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23章 张仲 ? 临危(下)

大周中兴 卷6-23章 张仲 ? 临危(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23章 张仲 ? 临危(下)

小道消息永远传播最快。未及一刻钟,国君战死的噩耗已被以讹传讹,演化出无数种版本。

恐慌。史无前例的恐慌。

齐侯无忌在昨日率兵出城时,几乎带走了临淄城内所有的精锐。然而谁曾想,这才半日不到,齐侯无忌便被陈尸城下,衣冠不整,毫无体面而言。如今,纪国大军兵临城下,随同齐侯出征的齐国大军下落不明,临淄城内缺兵少将,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张仲不清楚的是,临淄城内究竟还有多少守备力量;但他清楚的是,如若临淄城被纪国人攻破,齐国历代臣民苦心经营的都城,顷刻间便会成为人间地狱。

阿岚最先失了分寸,忙问道:“纪人攻城,又当奈何?”

张仲道:“如果攻城的只是纪军,那么齐人定会抵抗到底。纪国于齐人有国恨家仇,昔日齐哀公被周天子烹杀,便是出自纪人谗言,而后齐国陷入数代内乱,这便是纪国人的血债。”

阿岚略微定神:“这么说,守军们会拼死抵抗咯?”

张仲摇了摇头:“可问题在于,纪人此来并非灭齐,而是拥立胡公子。胡公子之父毕竟还是齐国国君齐胡公,在齐国国内尚有不少威望。如果城内有其内应,纪国人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临淄城攻下。”

“不可,不可!”阿岚花容失色,“倘若胡公子复辟,其他公卿大夫尚可以升官进爵,可我夫人母子如何?胡公若当了齐侯,定会要了夫人和世子性命……”言罢,嚎啕大哭起来。

张仲心下不忍,一面安慰阿岚,一面问吕义道:“吕兄,临淄城内城防部署如何?你可知否?”

吕义皱了皱眉:“如若所记不错,城内能战者,不过是守备八门的城戍军,以及拱卫齐宫的禁卫军。前者每门不过一二百人,后者也最多千人之数。”

张仲点了点头:“兵不贵多,然必须早作决断。临淄城若要守住,当务之急便是紧闭八门,不得让纪军有破城之机。”又对吕义道,“吕兄,你可曾认得城防守军的主将?”

吕义思索片刻:“临淄城守将名唤邹讽,我与其倒有一面之缘,说起来,他是先父的门生。”

“甚好!”张仲大喜,“事不宜迟,速带我等去见他!”

吕义不敢怠慢,跳上轺车,快马加鞭,带着张仲人等赶到北门。

北门是纪**队主力所在,纪军由纪侯亲自统领,当下并未急着攻城,而是好整以暇,似乎在等待临淄城主动放弃抵抗,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在北门城上,临淄城守将邹讽正无计可施,听闻有恩师之子吕义求见,赶忙降阶来迎。

吕义拱手道:“邹将军,在下热孝在身,难施全礼,还请见谅。”

邹讽附身相搀,道:“吕老弟哪里话来。令尊之逝,我深痛之……”

吕义知道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赶忙指着张仲介绍道:“这位是张仲兄,他足智多谋,可助邹将军守住临淄城。”

邹讽打量过张仲,皱眉道:“实不相瞒,临淄城的防务,可谓危在旦夕。若为二位安危之计,还请尽快离开为妙。”

张仲察言观色,他看得出来邹讽脸上的难色,以及难色背后的蕴意——若死战,临淄守军并无必胜之算;若降,又显然不是心中所愿,至少不是这位邹将军心中之本意。

张仲思索片刻,故意激道:“邹将军,你是要做忠臣,还是要当功臣?”

邹讽不解,问道:“忠臣何意?功臣又何意?”

张仲摇头晃脑:“若要当忠臣,那便是抗争不降,这样兵败身死,恐怕难保家人性命。若是要当功臣嘛,那便开门迎奉胡公子,这样你就是新君的臂膀,免不了封妻荫子……”

吕义闻言大惊,忙打断道:“张兄,你这是何意?”

但张仲却不以为意,只是眯缝着眼,暗中观察邹讽的反应。

只见邹讽的眼神中蓄积着怒火,头上青筋暴出,紧握双拳,从牙缝中挤出话来:“我临淄城固然兵微将寡,但也并非委身投敌之辈。二位请回,若再多言,以延误军机论罪!”

张仲心中暗自赞许,表面却仍讥笑道:“就你那两千兵马,能坚守几时?”

邹讽冷哼一声,恶狠狠道:“若守不到天黑,算我邹讽无能,不如自尽谢君!”言罢,气哼哼转身要走。

张仲笑道:“若再给你三千兵马呢?”

邹讽本已走出几步,听闻此言,霎地回头,瞪着张仲道:“此话何意?”

张仲收起玩世不恭的神情,正色道:“我若能搬来两千援兵,将军可否守住三日?”

邹讽将信将疑:“若有五千人马,非我夸口,若纪人不增兵来攻,守住三五日,不在话下!”

张仲肃然,拱手道:“我早闻邹将军乃忠义之将,方才以假言相试之,果然是齐国干城。若将军信得过我,便请速速固守城池,天黑之前,我定将三千人马奉上!”

“那便有劳张子,”邹讽这才释然,对张仲行军礼道,“我就说,吕氏满门忠良,怎会使得临危乞降之辈。末将粗人也,方才多有冒犯,还望见谅!”

张仲连连摆手:“邹将军哪里话,事不宜迟,你我分头行动,天黑再见!”

邹讽大喜,也不多言,转身疾步登上城墙,指挥城防不提。

这边厢,张仲目送完邹讽,转头问吕义道:“吕兄,你说这三千兵马,我们去何处寻来?”

吕义大惊:“什么?你自己夸下海口,反来问我?”

张仲苦笑道:“这不是激将之法么?我见方大夫平素擅使此法,今日稍稍试之,果见奏效!”

吕义急得跳脚:“张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得出来?这三千兵马,你去哪变得出来?”

“不急,不急,”张仲故意吊吕义胃口,自言自语道,“看样子,这邹讽并非国、高心腹之人,这临淄城,倒少了几分破城之虞……”

吕义叹道:“邹将军是亡父门生,自然不得国、高重用。否则,凭他的本领,现在何至于只是个区区城门守将?”说到这,吕义又急躁起来,揪住张仲问道,“你还没回答我呢,齐侯带着中军主力出城,如今匹马未回,你夸口招来三千兵马,如何寻去?”

张仲面沉似水,转头盯着一旁同样发愣的阿岚,吕义不解,也望向阿岚。自听闻齐侯无忌死讯后,阿岚始终失魂落魄,张仲猜她被吓得不轻,于是准备逗她一逗。

阿岚被看得发懵:“你们看我作甚?我又变不出三千兵马……”

张仲笑道:“你变不出,你的主人却变得出。”

阿岚不明就里:“你是说,夫人?”

张仲点了点头:“齐侯已薨,国、高置身事外,这临淄城里的话事之人,非齐侯夫人莫属!”

阿岚惊道:“可夫人她……”

张仲也不多做解释,跳上轺车,对阿岚道:“她只要肯见我,我就替她解临淄之围!”

阿岚虽不知计将安出,但她不敢多耽,也坚定地上了车,引着众人朝王宫方向驶去。

王宫之前,禁卫军早已严阵以待,越是危难当头,临淄城越容易成为乱民滋生事端的沃土。张仲打量着禁卫军的主将,见其样貌堂堂,颇有正气,倒也不像险恶谋逆之辈,心中稍安。

阿岚下了车,转头对张仲、吕义道:“王宫禁地,二位怕是无法入宫。待阿岚进得宫去,该如何对夫人言说?”

张仲道:“只需说是方大夫的属员求见。”

阿岚会意,转身向禁卫军士出示了令牌,便转身闪入宫门之内。

看着阿岚的背影,吕义愈发忐忑,问张仲道:“张兄,你真有办法解临淄之围?”

张仲摇了摇头:“我没有必胜把握,但倘若不试,那便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也!”

吕义又问:“夫人会接见你么?”

张仲冷笑一声:“不仅要见,我还要让她坐镇城墙之上,统领守军御敌!”

吕义惊得合不拢嘴,许久吐不出半句话来。

张仲转而大笑道:“不信?你我便赌上一赌!”

吕义哭笑不得,张仲却也心中忐忑。等待的时日总是难熬,眼看日上三竿,已是巳时时分。虽说距离天黑尚有半日光阴,但城外的喊杀声愈来愈大,想必是围城的纪军见劝降无效,便起了强攻城池之念。

一个时辰后,宫门终于再度打开,张仲抬头望去,正是齐国夫人的凤辇。禁卫军见是夫人出宫,连忙簇拥上前,护卫在侧。

阿岚从辇车旁小步趋出,对张仲挤眉笑道:“张子请吧,夫人有请!”

张仲对着吕义嘿然一笑,向前几步,在夫人仪驾前跪倒:“布衣小民张仲,拜见夫人。”

他不敢抬头观瞧,只是用余光扫视,见车上幔帐缓动、珠帘微卷,夫人牵着阿岚的手,徐徐从车厢中走出。左右,早有内侍搬来下马石凳,将夫人从凤辇上扶至地面。

夫人盈盈道:“早闻张子在论政台上盛名,平身罢。”

张仲这才谢罢起身,微微抬头。只见那齐国夫人头扎白巾,身着斩衰,足踏草履,一袭重孝在身。周身虽除去珠玉雕饰,却难掩其雍容贵气;脸上虽挂带哀戚之容,却盖不住其美艳之面庞。古语曾言,要想俏,一身孝,夫人之美,竟比阿岚还要胜过数倍,果然不负艳后之名。张仲只是匆匆一瞥,便将头埋在胸前,不敢再看。

夫人召芷道:“齐国逢难,国君薨逝,未亡人心似斩衰乱麻,无暇理政,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张仲也不谦让,径直道:“今临淄城大敌当前,我有三策,可解燃眉之围。”

召芷道:“愿闻其详。”

张仲拱手道:“其一,今齐侯薨于战事,纪军拥胡公子作乱,以图复辟。夫人当召集公卿,立世子为君。世子乃大周天子册封之齐国储君,名正,则必言顺,届时即便贼兵势众,亦无惧也!”

召芷大喜:“张子此言,甚合未亡人之心。”

张仲又道:“其二,今齐国防务紧急,守军不到两千之众,当尽快调禁卫军支援城防。只不过……”张仲顿了顿,“只不过届时宫中防务空虚,还望夫人保重。”

召芷微微笑道:“张子多虑了,城门危急,未亡人哪能顾小家而忘却大家?”言罢,转头对禁卫军主将道,“将军手下有兵力几何?”

禁卫军将道:“有健卒一千二百人。”

召芷当即下令:“差你领麾下兵马,无需顾及后宫安危,驰援临淄城防,不得有误!”

那禁卫军将早已摩拳擦掌,欣然领命前往。

“夫人大义,草民佩服,”张仲继而又道,“禁卫军虽驰援城门,然敌军势大,我方依旧缺兵少卒。依不才愚见,当征发义兵,一来可以补充城防,二来可以协防宫墙,三来,若有余力,还可缉捕城内趁乱暴动之民。”

召芷十分赞许:“便依张子。只不过,征发义兵,当以何种名目?”

张仲将吕义拉到身旁,道:“这位吕子,乃是已故齐国下卿吕祜独子,吕卿在齐国野望甚高,国人们对吕卿之死也颇有微词。今夫人若能为吕祜平反,赦恕吕氏之罪,让吕义以父之名召集义兵,定能事半而功倍。”

召芷拍手连称“好计”,道:“吕卿受谗言而死,乃齐国之不幸。张卿所奏,未亡人岂有不准!”言罢,便让阿岚取来布帛,当即差后宫裁人、缝人去绣“吕”字大旗。

张仲转头对吕义道:“吕兄,今蒙夫人圣裁,令尊之冤得以肃反。你待义旗缝讫,便赶往酤肆摇旗招兵,组织义军,为临淄纾难,为夫人分忧。”

吕义闻听此言,精神大振。此前,他最大的心结便是亡父蒙冤,族人受屈,今见夫人做主为吕祜平反,如何不感恩戴德?三叩九拜之后,在一旁待命不提。

见一切安排妥当,召芷长长舒了一口气:“张子大才,未亡人不胜感激!”

张仲瞥了阿岚一眼,笑道:“草民愚钝,不敢虚领功劳,此皆是我追随方大夫以来之所学,只得皮毛。此时若是方大夫亲至,纪人与胡公子纵有数倍雄兵,亦何惧哉?”

召芷果然受用此言,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目光。

张仲瞅准机会,准备趁机发起最重要的游说——他故意叹了一口气,仰天道:“奈何方大夫不在城内,若要围城得解,尚需有安定军心之人镇守城门……”

召芷果然上钩,忙问道:“那又当如何?”

张仲欲擒故纵:“在下不敢说。”

召芷把面一沉:“请讲当面。”

张仲假作为难之态,沉吟了许久,方道:“若夫人能移驾城门,率领军民奋力守城,非但临淄城可保无恙,便是平定胡公子之乱,或许就在顷刻之间……”

没想到,召芷毫无犹豫,当即道:“张子何不早言!未亡人虽不才,亦曾听闻前朝武丁之妻妇好征讨四方之伟迹。我不敢自比先贤,又岂能贪一己之生,置临淄城子民危难于不顾耶?”

言罢,召芷豪情万丈,对张仲作了一揖,便踏上凤辇,领着阿岚,朝城门方向飞驰而去。

见此场景,张仲感慨万千,至于吕义,更是对自己的义兄佩服得五体投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