教授女德,本就腹内芬芳。更何况,召公府中的座上高朋皆是周定公、卫侯和、仍叔这样的大周风云人物,召芷受这等氛围熏陶,举手投足皆是儒雅贵气。

反观眼前这位齐姜,出身不算权贵,还沾染了一身齐国的市侩之气,出言粗俗,蛮不讲理,俨然一副长舌怨妇模样,哪有半分侯爵夫人的样子?看起来,鲁侯戏有这样一位空有色相、毫无女德的母亲,他继位之后的那些倒行逆施、残暴失德,似乎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了。

召芷毕竟是人母,她不敢想象、也不愿想象齐姜所受的丧子之痛。但听齐姜这番不辨是非的哭诉,反倒觉得眼前这位可怜之人颇为可恨,都怪她母子太过贪婪,以至于德不配位,最终鸡飞蛋打,也算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但显然,齐姜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她还做着携子复辟的大梦。

“终有一日,我会带称儿回到曲阜,夺回属于他的君位!”齐姜恨恨道。

“唔……”召芷无语。

齐姜蹭到召芷面前,握住她的衣襟:“我此来齐国,非是避难,而是要借助贵国的势力,将逆臣公叔夨、叛党伯御诛杀殆尽,方报得我戏儿的血仇!”

“唔……”召芷哑然,甚至想笑。

“怎么?你不觉得他们可恨么?”反问罢,齐姜又呜咽梗泣起来。

她哭得七分似假,三分不真,演得十分拙劣。

召芷本不愿多言,可见齐姜这等惺惺假态,反被激起怨怒,忍不住反呛道:“鲁夫人,依妾愚见,鲁公子括本是鲁国先君嫡长,由其子继承鲁侯之位,又有何不可?依大周礼法,废长立幼本是不该,如今伯御重登君位,也算妥当。”

“你!!!”齐姜闻言惊骇,怒目圆瞪,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召芷鼻尖,几乎要痛骂出来。

“怎么?”召芷丝毫不惧,“这是齐国后宫,没人惯得你那鲁夫人的臭毛病!”言罢,挥袖便要撤席,“阿岚,送客!”

阿岚应诺,便要来赶齐姜。

齐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恼羞成怒,歇斯底里地嚷道:“好大的夫人派头,召公之女了不起咧?哼,我早听人说,你不过是齐侯娶来巴结天子和召虎的,召虎失势,齐侯哪还把你放心上?我看你一脸弃妇苦相,怕是许久没受男人雨露了罢……”

召芷哪听过这满口下流之言,见对方如泼妇骂街相仿,气得直跺双脚。

可齐姜还不依不饶,越骂越难听,她的随从苦劝不住,姆娘怀中的公子戏被这喧闹惊醒,也用刺耳的哭啼声加入“战局”,一时之间,后寝内乌烟瘴气,呕哑嘲哳,乱成一团。

“我去找齐侯说理,”齐姜咬牙切齿道,“看看他是帮咱姜姓人,还是帮你们这些姬姓的杂种……”

“去便去,恕不远送!”召芷强忍怒火,不愿理论。

齐姜骂骂咧咧,转头便要走。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厉喝:“不必去了,寡人在此!”这声音响若洪钟,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召芷对这嗓音再熟悉不过,不由吓得一哆嗦——他已许久不来后寝,怎么偏这时来了?再看齐姜,她先是一愣,但很快回过神来,露出阴险的笑容。

片刻寂静后,门外有小竖呼门:“齐侯驾到”。

后寝内,众宫人闻言下拜,战战兢兢,头也不敢抬起。召芷理了理衣带鬟鬓,白了齐姜一眼,无奈何硬着头皮,出门去迎齐侯无忌。

“寡人在门外听了多时,”齐侯无忌很不高兴,瞪了召芷一眼,“夫人所言,也未必太过不成体统!鲁夫人远来是客,你这是如何待客之道?”

“我……”召芷很是委屈,明明是齐姜无理取闹,怎么到了齐侯无忌这里,反倒成了自己理亏。但她清楚齐侯无忌的秉性,此人向来喜怒无常,又正在气头之上,任谁也不敢触碰他的逆鳞。

齐姜可不是省油的灯,见此良机,乐得“哇哇”大叫,又嚎啕哭了起来。

齐侯无忌道:“鲁夫人有何冤屈,尽管对寡人说,寡人替你做主!”

齐姜听了此话,如何不愈加来劲,添油加醋道:“齐侯明鉴,可怜我那戏儿,他被立作世子、继位为鲁侯,可都是天子御口亲封,得了锡命的。可恨那公叔夨,拥立叛党伯御,那便是篡逆大罪,岂不是打天子的耳光?打齐侯你的耳光?齐侯定要替我母子伸冤,给鲁国一个交代……呜呜……”

齐姜越哭越起劲,索性一头扑向齐侯无忌,口称“君兄”,不停拍击着他健壮的胸脯。

召芷哪曾想到,这妇道热孝在身,举止竟然如此轻浮,怎一个无耻了得?可再看齐侯无忌,他不仅不觉得男女有防,反倒很享受美艳寡妇的投怀送抱,连连咽了几口口水,面带猥琐笑容。齐姜的年纪尽管比齐侯大上十岁,可齐侯却偏生素来老少不拒、长幼咸宜,二人丑态尽出,看得召芷直想作呕。

想召芷打嫁入齐国后宫以来,才过新婚燕尔,齐侯无忌便对她失去兴趣,嫌弃她呆板无趣,床笫不谐,怎比得上宫外野女人风情万种?尽管鱼水无欢,但更身为诸侯和夫人,例行公事不得不做,直到公子赤降生后,齐侯无忌有了储君,乐得与召芷分房而眠,愈加风流自在。

齐姜又哭了一阵,霎地对齐侯无忌道:“君兄,你何时起兵?”

齐侯无忌一愣:“起兵?起甚么兵?”

齐姜含泪抽泣:“自是起兵伐鲁,斩杀伯御,奉你这侄儿公子称为鲁侯……”

“这……”齐侯无忌哪料到齐姜如此心急,只是敷衍道,“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从长?”齐姜杏眼圆睁,“君兄就爱说笑,等伯御坐稳了鲁侯之位,哪还有我称儿容身之地?”言罢,又大哭起来,声音嘶哑难听,几近干嚎。

齐侯无忌无奈,连连摊手:“这仓促之间,寡人又待如何?”

可齐姜才不会理会齐侯无忌的苦衷,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打滚起来。

“也罢,也罢!”齐侯无忌无奈,不耐烦地吩咐从人道,“速速去请国、高二卿进宫,路寝议事。”接着,将不依不饶的齐姜拉起,“鲁夫人可曾消停了罢?便带上公子称,随寡人去路寝走一遭,如何?”

齐姜这才止啼,站起身来,似笑非笑地拍了拍衣襟上的尘土。

就这样,齐侯无忌扬长而去,齐姜紧随其后,两个人次第出门,对召芷连声招呼都不打,宛然把这个堂堂齐侯夫人当做空气一般。

召芷怒从心起,心中暗暗怀恨。她本对齐国国事没有任何兴趣,但她如何噎得下方才这口恶气,愤然起身,也紧步跟在齐侯从人身后,朝路寝方向而去。

这下倒把阿岚吓得不轻,连忙追将上去:“夫人,你这是……”

召芷头也不回,咬牙道:“我身为国母,就议不得国事么?”

阿岚低声疾呼:“可是齐侯他……”

“他什么他?”召芷冷冷道,“我偏去议事,看他能奈我何!”

说完这话,召芷已然抑制不住眼眶的热泪。她这才切肤体会到,夫妻之间最痛苦的情感,并非反目成仇,而是冷漠的视而不见。

齐侯路寝。

齐侯无忌临时召见之时,国、高二卿刚下朝不久,故而很快就来到路寝之内。

众人分宾主落座,齐侯无忌坐了上首,国、高居其次,而齐姜怀抱着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公子称,在客位上坐定。至于召芷,面无表情地在一旁站着,沉默不语。

齐侯无忌瞥见召芷在场,脸上满是不悦,冷笑道:“夫人,你历来不喜过问国事,今日如何便来?”

召芷把头侧过一边,同样冷冷应道:“泱泱齐国之路寝,难道容不下国母之一席么?”

这话把齐侯无忌呛得哑口,国伯、高仲见状,赶紧来打圆场,替召芷说了请。齐侯无忌无奈,只得派人再去搬来坐垫,摆在主位的次席,让召芷坐下。

齐侯无忌还未及发话,齐姜便故技重施,矫揉造作地哭将起来,求齐国君臣为其母子做主。

国伯、高仲皆是奸猾之人,如何看不透齐姜这些拙劣伎俩。和齐侯不同,二卿不会将厌烦和无奈写在脸上,恰恰相反,二人来到齐姜身畔,装作十分关切的模样,软言抚慰起来。一个附和着说齐姜母子如何可怜,另一个则劈头盖脸地咒骂叛党,唬得齐姜如遇知音,心花怒放。

“这么说,二卿有意助我称儿复国?”齐姜如抓住救命稻草,“复国之后,你们要什么,我都能给……”齐姜一边求着,一边不忘向国伯、高仲频送秋波。

国、高二卿显然被她的媚态所勾引,嘴上依旧说着瞎话,神情却有了几分浮浪。

国伯讪讪道:“鲁夫人休要急躁,公子称复位之事,还容徐徐图之……”

高仲也笑道:“国伯所言甚是,鲁国之乱,仅凭齐国一国之力难以平之。依在下愚见,还当先修奏章呈于天子,由天子定夺。届时我等奉诏伐鲁,岂不是名正而言顺也?”

听了这番劝解,齐姜总算消停,假惺惺地道谢起来。

召芷在一侧冷眼旁观,只觉好笑。齐国君臣欺人成性,这个国家又怎能不烂透骨髓?我待要看看,齐国如今内忧外患,这些人还能无耻多少时日?

齐侯无忌见气氛稍有缓和,于是又哄了齐姜一阵,做了些不痛不痒的许诺。齐姜虽将信将疑,但终究是寄人篱下、不敢多言,只得悻悻地称谢告退,抱着鲁公子称离开了路寝。

送走齐姜,国伯、高仲还有要紧事务要报,齐侯无忌却见召芷犹然呆坐原地,丝毫没有要离席的样子,于是怒道:“夫人,寡人与二位爱卿还有要事相商,可否回避?”

召芷心中虽大为不悦,但也知此时不便强留,于是翩然起身,甩袖离席而去。

从侧门出了路寝,旁边便是通往后寝的花园小径,国伯曾在这里调戏过自己,召芷对这里并没有什么好感。召芷正待小步快走,可心中块垒难平,不由心动一念——国伯、高仲心怀不轨,齐侯无忌却始终蒙在鼓里,我倒要听听,他们聚在一起,能议出什么要紧事来?

想及于此,召芷霎时萌发偷听之念,想当一回隔墙之耳。

阿岚见主人意欲折返,惊道:“夫人,你这是何往?”

召芷笑而不言,只顾横穿小径的花圃,径直绕到路寝的后门,宛然不顾手足被花刺划伤。路寝本是守备森严之处,但齐侯无忌自恃勇力,近乎自负,素来不喜身旁侍卫环绕,数次精简了王宫内外的防御力量。故而召芷和阿岚没有被任何人发现,轻而易举地就再次来到路寝墙边。

召芷把耳朵附在窗牖之下,屏气凝神,听着隔墙的一举一动。这一幕,召芷不由想起昔日镐京童年顽皮之时,也曾和阿岚偷听公父召公虎与方兴的密言,想及于此,召芷心中一荡,面容发烫。

“鲁侯戏忘恩负义,死有余辜。”

窗棂之内,齐侯无忌的声音传来,说此话时,他显然咬牙切齿。

高仲则道:“唉,我等在鲁国白忙一场,结果便宜了公孙伯御那个小崽。我还道公叔夨有自立为君之心,终于还是辅佐了幼主继位。”

国伯却阴**:“我看倒未必,鲁人虽然拥立公孙伯御,可未必过得了天子那一关。倘若周王不予以公孙伯御锡命,他便非是鲁国正统。届时我等可拥立齐姜这幼子称,便可……”

“也罢,鲁国之事可以休矣,”齐侯无忌打断二卿,语带粗暴,“寡人之齐国尚无暇自顾,何必去管别国是非?”

国、高二人自知此言直指胡公子之乱,瞬间住口不言,路寝内一片寂静。

许久,齐侯无忌冷冷问道:“高卿,薄姑战事如何?”

高仲音带沮丧:“围城多日,难以攻克……”

齐侯无忌暴怒道:“无能之辈!养兵千日,待到用时,一个小小薄姑城也攻不下吗?是攻不克,还是尔等与胡公子勾结,不愿去攻?”

高仲赶紧否认,低声咕哝:“我等怎敢不效命,奈何胡公子有纪军相助……”

齐侯无忌道:“寡人不是也请来援军相助,如何不敌?”

国伯道:“鄋瞒?唉,这等长狄蛮民,得了我齐国重贿,却不服管教,我等请其来薄姑会战,他们却折而往北,竟去招惹卫国。那卫侯和何等人物,岂是鄋瞒长狄招惹得起的?直落个兵败溃散,还阴差阳错将鲁侯戏杀了,不知何日才能与我等会兵一处……”

“废物,皆是废物!”齐侯无忌咆哮道,“你二人劝我出兵伐鲁,言胡公子栖身鲁国,为鲁人所包庇,寡人轻信于尔等,于是发兵亲征。可我齐军前脚刚离临淄,胡公子后脚便占领薄姑,又是何道理?”

国伯、高仲连称“有罪”:“此皆是纪侯阴谋,非是我等有意欺瞒君上……”

齐侯无忌接着斥道:“还有那下卿吕祜,亦是尔等说他私通胡公子,致使其畏罪自杀。寡人事后忖量,此亦是大大不妥——吕卿乃三朝元老,素来不过问齐国宫闱内政,又如何与胡公子勾通?莫不是尔等与之有隙,故而进谗言除之?”

国伯、高仲又失口否认,两个人语无伦次地辩解着。隔着厚墙,召芷都能感受到二卿的局促和不安。

召芷听了半晌,心中暗忖:看样子,齐侯无忌显然对国伯、高仲起了疑心,看来胡公子之乱很快便要升级。不过话说回来,国、高二卿的伎俩十分拙劣,可谓漏洞百出,欺瞒齐侯无忌这等莽夫还则罢了,若是要封住齐国朝野芸芸众口,怕是比登天还难。

就在这时,偏偏路寝外有人匆匆来禀,说是有紧急军情。

齐侯无忌哼道:“何事惊慌,速速报来?”

来人报道:“禀君上,纪人纠集了莱国、杞国、莒国联军,从东、南二面,已进犯我齐国疆境。”

齐侯无忌拍案道:“宵小之国,竟敢犯我大国之境!”

高仲忙问道:“三**势如何?”

来人道:“莱国出二军,由其上卿、下卿率领,由东面入齐;其余杞国、莒国各一军,由其上卿率领,由南面伐我。”

齐侯无忌冷笑道:“依国、高二卿之意,该如何敌之?”

国伯朗声道:“东面乃我国氏采邑,我愿领齐国上军回援,纠集我国氏族兵,抵御莱国入侵。”

齐侯无忌沉吟片刻:“也罢,便领一军去罢。”

高仲也接口道:“杞国、莒国所犯之邑,乃我高氏故地,我亦愿率齐国下军回援,为君上分忧。”

齐侯无忌音带无奈:“也罢也罢,尔等速去,速战,速决。寡人料此等蕞尔小邦乃充数之兵,非是意在真战,待其退军,还望二卿速速回援临淄。”

国伯、高仲齐声唱喏,告辞而去。

召芷听到这,赶紧给阿岚使了个眼色。阿岚会意,小心翼翼在四处检视一方,确保无人在左近,便引着召芷回到花园小径,朝后寝而去。

回到后寝,召芷心中怦怦直跳,倒不是因偷听机要国事而后怕,而是她从齐侯无忌和国、高二卿的对话中察觉出机锋所在,齐国,很快就要迎来剧变。

阿岚尚不解其详,问道:“莱国、杞国、莒国真的也来伐齐?”

召芷轻蔑一笑:“我看未必。与其说是这三国伐齐,不如说是国、高二贼的诡计,他们借故调兵离去,好置身事外。如今,齐国三军去了其二,齐侯手中仅剩中军守卫临淄城,与胡公子及纪军必有一场恶战。届时,国、高静观其变,必不肯引兵回援,临淄城难免一场血光之灾!”

阿岚闻言大惊,忙问召芷道:“夫人,当今之计,又当如何?”

召芷仰天长叹:“我等一介女流,生死凭天,又能如何?”许久,又哀戚道,“倘若方兴还在,凭他的谋略才智,或许能让齐国渡过此劫……可惜,可惜……”

阿岚听到这话,眼前一亮:“夫人,我倒想起一事来!”

召芷一愣:“何事快说,休要一惊一乍。”

阿岚兴奋道:“方大夫虽然离开齐国,但却有遗策留下。”

“净胡说,”召芷半信半疑,“哪来的什么遗策?”

阿岚故作神秘道:“上次齐侯家宴,请了方大夫赴席,席后高仲突兀来访,夫人便让我领方大夫从密道离宫,可记得此事?”

召芷如何不记得,可又想到那日自己被高仲羞辱,引为人生之大耻,恼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阿岚道:“那日方大夫临走前,说他在临淄城内留有眼线,若有大事不决,可去临淄城十字街口寻人……”

召芷久居深宫,并不知道临淄地理,顺口问道:“十字街口?那是何处所在?”

“那里是酤肆,”阿岚神秘道,“在其中,还有一处闻名齐鲁之处所——论证台。”

召芷惊喜交加:“怎不早说,既有方大夫亲信之人在彼,你如何不速速去问计?”

阿岚面露难色:“可我一介宫娥,如何抛头露面,”旋即嫣然一笑,“不过,待阿岚乔装改扮一番,或许夫人都认不出来……”

召芷大喜,佯嗔道:“小蹄子如此聒噪,还不快去?”

阿岚吐了吐舌头,转身便进偏室拾掇起来。未到半个时辰,召芷迷迷糊糊几近睡去,恍惚间,只见门外珠帘攒动,耳畔有清嗽声响传来,抬眼一看,竟是一个小厮装扮的少年,正斜倚门边,朝自己挤眉弄眼。后寝重地,素来只能有齐侯一个男人,又何处来的这般精神小厮?

那小厮见召芷疑惑,莞尔道:“夫人,你看阿岚扮得像与不像?”

召芷这才回过神来,哑然失笑:“原是你这个丫头,倒是极像,只是你这声音娇柔,出宫办事可别漏了马脚……”

阿岚当即清了清嗓子,挺胸收腹,双手抱拳,挤出男人粗音:“谨遵夫人之命,小人这就去也!”

这一下,倒把召芷逗得捧腹大笑,竟将心中连日里的阴霾一扫而光。

阿岚告辞后,召芷难忍倦意,斜倚凤塌,闭目养神。耳畔,齐姜幽咽哭声又起,哭嚎造作,催人心烦。这一刻,嫁到齐国后的委屈和苦楚一股脑涌上召芷心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召芷踱到婴儿床前,看到赤儿无邪的睡容,她的心瞬间融化,坚毅地将眼泪擦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