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58章 卫伯和 ? 叁(上)

大周中兴 卷1-58章 卫伯和 ? 叁(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58章 卫伯和 ? 叁(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老将军,彘林外围防务便委任你来负责。太保如此焦急相邀,定是有重大发现!”卫伯和把令旗、兵符交于公石焕,转身一跃,便跳上战车。

“主公放心,”公石焕行罢军礼,叮嘱道,“彘林之中艰险异常,国君也要多加小心!”

卫伯和点了点头,便跟随召公虎派来的传令兵一道,入了彘林。

一路上,他心情忐忑不安。此时召公虎相邀,定是找到关键线索。看来方兴这位野人少年从彘林带出的情报,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老胡公,这位能让赤狄鬼子和周王师在彘林聚首的大人物,难道真的隐居在这不起眼的树林之中?

当卫伯和赶到溶洞口时,乍一看到地上的尸体,不由得吓了一跳。但仔细辨认过后,这才发现此人只是一个黝黑健硕的赵家村民,并非什么“老胡公”。方兴在尸体旁啜泣,口中呼唤着赵叔的名字,显然便是这位村汉无疑。

小神医蒲无伤正在努力检查赵叔遗体,企图找到死因。杀死这村民的是一个致命的贯穿伤,刀口从后往前、直插咽喉,横贯整个脖颈。换成寻常人,受到这样的重伤不久就会毙命,但这村汉却用手指深深插入伤口中止血,竟坚持了相当长时间才断气。

“这是赤狄鬼子常用的弯刀下的毒手。”蒲无伤得出结论,紧接着去安慰伤心欲绝的方兴。

在卫伯和看来,这位野人少年在军中始终沉默寡言,今日在极大刺激之下,却似乎少了几分怯色。他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伸出五指,缓缓合上赵叔依旧恐惧而狰狞的双眼。

“赵叔,你放心去罢,”方兴一字一顿,热泪洒落在逝者面庞之上,“我答应你,会替你照顾好茹儿!”

说罢,他把赵叔尸体平放在地,拜了三拜。这十多天来的各种变故和意外,把这位其貌不扬的高个少年折腾得面无菜色。卫伯和已然记不起第一次见他时的样子,但眼神一定不如今日这般坚毅。

“节哀罢!”蒲无伤拍了拍方兴肩头,朝身后摆了摆手。几名周王师兵士齐步上前,把赵叔的尸体抬出去,掩埋在他赵家村同胞们的墓边。

看罢这一幕诀别之景,卫伯和心里一酸,他想起当年到镐京城平定国人暴动时,那满城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惨状。他不愿多耽搁,皱着眉,便朝溶洞方向走去。

召公虎一行人正在洞口徘徊,见卫伯和前来,满面愁容地作了一揖。

“鬼子为找到这个溶洞,可让洞中人受尽了折磨!”洞内传来杨不疑的声音,他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烦劳杨少侠继续行进!”召公虎对他很是客气。

杨不疑深吸一口气,操起长剑,继续往洞中走,众人也跟着鱼贯而入。

走了数十步,洞口开始变得开阔,但里面却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卫伯和取出引火之物,将火把点燃,火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洞穴。

这真是个巧夺天工的溶洞,错综复杂、曲径通幽,这全然不是人为刀砍斧凿所成,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看,血迹!”赵札走在卫伯和身前,他惊觉地发现地上的点点血迹,从洞中一直延伸到洞口方向。

“想必就便是那黝黑村民流的血,”杨不疑在前头附和,“循着血迹往回走,一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沿着血迹的线索搜寻一阵,但很快便大失所望——地面渐渐出现积水,早将血迹湮没,再也追寻不到痕迹。

杨不疑道:“这里有积水,说明地势低洼,很可能赤狄鬼子就是从这附近转移走粟米。”

果不其然,陆续有兵士发现散落地上的粟米残余,寻迹追踪,在一个狭长宽敞的洞穴找到了类似贮粮的场所。映入眼帘的,是几具被杂乱堆在一起的尸体,多是残肢断臂。

卫伯和细看死者衣着,大部分都是村民模样,很可能便是避难洞中的赵家村平民。尸体在潮湿的空气发出腐烂的气息,有兵士开始作呕。

“啊!驼背长老!”方兴认出受害者身份,他的情绪再次波动,但好在这次没再哭泣。

召公虎吩咐士兵们把这几具残缺尸体拖走,眼前赫然出现一堵石墙。杨不疑取过一柄大锤,将眼前石墙打穿,石墙外乃是彘林——这是溶洞通往外界的又一个出口。

杨不疑探头出洞口,四处查看,道,“这个洞口外有架设柴火熏烟痕迹,想必鬼子就是从这里发现溶洞所在,接下来,暴露了藏身之处的村民只得惨遭一场屠杀。”

这番推断复原了赤狄施暴的情景,让人身临其境。洞中阴森而血腥,卫伯和只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说不出地难受。

不论是村外的乱葬坑,还是洞内的屠杀现场,似乎都找不到老胡公下落,还有方兴口中那位叫茹儿的少女,他们是生是死,又身在何方?

周王师士兵们分头行动,仔细搜寻溶洞里每一角落,看看是否有遗漏可以藏人之所在。可当溶洞里、外都被翻了个遍后,依旧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线索。

如果老胡公不在洞内,那岂不是要把搜索范围扩展到全彘林?那真是大海捞针。

召公虎无计可施、愁地原地踱步,杨不疑、方兴若有所思,蒲无伤、程伯休父则不知所措。溶洞中的场景,在卫伯和看来便像是一幅众生相。

只有赵札还举着火把,不知在地上找寻着些什么。

“这水来自何处?”这位赵氏宗主突然提高了音量。

“水?”众人不得要领。

赵札指着洞内原先储存粮食的地面道:“诸位请看,这溶洞内皆干燥,想必三日大雨并未渗入此溶洞之中。可为何唯独在储粮之处出现大片积水,使得赤狄不得不把粮食搬出洞去?”

聪明,卫伯和心中暗自赞赏,周王师众人中,他最欣赏赵札。倾盆大雨之下,整个溶洞都应该受潮被淹。可这个溶洞地势低洼,除了脚下这储粮之处,却没被雨水渗透。

“这并非雨水,而是地下水。”杨不疑竟能通过尝味分辨水质,让卫伯和大开眼界。

召公虎不解,问道:“为何此处有地下水?”

赵札沉吟道:“掘地见水可不是件容易之事,更像是人为所开凿,难道是赤狄所为?”

“没有必要罢,”杨不疑反驳道,“好不容易发现粟米,何苦挖出地下水把粮食给淹了,再煞有介事地搬出洞去烘干?”

“有了!”卫伯和眼前一亮,他心中有了个很合理的解释。

“愿闻太宰高见。”召公虎赶忙道。

“这是为了引开赤狄注意,”卫伯和开始模拟鬼子的行为,“赤狄前来搜索溶洞,却意外发现此间藏有粟米,他们已然断粮,必视若珍宝。可此时若发现粟米被积水浸泡,自会尽全力将粮食搬运出洞,这样一分心,便不会再仔细搜查此溶洞也!”

“这么说,决水是为了转移赤狄注意力?”召公虎拍手叫绝。

“正是,搜查溶洞的鬼子肯定和我们此刻心情一样,一旦找不到线索,便会怀疑洞中已无活人,又把精力放到洞外去也!”卫伯和提出新的猜想。

“这么说,太宰认为洞中还有隐蔽的藏身之处?”召公虎振作精神。

“很可能有密道,而且一定与这滩地下水有关!”卫伯和把目光射向地下的积水。

此话一出,洞内的周王师士兵又很快行动起来。因为洞中没有盛具,所以士兵们各显神通——或用手捧,或用衣服吸水,更有甚者,竟然把水喝入腹中……折腾了半个时辰,地上的积水总算被排空。

但让众人失望的是,陈放粮食的这片空地竟然完好无损,毫无挖掘痕迹,更别说地下藏有什么暗道。

“奇怪,这积水不是从地里掘出来的……”召公虎再次陷入沉思。

“难道不是地下水?”卫伯和也是一筹莫展。

“不,一定是地下水!”杨不疑拒绝推翻自己的结论。

“什么?”众人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地表完好无损,为何杨不疑如此坚持。

“此溶洞地势低洼,谁说地下水一定要从脚底出来?”

言罢,杨不疑一指头顶,“看,天水!”

众人齐刷刷抬头,果然,头顶上赫然出现一条暗道,想必那淋透粮食的大水,就是从这里流下。

“但愿鬼子没发现这条密道,”召公虎喜忧参半,“速速递火把来!”

在火光照耀下,这条暗道露出其本来面目——此溶洞构造精密无比,洞顶之上竟还藏着一道夹层,阴暗且隐蔽。要不是有卫伯和、杨不疑两位高人联手推理,周王师定是要空手走出这个溶洞。

“太保,借火把一用,我愿上去一搜!”杨不疑主动请缨。

洞中当属这位少侠身手最好,他从士兵手上拿过若干个火把,把它们绑在一起,火焰瞬间窜得老高,把溶洞顶部的夹层照的亮亮堂堂。

那夹层位于储粮之地正上方,足足有两人之高,如果没有绳索,凭单人之力很难爬上去。于是召公虎让几名身材高大的周王师士兵搭成了人梯,供杨不疑借力。

杨不疑手持利刃,三步两步爬上人梯,跳进暗道之中。见他站稳了脚跟,卫伯和将火把往上一扔,杨不疑猿臂一舒,轻松接住。

洞中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头顶即将发生的一切。

鸦雀无声。

只有上空传来杨不疑匍匐前行的窸窣之声,还有火把在微风中摇曳身姿的焰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