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26章 方兴 ? 嬗变(下)

大周中兴 卷6-26章 方兴 ? 嬗变(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26章 方兴 ? 嬗变(下)

战场风云瞬息万变,迁延的每一刻钟,都会成为改变战局的重要筹码。

方兴内心焦急,但他知道,此刻比他更焦急的,应该是国伯和高仲。

他已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方兴深知,在战场上,狭路相逢能获胜的未必是勇者,而很可能是没有退路的那一方。

方兴已没有退路,如果齐国之乱未能平定,就凭他背负的罪名,断再无回归镐京的任何可能;召芷也没有退路,她不能失败,她肩负着城上守军和城内无数平民的性命,国、高若胜,不会饶过他们。

但国伯、高仲不然,他们还有退路,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必战的决心。

是背水一战?还是退回封国?抑或逃往纪国寻求支援?国、高的选择似乎很多,但战斗绝对不是最优的选择。

国伯最先犹豫了,他迟迟没让部下摆出迎战的准备。

方兴知道国伯外强中干,表面看似奸猾,内心实则懦弱,高仲才是这次胡公子之乱的背后主谋。方兴也不及多作思索,便决定从国伯的上军处做突破口。

计议已定,方兴便下令麾下齐国中军朝高仲所部佯攻,高仲忌惮方兴厉害,赶忙防守,不敢反击。

城上守军见状,也擂动战鼓,一阵箭如飞蝗,也朝高仲所部劈头盖脸射去。

“好掩护!”方兴不知城上何人指挥,但显然深得兵法精髓。有了城上的配合,方兴令旗一挥,率领主力军调转方向,朝国伯所部冲去。齐国中军本就是齐侯无忌调教的精锐部队,今又得方兴指挥,如臂使指,各个奋勇当先。

国伯本非带兵的材料,哪里想得到方兴竟刹那间杀到眼前,仓促不防间,已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方兴见战况顺利,便让洛乙丑驾车靠近国伯车驾,喊道:“国伯,你让部下投诚,我便放你逃回封邑,如何?”

“真……真的?”国伯嘴上不信,可身体却诚实得很,朝属下吼道,“你们没听见吗?还不弃兵投降?”

国伯麾下的齐国上军本就不愿与同胞交战,听了这话,如何还有战意?很快,齐国下军纷纷倒戈,投向中军。

方兴兵力大增,心中暗喜,便命中军让开道路,对国伯道:“国伯,请便吧!”

国伯如逢大赦,就带着数百族兵,头也不回地朝豁口突围而出。

但国伯万万没有想到,方兴给他留的不是活路,而是一个通向鬼门关的圈套。因为这个豁口的尽头,并非国氏封邑的方向,而是高氏封邑的方向。可国伯已经失魂落魄,哪里知道已然南辕北辙,便往高氏封邑方向疾驰而去。

高仲刚刚回过神来,见国伯举止异常,高声喝道:“国伯,你意欲何往?”

国伯哪里听得到,头也不回,只顾逃窜。

方兴瞅准机会,施出反间之计,刻意朝国伯方向吼道:“国伯,我拖住高仲狗贼,你速速去夺了高氏封邑,太后便将高邑封你!”

高仲本就生性暴躁,平素听了这话恐怕只信三分,可今日他见国伯形色匆匆,方兴又无故放国伯生路,哪里还疑心是方兴的离间之计。高仲怒从心头起,也不顾麾下齐国下军,只率领一千余高氏亲兵,轻车前去追击国伯。

“抓住国、高二贼者,必有重赏!”方兴见国、高中计,哪里会放过如此良机,大旗一挥,下令全军全速追击。

这时,不论是齐国的中军、上军、下军,都看出胜负已定,于是士气大盛,皆奉力去追,生怕错失立下奇功的绝佳机会。

但当方兴率军追出十余里时,已然迟了半步……

眼前的景象令人作呕,国、高的亲兵刚刚在这里发生惨烈的交战。

这边厢,国伯的车驾被乱箭射成刺猬,国伯臃肿的尸首上也插满了箭矢,其中一箭直穿头颅,要了他的老命。

而那边厢,高仲的战车也散架在树丛之中,显然是战马在逃窜时失控,高速撞上了路边巨石。高仲的无头尸体瘫软在巨石之下,地上的杂草已被鲜血染红。而就在高仲尸体的十米开外,七横八竖地躺着十几句国、高亲兵的尸体,看样子,他们是因争夺高仲的首级而丧命,不知几人为了救主,几人为了邀功。抢夺中,高仲的首级已经血肉模糊,哪还有他活着时的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

“将二卿好生收殓,回临淄城!”方兴叹了一口气,不忍再看。

位极人臣又如何?钟鼓馔玉又如何?争权夺利又如何?终化作皑皑白骨,成了蚊蝇的饕餮盛宴,倒不如当初清心寡欲自在。

临淄城下,召芷亲自出城相迎。

见了国伯和高仲的尸首,召芷喜形于色,方兴好久没见过她笑得这么灿烂。

“邹讽将军,”召芷转头吩咐身旁一员虎将,“去收了国、高二贼的兵符!”

“遵命!”邹讽意气风发,领命而去。

方兴微微点头,问召芷道:“这几日指挥城防,方才在城上掩护我进攻的,便是这位邹将军?”

召芷很是得意:“正是。”

“真将才也!”方兴刚转过头来,只见召芷笑意盈盈,眼中满是情意,又伸出纤手,在自己眼前晃了晃。方兴心中怦然,不知对方何意,“太后,你这是……”

召芷嫣然,笑道:“你的兵符呢?不想交么?”

“这……”方兴呆立许久,见召芷的脸色绯红,娇羞中带着坚毅,丝毫不像玩笑的口吻。

方兴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齐国中军的兵符,小心翼翼地交在召芷手中。

召芷刚接过兵符,便紧紧攥在手中,朝方兴笑道:“方大夫,明日新齐侯首次朝会,你可要赏脸莅临!”言罢,头也不回地起驾回宫去也。

方兴望着召芷的凤辇,脑海中,她的一颦一笑挥之不去。如今的她,依稀还是七年前初见时的那个刁蛮女公子,言笑晏晏,宛如昨日;可如今的她,又似乎变得缥缈而疏离,她不再是昔日太保府的懵懂少女,她已经完成齐侯夫人到齐国太后的嬗变。

她的笑容,少了可爱,多了可畏。

她的内心,减了热忱,只剩冰冷。

是夜,方兴再次被安排在了临淄城的馆驿之内,在那里,他见到了张仲、吕义和岐叟。谈及分别七日来各自的经历,宛如梦魇,唏嘘不已,不愿回忆。

次日,年仅三岁的齐侯赤第一次临朝,在召芷的怀中召见了他的大臣们。可他终究是孩子,或许是过去七日的经历惊魂未定,或许是眼前众卿大夫的阵势太过庞大,小孩齐侯赤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召芷连哄带骗,才让爱子镇静下来。

齐国上卿国伯、亚卿高仲、下卿吕义在半年内相继不禄,如今齐国已经没有卿士,只能让司徒大夫主政。

司徒大夫年迈气衰,颤颤巍巍出班,向召芷请示如何处理国、高余党。

召芷剑眉倒竖,冷冰冰道:“国、高勾结胡公子篡逆,其罪当诛,同党数以万计。鉴于法不责众,未亡人列了数十个首犯名录,便按这份名单,将胡公子的这些余党罪魁正法。”

言罢,左右早有几个寺人出列,展开名单,当场宣读要犯的名单。

方兴端坐在客座之上,他偷眼观瞧这些寺人,他们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年纪,但各个面色阴郁,煞气腾腾,绝非良善之辈。又仔细观察,似乎这些寺人尚有阳刚之气,想必未经阉割,这瞒得过他人,却逃不过方兴法眼。方兴心中暗自吃惊,召芷在后宫养这么多假阉竖,不知意欲何为?倘若传扬出去,岂不是玷了太后清白?

还未及方兴琢磨过味来,召芷继续宣告:“国、高其余同族大宗,不论男女老幼,流放到东海之滨,充作鱼盐之奴役,永不叙用。至于国、高的封邑嘛,削起地,减其户,另寻国氏、高氏之小宗以继承祭祀。再从中另择贤明,拔擢为上卿、亚卿……”说到这,召芷叹了口气,“毕竟,国、高是天子策命的世袭之卿,不敢中断。”

方兴见召芷把一切安排得十分利落,颇有手腕,虽然苛厉有余、宽厚不足,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召芷处理完国、高之事,转头对吕义道:“贤臣吕祜不幸辞世后,我齐国下卿一职空缺。吕子,你可愿子承父业,出任齐国下卿?”

吕义出列,十分坚决地拒绝了:“禀太后,草民无才无德,断不愿出仕为官。出任下卿一事,望太后切莫再提。”

召芷倒是不动声色,看样子早有准备,又唤张仲道:“张子高才,可否出任下卿?”

张仲摇了摇头,同样断然拒绝。

召芷显然很沮丧,她面露愠色,双手不安地搓揉着。方兴心如明镜,他看得出来,张仲才是召芷心目中最渴望的下卿人选,方才假意询问吕义,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阿岚,”召芷喊来侍女,对张仲楚楚道,“我已赐封阿岚为御妹身份,若将她许配于你,可否留在齐国,担任下卿,助我齐国重振太公之风?”

可张仲不为所动,正色道:“太后,我与阿岚确是钟情。若太后欲成我二人之美,张仲感激不尽;若以出任下卿为条件相逼,恕张仲万万不从!”

他说得斩钉截铁,呛得召芷哑口无言。

朝堂之上,觊觎下卿之位的齐国大夫比比皆是,见太后为求张仲这个布衣出仕,竟然如此卑躬,心有不平,都窃窃私语起来,对张仲多有微词。

许久,召芷方才站起身来,手指张仲和吕义,又指了指方兴,幽怨道:“你们别以为我不知,二位不愿做我齐国的官,怕是已经许了方大夫,要去做镐京的官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更是哗然。

方兴虽没想到召芷如此口无遮拦,但依旧淡定从容,不卑不亢道:“太后此言差矣,‘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齐臣亦是周臣,又何来周、齐之分耶?”很显然,方兴并没打算隐瞒,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召芷显然失了分寸,结巴问道:“那……那你们……何时离开齐国?”

方兴长作一揖:“今日便走。”

“好,好,”召芷双腿一软,瘫坐在座,“你们走吧,恕我齐国礼数不周,送客!”

言罢,左右那些少年寺人一拥而上,便要送方兴一行出殿门。

“且慢!”

堂上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方兴转身一看,说话者竟是阿岚。

“太后,”阿岚跪倒在地,哭诉道,“阿岚自幼侍奉太后,从无怨言,今日只有一事相求,请太后开恩……”

“你……”召芷似乎猜透阿岚心意,面色铁青道,“难道,你要跟张仲走?”

阿岚并不否认,只是拼命叩头,满脸是血:“请太后开恩!阿岚来生做牛做马,再来侍奉太后……”

召芷大怒,桃花般的双眸中迸射出凶光,咬牙切齿道:“如果我不允呢?”

阿岚闻言,如被雷劈点击一般,花容失色,惨叫道:“张郎,妾先去也!”便一头撞向堂上梁柱,可怜阿岚妙龄丫头,霎时顶门如万朵桃花开放,倒在血泊之中。

“阿岚!你!”召芷凄号一声,倒退数步,栽倒堂上。

张仲还未出门,见此变故,哪还顾得什么礼节,箭步冲到阿岚身前,将她抱在怀中。可任凭张仲如何哭唤,阿岚哪还有半点反应。

堂上齐国君臣见此惨景,人人掩面,纵是铁石心肠,谁能不起恻隐之心?

召芷仰天长叹:“走吧,都走吧……张子,请厚葬阿岚,也不枉费这丫头与我主仆一场……”

言罢,召芷已哭成泪人,在少年寺人们的搀扶下,转屏风回后宫不提。

众齐臣不愿自讨没趣,都纷纷向方兴作礼,各自退朝离去。

方兴强忍悲伤,只得喊上吕义,一边安慰张仲,一边张罗阿岚的后事。

就这样,方兴忙碌到了天黑,几日不曾安睡,此时更觉浑浑噩噩,再捱不过浓浓倦意,在官驿伏案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方兴被张仲吵醒。

“张子?”方兴刚睁开惺忪睡眼,却见张仲笑靥如花,不由大奇,“你莫不是悲伤过度,失了神智吧?爱侣横死,你如何还笑得出来?”

没想到,张仲丝毫不以为意,而是伸出两个手指:“一个恶讯,一个喜讯,方大夫先听哪个?”

方兴重重拍了拍脸颊,略微清醒,犹豫许久,道:“先听恶讯吧……”

“恶讯是,”张仲皱眉道,“周天子发兵伐鲁了,领兵者乃是虢季子白。”

“伐鲁?”方兴倒吸一口凉气,“看来,公叔夨和公孙伯御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那……喜讯呢?”

“喜讯啊,哈哈!”张仲故意顿了顿,卖足了关子,“歧伯为阿岚入殓时,发现她尚有微弱气息……”

方兴一下蹦起老高,抓住张仲道:“这么说,阿岚有救了?”

张仲点了点头,半日前还苦大仇深的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