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27章 公叔夨 ? 饮恨(上)

大周中兴 卷6-27章 公叔夨 ? 饮恨(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27章 公叔夨 ? 饮恨(上)

鲁都曲阜。

一转眼,鲁难结束已经逾月,鲁国局势也终于安定下来,对于这一切,公叔夨十分满意。他从不夸耀自己,但鲁国在他的治理下初见成效,走出鲁难的阴霾,井井有条,公叔夨的功劳确实是有目共睹。

战乱后的鲁国百废待兴,政务堆积如山,等待公叔夨处理的大事数不胜数。好在齐国、纪国正交战不暇,鲁国虽然在内乱中元气大伤,暂时也无外患之忧。至于鲁国内部,鲁侯戏一党自失势后,死走逃亡,也都无力再在鲁国国内作妖,公叔夨拔擢了一系列宗族中的后备贤才,鲁国政局反倒愈加稳固了。

尽管如此,公叔夨心中还有一件大事悬着,如芒刺背。那便是——伯御即位已经一月有余,前往镐京请求天子锡命的使者却迟迟未归,王畿中也未尝派来任何使者。

“不会出了什么变故吧?”公叔夨近来眼皮直跳,不详的预感愈发强烈,“如果天子不给伯御锡命为鲁侯,则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该如何号令鲁国臣民呢?”

他虽然没见过周王静,但是从天子前番替鲁国废长立幼的行径来看,这绝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周王。

每想及此,公叔夨都头疼欲裂。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在群臣面前不行,在年幼的伯御面前更是不行。

好在伯御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少年老成,才思聪颖。更难能可贵的是,伯御年纪轻轻,便精通周礼,举手投足之间,颇具人君之姿。公叔夨不由感慨,长公子括和邾曹氏对此子的教养之善。

公叔夨笃定,伯御绝对是个明君的胚子,假以时日,这块璞玉定有大成,不敢说能比肩伯禽、考公这样的开国贤君,但比起鲁国此前的数任国君来,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如此,公叔夨决定为伯御配置最好的师、傅,以教授其学业。只可惜,鲁国德高望重的老上卿公子元已被鲁侯戏毒死,其余太史、太祝等饱学之士也死于曲阜的乱箭之下,一时间,公叔夨难寻名师,发现自己竟成了满朝卿大夫中最博学之人,也是一种讽刺。

公叔夨无奈,只得不辞劳苦,每天从繁忙的公务中抽出一个时辰,为伯御讲经授业,呕心培养,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刚下早朝,公叔夨照例在夷宫中为伯御讲学。

但今天,伯御似乎对听经不感兴趣:“上卿,这些礼乐之经太过枯燥,寡人今日不听可行?”

他用商量的语气试探公叔夨,声音中还带着稚嫩。

“为何?”公叔夨也是和颜悦色,“那君上想听什么?”

伯御眼睛滴溜一转:“寡人想听些有用的。”

“有用的?”公叔夨觉得有趣,“君上觉得,什么才是有用的?”

伯御撅着小嘴道:“礼乐用于盛世,可今鲁国凋敝,寡人想听些富国强兵之策,让鲁国尽快强大起来。”

公叔夨捻须一笑,心中赞许伯御的志气:“君上,你真想强壮鲁国?”

“想,当然想,”伯御连连点头,“做梦的时候都在想。寡人知道,上卿为鲁国国政殚精竭虑,颇有先祖周公握发吐哺之风。寡人如今日渐年长,当多习学理政之术,早日为上卿分忧才是!”

公叔夨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好!好!君上既然想听,臣怎敢不从……”

于是,公叔夨将几案上的周礼篇章收起,转而取来鲁国舆图,小心翼翼地张开,给伯御说起鲁国地缘形势来。伯御从没学过这等学问,自然大感兴趣,正襟危坐,屏气凝神,不敢遗漏任何细节。

公叔夨道:“鲁国定都曲阜,曲阜所在,乃是上古少昊之墟。少昊者,东夷之领袖也。神农氏之时,末代炎帝榆罔失政,有战神蚩尤者,善冶五兵,领九黎之众,自东夷发兵而侵凌中原,炎帝不能敌。是时,亏得轩辕黄帝横空出世,于涿鹿与蚩尤会战,终战而胜之,杀蚩尤于穷桑。”

“穷桑?”伯御挠了挠头,“好熟悉的地名。”

公叔夨指着几案上的地图:“君上好记性,穷桑正是在鲁国境内,又称青丘。”

伯御拍手笑道:“莫不是今周天子前番御驾亲征,被幻象困住数日之青丘?”

公叔夨道:“正是!”

想象昔日周王静被困青丘的窘境,公叔夨也觉好笑。堂堂大周天子涉险亲征,险些全军覆没,可谓贻笑四方。更可笑的是,周王静班师之后,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大肆宣扬其武德,更是令各诸侯国啼笑皆非。

伯御听得入迷,又问:“然后呢?”

公叔夨接着道:“轩辕黄帝定鼎中原,成为华夏之祖,子孙遍布天下。我鲁国出自姬周,周人之祖乃是后稷姬弃,后稷是帝喾之子,而帝喾是黄帝曾孙,故而我鲁人虽被封在东夷少昊之墟,却是不折不扣的黄帝子民。”

伯御道:“我听上卿说过《商书》,殷商之发迹,亦是源自少昊之墟么?”

公叔夨点头道:“然也!商人始祖为挈,与姬周始祖弃乃是兄弟,故称‘商周同源’。然而,殷人发迹之时,却与东夷之人无异。‘天生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崇鸟,与东夷相类。而殷人发祥于东海之滨,起兵亦是在今齐鲁之境。待武王伐纣之时,曲阜所在之奄,与齐国旧都薄姑,都是殷商的重兵大邑。”

“这个寡人知道,”伯御拍手道,“鲁国先祖周公践奄,便是为铲除殷商遗孓。”

“然也,”公叔夨继续道,“周公受封于鲁,便是为了巩固大周于东方之屏障,以弹压东夷、殷商之旧部。”

伯御怅然:“这又谈何容易?”

公叔夨道:“鲁国历代先君之治,无非‘移风易俗’四字而已。然而,鲁国刚经历过剧变,国力大幅衰退,这些东夷、殷商的遗孓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臣甚为忧虑……”

伯御听公叔夨讲到时政,愈加感兴趣起来,忙问:“上卿,那当今之计,寡人又当如何?”

公叔夨欣慰笑道:“君上有如此关切,臣心甚喜。”

伯御急道:“听上卿口气,似乎已有计策?”

公叔夨点了点头:“鲁国周边,小国林立,大多为东夷后裔之封国。如风姓四国,仼、宿、须句、颛臾,皆太昊之后嗣也;其余谭、郯、莒等国,便是少昊之苗裔。鲁强之时,尚可以兵威服之,而今鲁弱,则需派遣使者,重新修好这些东夷裔国,以保我边境稳固。此强国之策一也。”

伯御终于听到重点,不由大喜道:“甚好!便依上卿。”

公叔夨道:“而鲁国之内,尚有殷商遗民。开国之初,周公受封曲阜,得‘殷民六族’,这些都是商朝王族之民,历代鲁侯虽尽力安抚,却从未敢重用。如今鲁国刚历内乱,人才匮乏,这些殷民与鲁人通婚十世,早已归化,其中必有贤能,若君上举贤不问出身,则可为鲁国固本。此强国之策二也。”

伯御笑道:“举贤不拘,寡人如何不允?还有何计策,一并说来?”

公叔夨又道:“齐、鲁同处东方海滨,齐人仗着鱼盐之利,轻农重商,以课税而充盈国库。我鲁国乃后稷之后,固不能抛弃国本,但也不必谈商色变,可农、商并举,以蓄积财帑。此强国之策三也。另外,鲁国历来施行仁政,但往往狱讼过宽,不能纠正民弊,故而君上需选拔刚正循吏,以正律法。此强国之策四也。

“鲁国国境狭长,西有大野之泽,北有泰山之固,南有沂蒙之险,本易守难攻之地。然近年来大野、泰山之贼肆虐,边防失修,乃鲁国心腹之患。君上若有雄心,当发动徭役,重筑边邑工事,可以短痛而解长痛也。此强国之策五也。鲁国以周礼立国,可以天子之礼祭祀周公,周礼乃我鲁国社稷之屏卫,不可偏废。如今大周虽有礼崩乐坏之势,但我鲁国切不可效尤。修宗祠,固礼乐,此强国之策六也。”

伯御喜道:“上卿所献六策,可谓鞭辟入里,寡人无有不从,卿可即刻着手为之!”

“且慢,”公叔夨面露难色,“臣还有第七策。”

伯御急切道:“速速说来。”

公叔夨沉吟道:“这第七策事关国体,但其重要性却远大过此前六策……”

伯御显然也听出公叔夨的为难,小心道:“愿闻。”

“废一继一及之成例,”公叔夨顿了顿,“改为嫡长继承,与其余诸侯国相同。”

“废一继一及?”伯御不明其义,只是觉得这个提议并不简单。

公叔夨知道伯御年纪还小,又无子嗣,对继承制度自然没有概念,但还是耐心解释道:“殷商旧法,兄死而其弟即位,此为‘兄终弟及’之‘及’;周公为大周定宗法之例,乃是嫡长继承法统,此为‘父死子继’之‘继’。然而此例鲁国却没有因袭此例,而是选择‘继’与‘及’交错,是为‘一继一及’。伯禽传子考公,考公传弟炀公,炀公又传子幽公。此后,魏公、献公、武公以弟及兄位;厉公、真公、鲁侯戏以子继父位,一继一及,如犬牙交错,从未紊乱。”

伯御起初还未反应过来,待细一琢磨,惊道:“这么说,寡人是第一个破此例的?”

公叔夨微微点头:“若按鲁国继承顺序,鲁侯戏薨后,应当是兄终弟及。”

伯御瞪大眼睛:“是我那个在鲁国的小叔?”

公叔夨道:“正是公子称。”

伯御愤愤不平道:“论辈分,他是寡人的叔叔,可他刚刚降生不久,哪里堪任国君?”

公叔夨道:“正因如此,废除鲁国之一继一及成制,尤为紧要。自君上之后,只有父死子继,再无兄终弟及,君上之位便可稳固,公子称亦再无复辟之念。”

伯御紧攥双拳,坚定道:“既然上卿说要改,寡人便改!”

公叔夨苦笑着,叹了口气道:“可这……又谈何容易?”

他望着似懂非懂的伯御,心中又是心疼,又是茫然。要知道,周天子还没有正式承认伯御为法定的鲁侯,鲁国要是这关头再改变继承制度,又不知要惹出多大的是非来?

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宫外有快马飞报。

来人报道:“大野泽西十余里,发现大周王师踪迹!”

“王师?”公叔夨心中咯噔一下,“大周王师?你没看错?”

来人道:“禀上卿,确是大周旗号,上书‘虢’字大旗。”

“太傅虢公吗?”伯御吓得不轻,“就是上卿常说的那个大周佞臣?他如何来犯我鲁国?”

公叔夨摇了摇头:“虢公长父已经致仕,此时的大周主帅乃是其子,大司马虢季子白。”

伯御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周如何派军队前来?锡命诸侯,派个特使不就够了么?”

公叔夨心中暗道,好伯御,你未必太过天真,这虢季子白哪是来册封诸侯的,分明是来兴兵问罪的。但他城府极深,不愿将这残酷的现实告诉伯御,不动声色,屏退来人,起身便要离开书房。

伯御惊道:“上卿,你这是要何往?”

公叔夨强摄心神,深吸一口凉气:“臣这就出城,去会会这虢季子白!”

言罢,公叔夨辞别伯御,大踏步走出夷宫宫门,前往校场点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