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附录

大周中兴 附录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附录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总述

第一卷说的是公元前829年春的故事。这一年周天子驾崩于彘林,新君尚未继位。

势力人物介绍

●周王室成员

——周天子,谥号周厉王。西周第十人天子,因国人暴动出奔,化名“老胡公”。

——周厉王后。姜戎部落之女,平民王后。

——周厉王太子,三岁时死于国人暴动。

姬友——周厉王次子,国人暴动后幸存。

●三公

周公御说——共和执政者,开国以来世袭罔替的大周太师。周初先贤周公旦后人,畿内诸侯,公爵,食邑于周邑。

召公虎——共和执政者,开国以来世袭罔替的大周太保。周初先贤召公奭后人,畿内诸侯,公爵,食邑于召邑。

虢公长父——周穆王以来世袭罔替的大周太傅。周文王三弟虢叔后人,畿外诸侯,公爵,封国为虢国(三大公爵国之一)。

●九卿

卫伯和——大周天官太宰。九卿之首、百官之长,周武王弟弟卫康叔后人,畿外诸侯,伯爵,封国为卫国。

——前任太宰,“专利”之策的提出者,死于国人暴动。

虞公余臣——大周地官大司徒。周文王伯父虞仲后人,畿外诸侯,公爵,封国为虞国(三大公爵国之一)。

——前任大司徒,直谏周厉王放弃“专利”之策的贤臣,国人暴动后不久病逝。

王孙赐——大周春官大宗伯。周厉王叔父,王室宗亲。

程伯休父——大周夏官大司马。黄帝后裔,畿内诸侯,伯爵,食邑于程邑。

显父——大周少师。三孤之一、太师副手,周王室旁支后人。

皇父——大周少保。三孤之一、太保副手,周王室旁支后人。

仍叔——大周少傅。三孤之一、太傅副手,食邑于仍邑。

九卿中,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暂缺,等待新天子任命。

●畿内诸侯(主要)

周邑。族长为周公御说,姬姓周氏,畿内四公之一,始封君为周公旦。

召邑。族长为召公虎,姬姓召氏,畿内四公之一,始封君为召公奭。

毛邑。姬姓毛氏,畿内四公之一,始封君为毛公遂。

毕邑。姬姓毕氏,畿内四公之一,始封君为毕公高。

芮邑。族长为周厉王贤臣芮良夫之子芮阜,姬姓芮氏,伯爵。

程邑。族长为程伯休父,风姓程氏,伯爵。

荣邑。姬姓荣氏,伯爵。荣夷公死后氏族衰败。

●畿外诸侯——公爵国宋国

在位国君为宋公覵,子姓宋氏,国都商丘,三大公爵国之一,始封君为商纣王叔父微子启。虞国

在位国君为虞公余臣,姬姓虞氏,三大公爵国之一,始封君为周文王二伯父虞仲。

※宫之垣——虞国上卿,谋臣。虢国

在位国君为虢公长父,姬姓虢氏,三大公爵国之一,始封君为周文王三弟虢叔。

※虢季子白——虢国世子。

●畿外诸侯(已出场)晋国

在位国君为晋侯司徒,姬姓晋氏,国都绛城,侯爵,始封君为周武王之子唐叔虞。

※晋籍——晋国世子。

※赵札——晋国附庸,赵氏宗主,食邑于赵邑,周穆王功臣造父后裔。

※——赵家村民,原为召公虎家宰,护送周厉王至彘林,隐居十四年后死于赤狄之乱。

※方兴——赵家村民,野人少年。

※——赵家村民,村防队长,死于赤狄之乱。

※嬴茹——赵家村民,方兴的青梅竹马,赤狄之乱后下落不明。

※——赵家村民,卫巫,被周厉王所杀。

※——赵家村民,被侠客杨不疑所杀。韩国

姬姓韩氏,侯爵,始封君为周武王之子,并非战国七雄之韩国。

※韩奕——韩国世子,即将继位的有为青年。卫国

在位国君为卫伯和,姬姓卫氏,国都朝歌,伯爵,始封君为周文王九子康叔封。

※公石焕——卫国三世上卿老臣,名将,曾率军随卫伯和平定国人暴动。杨国

姞姓杨氏,爵位不详,为赤狄所灭。

※杨不疑——杨国亡国公子,师从周厉王。蒲国

姓氏爵位不详,为赤狄所灭。

※蒲无伤——蒲国亡国公子,师从周厉王。霍国。姬姓霍氏,伯爵,始封君为周文王八子霍叔处。

注:以上三国位于汾水西岸。魏国。姬姓魏氏,伯爵,并非战国七雄之魏国。郇(荀)国。姬姓郇氏,伯爵,始封君为周文王第十八子姬葡。耿国。姬姓耿氏,伯爵,周王族旁支封国。

注:以上三国皆位于山西之地,参与彘林解围。

●其他未出场主要诸侯国

姬姓侯爵国:鲁、燕、邢、随、应

姬姓伯爵国:曹、焦

异姓诸侯国:齐、纪、莱、楚、徐

●已知反动势力巫教:被取缔的商朝国教,正在死灰复燃的神秘颠覆势力,。

卫巫——巫教的马前卒,谋划国人暴动后被镇压,散落于中原各地,继续煽动反叛活动。赤狄:一个北狄部落联盟

红衣赤狄——多为隗姓部落,分甲氏、潞氏、留吁、铎辰等十余个部族,上古鬼方后人。

黑衣赤狄——异军突起的部落,据说拥有鬼方秘术,由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组成。

※皋落芒遮——东山皋落氏首领,赤狄联盟首领。

※隗魃——廧咎如氏首领。

大事表周厉王三十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爆发,周厉王出奔于彘。

同年,卫伯和率兵入镐京镇压叛乱,拥立周、召二公共和执政,并被推举为太宰。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

赤狄叛乱,伐灭汾水西岸蒲、杨二国。

同年,赵邑族长为避赤狄之乱,依附晋国,成为其附庸。赵氏四个支族北迁二十里,组成赵家村落,并邀方家父子落户。共和十三年(公元前830年):

赵札接任亡父为赵氏族长,食邑于赵。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9年):

赤狄屠戮赵家村,围攻彘林,出奔十四年的周厉王于林中驾崩。

同年,召公虎率领周王师北上,最终解彘林之围,扶天子灵柩归国。

相关史料国人暴动/共和执政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史记·周本纪》)卫伯和继位

“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於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史记·卫世家》)周初三监之乱,封建卫、宋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史记·周本纪》)桐叶封唐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史记·晋世家》)鬼方传说

“高宗(商王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易》)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诗·大雅·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